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些药开车,危险堪比酒驾!

身体不适,吃药在所难免。但是,药后驾驶可一定要谨慎哦!要知道,药驾的危险并不下于酒驾和毒驾,所以,在吃药前,一定要先了解哪些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

大家都知道,酒驾、毒驾非常危险,可大多数并不了解,其实药驾的危险并不下于酒驾和毒驾。那么,具体都有哪些类型的药品吃了不能开车呢?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和药剂科专家临床经验,有7大类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

●抗抑郁、焦虑类药

代表:丙咪嗪、多虑平等。

副作用:打哈欠昏昏欲睡,吃得多的话产生共济失调,病人走路都不稳,更别说开车了。

●抗组胺药

代表:如非那根、扑尔敏、赛赓啶、本海拉脱、安其敏等。

副作用: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令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抗组胺类药物成分,买药时注意看清成分说明。

●解热镇痛药

代表: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安乃近、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

副作用:眩晕、耳鸣是常见表现,有些病人甚至出现了听力的减退,大量出汗甚至虚脱,假设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受这些负面作用影响,司机的安全实在难以保证。

●镇静催眠类药

代表:安定、硝基安宁、本巴比妥、佳静安定等。

副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凡是开车之前绝对禁止吃这类药。实在有需要吃,必须等药效消除后才抓方向盘。

●抗心绞痛类药

代表:心得安、心痛定、消心痛、硝酸甘油制剂等。

副作用:导致头痛、使司机难以集中精神。其次还会因眼内压、颅内压升高而导致视力不清、头晕乏力等,影响到司机的视野。

●降血糖类药

代表:优降糖、达美康等。

副作用:引起疲倦、头晕等不适,也在司机需要注意服用的药物之列。也就是说,如果您开车前服用过上述患症药品,那么就别摸车,毕竟安全第一。

●抗高血压药

代表:利血平、可安定、优降宁、硝普钠和甲基多巴等。

副作用:心悸、心绞痛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同时还会有头痛、眩晕和嗜睡等,这些反应会降低司机的注意力和反应灵敏度,增加发生事故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药后驾驶”呢?其实,这种情况最好是自己多注意留心,尤其是在医生开药的时候,可以表明自己的司机身份,那么医生就会使用其它药物代替。

另外,在药品说明书上,“药品禁忌”和“注意事项”一栏中,也有明确的说明,因此我们在服用药品时,需要多加留意。对驾驶机动车有影响的药品应服用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若必须在驾驶前服药,应选择替代药物。感冒时选用不含镇定和抗过敏成分的药物,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后,应稍事休息或少量进食后再驾驶机动车,以防血糖过低影响驾驶安全。

精选阅读

“药驾”有风险 吃感冒药后不要轻易开车


端午小长假来临,长途驾驶人增多。小编提醒,服用抗抑郁镇定剂等药物后驾驶比酒驾还危险,“药驾”需引起驾驶员的重视。

谈起半年前的“药驾”经历,合肥和瑞出租汽车公司的李师傅至今惊魂未定。

“早上起床觉得有些发烧头痛,就吃了一粒"感康",哪晓得一路开车头晕晕乎乎的,特别困,还感觉有些心慌。”李师傅告诉记者,就在要过马路时,隐约觉得前面有几个人,想踩刹车却使不上力气,自己猛地一惊,急打方向盘才没酿成惨剧,只是撞在了路边的石阶上,蹭掉了车身上的一块漆。

据了解,像李师傅这样服用感冒药后影响了行车安全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今年6月,郑州的张先生吃完感冒药后开车上班,结果撞上了一辆电动车。2010年,苏州一名司机服用感冒药犯困,误踩油门将一路人撞出3米多远。

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刘丽萍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和药剂科专家临床经验,有7大类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类药、降糖药。

“有镇定作用的药品其中起作用的成分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因此很容易产生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而感冒药镇咳药等都有一些镇定和镇痛成分,有导致疲劳嗜睡的药物反应,因此很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还有些药物会引起驾驶员眩晕、嗜睡、肌肉无力、视野不清、头痛、耳鸣等症状,有些药物即使停药后也会在短时间内残存睡意。因此服药期间应该谨遵医嘱,慎驾或不驾车辆。”刘丽萍说。

尽管“药驾”带来的危险屡次发生,然而民众却少有“吃药不开车”的概念。记者随机问了10名驾驶员,仅有2人明确表示听说过“药驾”。尽管多数人承认服药对开车存在影响,但在现实中,觉得吃药后开车没有什么大不了。

当记者问及其是否在吃药前注意过药品说明书上的类似“用药期间不宜驾车或高空作业、操纵机器”的注意事项时,阮先生说看到过,但只要自己感觉还行,还是会坚持开车上班,家里也没有人提醒他吃了药要格外小心开车的。

对于“药驾”,交警部门也觉得监管起来有些棘手。“如果没有发生事故,交警部门暂时还不能对除了精神麻醉类药品之外的其他药后驾驶的司机进行检测和处罚,只能教育劝告。但一旦发生事故,再处置也无法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合肥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梁越琪说。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刘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药物的使用会对人驾驶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比如降压药可能引起嗜睡、眩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引起听力下降、平衡失调等。因此,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一般会询问患者的职业,并对驾驶人多加嘱咐,提醒驾驶人吃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由于一直以来对于“药驾”的危害不够重视,国内有律师呼吁应当加强立法来引起社会各界对“药驾”的重视。当前我国的法律,如《刑法》和《交通安全法》,只存在有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不得驾车的规定,缺乏对“药驾”的明确规定。

“在"药驾"立法上,我们应当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在美国,酒后驾驶的法律同样适用于药后驾驶。仅2010年,美国就有37个州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李德成律师向记者介绍。

除此之外,李德成律师认为在药品包装上标注“驾驶等级”也是良策之一。“法国就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标识,这种做法一目了然,也达到了警示效果。”

李德成律师说:“我国目前的药物标识过于简单。如果可以将不同药物分成相应的驾驶等级,并标注在药品的外包装上,便可以使驾驶员在服药时知晓是否可以独立驾驶。提高人们对"药驾"隐患的认识,加大国家对药驾的监管和宣传,是预防"药驾"的当务之急。”

哪些药开车不能吃?这十一种药决不能服用


众所周知,酒后不能驾车,但是对于吃药后不能开车,很多人却是不明所以然。很多药物中的成分都会让人犯困,甚至精神萎靡,在驾车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虽然我国交通法规中并没有对此做出明令禁止,但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驾驶员非常有必要了解药驾的危险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哪些药是开车时不能吃的。

一、安定类:如安定、氯丙嗪等,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后,常产生眩晕、嗜睡、肌无力、体位性低血压和反应性下降等副作用;更严重的是视力模糊、眼球震颤,驾车时因看不准前方道路上突然变化的情况,极易导致车祸发生。

二、催眠药:如巴比妥类药物、水合氯醛等,晚上服用后能使人安睡,翌日还会有头晕目眩、乏力嗜睡和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

三、抗组织胺药:如异丙嗪、非那根、扑尔敏、赛赓啶和安其敏等,因其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

四、抗感冒药: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抗组织胺类药物,服后产生较多的副作用。驾驶员可改服不含组织胺成分的感冒药。

五、抗焦虑药:如丙咪嗪、多虑平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视野不清、肌肉震颤、反应迟钝和体位性低血压等。若出现此种迹象,则应暂停驾车,就地休息,以求安全。

六、降血压药:如利血平、可乐定、硝普钠、哌唑嗪和甲基多巴等,副作用广泛,如心血管方面有心悸、心绞痛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神经系统方面头痛、眩晕和嗜睡等;其他方面尚有视力模糊、手指颤抖和疲乏无力等。

七、抗生素:长期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因毒害第八对脑神经,可出现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颤抖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八、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应有搏动性头痛,在高速行驶、颠簸不平的车辆上尤甚,这是因为血管扩张而致;还有眼内压、颅内压升高而致的视力不清、头晕乏力等。

九、解痉止痛药:阿托品类生物碱、阿托品、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等,常见副作用为视物模糊和心悸;过量则出现焦躁、幻觉、谵妄和抽搐等中枢兴奋症状。此时应绝对避免出车。

十、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美西律和心得安等,常有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低血压昏厥。该药还可使人反应迟钝,不能当机立断,易致车祸。

十一、驱肠虫药:有红色蛔灵、甲苯咪唑、安乐士和阿苯哒唑、肠虫清等,若口服后同时进食大量油腻食品,可使药物大量吸收,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如眩晕、头痛、胡思乱想、精神紊乱;过量易诱发黄视、绿视等色觉变化,使开车者辨认不清红绿灯,继而出现种种幻觉,危及司机的生命。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开车驾驶时不能吃的药物,司机朋友们一定要谨记,开车驾驶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在药驾方面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药驾”危害大,驾车需谨慎!


酒后驾车、疲劳驾驶不仅违法且危害极大,这大家都知道,但“药驾”却往往被忽视。国外对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人员采集血液样本的研究表明,“药驾”的危险并不亚于“酒驾”,大家还需引起足够重视!

除了药驾之外,现在很多人开车喜欢刷微博,这是非常危险的驾驶习惯。近日,一款名为“车托宝”的车载用品在网上热卖,这款产品专门为“深度微博控”设计,可以把手机固定在方向盘中间,方便驾驶员边开车边刷微博。有网友认为,这是“开车刷微博神器”,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继“安全带扣”之后,新的马路“杀器”。专业人士提醒,开车时用“车托宝”易分心,且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一旦打开,手机还会给驾驶员造成严重伤害。

除了会让驾驶员分神,“车托宝”还有一大安全隐患:方向盘中间,正是隐藏着安全气囊的地方,一旦发生车祸,方向盘内的气囊打开,手机很可能被弹飞,给驾驶员造成严重伤害。在一些网店上,记者也注意到,在“车托宝使用条款”第六条中,卖家也承认:“当车速超过三十公里每小时,正面猛烈碰撞的条件下,汽车安全气囊可能会打开,如果使用,会有一定几率造成用户受伤”。

开车的注意!雨天这些危险动作不要再做了


随着夏天的到来,雨水一天比一天多。雨天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天气,雨天开车玻璃容易起雾、视野清晰度下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再加上阴雨天气给人们带来的郁闷情绪,开车上路有时会遇上一些小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出车前的检查

下雨天开车出门一定要检查雨刮,把雨刮器的每一个挡位都试一遍,看其是否正常工作。

留心雨刮器的刮片刮水干不干净,如果不干净的话一定要及时更换。因为雨天驾驶如果雨刮失灵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磨损到极限程度的轮胎也是雨天行车的隐患,所以开车之前要注意轮胎是否有不正常的磨损。

放慢油门、保持安全车距

雨天视线不良,要慢速行车,保持前后车距,更不要频繁超车。道路因下雨变滑,轮胎的附着力下降。车速过快,制动效果明显下降,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

动作不要太“猛”、禁止加速超车

当车辆在潮湿路上行驶,车轮的抓地力会随车速的增加而急剧变小,如果操作过猛很容易发生“水滑”。雨天行车踩制动踏板时要采取“点刹”的形式,连续轻踩使制动力输出平稳均匀,避免车轮抱死。

在雨天驾驶,不宜突然变线换道,更不宜突然加速。车速相对较高,司机的视角变窄,加上路面湿滑,强行越线超车时,稍动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引发车辆侧翻等意外事故。

雨天路滑、勿紧急制动

刚下雨的头几分钟是最危险的,刚刚下雨的时候由于路面浸湿的不均匀,造成了四个轮胎的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平等,这时行车应该降低车速,要特别注意不能急刹车。

如果车速过快,那么制动距离将会大大延长,几乎无法保证行车安全。另一方面是雨天行车高速制动时,极易发生侧滑和甩尾,使车辆失去控制。

合理使用灯光

雨天开车,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开启空调除雾。此外,要合理使用灯光,灯光不仅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还能提示其它车辆自己的位置,可大幅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雨天不要开启远光灯,因为造成的反射将会影响司机视线。

注意观察过路行人

由于雨中的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有时还为了赶路横穿猛拐,往往使司机措手不及。

遇到这种情况,司机应减速慢行,耐心避让,必要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非机动车抢行。

涉水行驶正确方法

车辆的涉水行驶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很多部件都会受到很大的损伤。

一、小车涉水不能超过40厘米

只要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处,再涉水行驶就有一定的危险了。速度快会增加汽车的实际过水深度,导致雨水从机舱或从底盘进入驾驶室内。

应避免与大车逆向迎浪行驶。如通过观测,水位较高,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

常见车型的最大涉水量深度不一,其中越野车约为60厘米,小车不能超过40厘米。

如果水面超过了排气管,禁止启动发动机,最好马上拨打救援电话,并尽量使车辆前高后低,经专业人员检查没有进水后再重新启动汽车。

二、汽车涉水时不要加速

车辆涉水时尽可能不停车、不换挡,油门不回收,也不要加速。应该低挡中高油门匀速通过,而不能快速驶过溅起大浪或水花。

三、汽车水中熄火,切不可立即启动

车辆水中熄火,尽快采取措施把汽车拖到积水少的安全地点。发动机进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水可以通过空气滤芯从进气门进入,再由进气管进入缸体。

此时千万不要再尝试启动发动机,否则极可能造成发动机曲轴、连杆等重要部件变形,造成汽车发动机抖动,严重的可以折断部件。

在水中熄火很可能导致发动机进水,熄火后只能挂空挡拖车进修理厂清理。

四、汽车涉水后,及时排除刹车片水分

鼓刹制动的汽车一定要及时排除刹车片水分,否则车辆在涉水后会失去制动,造成严重危险或事故。

具体操作是:低速行驶同时踩油门并轻踩刹车,不会一脚两用的人可以多次踩刹车,此时注意车速一定要慢。反复多次,使刹车鼓与刹车片通过摩擦产生热能蒸发排干水分。

以上就是雨天行车的注意事项,雨天行车安全第一,注意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

全国大雨,开车危险多,这些应对技巧必须掌握!


中小雨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在来势凶猛的降雨天气下,大雨暴雨更会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那么在下雨天,我们开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在行车上路前,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例如检查车辆的雨刮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车窗、后视镜的情况等。按照一般的车辆维修情况,汽车雨刮器需要一年更换一次,为避免其老化和损坏。

除了一些年久失修的车辆,大部分的日常用车上路前只需试启雨刷,并检查雨刮器与车窗的磨合、雨刮器的清洁度等。除此以外,出发前还应检查挡风玻璃和后视镜是否干净完整。

上路后,因为下雨导致车内外的温度不一致,挡风玻璃上容易结成水雾气,从而阻挡驾驶人的视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将车载空调开启,让温度平衡,使挡风玻璃恢复清晰状态,并且同时根据当时情况调节雨刮器的速度。

对于后视镜,驾驶员可以使用拨雨剂来使三角窗不受雨水的干扰,让行车更具安全性。

行车途中如若行驶至一些特殊路段,如积水路段、上下坡、学校、火车站等人口密集处,驾驶员切记要控制车速,一是防止车轮打滑,二是防止积水四溅。由于下雨天气,路面大多湿滑,使得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不够,附着力也有所下降,从而会让汽车车轮打滑,造成行车事故。

尤其是斑马线、车道线等道路标志线,比其他地面更加湿滑,在这些地方的行人也较为集中,驾驶员在经过这些路段时更应集中精神、降低速度,只求安全不求车速。如果遇到车轮打滑的情况,驾驶员也不要慌张,急踩刹车和猛打方向盘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应根据前后轮打滑的不同情况缓慢调整方向盘。

经过积水路段时过高的车速容易导致积水飞溅,不仅会让车子外壳附上淤泥,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溅到路过的行人身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开车将积水溅到你的身上,想必你的心里也不好受。并且飞溅的水也可能让危险系数增大,路边行人或是开非机动车的人也许因为突然飞溅的水而滑倒,造成交通事故。

在雨天开车要遵守下雨天不同的交通规则。例如,雨天行车要开雾灯,会车不开远光灯,根据情况适时开近光灯,行驶保持车距等。下雨天因为雨雾的关系,空气能见度低,正确地使用汽车灯光不仅为他人着想,更是对自己行车安全的负责。同理,保持安全车距也同样,不要图快而肆意超车,酿成大祸。

遇到积水较深的路面,要“三思而后行”,切忌不加思考就开过去。在这样的情况下,看看当时前面和周围是否有跟行的车辆,目测水的深浅,如果积水高于轮胎的一半,建议绕行。

车辆涉水前进,很有可能给车子本身带来一定损害,比如说发动机进水。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汽车就会熄火,此时切记一点,不要重新启动。如果发动机进水熄火后仍旧重新启动车辆,水就会被吸入车辆内部的燃烧室,这样带来的危害则会更大。

雨夜开车危险10倍,这些技巧一定要知道!


晚上开车本来就危机四伏,而雨夜行车更是危险重重!

雨滴附着在玻璃上,模糊了视线而且改变了折射率,使得司机的视野受阻,严重影响判断。

后视镜模糊,后挡风玻璃即使有雨刮器,玻璃也无法完全清晰。

大部分电动车没有车灯,基本很难发现,行人也如隐形,再次提醒,夜晚行车,一定要慢!

特别是拐弯,要非常慢,而且要试探慢慢打方向,让别的车领会你的意图。

那雨夜开车我们有什么技巧呢?

1、能不雨夜开车就别开,非要看就得比平时更慢的速度,并更加集中注意力;

2、行径路口、斑马线等复杂路段需快速切换远、进光灯,这样方便自己确认前方路况,还能提醒前方的车辆和路人;

3、必要时轻按2-3声喇叭做提醒,严禁恶意按喇叭,既扰民还让别的司机厌烦;

4、由于后视镜更加模糊,要反复多次确认车后安全后再转弯、掉头、或者变道;

必要时扭头回看侧后方的路况。

5、一定不要长时间开着远光灯,你的远光灯对他车来说就是噩梦!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