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伤车的坏习惯你有吗?

驾驶习惯的好坏与行车安全密不可分,更与你的爱车健康息息相关,别再做伤车的事儿,下面几项常见的用车误区可能正是你日常用车中的顺手习惯。

1、手刹提得越高越好

手刹提得越高越好

手刹提到顶端是在学车时常有的习惯,到而后的用车生活中提至顶端的声音似乎听到才让人安心。然而手刹并非拉的越紧越好,事实上长时间将手刹100%力度拉起会使手刹拉线寿命减短。因为金属过度拉伸或者是长时间保持拉伸都会加快变形,导致加快手刹拉线的制动衰退。另外手刹拥有自己独立的刹车机构,不使用手刹时,制动蹄通过回位弹簧自动回位。如果经常100%力度使用手刹,回位弹簧会处于高强度拉伸作用,久而久之会使得回位弹簧失去回位作用。

2、低挡高速行车

低挡高速行车

抵档行车发生在很多初学者身上,许多初学者不愿换挡怕熄火,即便车辆出现车速与转速不匹配的抖动时,还是不加档。但低挡高速的做法会让发动机负荷增大,对发动机的损害极大,同时更耗油。此外,不少人会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认为是保护发动机,但实际上长期保持过低转速反而会加快它们的磨损。

因此,面对换挡的问题应该是既不经常把发动机用到极限,也不刻意保持低速,自然驾驶最重要。

3、凹凸地停车

凹凸地停车

经常能看到不少车一半停在马路牙子上,一半停在马路,但日常生活中应该竟可能避免凹凸悬差较大的路面停车。因为会导致四轮受力不均,长时间会导致车架扭曲,损伤车辆的悬挂。此外,停车时方向盘也要注意回正,避免伤害方向机拉杆及防尘套,从而影响转向系统。

4、油箱见底才加油

油箱见底才加油

不少人碰到加油问题并不上心,总认为即便油空了都还能行驶十几公里。的确如此,即便汽油空了已然能让你行驶至最近的加油站加油,但这样对车辆并不好。电喷汽车的燃油泵都是依靠燃油自身进行冷却,如果油位过低,极有可能出现油泵过热甚至烧毁的情况。长此以往,爱车的油泵寿命可能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应该在加油警示灯亮起后进行加油。

5、过减速带不带刹车

过减速带不带刹车

平常很难观察到车辆的减震器、弹簧、悬挂,但它们却是车辆的易损部件。过沟、过坎时因提前减速,保证的不仅是乘坐的舒适性,也是对减震器、弹簧、悬挂的保护。

6、方向盘打死

方向盘打死

方向盘打死是掉头时常做的事,然而事实上一盘子是否过的去与打死与否并没有太大关系,同时打死方向盘会对汽车的方向助力泵有损耗,长时间会加剧助力泵皮带的老化。如果碰到打死方向盘的情况,应当立即回一点,从而保护好车辆的转向系统。

7、原地打方向

原地打方向

原地打方向是许多用车者起步时会做的事,但这样并不好,因为这时转向助力泵内的压力比车辆移动中打方向的压力大,特别是轮胎较宽的车型,经常原地打方向会对助力泵的存在损害。因此应该遵循车动方向动,车停方向停。

8、长时间停车不熄火

长时间停车不熄火

夏天开空调停车等人是大多车主常有的事,但空调在怠速状态下运行会给发动机造成负荷,引发更为严重的积碳。因此,停车等人时竟可能熄火在车外等。

9、停车时挂档方式错误

停车时挂档方式错误

停车挂档方式许多人比较纠结,网上方式众多,更有不少推崇先挂N档熄火后再挂P挡拔钥匙,然而真正适合的方式应该是怎样呢?

变速箱有两组齿轮,一组负责行车换挡,另一组负责停车锁止,其中锁止机构负责驻车,停车时无论在平面还是坡道都会存在制动力,这时如果先挂P档制动力会在齿轮上,锁止机构会承担过大的压力,严重时变速箱会卡死,导致无法换挡。因此停车时应该先停车→挂N档(空挡)→拉手刹→松刹车→再踩刹车挂P挡。

挂P档前松刹车是为了让制动力得到释放,而先拉手刹是为停车时让手刹为吃力点,避免变速箱齿轮的锁止机构受力后脱位重新咬合。

精选阅读

行车安全!冬季驾驶6个坏习惯,你有吗?


冬季开车注意多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6个冬季驾驶坏习惯,不仅费油,还伤车!

1、冬季原地热车

现在的车子采用的都是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喷油更精确,雾化效果更好,所以对于冬季气温不是特别低的地区来说,并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因为效果有限,反而还浪费汽油和时间,且引擎怠速空转时汽油还可能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积炭的情况,更伤害引擎。因此,热车30秒至1分钟就可以行驶上路了。

但如果是在严寒地区,比如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情况,如果热车1分钟也没法让驱动系统、喷油系统以及冷却液都完成循环,那么可能就需要在原地停3到5分钟(温度越低停的时间越长)才能慢慢把车行驶起来,继续热车。

2、长期不开车窗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很多车主在开车时很少会开窗,甚至从出发地到目的地都不开窗通风。时间长了,车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容易引起驾驶人的困意;另外,长时间吸入不流通的空气也会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易增加车内乘员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

3、不合理的空调使用

对于冬季行车来说,暖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不少车主经常是水温还没有到正常区间,就急不可耐的打开暖风。这样会阻碍发动机正常的升温过程,直接导致发动机要喷射更多燃油用来提升水温,从而导致油耗增高。

此外,很多车主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车内温度,就一直使用空调内循环。殊不知,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的空气质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冬季开启暖风时,最好交替使用内外的循环,这样可以在保证获取新鲜空气的基础上是提升车内温度。

4、令喷水嘴强行工作

当冬天气温低喷水嘴被冻上时,车主就不要强行喷射玻璃水。这样只会把水泵憋坏,车主可以等待车发动以后,车辆温度上来,被冻的喷水嘴冰化以后再喷水。雨刷同样也是如此,冻上的雨刷起不到应有的清洁效果,还会损坏雨刷自身。

5、挡风玻璃长时间加热

冬季车窗玻璃容易起雾,很多驾驶人喜欢给挡风玻璃长时间加热,但后窗玻璃也有加热丝,用的时候不小就会炸裂。最好开一小会儿就关上,等热量传递均匀了再开。

6、加入过多装饰

冬天到了,为了使车内尽可能暖和、舒适,车主往往会添加坐垫、方向套盘等实用型装饰品,添加这些物品,首先要注意是否合适,会不会影响正常驾驶。因此,挑选时要看其与身体接触的舒适度,最后再选择外观。

开车有哪些常犯的坏习惯


1、戴耳机边打电话边开车。使用耳机,虽然接听电话手不必松开方向盘,但是把部分注重力放在谈话上仍很危险,而且会不知不觉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谈话上。汽车时速60公里时,1秒就行进16.67米;110公里,1秒就是30.56米,一走神的瞬时就可能大祸临头。

2、为使安全带未系不报警,在安全带卡槽里插只卡片。虽然有规定必须系安全带,但还是有不少人视安全为儿戏,认为事故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唉,不多说了,在网上看下在事故发生时安全带未系的视频吧,相信您再出车时就会系上了。

3、在车内外表台、后风挡下摆放装饰品玩具,特别是女性车主车内摆放的琳琅满目。后风挡下的卡通公仔在倒车时会遮挡我们的视线,可能没法观看到本应观看到的物体,特殊是身材不高的青少年。外表台上的在事故中很可能成为损害您的凶器。

4、停车时先推P档,再拉手刹。按这个顺序停车,一旦地面有点坡度的话,再从P档移出是,变速箱里的锁止销憋足劲,会特别吃力,假如是大坡,可能就移不出来,这对变速箱是很有害,有时会是致命的损害。正确的停车顺序应是:踩刹车停稳车——拉手刹——进N档——松一下脚刹——进P档——熄火拔钥匙走人。

5、认为ABS能很大程度的缩短刹车距离。ABS的主要功能是可以使司机在急刹车时仍能有用地操纵汽车的方向,而无法使车刹车距离比过去没有ABS的短很多。如在雪天路滑或路面凹凸不平上,配备ABS的车辆所需刹车距离甚至更长。所以必须始终保持安全车距,不能幻想有ABS就是距离再近想停就能停下。

6、高速行驶时轮胎气压要低一些。人们通常以为高速行驶时胎压高不好,其实危险的恰恰是胎压不足。当高速行驶时,假如胎压低于标准胎压30%以上,轮胎侧壁就会不断地承担过度的挤压变形,导致内部编织帘幕的变形断裂,相伴温度升高而发生爆胎。所以,一定要保证轮胎达到车辆要求的标准气压值。

7、倒车时扭头往后看。很多人都认为扭头倒车的视线会更好,盲区更小,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时就照料不到车的左侧和车头,特殊是车头,停车时的不少刮擦都是这样发生的。

8、因事故或故障停在车道上时,在后方不摆放警示标志。很多惨烈的重大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在第一次事故发生后,现场并没有摆放任何警示标志,使得后面的来车避让不及,造成了二次事故,酿成了惨剧。

冬季开车九大坏习惯,看看你犯过几条?


小雪已至,天气越来越冷,一些驾驶人在以往冬季时常犯的用车坏习惯再次显露出来。而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坏习惯,其实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胁。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自查一下,下面这些冬季用车坏习惯自己“中枪”了没有?

强行开启雨刮

要说冬季早晨开车第一步做什么,相信很多朋友觉得应该是打开雨刮,先把视线弄清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因为,汽车经过一场冰雪的覆盖后,雨刮器很容易被冻住。此时车主如果强行启动的话,就可能损坏雨刮器上的橡胶刮片,严重的就直接烧坏雨刮器电机。

应对雨刮被冻住,其实方法很简单,车主要做的是在启动车辆后开启暖风并向前风挡吹风,用热风来融化冻住雨刮器的冰。除此之外,车主还要注意及时更换防冻型玻璃水,以免发生喷水嘴被冻的现象。

吹暖风用内循环

对于冬季行车来说,暖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置,而如何正确的使用暖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车主为了能够短时间提升车内温度,就一直使用空调内循环。殊不知,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的空气质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冬季车主开启暖风,最好是交替使用内外循环,这样可以在保证获取新鲜空气的基础上再提升车内温度。

长期不开车窗

与上面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一样,长时间不开窗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时间长了车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驾驶人容易引起困意;另外,长时间吸入不流通的空气也会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这容易增加车内乘员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

冬季开车出行一段时间后,车主最好打开天窗或车窗一下。一方面可以使车内空气得以流通,提升车内空气质量,使驾驶人不易犯困;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车内外温差,防止风挡玻璃起雾,使驾驶员获得更好的视线。

挡风玻璃长时间加热

后窗玻璃有加热丝,用的时候要小心,最好开一小会先关上,等热量传递均匀了再开,否则会炸裂,就象用玻璃杯倒开水一样。

转弯急打方向盘

转弯,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也蕴含很多学问。冬天路滑在转弯前应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待缓慢降低车速后保持一定速度转弯,不能急打方向盘,这易引起车轮失控,也是相当危险的。

在转弯时要谦让直行车辆,不要与直行车辆抢行。

下坡空挡滑行

空挡下坡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特别是冬天结冰的路面。因为空挡下坡,整个过程要靠刹车来控制车速,如果是连续的下坡的时候,车辆的刹车系统可能会因负担过重而失灵,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为了安全,不管什么时候最好都不要空挡下坡滑行。

长时间原地热车

冬天一定要热车,但是,现在的车并不需要特意原地热车太久,车子启动转数平稳后,就可以起步开车了。也就是说汽车启动大约30秒后,引擎内部运转沉浸在下方的机油已被充分运转至上方,可以有效的起到润滑作用。此时,只要在低速情况下行驶几百米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这时要注意的是,不要急踩油门,保持低速、低转速就行,这样边走边热车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长时间热车,会对发动机、三元催化器不利。

熄火不关空调

冬天开车很多人都会开空调,特别是在北方。有一些司机在停车熄火时,都不先关空调和导航等电子设备,这样一来,打开电源后,车子发动机还没启动,空调这些部件已经打开。

久而久之,会对发动机部分零件造成影响,并减少空调等的寿命,也容易使电瓶亏电,让汽车打不着火。因此,在停车熄火时,一定不要怕麻烦,先把空调和电子设备等关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