家长注意!把孩子独留车内可能会让你悔恨终生!

一些父母开车带孩子外出时,常常因下车办事将孩子独自留在车里。殊不知,这对孩子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在夏季,封闭车厢内的温度要比车外高出许多,很容易导致孩子中暑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开着空调,则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据一项研究显示,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上半小时就能致命;在阳光直射下,密闭车厢内的温度可在一小时内上升约20℃,因此即便车内最初温度是26℃,一小时后也会超过40℃。

专家指出,家长应增强安全意识,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一旦被困在车内,要用力拍打车窗玻璃,吸引外界注意,及时获得帮助。

如果孩子被单独留在车内,他们自己不能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逃生,里面越来越热,而他们的体表面积相对体重更大,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丢失水分,体温调控能力又不如大人,对外界的高温也更敏感,很快就会发生脱水,中暑、休克,甚至死亡。

在美国,每10天就有一个孩子被留在车内被热死,从1998起已经有575个孩子因此死亡,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给孩子带来致命性的脑、肾损伤。在很多国家,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是要上法庭的,如果是故意这样做,那就是犯罪。

美国每年被热死在车内的孩子数量

上图是美国1998-2009年每年被热死在车内的孩子数量。有人可能会觉得只有把车窗关闭放在太阳底下晒才会有这种危险,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人做过试验,一辆蓝黑色车关上车窗,一辆浅灰色车开着车窗,放在34℃的室温下,开着窗的车内温度是要低一些,但温度上升幅度和速度差别并不大,只需要20分钟,两辆车内的温度都超过了52℃。

能接收阳光的车玻璃面积很大,而车窗能散发的热量却很少,车辆停下来后空气对流也很差,车内温度快速上升也是难免的,我们自己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车辆在开动的时候不觉得热,但一停下来就很快闷热了。

那是不是在阴雨天就安全的呢?

事实上车内温度主要和外部温度有关,而不是天气状况,看看下面的图就更清楚了,只要到了橙色区域的温度,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20度室外气温,应该是很舒适宜人了,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这样的气温下,车辆在室外停留一个小时,车内的温度都可以达到46度。

而且,我们的记忆总是会出差错的,我们本来可能想着下车买点东西就上车,去查个房就回来,但谁能保证不会一下车就忘记了车上的孩子了呢?那些在车内被活活热死的孩子,绝大多数不是被故意关在里面,而是因为大人们的记忆出现了差错。更何况,在我们的治安环境下,让孩子单独呆着,万一有人把他抱走了呢?

所以,任何时候,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哪怕一小会。如果你开车带孩子,也可以放点重要物品在孩子身边,下车拿这些东西时能多看到一次孩子。如果发现有孩子被独自关在车内,要立即报警并施救。

精选阅读

危险!车内睡觉不注意这点可能会致命!


车内睡觉,恐怕很多车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你知道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致命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简单的车内睡觉就会致命。由于汽车在停驶的状态下,车内外的空气难以进行对流,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排出的一氧化碳便可能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之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氧气逐渐减少,车内人员便会不知不觉中毒而失去知觉,严重时会丧失生命。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缺氧造成了伤害,所以各位车主在车内休息时如感到头晕、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那么在车内休息时,我们都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开窗通风

如果想保持空气流通,开窗通风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是很多车主在车内休息时都会考虑到安全问题,如果车窗留下空隙,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但是真的是物品重要还是生命安全重要呢?或者说该如何找个中和的办法呢?留一道较小的缝隙同样可以起到空气流动的作用,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得冬天,这道缝隙也许就是你的保命符。

开启车内外循环模式

很多车主有个习惯,就是为了保持车内温度和空气质量,喜欢开启内循环,这点并没有错,但是在休息时,同样是为了保持车内空气的循环畅通,建议车主将循环模式调成外循环模式。

定期检查排气管是否漏气,车窗是否密闭

说到这有的车主就要质疑了,刚才说了必须要通风,那么为什么又要检查是否密闭呢?首先我们说排气,因为车辆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如果漏进车内,就会逐渐积聚,而使其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中毒,而如果排气管出现破损,尾气更容易进入车内导致隐患上升。而车窗封闭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尽量将车辆停在室外空旷的场地

很多职业司机也有车内休息的习惯,并且场地非常不固定,特别是有时会在一些较小的车库内,而狭小的环境往往更容易造成一氧化碳的堆积,一些地下车库本身空气流通性就差,所以也是空气稀薄的地方。在休息时,就应将车辆停在室外空旷的地方,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性。

专业人员提醒,千万不能在通风较差的地方开着发动机,也不要在开空调的车里睡觉。因为车内通风较差,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会慢慢渗漏到车内,如果长时间车内开空调,最好留一点空隙,让外面的风与里面对流。

一个优秀的驾驶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生命心存敬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活着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家长必看:这5种驾车行为有80%的几率会让孩子受伤!甚至......


每逢节假日,家长都会带上孩子出去玩,汽车便是出行的首选工具。但是一家人在享受着汽车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时,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在乘车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孩子安安静静坐在安全座椅上,他们不是被家长抱坐着,就是独自坐在副驾驶位置。那么,如何将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呢?避开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行为,是你保护孩子迈出的第一步。

错误行为1: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很多家长为了方便照看孩子,就将孩子放置在副驾驶位置,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之举。其一,小孩好动且加上极大的好奇心,会将汽车的手刹、排挡杆等当成研究玩耍的对象,行车中如果触发会带来极大的危险性。其二,急刹时,对于成人来说是生命保障的安全气囊反而会给儿童带来致命的威胁。那是因为孩子上身较矮,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而且儿童的骨骼要比成人脆弱得多,无法承受住气囊张开时的巨大冲击力。

●建议: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孩子坐副驾驶,而是应让其坐在车的后排座位。

错误行为2: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乘车时,家长习惯把孩子抱在怀里而不是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还自认为如此很安全。但是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紧急刹车,由于惯性作用,怀中的孩子产生的冲击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此时家长根本不能将孩子牢牢护住,甚至可能会抛出。另外,当家长把孩子抱在胸前时,头部正好在家长的胸部位置,一旦发生剧烈的碰撞,孩子就会变成家长的气囊,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家长会对孩子造成猛压,并形成伤害。

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1.85万名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车祸时,汽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3倍。而国家质检总局今年5月底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仅有19.7%的家庭使用过儿童安全座椅。

另外,有的家长还会给年幼的孩子系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这也是错误的。应该清楚的一点是汽车的座椅和安全带是按照成人的体型设计的,如果让儿童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可能正好勒在脖颈处,在发生事故时,造成窒息。

●建议:在车的后排应该正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让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且4岁以下的儿童乘车时应坐在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里,以保护其颈部。

错误行为3:驾驶时与孩子嬉戏

不少父母在驾车时会选择逗孩子,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嬉戏,这样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存在极大的风险,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司机最重要的就是集中注意力,当视线离开前方路况时,是最有可能发生追尾的时候。

除此之外,在车内放置过多装饰品和玩具也可能伤害孩子,因为有些玩具带有尖锐的棱角,刹车时可能会戳伤或者撞伤儿童。另外,放置车内的香水、装饰用品如放置不当,在发生猛烈碰撞时,也会碰伤孩子。

●建议:如果小孩子在车上吵闹,最好按照规定停好车,然后再哄小孩。切忌边驾车边逗小孩。同时家长尽量不要在车内放置太多玩具,如果一定要放,就放些一些没有伤害性的毛绒玩具。

错误行为4:让孩子把头探出车窗或天窗

行车途中无聊,儿童喜欢把头从车窗或者天窗伸出去看风景,其实这也非常危险。若车辆发生急刹则可能使孩子的脖子和肋骨受伤,过往车辆或者树枝也会对孩子造成刮擦。同时,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会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若孩子还没来得及缩回身体,窗户关闭时可能会夹伤小孩的头部。

同时,有的家长放任孩子自行开门上下车,这一举动看似平常,却潜存着极大的危险性。孩子的力气比较小,开启车门时如果没有推到固定的位置,车门就会自动回弹,这样很有可能夹伤他们的手指。此外,孩子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交通状况,下车后易与过往车辆发生碰撞。

●建议:在行车途中,家长应该启动天窗的锁止功能。到达目的地后,家长应亲自下车给孩子开关车门。

错误行为5: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父母临时离开车内时,一般会选择将孩子独自留下,为避免孩子被人抱走或者下车玩耍出事还会锁上车门。但是密闭的条件下,车内氧气流失,车内温度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夏天,孩子会因车内闷热而导致中暑、脱水或窒息死亡。近两年,因为家长有意无意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而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孩子睡着了,或者觉得只是离开几分钟,都不能将小孩子单独锁在车内。

开车前大量喝牛奶可能会催眠!


立春一到,天气变化无常。晚上熬夜,白天还疲劳驾驶的你,为了行车安全,是时候想办法防止开车犯困了。长途驾驶过程中,防止犯困有哪些方法呢?

立春了,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接下来的日子会时常出现春困。晚上熬夜,白天还疲劳驾驶的你,为了行车安全,是时候想办法防止开车犯困了。

保证充足睡眠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一会下雨,一会天晴。容易犯困的车主可得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通宵达旦的娱乐或者过多加班“开夜车”,是避免疲劳驾驶的基本方法。

通常保证每晚7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在晚上12点前就寝,有条件的情况下,能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保持大脑的清醒。如果在长途驾车过程中感到倦意,一般每行车3-4小时后,一定要停车休息,下车活动一下全身,做做深呼吸。

吸烟提神是误区

尽量不要在车内吸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而尼古丁初期虽然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但后期起抑制作用,使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衰退。一氧化碳能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降低红细胞正常输氧能力,造成人体因缺氧发生困倦。同时,不要借助咖啡或浓茶提神。与吸烟相似,咖啡和浓茶只能带来一时的兴奋,但不能使人清醒地观察路面、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短暂的兴奋之后是持续的抑制状态。

喝牛奶也会催眠

容易犯困的车主们还应该注意饮食调剂。在开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牛奶、香蕉、莴笋、肥肉及含酒精类的食物。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菜花以及大白菜、巧克力、苹果、海带、黄豆、土豆等,这些食物中含有钾、咖啡因、碱性物质、维生素,都有消除疲劳、保持清醒的功能。

另外,在开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饮用牛奶,牛奶具有催眠作用,会使人疲倦度增加。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些口香糖,嚼一嚼,让面部运动起来,保持大脑清醒。

平时不这么做,你的汽车电瓶可能会很快报废!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买车之后的2—3年一般电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出现问题,说明电池基本要更换了,所以蓄电池的保养要从新车或安装后就开始。这样才能把电池的的使用寿命延长,不然等电池打不着火着急的时候,您就会觉得很耽误事儿。

下面的这几种行为会大大削减蓄电池的寿命,各位车主一定要引以为戒:

长时间停车

车长期不用,最好是把蓄电池负极拔下来。停车时,车辆电路系统中也存在微弱的电流消耗,长时间静置车辆将导致电池耗尽,电池耗尽也对电池本身不好。

车内用电

如果遇到堵车或者等人的情况,为了省油,大多车主都习惯于关掉发动机然后在车内听歌、收音机、给手机充电,但这样却会令蓄电池耗电不少。建议不超过30分钟,而类似DVD、外接电源设备等大功率设备容易耗完蓄电池内的存电,对电池本身伤害不小,也同时会影响车辆的正常启动。

避免电瓶正负极氧化

要经常擦洗电瓶,这样的话电瓶的桩头不但不会积白色的酸蚀粉末,而且其使用寿命会比较长。最好定期用布把面板上、桩头上(即正负两个极头)的灰尘、油污、白色粉末等易造成漏电污物擦拭干净。

极冷天气

在冬季使用蓄电池时,应特别注意保持其处于充足电的状态,以防结冰。蓄电池在冬季容量会降低,发动机在起动前最好进行预热。

不要相信免维护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无须任何维护,过度放电后不及时充电,也不定期进行补充充电,会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汽车蓄电池更换步骤

汽车蓄电池更换相对比较简单,需要准备扳手、万用表(检测用)。如果时间比较紧急或者你自己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尝试自己更换蓄电池。

1) 首先将汽车熄火,打开发动机引擎盖,找到蓄电池的位置。

2)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蓄电池电压,如果蓄电池电压低于12V,对蓄电池充电并执行蓄电池负载测试,确定蓄电池的好或坏。

3) 确认后,首先移除蓄电池负极电缆,紧接着再移除蓄电池正极电缆。

4) 接下来移除蓄电池固定夹,这个时候就可以取出蓄电池了,注意取出的过程中不要让蓄电池角度倾斜,以免发生漏液等问题。

5) 清洁蓄电池托盘后,将新的蓄电池放入其中,重新安装蓄电池固定夹子。

6) 接下来先连接正极电缆,然后在连接负极电缆。

7) 新蓄电池安装完成后,启动引擎,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充电系统,蓄电池电压应该在13.5-14.5V之间。

用户自己更换蓄电池时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应该是:换其他品牌的蓄电池会不会比原厂品牌差。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其实你只要买到的是正规产品一般都不会差,只要购买型号正确,能够在官网上查到货号,或者是在专营店里购买,一般质量还是会有所保障的,车主其实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