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冬季驾驶6个坏习惯,你有吗?

冬季开车注意多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6个冬季驾驶坏习惯,不仅费油,还伤车!

1、冬季原地热车

现在的车子采用的都是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喷油更精确,雾化效果更好,所以对于冬季气温不是特别低的地区来说,并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因为效果有限,反而还浪费汽油和时间,且引擎怠速空转时汽油还可能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积炭的情况,更伤害引擎。因此,热车30秒至1分钟就可以行驶上路了。

但如果是在严寒地区,比如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情况,如果热车1分钟也没法让驱动系统、喷油系统以及冷却液都完成循环,那么可能就需要在原地停3到5分钟(温度越低停的时间越长)才能慢慢把车行驶起来,继续热车。

2、长期不开车窗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很多车主在开车时很少会开窗,甚至从出发地到目的地都不开窗通风。时间长了,车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容易引起驾驶人的困意;另外,长时间吸入不流通的空气也会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易增加车内乘员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

3、不合理的空调使用

对于冬季行车来说,暖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不少车主经常是水温还没有到正常区间,就急不可耐的打开暖风。这样会阻碍发动机正常的升温过程,直接导致发动机要喷射更多燃油用来提升水温,从而导致油耗增高。

此外,很多车主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车内温度,就一直使用空调内循环。殊不知,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的空气质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冬季开启暖风时,最好交替使用内外的循环,这样可以在保证获取新鲜空气的基础上是提升车内温度。

4、令喷水嘴强行工作

当冬天气温低喷水嘴被冻上时,车主就不要强行喷射玻璃水。这样只会把水泵憋坏,车主可以等待车发动以后,车辆温度上来,被冻的喷水嘴冰化以后再喷水。雨刷同样也是如此,冻上的雨刷起不到应有的清洁效果,还会损坏雨刷自身。

5、挡风玻璃长时间加热

冬季车窗玻璃容易起雾,很多驾驶人喜欢给挡风玻璃长时间加热,但后窗玻璃也有加热丝,用的时候不小就会炸裂。最好开一小会儿就关上,等热量传递均匀了再开。

6、加入过多装饰

冬天到了,为了使车内尽可能暖和、舒适,车主往往会添加坐垫、方向套盘等实用型装饰品,添加这些物品,首先要注意是否合适,会不会影响正常驾驶。因此,挑选时要看其与身体接触的舒适度,最后再选择外观。

延伸阅读

新手6个毁轮胎的开车坏习惯


1. 轰大油门起步致使轮胎空转

对于开手动挡车的车主来说,这种坏习惯一般比较少。

但有很多新手开手动挡车的时候,由于油离配合不是太熟练,往往会不小轰大油门,汽车起步过猛,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增大,这种摩擦就会对胎面的花纹造成磨损。

更有甚至轰大油门导致轮胎打滑,与地面发生摩擦,就会更伤轮胎了。

2. 喜欢频繁加速、频繁制动

我们很多新手刚刚学会了开车,可能是因为不熟练会猛踩油门猛刹车,当然这还好理解,毕竟熟练了就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但有些人为了寻求刺激,会养成猛踩油门加速,又会猛踩刹车的坏习惯。

这无疑会加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除了毁轮胎更会毁坏刹车。

3. 汽车高速度急转弯

在汽车掉头或者山路急转弯行驶的时候,如果不减速,依然快速的急转弯,由于离心力,轮胎与地面发生一种横向摩擦力,也是让轮胎表面的花纹加速磨损的一种行为。

同时也会对底盘悬挂增加压力,但最重要的是由干离心力比较大,在山路急转弯,也容易发生侧滑危险。

4. 汽车走斜坡频繁制动

开车走斜坡,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我们首先应该观察前面的车辆和路况,让自己保持一个正常的速度通过,尽量避免频繁刹车制动。

斜坡上刹车制动对于轮胎的摩擦力会更大,对刹车盘的再制动也会有压力,所以,斜坡制动不仅仅毁轮胎,还毁坏刹车盘。

5. 泥泞路段不看路况直接通过

下过雨后的泥泞路段,泥洼中可能会有一些碎石片、金属板等等坚硬的东西,如果直接通过的话,轧到这些东西,会直接划伤和扎伤轮胎。

所以,一般我们通过泥洼路段的时候,最好下车先观察一下路况,沿着泥洼中坚硬的地方走。

如果有前车通过的话,可以沿着前车的轨迹通过。

6. 坑洼路面加速通过

坑洼路面不平坦,如果加速通过的话,对于轮胎会有各个方向力的摩擦,对轮胎会产生各种碰撞力,严重的会引起轮胎鼓包。

所以过坑洼不平的路面,要缓慢通过,尽量找平整的路面轧过去。

这七个驾驶坏习惯,你犯了吗?


耐用的汽车一直都是我们追求的,无论一款车性能多好,但经不起时间考验、小毛病多多,我们依然会望而却步。不过一款车的耐用程度除了车本身机械技术的成熟度,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我们的使用习惯,同样一款车,为何有人能开个十年八载依然车况如新,有人却提前开到报废厂?今天小编就侃侃什么驾车习惯最作死。

作死习惯一:过分热车——费油、费时间还废车!

在第二天提车上路之前(或车辆长时间停放)都会先热车在出发,这种的确是好习惯,让车辆各个部件预热、润滑再行走无疑是最科学的用车方法。但有些强迫症患者老是担心热车不够,原地热车个十分八分钟,才认为妥妥的,这就作死了。

在非异常严寒的地区,原地热车其实只需30秒,或者看车辆引擎怠速转速回到1000转以下之后,就可以上路行驶了,而之后还在原地热车不仅费油费时间,变速箱也还没达到工作温度,直接正常开上路无疑对车辆有损害。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原地热车之后还要以2000转以下、20km/h以下的转速和速度走个几百米到1公里,这样才能真正充分热车。

作死习惯二:脚不离离合——长时间半联动状态

很多新手开手动挡车型的时候,害怕挡位切换时的顿挫,很习惯地就会在换完挡之后还半踩离合器,以此来控制好车辆的行进速度。

但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离合状态对离合片伤害很大,特别是走高速时,这种习惯会让离合片磨损得更快,伤害还真不如换挡不顺畅的顿挫来的大。另外,二挡起步同样也会加速离合片磨损,除了在冰雪路面起步,一般情况下还是使用一挡吧。

作死习惯三:离合不到底就换挡——变速箱致命损伤

很多心急的司机开手动挡车的时候,离合还没踩到底就换挡,这样挡位比正常情况下更难准确挂上,而且这种习惯让离合片在挂挡时有硬冲击,对变速箱的伤害是致命的。当然,别以为自动挡车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没有停好车就挂P挡或者是D挡和R挡之间的切换都会损害变速箱。

作死习惯四:转向时方向盘长期打死——损害转向机构

转向打死方向盘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车库挪车和道路掉头的时候,很多车主习惯打死方向盘希望尽量能一把方向过去,“懒”字作怪。但这种做法首先会造成转向动力泵的液压急剧上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对转向机构的寿面自然有伤害;

第二就是降低万向节的寿命。正确的做法是,遇到真要把方向打到底的时候,要适当回一点,最好要记住车辆方向的圈数,别打方向到底的一下才知道打死了,最后到底那一下冲击也是对转向机构的冲击。

作死习惯五:行驶挡位不合适——低挡高速、高挡低速都不可取

还是“懒”字作怪,很多车主为图省事不勤换挡,比如说车速减下来不降挡,或者短距离行走难得升挡,这些造成低挡高速、高挡低速的行为都会对发动机、变速箱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发动机的负荷异常增大。所以开车不能懒,得根据转速、速度勤换挡。

作死习惯六:冲过减速带或“单脚”压过——对悬挂有致命冲击

无论是粗心还是有意,有些车主在遇到减速带的时候会直接冲过,这样必然对车辆的悬挂有强烈的冲击,损害减震器、弹簧等部件,车速越高损害越大。所以一定要时刻注意路面状况,减速通过这些区域。

另外,有些车主认为用车辆一侧的通过减速带会减轻对车辆的损伤,但事实上,这种行为无论冲过还是减速通过都是不好的,因为两侧悬挂受力不均同样对悬挂不利,而且也会造成车架扭曲受力。

作死习惯七:长期停在不平道路——悬挂、车架都“短命”

停车位紧缺,很多车主迫于无奈把车辆停在一些如路肩、凹凸不平的路上,有些则是习惯随便停。但这样的停车习惯会造成车辆的一侧轮胎和悬挂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悬挂和车架过早变形,到车辆后期使用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总结:以上的几种作死习惯都是不少车主平时有意无意会犯的用车错误,虽说短期内对车的损伤不会多大,也看不出什么故障,但长期来看,肯定会对车辆的寿命打折扣,还会引起之后一系列的汽车大小毛病,所以如果有以上用车陋习的车主赶紧改正吧。

(一个优秀的驾驶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生命心存敬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活着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