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前大量喝牛奶可能会催眠!

立春一到,天气变化无常。晚上熬夜,白天还疲劳驾驶的你,为了行车安全,是时候想办法防止开车犯困了。长途驾驶过程中,防止犯困有哪些方法呢?

立春了,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接下来的日子会时常出现春困。晚上熬夜,白天还疲劳驾驶的你,为了行车安全,是时候想办法防止开车犯困了。

保证充足睡眠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一会下雨,一会天晴。容易犯困的车主可得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通宵达旦的娱乐或者过多加班“开夜车”,是避免疲劳驾驶的基本方法。

通常保证每晚7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在晚上12点前就寝,有条件的情况下,能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保持大脑的清醒。如果在长途驾车过程中感到倦意,一般每行车3-4小时后,一定要停车休息,下车活动一下全身,做做深呼吸。

吸烟提神是误区

尽量不要在车内吸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而尼古丁初期虽然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但后期起抑制作用,使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衰退。一氧化碳能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降低红细胞正常输氧能力,造成人体因缺氧发生困倦。同时,不要借助咖啡或浓茶提神。与吸烟相似,咖啡和浓茶只能带来一时的兴奋,但不能使人清醒地观察路面、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短暂的兴奋之后是持续的抑制状态。

喝牛奶也会催眠

容易犯困的车主们还应该注意饮食调剂。在开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牛奶、香蕉、莴笋、肥肉及含酒精类的食物。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菜花以及大白菜、巧克力、苹果、海带、黄豆、土豆等,这些食物中含有钾、咖啡因、碱性物质、维生素,都有消除疲劳、保持清醒的功能。

另外,在开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饮用牛奶,牛奶具有催眠作用,会使人疲倦度增加。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些口香糖,嚼一嚼,让面部运动起来,保持大脑清醒。

驾考网编辑推荐

危险!车内睡觉不注意这点可能会致命!


车内睡觉,恐怕很多车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你知道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致命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简单的车内睡觉就会致命。由于汽车在停驶的状态下,车内外的空气难以进行对流,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排出的一氧化碳便可能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之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氧气逐渐减少,车内人员便会不知不觉中毒而失去知觉,严重时会丧失生命。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缺氧造成了伤害,所以各位车主在车内休息时如感到头晕、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那么在车内休息时,我们都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开窗通风

如果想保持空气流通,开窗通风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是很多车主在车内休息时都会考虑到安全问题,如果车窗留下空隙,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但是真的是物品重要还是生命安全重要呢?或者说该如何找个中和的办法呢?留一道较小的缝隙同样可以起到空气流动的作用,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得冬天,这道缝隙也许就是你的保命符。

开启车内外循环模式

很多车主有个习惯,就是为了保持车内温度和空气质量,喜欢开启内循环,这点并没有错,但是在休息时,同样是为了保持车内空气的循环畅通,建议车主将循环模式调成外循环模式。

定期检查排气管是否漏气,车窗是否密闭

说到这有的车主就要质疑了,刚才说了必须要通风,那么为什么又要检查是否密闭呢?首先我们说排气,因为车辆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如果漏进车内,就会逐渐积聚,而使其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中毒,而如果排气管出现破损,尾气更容易进入车内导致隐患上升。而车窗封闭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尽量将车辆停在室外空旷的场地

很多职业司机也有车内休息的习惯,并且场地非常不固定,特别是有时会在一些较小的车库内,而狭小的环境往往更容易造成一氧化碳的堆积,一些地下车库本身空气流通性就差,所以也是空气稀薄的地方。在休息时,就应将车辆停在室外空旷的地方,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性。

专业人员提醒,千万不能在通风较差的地方开着发动机,也不要在开空调的车里睡觉。因为车内通风较差,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会慢慢渗漏到车内,如果长时间车内开空调,最好留一点空隙,让外面的风与里面对流。

一个优秀的驾驶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生命心存敬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活着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家长注意!把孩子独留车内可能会让你悔恨终生!


一些父母开车带孩子外出时,常常因下车办事将孩子独自留在车里。殊不知,这对孩子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在夏季,封闭车厢内的温度要比车外高出许多,很容易导致孩子中暑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开着空调,则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据一项研究显示,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上半小时就能致命;在阳光直射下,密闭车厢内的温度可在一小时内上升约20℃,因此即便车内最初温度是26℃,一小时后也会超过40℃。

专家指出,家长应增强安全意识,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一旦被困在车内,要用力拍打车窗玻璃,吸引外界注意,及时获得帮助。

如果孩子被单独留在车内,他们自己不能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逃生,里面越来越热,而他们的体表面积相对体重更大,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丢失水分,体温调控能力又不如大人,对外界的高温也更敏感,很快就会发生脱水,中暑、休克,甚至死亡。

在美国,每10天就有一个孩子被留在车内被热死,从1998起已经有575个孩子因此死亡,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给孩子带来致命性的脑、肾损伤。在很多国家,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是要上法庭的,如果是故意这样做,那就是犯罪。

美国每年被热死在车内的孩子数量

上图是美国1998-2009年每年被热死在车内的孩子数量。有人可能会觉得只有把车窗关闭放在太阳底下晒才会有这种危险,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人做过试验,一辆蓝黑色车关上车窗,一辆浅灰色车开着车窗,放在34℃的室温下,开着窗的车内温度是要低一些,但温度上升幅度和速度差别并不大,只需要20分钟,两辆车内的温度都超过了52℃。

能接收阳光的车玻璃面积很大,而车窗能散发的热量却很少,车辆停下来后空气对流也很差,车内温度快速上升也是难免的,我们自己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车辆在开动的时候不觉得热,但一停下来就很快闷热了。

那是不是在阴雨天就安全的呢?

事实上车内温度主要和外部温度有关,而不是天气状况,看看下面的图就更清楚了,只要到了橙色区域的温度,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20度室外气温,应该是很舒适宜人了,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这样的气温下,车辆在室外停留一个小时,车内的温度都可以达到46度。

而且,我们的记忆总是会出差错的,我们本来可能想着下车买点东西就上车,去查个房就回来,但谁能保证不会一下车就忘记了车上的孩子了呢?那些在车内被活活热死的孩子,绝大多数不是被故意关在里面,而是因为大人们的记忆出现了差错。更何况,在我们的治安环境下,让孩子单独呆着,万一有人把他抱走了呢?

所以,任何时候,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哪怕一小会。如果你开车带孩子,也可以放点重要物品在孩子身边,下车拿这些东西时能多看到一次孩子。如果发现有孩子被独自关在车内,要立即报警并施救。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