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第八十一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汽车安全距离怎么计算?相信这是一个所有司机朋友都想要知道的问题,因为开车上路由于对于安全距离的不了解,经常会出现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对一个驾驶员来说,确保行车安全就一定要保持好安全距离。那么,后车与前车保持多少距离最安全呢?

由于影响制动停车距离的因素很多,如车速、路况、天气、载重和司机反应等,所以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也不尽相同。一些有多年驾龄的老驾驶员认为,安全距离按车速公里数来计算比较容易掌握。

40公里车速保持40米,60公里保持60米,80公里保持80米,100公里150米到200米,低于20公里保持10米,15公里以下7米。雨天路面湿滑,车速不要超过40公里;冰雪天道路严重湿滑,车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雾天视线低于20米的应当停驶。特殊气候行车既要减速,更要与前车拉开距离,特别是年纪大的,反应慢的,缺少驾驶经验的司机,更不能有侥幸心理轻视安全距离。

驾考网编辑推荐

汽车安全距离怎么计算


汽车安全距离怎么计算?在路上每辆汽车与汽车之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那么安全距离怎么计算?下面看看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以下。

汽车安全距离怎么计算

对一个驾驶员来说,确保行车安全就一定要保持好安全距离。那么,后车与前车保持多少距离最安全呢?由于影响制动停车距离的因素很多,如车速、路况、天气、载重和司机反应等,所以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也不尽相同。一些有多年驾龄的老驾驶员认为,安全距离按车速公里数来计算比较容易掌握。譬如,40公里车速保持40米,60公里保持60米,80公里保持80米,100公里150米到200米,低于20公里保持10米,15公里以下7米。雨天路面湿滑,车速不要超过40公里;冰雪天道路严重湿滑,车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雾天视线低于20米的应当停驶。特殊气候行车既要减速,更要与前车拉开距离,特别是年纪大的,反应慢的,缺少驾驶经验的司机,更不能有侥幸心理轻视安全距离。为了便于记忆,小编有一则顺口溜可供参考:前距看速度,越快越要加长度;路滑减速度,越滑越要减速度;措施当提前,越前越能保安全。

安全行车要素之注意安全距离


1、怎样防止小碰小括?

开车时请清意要有一定的安全行车空间。

曾经有一次开一辆小车,在一条乡镇小路上,当时车速比较快,这时对面也来了一辆小车,大家好像都没有减速,在两车交会之时,只听啪的一声,双方的反光镜相互碰击。还有一次开一辆工具车,也是在一条小路上,当时前方有一辆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这时对面来了一辆轻型货车,当时没有注意稍微刹车减速等一等,而是继续向前开,这样在交会时就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局面,相互间的安全距离就觉得太少了,当时两车的反光镜也是碰击了一下。事实上,开车的朋友可能大都有过碰刮反光镜的经历,这也说明某些时候,我们的安全行车空间意识是有点问题的。我们平时发生很多车身轻微碰剐的现象,都是因办没有注意保持足够多的安全距离。

新手才学开车时,在很小的路口或大门转弯时,经常有可能发生小碰小刮,这就要注意把安全距离放大点。这其中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车速还偏快一点,在这种路口,实际上以行人走路的速度转弯,还是比较安全的;二是没停下来看看,不熟练或没把握就停下来看看,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而且停下来多看看才是对的。

当我们倒车和调头的时候,注意同周围的车辆和树木等安全距离好好放大点,比如以前同周围情况的安全距离大约是六十公分左右,现在这个安全距离就放大到一米二左右。比如我以前倒车调头和转弯时,有时是紧贴着周围的车辆或门墙过去,现在宁可多向前开几次或再向后倒几次,多开个来回,同周围的安全距离一定好好放大点。思路这样改变以后,就再也不会发生小碰小刮。

开车时,要一直注意拥有一个安全的行车空间。我以前有一次开小车,也是帮别人接新娘子,从农村的小土路上左拐弯进大门,估计正好能一次性拐弯进去,但也觉得车身和两边门墙几乎是没有什么安全空间了,因为是接娘子嘛,就不好意思停下来仔细看看,就硬着头皮模棱两可的直接拐进大门,停车后不放心的下来看看,果然,车的右前角擦掉了一小块油漆。这主要还是认识的问题,没有坚守原则,没有让车辆在行驶移动中保有一个确定的安全空间。请加大安全距离,莫让小碰小括破坏我们的驾驶乐趣。

2、保持距离防追尾

常见有太多的追尾事故,我们开车时要注意小心的和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追尾,就是我们前面的车紧急避让险情或无缘无故的突然急刹车,这时紧跟在后面的我们能躲得开吗?

举一个案例,有两辆小车一前一后在路上快速行驶,这时前面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横穿公路,前面的一个小车驾驶员紧急用力刹车,车停下来了,但却被后面的一辆小车重重追尾。

还有一个案例,当时路面情况很好,一点没什么情况,但因为前面的一辆车发动机盖没关好,快速行驶中,发动机盖突然打开,掀起到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前车紧急刹车,后车重重追尾。这个情况也提示我们,象这里说的前车,有时遇到紧急情况,不一定是要紧急刹车,而是要想办法避开危险。在路上开车,确实会遇到有的人无缘无故的急刹车。有的人在路上开得好好的,突然想起了有个什东西忘记了拿,他就有可能马上急刹车的。

追尾事故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 注意力不集中,前驾车人分心或后驾车人分神,对路面情况关注不够。

☆ 跟车太近太急,和前车安全距离不够。

☆ 下陡坡,惯性加大。

☆ 超载。制动不好

☆ 路面湿滑,如雨雾冰雪天气和沙石路面。☆ 有别的车辆突然变道插车。

☆ 前车急刹,后车太快。

☆ 前车急刹。如在交叉路口或有紧急情况时前车急刹,或前车是出租车、高档车、外地车或新手。

☆ 视野变短。如雾天和夜晚,或跟在大客车大货车后面。

☆ 预防意识不够,不够小心。

☆ 新手驾驶操作不够熟练,反应慢一点。

☆ 酒后驾车、疲劳驾车等。

开车时怎样应对以上这些情况?主要就是要根据当时情况提前减速,加大安全距离。

追尾事故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交通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有一次见到一个追尾,前面一辆小车在路口已停下来有几十秒了,后面一辆车还是不客气的撞上前来,象这样的追尾实在是————没解,怀疑后车驾驶员驾驶不作为。

3、安全行车距离驾车时应该随着一些外界环境的改变来调整安全距离,比如天气变化,上下坡,弯道,视野不清的路口,路边的停车等,任何时候一旦觉得有潜在危险,脚应立即收在刹车上,这个简单的动作意义重大,驾车有没有防御性观念从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判断出来。

总结三条非常有效的安全行车经验:

(1)行车时,保持四秒种的安全距离,即驾驶员反应时间一秒钟,前车制动与本车制动前后时间差一秒钟,处理紧急情况、突发意外情况两秒钟,如下雨天还要再加上一秒种,冰雪路面更要加长时间。训练和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处理突发意外情况,以防止与前车、后车或别的车相撞。这个四秒钟的时间怎样来确定呢?当前车经过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或固定物体时,自己就开始默数壹仟零壹、壹仟零贰、壹仟零叁,壹仟零肆,当自己不慌不忙数完这四个数字时,也正好到达这个明显标志或固定物体时,这个前后车之间的距离,就差不多是四秒钟。这个理论,在实际行车过程中对照后,觉得在晴好天气,时速在六十公里以上时,要尽量注意保持四秒钟这么远的距离,时速在四十五公里和六十公里之间,大约保持三秒钟左右的安全距离,时速在四十公里以下时,只要保持二秒钟基本上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要综合自已目前的驾驶技能和车辆、路面状况来决定跟车距离的多少。

(2)平稳驾驶,即要求驾驶员正确操纵车辆,缓慢加速或减速,缓慢地转向。保持安全距离,提前减速,提前使用刹车,避免紧急刹车。经过弯道时要减速行驶。变道时要缓慢渐进,转向超车或横越他车,必须选择时间或空间都很充裕时进行。遇有情况沉着冷静,从容应付。

(3)抬头远看,即向前看15到40秒种时间的行车距离,以争取时间和空间,提早发现前面可能突发的情况,及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在天气不好、有路况变化时,更应该这样做。这里所说的20到40秒种的时间,如果时速60公里,一分钟就是一公里,30秒钟就是500米,其实有时只要看到200米也够了。

以上三点安全行车准则,都非常着重的提了要注意安全距离。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该慢则慢、礼让三先、遵章守纪、预防万一、提前处理情况、不要三点一线等,也都是为了同别的车辆和行人保持一个安全空间。开车时“判断”是否正确,也可以用安全距离来衡量。足够的安全空间是安全行车的物质保证。

留意彼此间的安全距离,并根据情况作些适当的调整,可以有利于驾驶员更好的观察、判断,可以减轻驾驶员在心理上的压迫和危机感,缓和思想上的紧张状态,能使驾驶员拥有一个宽松祥和的安全行车环境。开车中的“距离学”的宗旨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免于物理、心理上的威胁、侵犯和伤害。有时看到机动车因为没有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同别人发生事故撞到了一起,不由想起了永远的张爱玲关于爱情所说的一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轮胎压力是多少?


这篇文章不仅科普了胎压的冷知识,而且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胎压的具体设置方法,以及分析了胎压高低的利害关系,以及预防措施。

小轿车的胎压在车门柱附近或油箱盖板上,或看看你车副驾驶车门侧面。不同的车型,重量不一样,轮胎不一样。前轮和后轮一般不一样。

为什么4S店经常将4个轮胎胎压都加到2.5bar?

这是因为国际GBT 2978-2008标准中规定轿车轮胎充气压力要求:

标准型轮胎:2.4-2.5bar

增强型轮胎:2.8-2.9bar

最高气压 :不应大于3.5bar

==========分割=========分割========分割==========

1、季节性因素:

a.冬季:以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为原则适当进行调高 0.2 bar左右。

b.夏季: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下限。 夏天车子露天停放,气压一般可以比标准低0. 1 bar左右,以免高温爆胎。

2、装载负荷:

a.空载/半载: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下限(车辆标示贴纸上的胎压可以作为最低胎压参考值)。

b.满载:满负荷时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上限(轮胎标示上的最大胎压值可以作为理论最高胎压的参考)。

3、胎压测量环境:

a.热胎:凉胎与热胎的胎压不一样,测时要注意。两者差距约0.3 bar。

b.冷胎:停车后至少三小时后或轮胎行驶不超过2公里。如果只能在热胎时测量胎压,请将所测得的胎压数值减去大约0.2bar就是轮胎冷却充气压力。

4、行车路况:

a.颠幅较大路面适当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调低胎压0.1-0.2bar。

b.颠幅较小,可以忽略,不必在意。

c.跑长途高速,胎压不能太低,适当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下限调高胎压0.2bar左右。

5、轮胎状况:

a.新胎:胎压可以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调高0.2 bar左右。

b.旧胎:适当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调低胎压,如果磨损严重的按汽车轮胎气压标准的下限。

c.软胎:即舒适性花纹的轮胎,按标准胎压适当进行调高 0.2 bar左右。

e.硬胎:即操控性花纹轮胎,按标准胎压的下限。

6、备胎胎压:

备胎由于不常用,气压最好高些,免得用时由于气压过低失去应急的作用。一般应高于2.5。用时调整到合适的胎压,用后充气至高胎压,2.5-3.0 bar。

==========分割=========分割========分割==========

胎压的异常使轮胎不均匀磨损,驾乘的舒适度降低,更关系到驾乘的安全。

1、胎压过高:

a.轮胎的摩擦力、附着力就会降低,影响制动效果;

b.导致方向盘震动、跑偏,使行驶的舒适性降低;

c.加速轮胎胎面中央的花纹局部磨损,使轮胎寿命下隆;

d.车身的震动变大,间接会影响到其他零部件的寿命;

e.会使轮胎帘线受到过度的伸张变形,胎体弹性下降,使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负荷增大;

f.并使耐轧性能下降。当遇到路面的钉子、玻璃等尖锐物体时,很容易扎入胎内,冲击会产生内裂和爆破,造成爆胎。

2、胎压过低:

a.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便会增大,油耗上升;

b.造成方向盘很沉,易跑偏等不利驾乘安全的因素;

c.使轮胎各部位的运动量增大,过度的碾压造成轮胎的异常发热;

d.使得帘线以及橡胶的功能降低,引发脱层或者帘线折断与轮辋之间产生过度的摩擦造成胎圈部位损伤,异常磨损;

e.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成倍增加,胎温急剧升高,轮胎变软,强度急剧下降。车辆高速行驶,就可能导致爆胎;

f.胎压过低会使胎体变形增大,胎侧容易出现裂口,同时产生屈挠运动,导致过度发热,促使橡胶老化,帘布层疲劳,帘线折断,还会使轮胎接地面 积增大,加速胎肩磨损

==========分割=========分割========分割==========

怎样预防爆胎:

1、安装胎压监测,实时准确监控胎压胎温。

2、充氮气(价格略贵)

a.减少爆胎:氮气的热传导性低,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可大大减少爆胎事件的发生。

b.延缓轮胎气压的自然下降:氮气分子与氧气分子大,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

c.延长轮胎寿命:因不含水和其它物质,有效抑制了轮胎和轮辋的缓慢氧化和锈蚀。

d.减少油耗:氮气可延缓胎压降低,并不含水分及热传导低,抑制轮胎行驶时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气压变化。

e.减少因轮胎气压变化引起的滚动阻力,这也是赛车轮胎为什么要充氮气的原因。氮气既不是可燃气体也不是助燃气体,提高了发生事故时的安全性,这也是为什么飞机轮胎都要充氮气的原因。

3、经常检查胎压 即便有氮气也不是万无一失:

a. 检查胎纹内部是否夹杂石子;

b. 检查胎面是否有异物刺入,如果有及时送修理厂检查是否有漏气;

c. 检查磨损情况,不光是胎纹深度,还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是否均匀,轮胎的一些不正常的磨损情况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同时检查轮胎侧壁是否鼓包,如有发现及时送修;

==========分割=========分割========分割==========

轮胎气压计量单位的计算:

a.气压的计量单位一般有五种:kg/cm2、bar、Kpa、Psi(磅)、大气压。

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g/cm2=0.98bar=98.0665Kpa=14.2Psi(磅)

1个大气压=1.03327 kg/cm2 1bar≈14.5psi(磅)

c.为了容易记忆和换算方便,建议使用通行的kg/cm2、bar、Kpa、作为测量胎压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简化为: 1kg/cm2≈1bar≈100Kpa≈1个大气压

d.举例:如前轮全载气压是200Kpa,可以表述为2.0公斤(kg/cm2 )或者2.0巴(bar)或者200千帕(Kpa)或者2个压(大气压)。

4、安装轮胎其他防爆设备 如轮胎防爆圈、防爆轮胎等。

5、确定胎压平衡点:

根据目标适当调整,确认自己的汽车胎压多少合适,但重点要以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为原则。

a.追求省油,胎压调高一点;

b.追求舒适,胎压就调低一点。

车头与前车的距离是多少米?80%的司机判断有误!


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可以通过目测车辆前部遮挡前车后部的位置来确定。

①车头边缘与前车的轮胎下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刚好“接触”到前车的轮胎下缘,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5米。

②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下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下缘重合,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3米。

③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上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与前车保险杠上缘重合,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1米。

④车头边缘与前车车牌下缘重合

当轿车车头边缘与前车车牌下缘重合,此时与前车的距离大概是0.5米。这时候就两车的距离就是比较合适,可以拉起手刹停车了。

判断与后车的距离

由于车后盲区较多,通过内后视镜判断与后车距离的变化不大,需要更为细致的操作,判断方法与前车类似。

①如果后车发动机盖以下完全遮蔽,此时离后车距离大概为5m。

如果有倒车影像,与后车的距离就更好判定一些。

②没倒车影像也不要紧,通过后视镜同样可以判断距离。

如果在后视镜中刚好能看见后车挡风玻璃,此时与后车的距离大概还剩0.5m,即可完成停车。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