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配件不用更换但要检查 80%车因它们故障率上升!

原本还沉浸在节日的鞭炮声中,小编我不得不从被窝里爬出来去上班了~~

相信大家过了一个春节,已经休息得精(hun)神(hun)满(yu)满(shui)了,已经有足够的热情来迎接新一年的工作了吧?

要说春节期间,最辛苦的应该要数自己的爱车了,不仅承担了春运长途奔袭的重任,还充当了假日期间走亲访友,走乡串户的“苦力”,上能跑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下能跑充满泥泞的乡间小路,好不辛苦!

那么春节回来之后,你是不是要给爱车好好的做一次检查和养护呢?听小编一一道来:

一、轮胎检查

 

轮胎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春节过后,经历过各种坑洼、湿滑路面等复杂路况后,应该对轮胎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其中包括轮胎的磨损情况、胎壁有无啃胎鼓包、胎面上是否卡住小石子等,顺便检查一下胎压,合适的胎压不仅能提高舒适性,还能降低油耗。

二、刹车检查

 

在假期中大城市中的路况是出奇的好,相反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才是最热闹的地方,当然车多人多开车时就需要频繁的刹车,尤其是在山路上开车更费刹车,所以对刹车系统的检查十分必要,主要检查刹车片的厚度。

三、底盘检查

开车回老家难免会碰到各种烂路,假期归来之后应该对底盘进行一个简单检查,重点放在油底壳附近(因为油底壳托底泄漏,很可能会导致拉缸,大修发动机),查看底盘有无托底现象,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四、洗车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不做赘述了,长途之后,车内车外不是灰就是土,要不就是一身泥,洗洗也是很有必要的(注意不要用水枪冲发动机)。

五、检查机油及其它油液

 

假期小长途之后,一定要检查发动机的机油情况,特别是某系的车型。机油的重要性相信车主都清楚,不在重复。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综合路况之后,机油中容易混入一些杂质,导致润滑效果降低,在北方的一些朋友冬季使用了冬季专用机油过后,天气回暖,也要考虑换成四季机油来保证机油保持一个合理的流动性,充分润滑发动机部件,保持发动机的最佳运转。除了机油之外,其它的油液也需要简单的查看一下,比如防冻液、玻璃水等。

小编推荐

汽车涉水后 记得先检查这5个部件!


最近的天气还真难用词语来形容,网上说南方洪涝灾害已经赶超98年的洪涝,通过朋友圈的照片也能感觉出来洪涝的灾害,值得大家点赞的是那些冲在第一线的“可爱的人”,他们是人们的子弟兵。而北方本来也相安无事,但是最近天气突变,连着降了几天大雨,一下拉高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

最有代表性的就要属北京,还记那年的“7.21”吗?北京城内成了“海洋的天堂”大家都在桥底下看海……看车下海……还有推车出海……想想那时汽车涉水的场景,还真跟“饺子”一样。当然其中还发生了一些灾难,我们就不再重提。好了,言归正传,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汽车涉水之后,我们要重点检查哪些地方,这些东西车主可以不懂,但是必须知道一二。

1.汽车涉水之后,先要检查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的“肺”,发动机的运转离不开进气,所以第一部就是要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进水。一般轿车的进气口都比较低,也就是说汽车的涉水深度并不深,当汽车涉水时,水可能通过通过进气口进入发动机内,而水具有不可压缩性,所以才会造成大家常说的“顶缸”!空滤检查起来也比较简单,打开机舱盖,只要找到空气滤清器壳,拆下螺丝或者销子(后备箱有工具),检查空气滤芯是否有水即可。如果空气滤芯没被水浸湿,OK没问题,但是如果空气滤芯有水,而且靠近进气部分的管道壁也被浸湿,这时车主千万不要冒然点火,以免“顶缸”应该叫救援去修理厂检查。

2.检查底盘

汽车涉水之后检查底盘必不可少,一方面道路上的积水中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较多,很可能一些“脏物”会卡在底盘的缝隙中,以塑料袋为例,如果卡在排气管附近,当汽车能正常行驶之后,排气管的高温会烤化塑料袋,危险不说还会造成异味,而且不易被发现。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底盘出现磕碰之后涉水,有可能造成底盘生锈(部分车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检查,底盘部件部件的密封情况,如转向囚笼的防尘套、万向节的防尘套等防尘套是否进水,这关乎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车主不可大意。

3.车内进水检查

这点也可归于底盘进水检查的项目里,之所以单拿出来说是因为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车主都反映汽车涉水时,汽车内部就会进水,但车主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进水。其实在汽车的底盘上有很多密封口,主要是执行元件(不懂请忽略)和控制原件用线路连接,说白了就是为了过电线而打的孔,这些孔都必须经过非常严密的密封,但是密封胶也有老化的时候,这就造成了进水,或者是天窗的排水口、空调排水口密封不严也会造成反向进水。

还有一点就是备胎位置下面一般会有一个通气孔(部分车型),不过一般情况下汽车的涉水的涉水深度,不过超过这个位置,车主只要留心一下就行。

4.汽车车灯线束的检查

很多车主反映大雨过后汽车大灯就跟得了“白内障”一样,里面一片白蒙蒙的水气,特别让人糟心。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大灯的密封性变差导致,如果灯罩或后部灯壳出现密封不严,解决起来也相当麻烦,必须重新做密封处理。当然处理之外,更需要检查的是汽车发动机舱内线束街头的检查。一般来讲,线束的接头都有一定的防水功能,这里主要检查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控制单元,如发动机ECU接口等。另外,在大雨期间,车主应该检查一下前部机舱的排水口是否堵塞,前部排水口堵塞都汽车影响比较大。

5.油液检查

汽车涉水的深度和车况决定是否要检查汽车各种油液,如发动机机油一旦进水就会泡沫化(乳化),不过一般情况不会进水。刹车油,在涉水过程中,水可能通过刹车油放油口混入少量的水,这对于汽车的刹车有着致命的影响(小编之前专门写过),不再赘述。变速箱油、前后桥油,理论上讲在这些机构上都会安置有一个排气口,如果汽车深度涉水,必须检查更换这些油液,毕竟变速箱那个是吃“细粮”的主。

上述的这些事项,对于车主来说会存在一定的深度,不过车主可以不懂但必须知道这些,这些对汽车涉水之后的帮助很大,面对突发的故障车主也不会手足无措。另外再次提醒车主,汽车一旦涉水时熄火,车主最好不要二次打火,以免顶缸!(被水淹过排气管的车辆,注意排气管中的积水)好了,上述的内容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车龄超1年 开车远行前这5个部件必须彻底检查!


元旦来了,春节回家进入倒计时。不用抢票开车回家休假,最幸福不过。不过长途行驶和春节用车与平时不一样,建议你回家前做一些必要的检查,该换的换,该养护的养护。

1、首先检查轮胎,是否有老化、裂纹、鼓包,磨损到了安全线?轮胎有保质期,一般保质期4-5年左右,过了这个时间橡胶开始老化变质,没法保障安全。还有跑了2万公里或者1年该给轮胎换位,如果平时感觉行驶中有方向盘抖动或轮胎磨损不正常,吃胎等现象就要及时做给轮胎做一个动平衡。另外,也要检查胎压是否正常。

2、跑得起也要刹得住,你需要检查刹车,感受刹车的灵敏度,刹车是否有力,刹车踏板是否回弹正常。查看刹车盘磨损,如果刹车片已经剩的不多了,有可能回不来就磨光了。懂车的还能及时发现,在途维修更换,不太明白的把刹车盘磨坏是小事,重要的制动力下降,危及安全。

3、机油都有更换周期,根据不同的机油,5000-10000公里的都有。如果折算来回用车,需要更换的最好也更换。没到更换周期的,也要检查机油量,如果在高速上机油不足警报灯亮起,那就麻烦大了。

4、作为入冬后,全车油液中最重要的一项,防冻液随着使用会有其他物质的混入,导致冰点有所上升。通过测冰点仪器可以检测出防冻液能否继续使用或是需要更换。如果变质或不足,容易引起水温升高,散热效果不良,严重的拉缸、爆缸。

5、车灯不亮、转向灯失灵也很常见,多是灯泡烧坏或者电路出了故障。车灯有问题,雨天、大雾天、夜间行车非常危险。无前大灯行驶是极危险的,一是自己看不清道路,二是自己的目标不醒目,容易发生碰撞追尾事故。

除了上面5个,你也要知道其他损耗件的更换周期,根据实际用车情况,及时检查更换。

如:火花塞——6~8万公里;空调滤芯——2万公里;空气滤芯——2万公里。机油滤芯——随更换机油时一起换;汽油滤芯——2万公里;制动液——6万公里;雨刮,没坏就不换,一般1年或者2万公里一换……

大家要有养护意识,不能等部件坏了再补救。不仅费钱,行车还很危险。

80%的交通事故,源于这5个动作!


开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就是安全达到目的地

那怎样才算是老司机

看驾龄?

看经验?

还是其他?

很多人会说

老司机开车平稳

新手司机则让人心惊胆战

然而无论新老手

以下这几个错误操作

都是新老司机常犯的

1、在车辆尾部停留

不管是走路、骑车还是开车,在车后停留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它下一秒会做什么?起步?左转?或者倒车?车辆尾部是驾驶员的绝对盲区,你不能打包票对方就有雷达、有电眼,尤其一些大客车、大货车,驾驶员根本看不到车正后方人或物的存在。若是碰上了,等着挨撞吧。

2、通过路口观察不够

火车司机有“瞭望距离”一说,汽车司机同样应该有足够的“瞭望意识”。行驶至路口,或路况复杂,或视线遮挡物较多,大车后面可能窜出小轿车,小车后面可能窜出电动车,更有甚者窜出雪糕筒、隔离带……撞上去,轻者修车,重者伤人,如何避免?唯有慢行,及时观察路面情况。

再说转弯和靠边,很多事故其实只要提前看一眼反光镜,完全可以避免。当然,更多时候责任全在眼瘸的电动车和穿红灯的行为,该让就让吧,没办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路口遇情况紧急刹车

好好地在路上走着,正常行驶,突然前车急刹,势必造成后车刹车距离过短,直接后果就是追尾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抢灯过十字路口,眼看过不去了,一脚刹在线里面,你车是刹停了,保不齐后车来个“亲密接触”。提前观察信号灯,做出处理动作,不抢灯,不急刹,才是正确姿势。

4、雾天跟车过近速度不减

雾天给司机驾车出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跟车过近,前面来个急刹,事故将不可避免,车速过快,遇紧急情况,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距离内做出正确判断,也容易酿成事故。

大雾天在高速上堵车了,幸运的及时停车、下车、离远点,无论外面刮风、下雨、下雪都要下车。你能停下来,不代表后面的车也能停下来,等到后面有多车停住,最好是有大货车停住挡在后面了,方可返回车上。

5、事故现场凑热闹

小结

开车上路,除了“控制自己”,更要“提防他人”,小心驾驶永远都不为过。毕竟,车速快慢,可能只是早点到迟点到事,要是出了事故,耽误功夫事小,提前挂机可就不好了。

汽车配件更换周期,别让人家忽悠了


一辆汽车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作为普通车主,我们无法也无需逐一了解这些零部件的用处,但是为了行车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一些易损零部件的常识问题车主要时刻关注。

1、轮胎

更换周期:5万至8万公里

要定期更换轮胎,一组轮胎再耐用,也不能使用一辈子。正常情况下,一个轮胎的更换周期是5万至8万公里。轮胎侧面若出现裂纹,即使没有达到行驶里程,为安全起见,也要更换。当胎纹深度低于1.6 毫米,或者胎纹已经达到磨损指示标记时,必须更换。

2、雨刮片

更换周期:1年

对于雨刮片的更换,最好一年更换一次。日常使用雨刮片时,要避免“干刮”,这样很容易损伤雨刮片,严重时会造成汽车玻璃的损伤。车主最好在喷洒清洁性和润滑性更好一些的玻璃液后,再启动雨刮,平时洗车时也应同时清洁一下雨刮片。

3、刹车片

更换周期:3万公里

制动系统的检查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刹车片会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逐渐磨损。如果刹车片的厚度不到0.6厘米时就必须更换。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每3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片。

4、蓄电池

更换周期:6万公里

电瓶通常在2年左右视情况检查更换。平时在车辆熄火时,车主尽量少使用车辆的电气设备,防止电瓶亏电。

5、发动机正时皮带

更换周期:60000公里

发动机正时皮带最好在2年或者6万公里时进行检查或者更换。不过,如果车辆装配的是正时链条,就不必受“2年或者6万公里”的约束进行更换了。

6、机油滤芯

更换周期:1万公里

空气滤清器主要作用是阻隔发动机在进气过程中吸入的粉尘和颗粒,若滤网长期得不到清洁和更换,就无法将灰尘和异物拒之门外。若发动机内吸入了灰尘,会造成汽缸壁非正常磨损。因此空滤最好每5000公里清洁一次,用气泵吹净即可,不要用液体洗。空气滤清器每1万公里需要更换一次。

7、空气滤清器

更换周期:1万公里

空气滤清器主要作用是阻隔发动机在进气过程中吸入的粉尘和颗粒,若滤网长期得不到清洁和更换,就无法将灰尘和异物拒之门外。若发动机内吸入了灰尘,会造成汽缸壁非正常磨损。因此空滤最好每5000公里清洁一次,用气泵吹净即可,不要用液体洗。空气滤清器每1万公里需要更换一次。

8、汽油滤清器

更换周期:1万公里

汽油质量在不断提高,但难免会混入一部分杂质和水分,因此汽油进入汽油泵必须进行过滤,以保证油路通畅,发动机工作正常。由于汽油滤清器是一次性使用,每隔1万公里需进行更换。

9、火花塞

更换周期:3万公里

火花塞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能与油耗表现,如长时间缺乏保养甚至没按时更换,将导致发动机严重积炭,汽缸工作失常。火花塞3万公里需更换一次。选择火花塞时,先确定爱车所使用的型号、热度等级。当你驾车行驶感觉到发动机动力不足时,就应检查保养一次。

10、减震器

更换周期:10万公里

漏油是减震器损坏的先兆,另外,在坏路面上行驶颠簸明显加剧或制动距离变长也是减震器损坏的征兆。

11、悬架控制臂胶套

更换周期:3年

胶套损坏后车辆将出现跑偏、打摆等一系列故障,即使做四轮定位也无济于事。如果仔细检查底盘,胶套损坏很容易发现。

12、转向拉杆

更换周期:7万公里

转向拉杆松弛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例行保养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这一部位。做法很简单:握住拉杆,用力摇晃,如果没有晃动,就说明一切正常,否则,就应更换球头或拉杆总成。

13、排气管

更换周期:7万公里

排气管是车底最容易受损的部件之一,检修时别忘了看一眼。尤其是带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管,更应仔细检查。

14、球头

更换周期:8万公里

转向杆球头节及防尘套8万km检查,上下控制臂球头节及防尘套8万km检查,必要时更换。车辆的转向球头类似于人体的四肢关节,经常处于转动状态,需要得到很好的润滑。由于包裹在球笼内,润滑脂若变质或缺损会造成球笼内球头松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