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粉丝经济”驾校还能“任性”多久

日前有消息称,公安部要试点推行驾考自学直考。笔者脑补了一下,也就是说,学员自学成才的话,就可直接绕过驾校去考试;而那些不能自学成才的人,有人愿意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不用借助驾校这个平台,就帮助学员学好驾车技巧、拿驾照的话,会有多少“私人教练”涌入这个服务行业?而以现有驾校教练的服务水平,驾校对这种市场的冲击能抵抗多久?

27℃的大热天,学员在车里流汗的学车,教练在车外扯着嗓子流着汗,边骂边训边教,这是驾校最常见的景象。基本上,在笔者所询问的考驾照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没被教练训过的。笔者常常想,又不是要驾校教练提供“义务教育”,对于这种有偿服务,为何教练“服务”做得如此之差,购买服务的人却要精心胆战忍受教练的训斥?

仔细想来,考驾照是刚需,驾校的存在乃是“垄断”行为。虽说一个区域里有多个驾校可供学员选择,但是这并未改变驾校独揽驾考资格的专断性,驾校仍是必经之路,目前驾校面临的竞争顶多是同城驾校之间的竞争。因此,现有条件下,要拿驾照必须要去驾校,经过这道环节,才有资格参加驾考,之后才拿到驾照!正是这种通道的设置,让驾校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练也因此侍宠而骄,态度恶劣是其次,学员爆出的“潜规则”—要给教练封红包更是不在话下,办廉洁驾校甚至成为公安部推行驾考改革的一股主要动力。

如今,改革席卷而来。按照公安部推出的自学直考的改革方案,不久的将来,驾校这个曾在驾考中的必经环节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后,这才掐住了驾校的“七寸”。对驾校来说,同城驾校是属于看得见的对手,而在未来,当自学直考成为一种大趋势,驾校要竞争不仅来自同城驾校,或许会来自无形的却真实存在的“私人教练”。

需求创造市场。政府打开了驾考的渠道后,那些不愿意忍受驾校教练训斥的人,自然会去寻找更优的服务、更有效率的教练,教练服务像其他服务行业一样,让“顾客就是上帝”在驾考行业回归。学员学习后,自主约考,获得驾照,皆大欢喜。

事实上,这样的需求已初见端倪,在日前某媒体爆出的最赚钱的兼职排行榜中,笔者发现“陪驾”成为一种高收入兼职行业,陪驾的收费在每小时120元左右。

改革之火苗已经窜到了驾校的“后院”了,那么,对于现有驾校来说,还能不管不顾学员情绪,不在乎学员队教练的评价,放任那些“任性”的教练的教学态度吗?

当然不会,当政策的挡箭牌被撤下,驾校自会寻找适应新时代气息的生存之道,然而,这样的道路不仅仅是要求教练收敛那些坏脾气就能改变的。

其实,可运用模式早已孕育在现有的弊端当中,当有教练被学员列为“黑名单”时,就有比较耐心的教练被推荐进“红榜单”。起码以笔者来看,学员的口碑传播是教练最好的品牌推广方式。

那么,驾校要想不在未来的市场“丢分”,最要做的则是改变对教练的评价体系,甚至,市场的力量将会把驾校与教练培养成娱乐圈经纪公司与明星的关系模式。

教练如何揽获更多的学员粉丝,让一个学员心服口服带来另一个学员,则是教练自己需要去琢磨和应对的问题,在这个开放竞争的社会中,或许能改变“全国教练一样凶”的局面。

精选阅读

如何开车才经济省油?听驾校教官怎么说


提起“经济驾驶”,你可能会觉得没意思,我也是这样。我在市区驾驶的时候也经常把油门踩到底,尽快加速,让我的车远远跑在前面;我不喜欢被夹在长长的车队中,不害怕耗费冤枉油,只要能够在更快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就行。

但是驾驶培训中心的教官却说,踩多少油门,提多少速其实并不能缩减在一般道路上到达目的地时间。他说,比起提速,“不减速”其实是更有效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不踩刹车行驶。

教官说,如果没有刹车的话,那么谁都不会过分地深踩油门。不用别人说,你也会把视线放得更远,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在预测道路情况的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看到前面的车停下之后,就会松开油门,让车靠着惯性前进,这样也会减少油耗。只要减少踩刹车的这一行为,你的油耗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下来。

如果我们使劲踩油门,在快速提升速度的同时,踩刹车的频率也会提高,甚至要更加使劲地踩刹车才行,那么之前的加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听完教官的话后,我在路上进行了实测,令人惊奇的事实是,减少踩刹车的次数,确认会能让平均速度大大上升,油耗也降低了不少。

但须注意的是,经济驾驶并不是不让你加速,而是想让你知道,同时满足经济驾驶和强劲感才是最好的,跑得太慢的话,油耗反而会大大增加,不仅影响交通,还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那么想要做到节约油耗又高效的驾驶,应该怎么踩油门呢?不要一脚把油门踩到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怎么踩油门。是尽可能放松力道的踩?还是根据转速上升的速度,慢慢地给油门?

驾驶培训中心的教官说,最省油的踩油门的方法是,一次踩下80%,然后等待转速上升后,再慢慢松点油门。

深踩油门反而有利于降低油耗的说法确认令人感到意外,但他也补充的说,并不是让你在所有时候、所有情况下都这么踩油门,就像前文所说的,不要经常踩刹车,才是降低油耗的最直接方式。

除此外,降低油耗的方式还有很多。譬如看到前方路口闪起红灯,那么你就可以挂空档滑行;在下坡路的时候也可以考虑空档;在路口等红灯的时候,也可以挂上空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挂空档的时候不要过度或急剧转动方向盘。因为这时候轮胎没有任何牵引力,很容易打滑。

对于手动档车型,其实没有必要一定要按照1-2-3-4-5的顺序逐一加档,直接1-2-3-5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地用最高档位行驶,因为最高档最省油。

至于最经济时速,每辆车都不一样,但综合来说,每小时80公里左右最省油。速度增加到每小时105公里时,油耗会增加15%,而每小时120公里时则会增加25%。

前些天,笔者驾驶汉兰达,在高速上分别以80km/h、100km/h和120km/h的时速行驶,并记录下油耗,数据仅供参考。

时速80km/h,平均油耗5.2L/100km

时速100km/h,平均油耗8.2L/100km

时速120km/h,平均油耗10.0L/100km

另外,在高速上驾驶时,可以开启定速巡航功能,不过定速巡航也不是百分百比人手操作节油。

人手操作时,在遇到起伏比较多高速路上,临近上坡之前,有经验的驾驶者都会稍微加大一点油门,保持车辆的惯性。这样在上坡当中就不用再深踩油门拉高转速来保持车速了,到坡顶后会稍微收一收油门,利用惯性下坡前行。

但在同样起伏的路段上使用定速巡航功能时,行车电脑的逻辑很“呆板”,保持设定的车速前行,当在上坡中电脑发现车速慢下来,就会用加大油门拉高转速来保持设定的速度,如果加油门还不行,就会以降挡的方式来拉高转速,这样油耗就会高了。

【专业解读】驾校学车vs自学直考 哪个更经济?


小编说

自学直考之所以受很多人推崇,一个重要原因是驾校学车费用居高不下,自学直考有望降低学车成本。真的如此吗?小编对南宁自学直考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了计算,与通过驾校报名产生的费用进行对比,孰优孰劣由驾考学员们自己衡量。

相同费用:1273.5元(不含补考费)

无论是自学直考还是通过驾校报名,都会产生一些相同的费用,这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包括以下费用:

●体检费:38.5元

●科目二场地适应费(可选):450元

●科目三场地适应费(可选):250元

●考试费+打证费:535元(不含补考费)

其中,科目二、科目三的场地适应费是学员为了提前适应场地,提高通过率而选择的,也可以不进行场地适应,这样的话这两项费用就不会产生。

驾校学车费用:3500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驾校报名费用在3300元到3600元之间,3500元这个价位是比较普遍的。另外,通过驾校报名的,还要缴纳50元的学车保险费用。

自学直考费用:3100元左右

●车辆改装费用:自学用车需在自有车辆安装副刹车、副喇叭、副后视镜,然后才有资质登记为自学用车。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南宁市提供这些设备安装服务的修理厂不多,价格在800元~1000元。

●车辆检测费:车辆加装辅助设备后,要到车辆检测站上线检验,合格后才能登记为自学用车。据车管所工作人员介绍,检测费用120元左右。

●科目二学车场地费:科目二考试有直角转弯、半坡起步、倒车入库等5个项目,需要在相应的场地练习。目前,南宁市已经确定18个驾培机构的练习场地。据了解,这些场地的收费标准已经基本确定,如果只租用场地,每小时费用30~50元。练习时间根据学员学习进度而不同,按照20个学时、场地费每小时50元计算,需要花费1000元。

●油费、车辆损耗费:该项费用没有经过具体测算难以精确,据一名资深驾校教练估算,需要800元~1000元。

大家一直认为自学直考费用会比去驾校低很多,真的仔细算算账才知道只是便宜了三四百块钱,但是自学直考的安全风险、通过率、繁琐的手续你考虑过吗?

汽车的报废年限是多少年?你的车子还能开多久


我们经常会说到报废车这个概念,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报废车是什么意思,报废车是说一辆汽车在年审的时候不能通过,被强制报废,这就是所谓的报废车。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年审到底是怎么审查的,有没有什么条件,总不能根据主观的意见进行审查吧,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这个跟车主使用车辆的里程数、使用年限和排放级别有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年审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我们最关心的普通小轿车的,现在普通小轿车已经没有说强制使用多少年就报废了,但是如果使用15年之后,就得每半年进行一次年审,也是比较麻烦,如果年审不通过就会报废,如果里程超过60万公里,直接强制报废,会有几千块钱的补贴。但是想要有国外那种100万公里的车子就不可能了。

重型载货汽车,这个就是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的大货车,也是最危险的车辆,因为使用的场景比较复杂,而且使用的比较多,所以规定使用年限达到15年就强制报废。

微型载货汽车,也是属于营运车辆,这类车子的使用年限只有12年,到期就报废。

中型客运汽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巴车,这种车子的使用年限是10年,但是是不是感觉平时做的大巴车都不止10年的年龄?

出租车的使用年限可能大家都不太相信,只有8年,是不是感觉平时坐的车子都有18年的历史了?出租车由于是24小时跑的,所以8年就得强制报废了。

说了这么多,想必您已经了解不同车辆的报废年限。希望今天的文章,能为您带来收获。

公车改革,教练遇“任性”学员


官员因公车改革,现在都去学车了,而年龄大的也去学车,却履考不过。

记者从吉林省长春市多家驾校了解到,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报名考取驾照的人数明显增多。但对于其中一些在单位“说了算”、比较有主见的学员,教练在教车过程中颇感困难。

“我车上有个56岁的处级干部学员,因为车改,不得不在快退休的年龄进驾校考证。”一位驾校教练告诉记者,由于该学员一直是单位负责人,平时在单位“说了算”,学车的时候,也很有主见,经常按自己的想法操做驾驶,结果考试一直通不过。

记者了解到,公车改革促使很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驾校报名考驾照,在这部分学员中,40岁以上的“大龄学员”占比很大。

“大龄学员本身就比年轻人学车慢,加之一部分人在单位或是领导、或本身较强势,因此学车时会比较‘任性’,碰到这样的学员让人很痛苦。”已有10余年驾校教练经验的宋波表示,近期受公车改革影响,这样“任性”的学员比较集中。

今年52岁的副局级干部张女士表示,因为车改,她将不再配有司机,因此逼着自己去学车,光科目二就考了10次,驾校也应其要求换了3个教练。“越考不过去,脾气就越不好。”张女士说。

据了解,为了满足上班族的需要,长春市很多驾校特别开办了早班和晚班。据一些驾校负责人介绍,要求加班加点练的大部分都是这些年龄大、在单位有一定职位的学员,他们目前对于考取驾照显得特别急迫,因为不少人都被取消了配备“司机”的待遇,今后得开私家车。

驾校通过率也造假!人和人之间还能多点信任吗?


考试通过率往往会成为初学者选择驾校的评判标准之一,而驾校的宣传海报上也经常会出现通过率超过90%诸如此类的字眼,那么,驾校通过率是怎么来的呢?驾校宣传的通过率是否真实?作为学员怎么来判断一个驾校的好坏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对驾校通过率做深入解读。

驾照考试有科一、科二、科三、科四四项内容,一般来说科一的考试通过率是最高的,基本上能达到80%以上的通过率,而这个通过率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学员本身,毕竟作为理论考试课程,学员需要能够快速地背记考题并多花时间进行练习。

再来说说科二的通过率,这应该是驾照考试中通过率最低的科目,也是驾校在招生中经常用来宣传的数据。现在有很多驾校动辄告诉学员自己的科二通过率在80%以上,事实上,这个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水分的。我们先来看看2016年3月北京市公布的驾校培训质量的数据。

从2016年3月北京驾校科二通过率排名前20驾校名单可以看出,科二通过率最高也不超过70%,事实上30%-40%的通过率较为普遍。一般来说,10个人参加考试却只有三个人通过,其余七个人很悲剧的需要回炉重考,这一现象并不少见。

为提高学员考试通过率,驾校也使出各路招数来应对。

比如有些大型驾校会带有考场,驾校教练会对考生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考试(预考),只有通过预考后,考生才能去预约考试,才能参加正式考试。

又比如,有些驾校会对考生进行考前突击训练,考试前一天,教练会带着考生进行实地考场练习,告诉他们看点、记线、背口诀,以提高考试通过率。

在这样的突击训练下,科二的考试通过率也确实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于大驾校或者有考场的驾校而言,通过考前实地练习确实能够提高考试通过率,可是还有更多的小驾校,他们本身并没有考场,学员在考前无法进行实地考场训练,教练顶多是带他们去实地考场参观一番,告诉他们哪儿需要记点,哪儿要怎样操作,这种纸上谈兵的工作对于考生来说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因此,在考试通过率方面小驾校往往要低于大驾校。

对于还没有报名的学员,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到-找驾校的页面查看,有心仪的驾校或教练还能在线直接咨询,想学车还是要趁早,越晚越难考哦。

“任性”官员学车怎么办


自从撤销了公务员的私有司机,很多公务员开始自己学车,尤其是年纪大的,但是年纪大毕竟跟年纪小的记忆有出入,所以学车的时候难度系数也不一样。

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报名考取驾照的人数明显增多。但对于其中一些在单位“说了算”、比较有主见的学员,教练在教车过程中颇感困难。“我车上有个56岁的处级干部学员,因为车改,不得不进驾校考证。”一位驾校教练告诉记者,由于该学员一直是单位负责人,平时在单位“说了算”,学车的时候,也很有主见,经常按自己的想法操作驾驶,结果考试一直通不过。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官员”不仅是一种职业身份,更是某种特定的行事方式。强势任性、主导欲强,自信心满满,又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凡此种种,构成了官员群体无比鲜明的性格特征。即便学车考证,也不忘记自己的公职身份,也不放下为官那套言行做派,一些官员入戏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在于,当某些官员浸淫官场如鱼得水得太久,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近乎“全知全能”的幻觉。于是乎,这种偏执自负的行为模式,在日常化的工作语境内,并不会显示出太多不妥。可一旦将之放诸于非常态化的“新环境”里,便注定会窘态频出。

当官员如此之深地深陷于职业的角色设定之中,甚至于无法从容地切换语境、转换身份,也就难免会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低能”——无视职责分工、拒绝专业意见,莫名其妙地自以为是,这一类心理因素作用下,无论是学车还是其他事情,在一个官化的个体做来,总归是困难重重的。

与“学车障碍”遥相呼应,一些官员“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也时常被人诟病。而这一切都说明,官员一职,或可带来强大副作用。一直以来,我们的官场传统,缺乏“平常心自视”的自觉,缺乏自我调适和修正的能力。所以,某些人“除了做官什么都不会”,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缓解这种尴尬,固然需要创造一种“争做学习型官员”的氛围,但更前提性的努力,或许还在于先将官员还原为一份正常职业,祛除附着其上的优越感和莫名自负。

任性小偷照着说明书开车


做小偷也是需要技能!偷车首先得要学会开车,而且是各种车都要熟练哦!但是近日有个小偷比较任性,居然是现学的!

案发后,民警进行了大量侦查,但是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直到7月10日,一位曾被抢劫的女士报警称刚买的车丢了。

民警通过各路口的监控系统,迅速锁定了被盗轿车,并在莱山区一二手车交易市场附近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让民警感到诧异的是,今年24岁的李某并没有取得驾驶证,之前也没有开过车,当天凌晨2点李某通过之前所抢包内的车钥匙启动车辆,不过他并没有着急逃跑,而是先在小区附近转了几圈“练手”,凌晨5点以后才开车沿环山路、观海路到了莱山区一二手车交易市场。

“我们抓获李某时,副驾驶的座位上还放着汽车使用说明书。”李警官说,李某的驾驶技术都是现学的。

据李某交代,他从2011年开始通过“拉车门”的方式,偷盗忘记上锁的车辆内部物品。为了来钱快,今年又开始进行抢劫,先后在奇山小区、白石社区附近作案4起。另外,李某还利用三张信用卡恶意透支4万余元,拉车门盗窃20余次。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