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与前车的距离是多少米?80%的司机判断有误!

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可以通过目测车辆前部遮挡前车后部的位置来确定。

①车头边缘与前车的轮胎下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刚好“接触”到前车的轮胎下缘,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5米。

②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下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下缘重合,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3米。

③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上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上缘重合,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1米。

④车头边缘与前车车牌下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与前车车牌下缘重合,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0.5米。这时候就两车的距离就是比较合适,可以拉起手刹停车了。

判断与后车的距离

由于车后盲区较多,通过内后视镜判断与后车距离的变化不大,需要更为细致的操作,判断方法与前车类似。

①如果后车发动机盖以下完全遮蔽,此时离后车距离大概为5m。

如果有倒车影像,与后车的距离就更好判定一些。

②没倒车影像也不要紧,通过后视镜同样可以判断距离。

如果在后视镜中刚好能看见后车挡风玻璃,此时与后车的距离大概还剩0.5m,即可完成停车。

驾考网扩展阅读

路考~~如何判断车前端与人的距离以及与前车的距离


推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假设前方有一个身高1.7至1。.8米左右的人,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臀部在70厘米左右。

1、当你盯来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车前端与人体中央的距离为3米。

2、当你盯来车前端落高来人体膝盖高量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1米。

3、当你盯来车前端落高来人体臀部停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中央的距离为0。3米。

推断前车距离:

1、从挡风玻璃停沿盯来前车保险杠上沿时约一米;

2、从挡风玻璃停沿盯来前车保险杠停沿(人的脚膝盖)时约两米;

3、从挡风玻璃停沿盯来前车后轮胎停沿(或盯来地面)时约三米;

4、左后视镜停缘盯来的相对地面的横线就是自己车头位置。

右后视镜推断后车距离:

1、后车影占后视镜全部时,车距约3米;

2、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二时,车距约5米;

3、后车影占后视镜二分之一时,车距约9米;

4、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一时,车距约12米;

5、左后视镜盯来后轮盖罩中央(后门手握柄、车身横线或后视镜底线反射)相对地面就是车尾位置。

6、通过车里后视镜透视过后窗挡风玻璃停沿推断后车距离:若盯来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若盯来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盯来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推断车辆位置(车轮位置、前后位置):

1、推断谈边在挡风玻璃中的位置(左轮在挡风玻璃左柱往右10-15cm位置;右轮在挡风玻璃中心线往左5-10cm位置);离谈边距离可以从后视镜盯来。

2、推断右轮位置(车头中部或右雨刮器):在车头盖板右边三分一处的相对地面

♨新手判断车头距离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新手来说,判断车距是一项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把握好车距,经常会发生事故,新手该怎么判断车距呢?

前车距离:

当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此时判断车距为 1m ;

当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此时应判断车距为 2m;

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车距为 3m;

车头左右距离:

假设左右前方有一个身高1.7至1.8米左右的人,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臀部下端在70厘米左右。

1、当你看到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约为3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膝盖高度处时(即能看见人体膝盖位置),车前端与人体距离约为2米。

3、当你看到车前左右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约为0.3米。

对于开车,细节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到安全驾驶。车距的保持也是这个道理,多判断几次就会了,毕竟熟能生巧嘛。

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第八十一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汽车安全距离怎么计算?相信这是一个所有司机朋友都想要知道的问题,因为开车上路由于对于安全距离的不了解,经常会出现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对一个驾驶员来说,确保行车安全就一定要保持好安全距离。那么,后车与前车保持多少距离最安全呢?

由于影响制动停车距离的因素很多,如车速、路况、天气、载重和司机反应等,所以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也不尽相同。一些有多年驾龄的老驾驶员认为,安全距离按车速公里数来计算比较容易掌握。

40公里车速保持40米,60公里保持60米,80公里保持80米,100公里150米到200米,低于20公里保持10米,15公里以下7米。雨天路面湿滑,车速不要超过40公里;冰雪天道路严重湿滑,车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雾天视线低于20米的应当停驶。特殊气候行车既要减速,更要与前车拉开距离,特别是年纪大的,反应慢的,缺少驾驶经验的司机,更不能有侥幸心理轻视安全距离。

新手如何判断前车距离?新手必备


一般来说,在日常行驶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前车保持2.5米~3米的距离,这样才能够尽量避免追尾。对于刚拿驾照的新手来说,对于跟车距离往往没什么概念,所以很容易出事。本期,小编就来教新手司机们如何判断前车距离。

1、安全距离——2.5米~3米

前引擎盖所形成的弧线,不超过前车的后轮(也就是,自己能够完全看见前车的后轮),这个距离基本上就在2.5~3米之间,是比较安全的距离。

2、适中距离——1米左右

一般来说,在城市里面堵车的时候,大家的跟车距离都相对较短,那么到底短到什么距离才合适——既不至于发生追尾,又能够及时跟进前行呢?比较适中的距离是,保持1米左右的跟车距离就可以了。

要实现这个距离,只要自己车子的前沿在前车的倒车雷达位置上下就可以了。(具体车型不同,可能距离不一样,但是一般在这个位置就可以了)

3、危险距离——小于1米

跟车的时候,自己的汽车前沿把前车的倒车雷达都全部遮挡完了,而且都已经几乎到了前车的后牌照位置——那么请注意,赶紧远离前车,因为你已经很有可能会追尾了!

提示:看到这,您应该知道如何判断与前车的距离了吧。由于具体车型不同,所以距离也可能会稍微有点区别,新手朋友们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实际测试一下。

如何判断与前后车距离


超车和变道时必须观察前后车距离才能保证安全行驶,那么如何判断与前后车距离呢?

一、并线观察后车距离

车型不同后视镜不同仅供参考

在行车时免不了需要左右并线超车,此时就需要观察后车距离,从而安全并线,以免发生意外的发生。在并线时,需要观察后视镜,当车辆占满整个后视镜时,您与后车距离只有大约3-5米,此时不建议并线。后车占后视镜的1/2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7-10米。当后车占后视镜的1/3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在10米以上距离。但也建议您发现距离足够并线时也不要令后车感到压力,最佳的方式是略微观察1-2秒钟左右,感觉后车并没有急于加速时再进行变道。

二、如何判断与前车距离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0.3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

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车与线的距离判断技巧,新手看起来!


新手司机请注意啦,开车时,车子与边线的距离、车子与中心线的距离该如何判断,这是需要大家总结经验的。在此,编辑通过几张图片来简单说明一下如何判断车的位置,仅供参考哦!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的车子在公路的什么位置,车身离边线还有多远,离中心线多远。这些,新手在判断车子位置时往往拿捏不准。对此,小编整理了几张图片,希望通过几个图片试图说明如何判断车的位置,仅供参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驾驶车辆不同判断可能有些误差这要自己总结经验。

1、左轮位置的判断

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

比如在下图中我们通过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左轮压住了中线

2、离中线60公分行驶

当我们正常行驶时,离中心线60公分是比较安全的。当我们的视线通过面板和立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

车身离中线60公分

3、判断右轮的位置

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右轮已经压线

4、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

当右喷水器和路面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厘米。

离路边还有60厘米

省油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买车容易,养车难。省油是有车一族常聊的话题。在影响油耗的众多因素中,天气、路况无法控制,车买好上路也不能说换就换。今天我们单独聊聊,什么样的驾驶习惯比较省油。

Q:最省油的行驶速度?

A:80km/h左右。

轿车的经济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左右。速度增加到每小时105公里时,油耗会增加15%,而每小时120公里时则会增加25%。

Q:怎样启动车最省油?

A:适当预热后低速缓行上路。

冷车启动可适当预热。建议把钥匙拧到供电位置,等油泵工作声音结束后,就启动发动机。夏季启动1分钟即可上路,冬季或东北地区可适当延长至2分钟。

热车过程应当在缓慢行驶中进行。手动挡建议先挂一档不踩油门,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当水温表指针上升到到近60℃,可按序逐步加速升档,一般3-5分钟可正常使用。

电喷发动机应当尽量避免原地怠速热车。

Q:等红灯挂什么挡最省油?

A:20秒以内踩刹车。20-60秒挂空挡拉手刹。60秒以上可熄火。

20秒以内的短红灯,直接踩刹车,减少换挡过程对变速箱的冲击,也更加方便。

20-60秒的长红灯,脚踩刹车费力,一旦疲劳松脚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此时可挂空档,让双脚适当放松,又避免车辆频繁启停对电频的磨损。

60秒以上可熄火等待。有人可能会不服气,启动瞬间油耗也大。但数据表明:热启动一次消耗的燃油相当于怠速运行6-7秒的油耗。所以相对长时间怠速来说,热启动更加省油,对启动电机寿命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路口一般不建议熄火,中高档车有起停功能另当别论)

Q: 最省油的保养动作是什么 ?

A:定期更换机油,检查三滤(汽油、空气、机油滤清器)和胎压。

保养不佳的发动机油耗增加10%或20%,空气滤清器过脏,也可能导致油耗增加10%。按厂家要求,行驶一定公里(德系、美系通常7500公里,日系韩系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并检查过滤器。

轮胎气压不足,滚动阻力会大大增加。根据测试,胎压比规定值低2psi,油耗会增加1%。因此,最好每月检查一次胎压。此外,选用某些绿色环保轮胎,平均也可降低3%—8%的油耗。

Q:遇到堵车怎么办?

A:堵车时,车的油耗是最大的。急踩急刹最费油,见缝插针更费油。

遇到堵车,给您四条建议:

(1)合理绕行。开车前规划路线,有时选择绕远的高速环线,比穿越市中心的直线道路油耗更低。

(2)跟车不踩油门。跟车时只需轻抬离合器让车缓慢前行。 

(3)忌频繁抢道。抢道少不了突然加速和急踩刹车,见空就插更需频繁地急踩急刹。您是潇洒了,也炫了车技,代价是油耗大大增加了,也为您的人身安全捏一把汗。

(4)没事少进城,进城少开车。尽量选择公交出行,方便又省油。

轮胎压力是多少?


这篇文章不仅科普了胎压的冷知识,而且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胎压的具体设置方法,以及分析了胎压高低的利害关系,以及预防措施。

小轿车的胎压在车门柱附近或油箱盖板上,或看看你车副驾驶车门侧面。不同的车型,重量不一样,轮胎不一样。前轮和后轮一般不一样。

为什么4S店经常将4个轮胎胎压都加到2.5bar?

这是因为国际GBT 2978-2008标准中规定轿车轮胎充气压力要求:

标准型轮胎:2.4-2.5bar

增强型轮胎:2.8-2.9bar

最高气压 :不应大于3.5bar

==========分割=========分割========分割==========

1、季节性因素:

a.冬季:以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为原则适当进行调高 0.2 bar左右。

b.夏季: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下限。 夏天车子露天停放,气压一般可以比标准低0. 1 bar左右,以免高温爆胎。

2、装载负荷:

a.空载/半载: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下限(车辆标示贴纸上的胎压可以作为最低胎压参考值)。

b.满载:满负荷时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上限(轮胎标示上的最大胎压值可以作为理论最高胎压的参考)。

3、胎压测量环境:

a.热胎:凉胎与热胎的胎压不一样,测时要注意。两者差距约0.3 bar。

b.冷胎:停车后至少三小时后或轮胎行驶不超过2公里。如果只能在热胎时测量胎压,请将所测得的胎压数值减去大约0.2bar就是轮胎冷却充气压力。

4、行车路况:

a.颠幅较大路面适当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调低胎压0.1-0.2bar。

b.颠幅较小,可以忽略,不必在意。

c.跑长途高速,胎压不能太低,适当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下限调高胎压0.2bar左右。

5、轮胎状况:

a.新胎:胎压可以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调高0.2 bar左右。

b.旧胎:适当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调低胎压,如果磨损严重的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的下限。

c.软胎:即舒适性花纹的轮胎,按标准胎压适当进行调高 0.2 bar左右。

e.硬胎:即操控性花纹轮胎,按标准胎压的下限。

6、备胎胎压:

备胎由于不常用,气压最好高些,免得用时由于气压过低失去应急的作用。一般应高于2.5。用时调整到合适的胎压,用后充气至高胎压,2.5-3.0 bar。

==========分割=========分割========分割==========

胎压的异常使轮胎不均匀磨损,驾乘的舒适度降低,更关系到驾乘的安全。

1、胎压过高:

a.轮胎的摩擦力、附着力就会降低,影响制动效果;

b.导致方向盘震动、跑偏,使行驶的舒适性降低;

c.加速轮胎胎面中央的花纹局部磨损,使轮胎寿命下隆;

d.车身的震动变大,间接会影响到其他零部件的寿命;

e.会使轮胎帘线受到过度的伸张变形,胎体弹性下降,使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负荷增大;

f.并使耐轧性能下降。当遇到路面的钉子、玻璃等尖锐物体时,很容易扎入胎内,冲击会产生内裂和爆破,造成爆胎。

2、胎压过低:

a.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便会增大,油耗上升;

b.造成方向盘很沉,易跑偏等不利驾乘安全的因素;

c.使轮胎各部位的运动量增大,过度的碾压造成轮胎的异常发热;

d.使得帘线以及橡胶的功能降低,引发脱层或者帘线折断与轮辋之间产生过度的摩擦造成胎圈部位损伤,异常磨损;

e.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成倍增加,胎温急剧升高,轮胎变软,强度急剧下降。车辆高速行驶,就可能导致爆胎;

f.胎压过低会使胎体变形增大,胎侧容易出现裂口,同时产生屈挠运动,导致过度发热,促使橡胶老化,帘布层疲劳,帘线折断,还会使轮胎接地面 积增大,加速胎肩磨损

==========分割=========分割========分割==========

怎样预防爆胎:

1、安装胎压监测,实时准确监控胎压胎温。

2、充氮气(价格略贵)

a.减少爆胎:氮气的热传导性低,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可大大减少爆胎事件的发生。

b.延缓轮胎气压的自然下降:氮气分子与氧气分子大,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

c.延长轮胎寿命:因不含水和其它物质,有效抑制了轮胎和轮辋的缓慢氧化和锈蚀。

d.减少油耗:氮气可延缓胎压降低,并不含水分及热传导低,抑制轮胎行驶时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气压变化。

e.减少因轮胎气压变化引起的滚动阻力,这也是赛车轮胎为什么要充氮气的原因。氮气既不是可燃气体也不是助燃气体,提高了发生事故时的安全性,这也是为什么飞机轮胎都要充氮气的原因。

3、经常检查胎压 即便有氮气也不是万无一失:

a. 检查胎纹内部是否夹杂石子;

b. 检查胎面是否有异物刺入,如果有及时送修理厂检查是否有漏气;

c. 检查磨损情况,不光是胎纹深度,还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是否均匀,轮胎的一些不正常的磨损情况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同时检查轮胎侧壁是否鼓包,如有发现及时送修;

==========分割=========分割========分割==========

轮胎气压计量单位的计算:

a.气压的计量单位一般有五种:kg/cm2、bar、Kpa、Psi(磅)、大气压。

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g/cm2=0.98bar=98.0665Kpa=14.2Psi(磅)

1个大气压=1.03327 kg/cm2 1bar≈14.5psi(磅)

c.为了容易记忆和换算方便,建议使用通行的kg/cm2、bar、Kpa、作为测量胎压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简化为: 1kg/cm2≈1bar≈100Kpa≈1个大气压

d.举例:如前轮全载气压是200Kpa,可以表述为2.0公斤(kg/cm2 )或者2.0巴(bar)或者200千帕(Kpa)或者2个压(大气压)。

4、安装轮胎其他防爆设备 如轮胎防爆圈、防爆轮胎等。

5、确定胎压平衡点:

根据目标适当调整,确认自己的汽车胎压多少合适,但重点要以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为原则。

a.追求省油,胎压调高一点;

b.追求舒适,胎压就调低一点。

我们中国驾照的“含金量”是多少?


驾照在我国越来越普及,随着出境人数的逐年递增,自驾范围也开始由国内延伸到境外,中国的驾照“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下面一起来看下中国驾照在哪些国家可以使用。

韩国:中国驾照在韩国遇阻

2019年11月18日,韩国政府国务会议通过“济州特别法”草案,允许中国游客在济州岛租车驾驶,引发韩社会争议。

反对意见认为,中韩两国并未签署韩国通用中国驾照的相关协议,因此政府让中国人在济州岛开车“为时尚早”。中国驾照在韩国遇阻。

日本:中国驾照不能直接使用

中国驾照在日本不能直接使用,日本只承认国际驾照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驾照。中国人想考取日本驾照必须持有长期在留签证。

美国:大部分州承认中国驾照

在美国,各个联邦州对中国驾照使用的法律规定不同。

纵观之下,美国西部大部分州承认中国驾照。中国游客较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法律规定,18岁以上持任何国家的合法驾照都能在加州使用。

但美国中、东部部分州规定驾驶者必须提供驾照和驾照的公证件。每个州规定的驾照可使用时间也不一样。

加拿大:中国驾照有效期6个月

加拿大虽然也是联邦制国家,但各省根据《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的规定,对中国驾照采取同大多数外国驾照同等的规则,即中国游客可持中国有效驾照在省内开车6个月。如果是加拿大永久居民,中国驾照能使用3个月。中国籍留学生凭有效学生签证,可在留学期间持中国驾照合法上路。如果驾龄达两年以上,可以直接考交规,交规合格后可以直接考正式驾照。

法国:驾照被承认一年

英国:中国内地驾照在英国可以使用一年,香港地区的驾照可以在英国自由使用。

新西兰:中国驾照可合法使用一年

荷兰:中国驾照可用6个月

瑞士:中国驾照可以使用一年

意大利:可以合法使用一年

瑞典:中国驾照一年内可以应用

丹麦:中国驾照只在前14天有效

对于中国驾照在丹麦的使用问题,更有详细规定。

(1)如果是短期逗留丹麦(持三个月以内的签证),中国驾照,必须是带有西文注解的(不必公证。没西文的必须由国度认可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在丹麦有效。

(2)来丹麦栖身(持寓居许可,有地址、领黄卡)的,不管是学习、工作仍是陪读,中国驾照只在前14天有效。要想持续正当驾车,必须在14天内更换成丹麦驾照。

(3)调换丹麦驾照要加入考试(理论+路考),但不用学习。丹麦驾驶学习个别要一万克朗,这些可以省下。

(4)必须是在中国居住超过半年的期间内获得的驾照,才干调换。暂时回国省亲,顺便考张驾照,回丹麦后调换,省下那高于回国路费的一万克朗,没门!

(5)去租车“没问题”。车行里的人见你有驾照,又不晓得你在丹麦呆多久,他们也没权力问这些。

(6)买车开也“没问题”。遇到警察检讨驾照的可能性很低。

比利时:中比两国互认驾照

中国与比利时交通部有双边公约,互认两国驾照。中国驾照只有经由法定翻译,再经法院认证盖印,就可以到住地的市政厅申请转换本地驾照。

相距0.8米停车可以吗?新手如何掌握车与周边的距离


很多开车的朋友,特别是新手,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堵车、等红灯、超车的时候,无法判断自己与前后车的距离,也不知道停车的时候在哪里比较合适。那么,如何掌握车辆与周围的距离呢?

其实,不同车辆、不同驾驶员身高都会影响车距的判断,今天我们选择了一辆SUV和三厢轿车,看一下两种车型的汽车在不同情况下的车距如何判断。虽然不能运用到所有车型中,但还是能够提供参考,大家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开车之前,驾驶员上车要调整好自己的坐姿,把座椅调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然后调整后视镜,它是驾驶员的另一双眼睛,只有调整好了后视镜,才能如实判断车距,使驾驶员看清周围的情况。

左右后视镜调整要尽量缩小盲区,一般看到自己的车身不能超过1/4,路面和天空分别占到1/2就可以了。

中央后视镜一般能将后车窗映在中央就行了。

一、如何通过左右后视镜判断与后车的距离

在本次试验中,先让三厢轿车在前,SUV在后。

后车填满前车后视镜的时候,两车相距0.8米

后车占前车后视镜2/3的时候,两车相距3.2米

后车占前车后视镜1/2的时候,两车相距6米

后车占前车后视镜1/3的时候,两车相距10米

接着将两车交换位置,SUV在前,三厢轿车在后。

当后车将占满前车后视镜的时候,相距2.2米;后车占前车后视镜2/3的时候,相距3米;后车占1/2的时候,相距5米;后车占1/3的时候,相距9米。

二、如何通过中央后视镜判断与后车的距离

本次测试采用的是用中央后视镜判断与后车的距离。首先,三厢轿车在前。

当看到前车后风窗与后车保险杠下沿重合时,两车相距17.5米

前车后风窗盖住后车格栅,两车相距11.6米

前车后风窗盖住后车引擎盖,两车相距0.6米

接下来交换前后位置,按照以上情况的顺序,两车相距分别为13米、6米、1.5米。

三、如何判断与前车的距离

准确判断自己与前车的距离,能够在堵车、等红绿灯时起到重要作用。当三厢轿车在前时:

后车车窗与前车保险杠下沿重合的时候,两车相距3.4米

后车车窗刚好遮住前车保险杠,两车相距1米

四、如何判断和路边的距离

靠边停车的时候,很多人拿不住车子与路肩的距离,离路太近容易伤害轮毂,离太远又不合适,会影响到其他人。

这时候我们可以以右雨刷的雨骨为参照点,看到该点刚好落在路肩线上的时候,车与右边路边及左边分道线的距离都为0.7米。

另外,当看到左边分道线在左后视镜1/2位置的时候,分道线距离车身也为0.7米。

以上就是关于车距判断的一点小技巧,当然,每辆车每个驾驶员情况是不一样的,最好在日常开车过程中保持好安全车距。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