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驱、后驱、四驱的原理,买车哪个更好?

三畏说:一台车以什么驱动形式来行驶,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在选车时用来判定这台车的价值,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者是四轮驱动,在相同价格时来让你选择一种,不知你能不能说出到底哪个更好?

前驱车

顾名思义,很直接的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依靠汽车前轮驱动的车型,在如今汽车市场上的一般家用车型中,80%以上都是前轮驱动的形式,而每个汽车厂商都是精明的,在同级别的情况之下,前轮驱动形式的成本造价是最便宜的,但是便宜不代表品质差,在日常使用的情况下,由于是转向轮负责提供动力输出,所以操控并不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而且还省油、经济实用。

但是问题就来了,这种驱动形式只能满足一般简单的驾驶,由于前驱的配重比重要集中在汽车前方,在驾驶的时候容易出现转向不足和推头的情况,不过前驱车在正常行驶的时候很少出现车辆操作失控的情况,如果你偏向于激烈的驾驶,需要追求那种技术上的操控欲望,无疑前驱车是无法满足的,那就要看下后驱车。

后驱车

后轮驱动形式,同级别成本造价稍高于前驱车,由于多数后驱车采用的为前置发动机形式,当你看到后排座椅中间有高高隆起的地板,那么首先就要想到这台车有可能是后轮驱动,或者搭载有四驱的模式,这块隆起的地板下方就是一根传动轴,把动力由前方发动机输送到后方车轮来进行驱动,不过万事无绝对,大部分德系车型的地板隆起,是由于排气管设计的原因,或者是其他汽车零部件,需要按照欧洲标准进行抬高隐藏,不过有种说法是,车辆地板有隆起的大梁会提高安全性。

后驱相对于前驱的优势就是“大腿粗”,大腿粗壮就能动力更加强劲,扭力大是后驱天生的优势,不过和前驱相反的一点就是,前驱是前轮拽着整台车在走,而后驱则是后轮推着整台车在走,容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在雨雪天,或者是在大脚油门起步的时候,会更大概率出现失控的事故。

开后驱车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转向问题,转向过度严重的时候,就必须要反方向进行修正,不然就会出现甩尾导致车辆失控,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后驱车会更加容易漂移,实则是车辆转向过度导致失控甩尾的一种情况,而后驱车的由于造价略高、驱动形式的综合原因,更多的出现中高级以上的车型,比如其中的典范就是宝马,就如同讲到前驱提到追求的操控性,你喜欢玩车的话,无疑是要一台车后驱车来作为起步。

四驱车

四轮驱动讲起来比较复杂,复杂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四驱形式与模式比较多,而且相对于后驱来说门槛较低,上文提到车辆隆起的地板,在一般车型上来说,则更多的代表四驱形式,而且多为SUV车型,SUV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很大一点也就是因为这个四驱的存在,可以起到越野车的一些作用,但实际情况则是天差地别。

很多车型所谓的四驱形式,只是一种电子限滑差速器的作用,四驱又分为分时四驱、全时四驱与适时四驱,一般车型应用的多为适时四驱,这种四驱形式的好处既降低四驱的门槛,又能有着一定的经济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两轮驱动,这种四驱的差速器原理则是一种复杂的胶形液体,在车辆出现打滑或者是行车电脑判定需要四驱的情况下,这种胶体则会摩擦受热并凝固,然后来带动机械结构,向非驱动轮进行传动,形成四轮驱动的效果。

适时四驱应付一般的非铺装地形是没问题的,但是它的能力也就仅限于此,由于不是机械结构上进行硬性锁死,所以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交叉轴地形,这种四驱形式等同空气,在这里就奉劝各位众多一般级别城市SUV的车主,千万不要把这种四驱当作外出越野的本钱,不然容易出现问题。

由于四驱过于繁多,不止是只言片语能讲的清楚,这次就只给大家讲解一般车型的四驱系统,之后会单独进行一次全面的讲解,在驱动形式上,四驱无疑是这三种驱动形式中最全面的的,但是有得必有失,四驱也是同级别三种驱动形式中,成本最高的一个,而且经济性肯定是不如前驱,但是有个四驱系统,无疑是让你心里更加安稳,碰到雨雪天、泥泞道路,则可以大胆放心的前进,而不用像前驱与后驱一样,被地形或者天气因素影响,出现无法开车的情况。

小编有话说

三种驱动形式,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自己的劣势,而买车则需要权衡很多东西,不知了解过这三种驱动形式之后,在你买车的时候,或者想买下一台的时候,经济实用的前驱,操控高、动力强劲的后驱,还是无所不能的四驱,会选择哪一种呢。

文:汽车爱好者

延伸阅读

前驱与后驱 - 究竟推着走好,还是拉着走好呢?


学车开车技巧:

学车技巧,开车技巧,为广大车友提供网络以及新手上路各种开车技巧。众车友交流驾驶技巧的第一站,生活中的用车指南!

粉丝:前驱车和后驱车就究竟有什么区别?大神:区别就是一个是前驱,一个是后驱。粉丝:……大神:前驱车空间有优势,后驱车操控有优势。粉丝:我男票也是这么说的,但你是小编耶...能说得更详细点么?好吧!难得有粉丝这么热情,小编就豁出去了!

首先,我们知道目前大部分小车并不是四个轮子都负责驱动。所谓前驱车就是只有两个前轮负责驱动,这时车子就是被前轮拉着走

就好比这样:

同理,后驱车就是后面两个轮子负责驱动,车子被后轮推着走

究竟推着走好,还是拉着走好呢?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是没什么差别的。除非,遇到陡坡。根据初中物理......前轮的抓地力会下降,后轮的会升高。

这就意味着前驱车这时容易出现打滑,而后驱车则相对好很多

同理,急加速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为何大马力超跑大多是后驱,甚至四驱,但绝壁没有前驱。不过,前驱在驱动方面也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上马路牙子

前驱车的前轮比较轻松就能“爬”上去

而后驱车的前轮只能硬“顶”上去。关键是车头实在是沉啊!

聊前驱跟后驱的差异

咱就不得不说它俩在车内空间上的差异了

后驱车的发动机采用纵置,通常会挤占乘员舱的空间

而前驱车大多采用横置,且发动机比较靠前。于是,相同轴距的前驱车通常比后驱车空间大些。另外,后驱车的传动轴从车中间穿过,给后排留下了一道“山脊”。

于是

相比之下,前驱车就要好很多。

最后,再来聊聊操控的差异

说到这,很多专业人士通常会蹦出:转向不足(推头)和转向过度(甩尾)这两个不明觉厉的词汇怎么理解呢?

不管前驱还是后驱,车子都是都由前轮和后轮一起扛着的。前驱车的前轮哥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再加上发动机比较靠前,负担不是一般的重,急拐弯时前轮哥腿一发软就滑出去了(推头),该转的弯转不过来,所以叫“转向不足”。

而后驱车在急拐弯时如果驱动力过大,或者路面湿滑,再加上后驱车车尾较重,惯性大,后轮哥很容易腿软滑出去(甩尾),车尾一甩,车子转弯就转多了,所以叫“转向过度”。

当然了,如果你车技一流,把后驱车的甩尾控制得出神入化,那就是传说中的漂移了!

凭啥看不起前驱车,你开后驱了不起啊?!


无论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五菱宏光”,还是在热血青年中传为秋名山之神的AE86,或是售价令土豪都觉得自己是屌丝的LaFerrari,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后驱车(RWD)。现在网络上对于后驱车的优势夸赞得越发魔性,甚至还会说前驱车的操控、性能等就肯定不如后驱车。今天,我要站在前驱车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这个锅,前驱车不背。

先有的后驱再有的前驱

众所周知,最初的汽车都是后驱的。那时汽车的动力还不如现在的三蹦子,也根本谈不上操控,所以不会有人将后驱车想得像现在一样魔性。而汽车当时采取后驱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无法解决前轮既负责转向又负责驱动的这对“矛盾”。

但一时解决不了的“矛盾”并不会令工程师们气馁,因为他们知道先驱车在重量、油耗、车内空间等方面与后驱车相比具有明显劣势。而这种想法,一直推动着他们前行直至成功。

前驱设计最早出现在1928年英国产的阿尔维斯牌(Alvis)汽车上。但真正造成轰动的则是1934年法国雪铁龙的TractionAvant。它采用前置前驱布局。外文简称:FF。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其实前驱车相对于后驱车来讲,是一种“高科技”产物。

前驱车的优点

其实我们现在在路上看到的大多数汽车都是前驱车。它的优点不少:机体布置简单紧凑,车价便宜,同时也为车内提供了更为宽敞的空间;整车质量更轻,油耗更低;极限驾驶状态下拥有转向不足(understeer)趋势,有利于驾驶安全。

1.结构简单就等于车价便宜一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两张图。

第一张图是前驱车底盘,而第二张则是后驱车底盘。我们清晰地发现,前驱车几乎所有的动力部件都集中在车头部分,只有排气管延伸至尾部。相比后驱,前驱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和后轴上的驱动装置,简化了机械结构。零件用的少了,成本就低了,售价也就下来了,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好事情——省钱!

而且前驱车普遍采用横置动力总成布局,车头机舱可以设计得比较紧凑,同时又没有传动轴的干扰,因此车内空间的设计灵活度很大,空间也就相对宽敞。

2.整车质量小,传动效率高意味着省油

既然省去了不少零部件,那么前驱车的质量自然会比后驱车轻,而且前驱车发动机与驱动轮的距离较近,传动距离短。在传动的过程中,前驱车动力损失较小,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而质量轻和传动效率高带来最直接的优势就是省油,现在油价那么贵,要是车子省油,每年其实能为我们节约不少资金,至少买个ipad不成问题!这其实也是前驱车相比后驱车最大的优势所在。

3.天生转向不足的特性更安全

说这一点算是优势,可能有些人要出来叫了:转向不足怎么能算优势???连漂移都困难!那么我会反问你,你是也每天漂移着送豆腐么?其实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驾驶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转向不足可能会救你一命。

前驱车为什么会出现转向不足?

这和我们刚提到的机体布置关系密切——前驱车的大部分重量都压在车头,“头重脚轻”的特性是引发转向不足的重要因素。在民用汽车的底盘设计中,转向不足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可取的调校方式。原因是转向不足修正比较容易,通常只须收油即可减轻转向不足程度。相反,转向过度的情况要修正起来则比较困难,除非每个人都是藤原拓海。

说完以上三点前驱车的优点,我们再来说一个不易察觉的前驱车特征,那就是前驱车的运动潜力。在所谓的运动性方面,其实前驱车也并不差。众所周知的萨博、沃尔沃、本田、大众/奥迪、雷诺,都有大量前轮驱动的优秀产品存在。这里面,本田可能是最不正常的一家。

最近有款很火的本田车——思域。对于思域这款车,国人并不陌生,但当提到思域TYPE-R,知道的只会是那些血管里流淌着汽油的顽固分子们。本田将旗下的思域TYPE-R调教得非常厉害,避免了前驱车惯有的转向不足趋势,转为转向过度。也就是说,TYPE-R是一款可以上赛道漂移的前驱车!不仅如此,上一代TYPE-R在素有绿色地狱之称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绩(7:50:63),这个成绩到底有多猛?来看看几条数据:7分52秒的兰博基尼盖拉多LP560-4、圈数7分54秒的保时捷911(997)Turbo、圈数7分55秒的法拉利F430F1。这些超跑在TYPE-R面前都颜面尽失。因此可见,通过优秀的调教,前驱车也具有深不可测的运动能力。

为什么豪华车还多是后驱车呢?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前驱车这么好,为什么豪华车还多是后驱车呢?个人认为有四个原因:抑制转向不足、抑制万向节性能受限的弊端、机体布置、情怀。

1.抑制转向不足:

豪车不仅配置丰富、乘坐舒适,动力也比较充沛。而前驱大马力车型,通常会伴有严重的转向不足。作为豪华车,这种严重的问题是不能被允许的——不舒适。而采用后驱方式,使左右两侧驱动系统相对平衡(半轴等长等径),这样可以避免扭力转向和转向不足。

2.抑制万向节性能受限的弊端:

前驱车的两个前轮不仅要作为驱动轮,还要承担转向任务,因此对半轴与车轮和差速器连接的万向节强度要求非常高。而后驱车前轮的任务就轻多了,只用负责转向不承担驱动的工作,对万向节的要求较低,转角设定可以做的比较大。所以,在相同车身尺寸下,后驱车的转弯半径要小于前驱车。

3.机体布置:

由于豪华车大多布置6缸或以上缸数的发动机,这样的发动机长度大,不易横置。因此纵置发动机是它们最为常见的布置方式(沃尔沃属于特例)。而纵置发动机搭配后驱更加容易(奥迪除外),这样也能将整车配重分配得更加合理,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出现。

4.情怀:

说到情怀,其实这是对于车迷来说挺重要的一件事儿。很多车厂也是为了坚持这种情怀而坚持生产后驱车型。但是情怀又是最不靠谱的。现在奔驰和宝马都为了开拓市场而增加了自家的前驱产品。因此,这一点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