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固定测速和区间测速 竟然还有这些“内幕”!

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用在开车上最适合不过了。我国属于限速比较严苛的国家,相比意大利150km/h、德国和法国130km/h的高速上限(德国70%-80%的高速路段甚至不限速)来说,我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km/h,而且途中还有固定测速、区间测速、流动测速和GPS测速等多种测速方式来抓拍超速车辆。一般固定测速和区间测速是高速公路上最常见的两种测速方式,很多司机朋友自认为很清楚这两种测速方式是如何计算车辆是否超速的,其实不然,大部分司机对这两种测速方式的认知都不够全面,并不知道其中还有一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内幕”,下面大师来给大家扒一扒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固定测速

固定测速就是用固定在路段上的测速仪器来监控过往车辆的速度以及抓怕超速车辆。其实固定测速不光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测速方式,它更是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城市道路、国道和乡道上来监测车速。一般固定测速路段都会有明显的限速指示牌,有时候一不小心超过限速标准行驶,恰巧又在摄像头底下,减速已经来不及了,这种情况是否算超速行驶呢?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速超过规定时速的10%以内,暂不处罚,只是给予警告。也就是对于限速120km/h的高速公路来说,如果你以132km/h(120km/h的10%为12km/h,)以内的时速通过测速杆,虽然超速,但并不会受到处罚。(在此要特别说明,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超速行驶,小的偏差在所难免,但有时候在没超过规定时速10%的情况下临门一脚刹车反而会对自己和周围车辆造成安全隐患。)

区域测速

高速公路上的区域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利用车牌识别技术来自动对比车辆号牌,根据两个监控点之间的里程和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简单地说,就是 区间速度=区间距离/运行时间。如果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为24公里,该路段最高限速为120km/h,那么车辆从一头到另一头最快也要12分钟。假如被区间测速设备监测到用时少于12分钟,说明该车超速违章了。说到这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肯定会有应对办法:如果前面超速了,中途在服务区多休息一会,这样一来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就长了,自然不会算超速违章了……

如果按照这种方法通过测速区域,那您八成还是会被拍到超速违章。因为与区间测速并用的还有瞬间测速,也就是说除了区间内一头一尾有监控点测速和计时之外,区间测速还和固定测速、流动测速、GPS测速互为补充。在高速公路上,每隔一定距离,都有各类测速仪器。一旦被拍有超速等违法行为,照样处罚。

小编推荐

高速路超速多少不被扣分?测速原来还有“猫腻”!


我国是一个对限速很苛刻的国家,对比意大利的130和德国的不限速来说,我国高速的限速最高为120,而且途中还有固定测速、区间测速、流动测速和GPS测速等多种测速方式来抓拍超速车辆。一般固定测速和区间测速是高速公路上最常见的两种测速方式,大部分司机朋友自认为很清楚这两种测速方式是如何计算车辆是否超速的,其实不然,很多司机对这两种测速方式的认知都不够全面,并不知道其中还有一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内幕”,今天大师就来扒一扒那些高速测速的内幕。

高速扣分是如何规定的?

新交规规定,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一次记12分。

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司机认为,测速摄像头的测速都有10%的浮动,所以限速120的高速路上跑个130也拍不出问题来。是这样的吗?

误差确实是存在的,可是没有那么大的距离,通常比较小,只有百分之二差不多。拍到的速度通常都低于你的实际速度,就是说你开到122根本没有问题,开130肯定是超速了。

你的车子上显现的那个速度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外表盘上显现的指针度数和实践的必定存在差异。而外表盘上的数字是经过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经过ECU的核算得出,这是有具体规定的,外表盘上的数字不得低于实践数字,也就是说外表盘上的数字比实践车速要高。一般高出0-14km/h,具体车型不一样,有的车型跟实际车速相差仍是很小的。所以不要觉得自个不会超速,说不定就被处罚了。

现在很多地区现在引入了一种叫做区间测速的东西。那么,什么叫区间测速呢?区间测速,到底怎么测速呢?

区间测速堪称“电子狗的终结者”。在他面前,车载电子狗等设备显得毫无用处。区别于此前的定点测速,区间测速对车辆速度的测算更加精准,习惯于通过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又继续超速的车主来说,简直是无处遁形。区间测速指的是,在同一个路段,有两个相邻的监控点,车辆通过这两个点的时候,速度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系统会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举个例子来说:一段道路限速40km/h,在第一个监控点,您通过的速度是30km/h,在第二个监测点,通过的速度是60km/h,那此时的平均速度是45km/h,这就算是超速了!当然,还有距离比较远的测速装置,一般在高速上比较多见。比如说,一个20公里的测速区间,限速为120km/h,第一个监测点,监测的是你的时速,不超速的情况下,用时应大于等于10分钟,如果时间少了,就会被认定超速!

如何安全通过?

躲避区间测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超速,毕竟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安全隐患多多,所谓“十次事故九次快”也是这个道理。与其绞尽脑汁地躲避测速,不如规规矩矩开车,安全又稳妥。

当然,如果看到有“区间测速”时,关键是在第一点上,这时千万不要快,(在额定时速度内即可)。只要这一点上通过,基本上就不会有被拍的可能(因为没有第一张照,就算有第二张也无法测出来)。如果第一个点不小心拍了,那也不用担心。接下来,将平均时速定在额定时速下,慢慢开,(一般是1公里),到了第二个点时,只要平均时速不超过额定时速,就是第三点也被拍,其两张相片的时间计算出来也不会超速。

固定测速

固定测速是城市中各大道路上最常见的测速方式。在高速路、环线的上方安装的雷达测速摄像头,学名为单车道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其中一种方法是在所要探测的道路上方架设一个雷达探头,在距离雷达前方的道路上,形成一个5米长1.6米宽的警戒区域,对进入这个区域的行驶车辆进行雷达测速;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摄像头前方道路下埋设测速线圈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行驶车辆进行电测速。

固定测速点因为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只需将这些固定点的经纬度数据记录下来,存储在GPS地图软件中或者GPS导航仪或设备的内置芯片中,当车辆行驶到接近这些固定点的时候,GPS导航仪或设备就会发出预警,提醒你减速慢行,高级一些的GPS导航仪和设备还能智能判断车辆现在行驶的速度,与该固定点限定速度上限进行对比,如果超出则报警,否则不报警。现如今电子狗、行车记录仪这些设备还是不能少,关键时候必能排上用场。跑高速后及时进行电子眼违章查询。

一脚刹车就能躲过测速拍照,真的?


但凡开车,走高速在所难免。一上高速,各位老司机就如离弦的弓箭,“嗖嗖”往前冲。但是,别忘了高速公路是有限速的,一不留神电子警察可能就会拍下超速行为。

有些老司机对此不屑一顾,“看到测速摄像头,踩一脚刹车把速度降下来就行了。”对于这种说法,真能行得通吗?小编可以告诉各位车主大人,真不一定!至于原因嘛,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

高速公路测速摄像机能拍多远?

先来说说关于高速公路测速摄像机的有效距离是多远,也就是说它能拍多远。一般来说,不同的型号,可以拍摄的距离也是不同的。而且,在测速摄像机旁边都会配有雷达波来检测车辆速度,一般可以检测三、四百米左右。

不过,雷达波测的再远,摄像机拍不清楚也没有用。所以,通常还是以测速摄像机拍照的有效距离为准。

在国内,最常见的雷达测速摄像机镜头主要有3.6毫米、6毫米、8毫米、12毫米、16毫米这几个型号。

国内常见的测速摄像机拍摄最远的是16毫米镜头,与道路呈17.1度角,可拍摄距离为60米。说过了测速摄像机的问题,再来说说人眼的可视范围有多远。

以理想状态来说,天朗气清、没有任何障碍物、测速摄像机放在显眼的地方,那么大概在2公里内就能看到。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如果,遇到草丛、隔离带等,或者雨天、大雾,能见度就不好说了。

如果是夜间:能见度会降低很多,再加上高速公路没有路灯,按照车灯照射范围来看,汽车的远光灯照射范围大概在200米左右,能见度也就差不多这样了。那么,照射范围200米,摄像头只能拍下60米以内,这样不是没问题吗?

到底够不够,我们以超速10%举例,来算一算。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Km/h,那么当行驶速度达到132Km/h时,就已经处在超速范围了。

以家用车来说,一般情况下从100Km/h减速到0,也就是静止状态,大概要39-44米左右。那么,从132Km/h减速到120Km/h,最起码需要8.4米,也就是不到10米的距离。

根据《交通工程学》解释,驾驶员在开始制动前,至少需要0.4秒的反应时间,车辆产生制动效果至少需要0.3秒。

当我们在远处看到疑似测速摄像头时,需要有一个反应判断的时间,基本来说,平均反应时间是2秒。

那么,把这些时间加在一起,大概是2.7秒左右。

那么,当我们以132Km/h的速度行驶时,2.7秒能开多远呢?大概已经是100米开外了。所以,当超速10%看到测速摄像头再踩刹车,如果是正常反应或者反应稍微慢一点,那就很有可能会被拍下超速违章行为了。

按照上面的计算来看,如果是较为晴朗的天气,看清300-500米外的事物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当确认前方为测速摄像头后,踩刹车降速,降速过程大概需要100米左右,摄像拍照范围60米。

那么,大体在200米外刹车减速就没什么问题了。

如果天气不好或者道路有遮挡物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那么,夜间行车能见度基数低,远光灯的能见度也只有200多米,抛去测速摄像的拍摄范围,再加上夜间人的反应速度下降,减速距离增加。

所以,晚上超速行驶肯定一拍一个准。再说,夜间行车不定因素太多,按规定限速行驶也能更好的保证行车安全。

在城市里,大多数限速为60Km/h,超出10%也就是66Km/h。那么,从 66Km/h减速到60Km/h一般家用车大概需要2米左右,加上2.7秒的反应时间,大概60米左右就能避开测速摄像。

所以,只要在距离测速摄像头100米以外踩刹车,就可以避免被拍照。不过,城市道路如此拥挤,估计也用不着。

小编建议:各位车主尽量不要超速行驶,首先超速更容易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且猛踩刹车,一快一慢,坐车的人不舒服,对汽车也没有好处。另外,上高速比较省心的办法就是开定速巡航;如果不开定速巡航,也可以打开手机导航,会有测速播报。

高速上,竟然是这条车道最安全!


大家都知道高速上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我们在高速上行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高速上每条车道都有规定的车速和规定的行车类型,那我们走哪条车道最安全呢?

1

左侧车道

左侧车道优点:

在车流较小,没有任何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左侧车道可以跑到最高限速,也就是说整条路最快就是你(不超速前提下)。因为左侧车道是快速车道,车速较快,你可以不用频繁换道,会更省时省油。

左侧车道缺点:

因为快速车道几乎要保持120的时速,正因为速度最快,风险也最高,不仅要注意同向车辆的动向,还要留意对向车辆的“威胁”。每年高速路上,冲过缓冲带撞向对向车辆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

2

中间车道

中间车道优点:

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左或右变道脱险。最大限速100km/h,操控相对安全。遇到对向车道飞车或飞物,砸中的几率稍小点。在三车道里,最好的位置是在中间车道,这样两边都有余地,遇到什么情况更容易处理好。中间车道能让你有足够的空间来躲避车祸,不管是往左,还是往右,都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来定夺。

中间车道缺点:

中间车道车辆较多,车速相对较低,并且时常有客车和货车阻挡视线,我们需要不断根据情况变线超车。

3

右侧车道

对于小客车来说,在有三车道情况下,我们很少会选择最右车道行驶,因为右边车速较低,是客车和或者等大型车的行车道,跟着大货车行驶是比较危险的。

以上是三车道的高速路不同车道的行车优缺点分析,还有一种两车道的高速路,我们应该怎么行驶呢?

两车道一般就分为超车道和主车道,最高限速一般是110km/h。在这样的高速路行驶,没有哪条车道是绝对安全的,根据我们的行车经验,我们在右侧主车道行车,遇到大货车或者大客车,再利用超车道进行超车。

最后总结

我们高速行车时,选择中间车道行车安全系数会相对高一些。但是我们不可能一条车道走到底,要根据不同的行车情况进行变道行驶。

为什么老是被扣分罚钱!揭开交通违章测速拍照的秘密


小编在茶歇聊天的时候有几个伙伴说,最近老被扣分了,经常有提示测速照相,叨叨...引起了共鸣,然后一起叨叨了好久。大概意思是说,拍照的地很多,遇到有拍照的就紧张,都不知道他们是拍什么的,就被扣分了。

今天和小编一起聊聊交通拍照探头那些事儿

知己知彼,方能泰然自若

❶ 环形线圈车辆传感器+抓拍相机

常见指数:★☆☆☆☆

这是早期的一种电子警察系统,依靠环形线圈式车辆检测器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检测,由线圈式车辆检测器、信号灯灯态检测器、摄像机、集中控制器、补光灯、路口控制主机等构成;对监测区域内的违章车辆连续抓拍,以获取相关信息。

其缺点是只能对闯红灯违章行为进行取证,对其他违章行为不能检测和取证,同时由于环形线圈易损坏、修复困难等问题,所以这种电子警察系统在一线城市基本全部淘汰。

❷ 电子摄像头

常见指数:★★★★☆

相对而言,电子摄像头则要更可靠,它是对经过监测区域内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当有车辆出现闯红灯、逆行、轧线等违章行为时,电子摄像头会连续抓拍多张过程图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道路上的电子摄像头主要还是用于加强道路监管能力,拍照只是整个道路管理系统的一个功能。当然,电子摄像头的拍照是可以作为违章判罚的依据。

❸ 区间测速

常见指数:★★★☆☆

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以车辆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其行驶速度,以此为依据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需要注意的是,监控取得的数据是平均速度,如果平均速度不超标,而实际上只要瞬时速度超过了规定数值,就还会被拍下来。

❹ 雷达微波测速

常见指数:★★★☆☆

雷达微波测速通过各种频率的微波反射时间来测算车辆速度,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移动式就是常见的隐蔽式路边机动测速雷达及装在警车上的机动测速雷达,多用于高速公路、国道线及城市周边地带。

当然与雷达波测速配合的还有摄像头拍照,只要超速违规了,就会带动拍照,而且都是高速连拍,让违章无处可逃!

❺ 激光检测

常见指数:★★☆☆☆

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得到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

它的缺点和雷达测速一样,在路口多,道路多,车辆多,行人多的影响的情况下会无法满足监管要求。

因为激光束会对人眼会有伤害,所以要求这种仪器的各项指标要达到国际安全标准,同时在使用中必须人工操控。

虽然说现在好像很容易就被扣分了,但是空空觉得这些制度存在即是合理的,他们是为了更好维护交通安全,而不是为了扣分罚钱,你觉得呢?

司机请注意:别再临时踩刹车躲测速了,以后这招没用!


很多朋友在开车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超速,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当然了,超速被抓到几次以后,很多朋友都有了所谓的“经验”。那就是到摄像头下面:减速,这样就不会被拍到了!但是,以后这个办法不一定好使了!

很多地区现在引入了一种叫做区间测速的东西。并且,区间测速还会在不同的地方继续开展实行。那么,什么叫区间测速呢?区间测速,到底怎么测速呢?

区间测速

区间测速指的是,在同一个路段,有两个相邻的监控点,车辆通过这两个点的时候,速度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系统会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举个例子来说:一段道路限速40km/h,在第一个监控点,您通过的速度是30km/h,在第二个监测点,通过的速度是60km/h,那此时的平均速度是45km/h,这就算是超速了!

当然,还有距离比较远的测速装置,一般在高速上比较多见。比如说,一个20公里的测速区间,限速为120km/h,第一个监测点,监测的是你的时速。不超速的情况下,用时应大于等于10分钟,如果时间少了,就会被认定超速!

先快后慢,控制时间,可行么?

说实在的,这招儿并不可行。因为,在区间测速的这些路段中,不仅仅只有两个测速点,在不同的地点,还配有固定测速,就是测时速的监测点!

这也就是说,即便有办法对付区间测速,那么固定测速和区间测速相结合,大家也是非常难逃离测试的!

还有的朋友说,通过变道,有可能躲避拍照么?根本不可能,电脑系统会自动识别车辆的车牌,因此,想依靠变道,是不太可能逃脱的。

监测超速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监测并不是为了罚款,反而是为了大家的出行更加的安全。奉劝大家,不要想办法逃离监测。保证安全,那才是真的!

汽车测速大有学问,别等扣分了才反应过来,看完再也不扣分


很多刚上路的新司机可能不知不觉就被拍照记录行车超速,而且被扣了分还不知道为什么被扣的,这就很尴尬了。只怪自己太年轻,不过别怕,让老司机教你几招,让你从此和扣分罚单说再见!

首先我们要知道几种测速的方法:

1、区间测速:区间测速方式通常是在全封闭道路上,选择一段测试区域(A-B之前),通过计算车经过A-B点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区间测速大多在全封闭路段(如高速路),且区间测速起止点均有明显的告示牌提醒,稍加留意肯定会发现。进入区间测速路段,还是老老实实控制均速吧。另外,区间测速的区段内,还会被分割成若干个更小的区间测试,还有固定点测试,这是一种比较变态的混合测试方式,所以提醒各位,切勿想着在区间范围内野,区间内还有区间,区间内也会有固定点测,小心再小心!区间测速一般不会很长,忍忍10分钟就跑过去了。

2、地埋线圈测速:地埋线圈感应条与车行方向垂直且之间距离一定,利用经过两条地埋感应条的时间差来计算出车子的时速,超速即进行拍照取证。地埋线圈测试位置也比较明显,多是挂在龙门架上在横在一排的摄像头,或者红绿灯路口线圈,开车很远就会看到了。靠雷达探测仪是测不到这个的,尽量靠自己眼睛!

3、雷达测速:通常是架设在龙门架、隧道口、立体交叉桥梁下方的测速拍照装置,还有很多隐蔽的固定在一些位置点的测速拍照设备,再者就是可移动的流动测速装置(如警车、雷达激光测速枪等)。在车上装个雷达探测仪,就可以帮助大家避免雷达测速被拍而产生罚单。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