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汽车后视镜 消除视觉盲区

现在已经迈入新世纪,先进的配备使得汽车更聪明、更安全,但是位在车侧两边的左、右后视镜和位于车室内的中央后视镜,无论看来多碍眼,没有一部车少得了它们。那么如何正确调整汽车后视镜呢?

■正确的后视镜位置

那么究竟位于左、右,及档风玻璃中央的三个后视镜应该怎么调整?第一还是老话一句,先把标准坐姿调整好,再来调整镜面。

一、中央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二、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三、右侧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很多人以为,要消除视线死角,都尽量把左、右后视镜往外调或往下调。另外或许是为了能随时维持整齐的仪容,研究显示,也有很多驾驶人把中央后视镜调整在开车中把自己都照进去。而根据三阳工业安全驾驶训练中心表示,要获取最大的有效后视角度,依上述的方式调整才是最正确的。

左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右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在镜面的左缘。

■回头看看才能确保净空

正常的驾驶人在仅转动眼球而不回头的情况下,约可以看到前方200度左、右的范围,换句话说,还有约160度是看不见的。要靠三片小小的镜子就能涵盖这剩下的160度,实在太「强镜所难」了;事实上左、右后视镜再加中央后视镜,只能再提供额外约60度左右的可视范围,那么剩下的这100度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就回头去看吧!这可不是开玩笑!相信在美国开过车的车主都知道,在美国考驾照时,实际路试有个的重要的项目就是在转弯和变换车道时,有没有回头以确定有无来车。在台湾很多人开车都是方向灯一打、左右后视镜瞄一眼,一看没车就弯过去了,擦撞的和侧撞往往都因此造成。

当然,在回头确认侧后方是否有来车之前,得在车子前方安全无虞的情况下。这一瞬间的动作,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会影响驾驶安全。虽然现在有很多新车都配备了双曲率后视镜,但这不过是把左、右后视镜的视角范围再加大一些,仍无法完全涵盖所有的区域。

另外市面上的汽车百货行都不难买到广角镜来换装,这或许能再进一步消除一些死角,但是视角范围越广的后视镜影像的变形程度越大,同时镜中物的距离越难拿捏,这是使用广角镜必需同时面临的「副作用」。

车子的视觉死角可能多得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可不是区区三个后照镜就能涵盖得住的,所以无论在切换车道还是左、右转时,还是在确定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回头望一眼吧!

■清理后视镜小秘方

左、右后视镜因为曝露在外,很容易沾到空气中的油污,用一般的面纸擦拭,总是力有未逮,一遇到雨水,还是模糊不清。

牙膏是很好的后视镜清洁剂,用淘汰的牙刷沾一点牙膏,由中心向外画圆方式把镜面刷均匀,再用清水洗净即可。牙膏本身除了具有清洁效果外,也是很细致的研磨剂,可以把左、右后视镜上的油垢、顽垢清除干净。即使遇到雨水,水滴也会结成球状而快速排除,不会沾在镜面成一片,妨碍驾车安全。

精选阅读

教您如何正确调整后视镜,才能减少视觉死角


很车主以为,要消除视线死角,就要尽量把左右后视镜往外调或往下调,也有人把中央后视镜调整在开车中把自己都照进去。那么怎样的调整才正确呢?下面就来说说正确后视镜位置。

中央的后视镜

左、右的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地右耳际,这就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面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左侧的后视镜

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到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右侧的后视镜

因为驾驶座就位于左侧,因此司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在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就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就ok。

清理后视镜的小秘方

牙膏就是很好的后视镜清洁剂,用淘汰的牙刷沾上一点牙膏,由中心向外画圆方式把镜面刷均匀,再用清水洗净就可。牙膏本身除了有很好清洁效果,还是很细致的研磨剂,可以把左、右后视镜的油垢、顽垢等等清除干净。即使是遇到雨水,水滴也是会结成球状而快速的排除,不会沾在镜面成一片,妨碍驾车安全。

汽车静电如何消除


汽车静电不但给您驾车与乘车带来不便,还可能引起意外事故。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介绍一些清除静电的小常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选用天然制饰品

首先,车内应选择天然制饰品,少用化纤织物。化纤织物的摩擦是汽车静电的重要来源,因此在选择坐套、坐垫及脚垫等用品时,尽使用真皮、毛料或纯棉制品,减少化纤产品的使用。尤其是坐套、方向盘套、脚垫之类强力推荐使用天然产品或纯皮纯棉等,虽说价格比化纤产品贵,但从安全角度来讲还是物有所值。

扎个“尾巴小辫”防静电

静电放电器分两类,一种是对地的接地式放电器,一种是对天的空气放电式放电器。接地式放电器较为传统,它也称为褡裢式放电器,这种对地的褡裢式放电器形同倒车雷达,固定于车尾,放电器末端接触地面,从而将静电导入地下,这也是日常一些车辆后面拖在地上像一条尾巴的那种物体。而对天的空气静电放电器则粘贴在汽车尾部,是一种形似天线的物体,也叫“除静电天线”。

稀释甘油

有一种更省钱的办法是将稀释后的甘油把车身擦一遍,可以让车辆保持一段时间无静电。

仪表台铺湿毛巾

用一块湿毛巾铺在仪表台上,利用阳光的照射使得毛巾内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提高车内的湿度,也不失为对付静电的妙招。

手放墙上抹一下

出门开车前先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在墙上抹一下消除静电。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少开内循环空调

内循环空调使得本身已很干燥的车内更加存不住一点水分。建议半开着窗(避免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即使身上有些微汗也不要紧,适当促进汗腺的分泌对皮肤反而比较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