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和手自一体的区别 哪个更好?

汽车变速器有两种,分别是双离合和手自一体。很多车主并不了解双离合和手自一体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二者的区别到底在哪。

什么是双离合?

双离合变速器有别于一般的自动变速器系统,它基于手动变速器而又属于自动变速器,除了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而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当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令输出表现有所断续。

优点:换挡迅速、燃油经济性好

缺点:应用车型较少,配件昂贵

适合人群:对变速箱换挡耗时和动力传递效率有极高要求的车主

什么是手自一体?

就是将汽车的手动换挡和自动换挡结合在一起,装在同一辆车上的变速方式。

优点:驾驶轻松的同时又能挽回一些驾驶乐趣

缺点:燃油经济性较差

适合人群:市区用车为主,又对驾驶乐趣难以割舍的车主

提示:以上就是双离合与手自一体的区别。总体来说,二者各有利弊,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应当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的自己车型。

驾考网扩展阅读

手自一体车档位介绍


手自一体汽车是指装配使用“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汽车。“手自一体”变速箱就是把手动换挡和自动换挡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的变速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在自动档与手动档间切换模式。

手自一体车档位介绍

一般手自一体车包含P、R、N、D、S、D(+、-)几个档位。

P:驻车档,长时间停放车辆时使用,先拉手刹,再挂P档。

R:倒车档,汽车在倒车时需要挂在R挡。

N:空挡,短距离拖车、等红灯时挂P档。

D:前进挡,一般道路行驶时使用。

S:运动档,延缓换档时机。

D(+、-):手动档。可手动切换档位,上推一下升一挡,下拉一下降一挡。

手自一体车档位切换技巧

1.起步:点火开关启动后,由P档换入D档,松手刹、刹车,踩油门,车起步。

2.停车:减速后踩刹车至停车后,由D档换入P档,拉手刹。

3.堵车:D档前行状态踩刹车,由D档换N档,拉手刹。堵车时,建议30秒以内使用D档加刹车,30秒-1分钟用N档加刹车,1分钟以上用N档加手刹,再长时间等待就可以考虑P档加手刹。

结构上看,手自一体变速箱还是一台自动变速箱,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用处就是提高挡位的自主程度,如果在自动换挡不能满足你的需求时,还可以自己换挡。

手自一体车驾驶技巧知识


相信大家对于什么是手自一体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驾驶手自一体车?如何开手自一体车?还“蒙查查”。手自一体车驾驶技巧完全解密,为你揭开手自一体车驾驶技巧知识的神秘面纱。

大多数人在驾校学习的都是手动挡的汽车,那如何驾驶手自一体车?相对于手动挡的汽车驾驶的时候又需要哪些注意的地方呢?我就为大家汇总了一些手自一体车驾驶技巧知识。

以FOCUS手自一体变速器为例,共有P、R、N、D四个档位,其中P表示停车,R倒车,N空挡,D前进:

一、倒车;

1.脚踩刹车,同时压下变速杆上的电子换挡按钮,将挡位移至R挡;

2.松开手刹,慢慢抬起脚刹;

3.如在平地,车会自动后移;如在陡坡,需稍加油门倒车。

二、前(直)行:

1.钥匙拨到||位置不启动,将变速杆移到N挡位,等仅剩4个仪表灯亮时(车辆自检完毕),脚踩刹车,然后启动发动机;

2.脚踩刹车,同时压下变速杆上的电子换挡按钮,将挡位移至D挡,松开手刹,慢慢抬起脚刹;

3.车会自动前移,再加油门前行即可;

4.将变速杆由D移至M位置,有4个手动挡位选择(旅程电脑显示),压下换挡按钮,后拉升挡,前推降挡(速度放慢后它会自动降挡);

5.注意手动挡大多适用于爬坡及沙/雨/雪等不好的路面,以增加扭力。

三、停车:

1.脚踩刹车,直至车辆停稳后,将变速杆移至N挡,然后拉起手刹,再将变速杆移到P挡,熄火;

2.暂时停车,可移至N挡,不熄火,然后拉起手刹等候;

3.遇到红灯时,若时间在10秒以下,脚踩刹车等候即可;若时间超过10秒,脚踩刹车,需将变速杆移至N挡;时间较长时,也可拉起手刹等候,以保护变速装置。

为您支招:教您开手自一体车


手自一体车怎么开?这恐怕是很多新手朋友心中的疑问了,小编今天就当回驾校老师,给大家上堂如何开手自一体车的课!

一、起步(用D档时):

1、打开点火开关。(检查手刹是否拉起,一定要拉起手刹)

2、踩刹车并保持。

3、按住锁止按钮,由P挡向后拉入D档。(建议:由P挡向后拉到较低挡位(即是2或1挡,有些则还有3挡))

4、松手刹。

5、松刹车。

6、轻踩油门,车启动了。(建议:待车速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再转入D挡进入正常行驶)

二、停车:

1、轻踩油门,减速。

2、踩刹车并保持,让车停稳。

3、拉紧手刹。

4、按住锁止按钮,由D档向前推入P挡。

5、关闭发动机,拔出钥匙。

三、遇红灯:

1、在D档前行,踩住刹车并保持。

(建议:在D档前行,踩住刹车,从D档推入N档。拉紧手刹)

四、遇堵车:

1、在D档前行,踩住刹车。

2、再从D档推入N档。

3、拉紧手刹。

五、上、下长坡,恶劣路面、下雨、下雪:

1、由D档向右推入手动状态“+-”档。“-”位置,降低档位,“+”位置,升高档位。

2、点刹车。

六、运动模式:

使用S档。

七、六点注意:

1、一定等车停稳以后,再使用倒车档R

2、切记空档即N档滑行。

3、车辆在D档行进中,只能切入手动模式“+与-”或S档。不允许切入P,N,R档。

需用手档时,在D档直接拨过右边,如果是低速,则档位显示是1,加到一定速度后,一般不超过25公里再上拨,进入2档,再加速,一般情况下不超过40公里拨入3档,在60公里前就应进行4档,降档时只须向下拨一次即降一档!

4、变换档位一定不要踩油门。

5、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变速杆无意切入了N档,此时马上松开油门到发动机怠速时再重新切入D档。

6、忌急加速,尽量不使用强制换低档装置。

开手自一体车 教你手动模式的应用


为了让驾驶更简单,人们发明了自动变速器。然而自动变速器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加档和减挡都不是人为控制的,缺少驾驶乐趣。于是人们发明了手自一体变速器,既可以自动驾驶,又可以在手动模式亲自体验对车速的控制。可是什么时候用手动呢?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手动模式的应用。

●手动模式下加速超车技巧

我们先来说说超车时手动模式的应用。开过自动档的人都知道,自动档的加速性没有手动挡痛快,特别是在超车的时候,放在D挡上,车速不会因为你猛踩油门而迅速提升,只能是顺序加挡。有了A/MT情况就不一样了,加速超车的时候,换入手动模式,这时候不需要踩刹车,直接把挡把拨入手工模式就行。这时候猛踩油门,车速会迅速提升,加速超车得心应手,响应的速度不比手动挡差。

●手动模式下下坡技巧

下坡的时候如果开手动挡,正确的操作模式是换入低速挡,带挡滑行。如果开自动挡,车速会不受控制地不断提升,那就只能滑行的时候适时踩刹车。如果使用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手动模式,这一切就简单了,下坡时挂入手动模式,并向后拨挡把,降入低速挡,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降低车速,驶入坡底时可以迅速加挡或者换入自动模式,会很快恢复正常驾驶。在实际应用中下地库的时候采用手动模式很实用,甚至不用踩刹车。

●手动模式下高速行车技巧

高速行车的时候最好选用手动模式,这样不但提速快,而且还可以在急刹车的时候使用发动机制动。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如果想刹车,那么在踩刹车踏板的同时,迅速向后连续拨挡把,是车强制降入低速挡,会产生强大的发动机制动,加快减速。

●手动模式下弯道技巧

过弯道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入弯的时候踩刹车减速,通过弯心后加速出弯。但是这时候发动机的转速和车速就会降得很低,加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使用手动模式,在入弯前通过减档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过弯时只需保持车身稳定,此时由于强制降挡,发动机会自动维持高转速,出弯道后,可以迅速拉高速度。

●手动模式下溜车技巧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需要溜车滑行,比如遇到红灯。很多人会在这时候松开油门踩刹车,但由于自动挡收油后减速迅速,所以会导致提前停下,不得不又加油前行。而如果换入空挡,滑行的距离是远了,但是大大增加了危险,因为此时的车失去了动力,大大降低了机动性和反应能力。此时使用手动模式就很方便了,车缓慢降挡,可以平稳滑行很远,而且动力还没有切断,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踩油门加速躲避。

既然选择了手自一体变速器车型,就不能让它闲置,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太习惯,操作起来容易忘,但是习惯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手自一体的手动模式很好用。

手自一体的车好吗 看完你就知道了


手自一体的车好吗?手自一体是将汽车的自动挡与手动挡结合在一起,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更多的乐趣。与自动挡和手动挡相比,手自一体的车有哪些优点呢?手自一体的车到底怎么样呢?下面,且看小编独家分析。

手自一体变速箱实际上还是自动变速箱的一种,通过电控系统模拟出手动变速箱的操作。在操作上给予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就是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挡位和换挡时机,大大提高了驾驶乐趣。

自动变速箱能够大大减少手动换档对汽车传动系的冲击,从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提高乘坐舒适性。它能够根据路面状况选择适当的档位,使发动机工作于最佳状况。对于经常穿梭于复杂路况的轿车,它可以使司机不必踏离合器进行频繁换档,因此可以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 手动变速箱因为没有自动变速箱那样的液力耦合器,所以一般会比较省油,(尤其是在城市道路,对同一辆车同样的驾驶方式也会有1-2L/100公里的差距)同时也使人能够充分感受驾驶的乐趣

可以说手自一体结合了自动挡和手动挡的优点。手自一体变速箱就是为了提高自动变速箱的经济性和操控性而增加的设置,让原来电脑自动决定的换挡时机重新回到驾驶员手中。同时,如果在城市内堵车情况下,还是可以随时使用自动挡以便使自己轻松。

从结构上看,手自一体变速箱还是一台自动变速箱,因此配置普通自动变速箱的车型油耗相对较高、不利改装等缺陷在它身上依然可以看到。此外,由于这类变速箱仍需进口,成本就比一般变速箱要高不少,因此整车价格也就不便宜。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如果男主人倾向驾驶乐趣,女主人偏爱轻松惬意的驾驶感受,配置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还是不错的选择。

提示: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手自一体的车型有利有弊。选择上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驾驶习惯和喜好,没有所有好坏之分。

别让M闲置手自一体变速器使用技巧


A/MT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对于许多人来讲已经不是什么新奇词汇了,可是真正会用的还真不多。许多人买了手自一体变速器车型后,把它当做一般自动变速器,前进时D挡到底,根本没用过手动模式,这样做真的是暴殄天物了!为了能物尽其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说说手自一体变速器的使用技巧,别让“手”闲着。

为了让驾驶更简单,人们发明了自动变速器。然而自动变速器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加档和减挡都不是人为操纵的,缺少驾驶乐趣。于是人们发明了手自一体变速器,既可以自动驾驶,又可以在手动模式亲自体验对车速的操纵。可是什么时候该用自动,什么时候用手动呢?

手自一体变速器的自动模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这也难怪许多人把A/MT和AT混为一谈。在都邑路况只要不急加速,通常用D挡就可以了。这时候使用D挡会实现轻松的驾驶,特殊是在拥堵的都邑路况,可以省去手动挡频繁起步停车的换挡操作,也不需要考虑坡儿起的难度。可以说这时候的A/MT和AT没什么区别。下面我们重点说说手动模式的应用。

手动模式下加速超车技巧

我们先来说说超车时手动模式的应用。开过自动档的人都知道,自动档的加速性没有手动挡愉快,特殊是在超车的时候,放在D挡上,车速不会因为你猛踩油门而迅速提升,只能是顺序加挡。有了A/MT情况就不一样了,加速超车的时候,换入手动模式,这时候不需要踩刹车,直接把挡把拨入手工模式就行。这时候猛踩油门,车速会迅速提升,加速超车得心应手,响应的速度不比手动挡差。

手动模式下下坡技巧

下坡的时候假如开手动挡,正确的操作模式是换入低速挡,带挡滑行。假如开自动挡,车速会不受操纵地不断提升,那就只能滑行的时候适时踩刹车。假如使用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手动模式,这一切就简单了,下坡时挂入手动模式,并向后拨挡把,降入低速挡,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降低车速,驶入坡底时可以迅速加挡或者换入自动模式,会很快恢复正常驾驶。在实际应用中下地库的时候采用手动模式很有用,甚至不用踩刹车。

手动模式下高速行车技巧

高速行车的时候最好选用手动模式,这样不但提速快,而且还可以在急刹车的时候使用发动机制动。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假如想刹车,那么在踩刹车踏板的同时,迅速向后连续拨挡把,是车强制降入低速挡,会产生强大的发动机制动,加快减速。

手动模式下弯道技巧

过弯道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入弯的时候踩刹车减速,通过弯心后加速出弯。但是这时候发动机的转速和车速就会降得很低,加速需要一个过程。假如使用手动模式,在入弯前通过减档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过弯时只需保持车身稳固,此时由于强制降挡,发动机会自动保持高转速,出弯道后,可以迅速拉高速度。

手动模式下溜车技巧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需要溜车滑行,比如碰到红灯。许多人会在这时候松开油门踩刹车,但由于自动挡收油后减速迅速,所以会导致提前停下,不得不又加油前行。而假如换入空挡,滑行的距离是远了,但是大大增加了危险,因为此时的车失去了动力,大大降低了机动性和反应能力。此时使用手动模式就很方便了,车缓慢降挡,可以平稳滑行很远,而且动力还没有切断,碰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踩油门加速躲藏。

总结:

既然挑选了手自一体变速器车型,就不能让它闲置,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太习惯,操作起来轻易忘,但是习惯了之后你就会发觉手自一体的手动模式很好用,不但可以享受驾控乐趣,还能享受自动档的舒服,你会爱上它!

新手学开车手自一体车怎么开?


●什么是手自一体变速器?

手自一体变速器,顾名思义就是将汽车的手动换挡和自动换挡结合在一起的变速方式,是属于自动变速箱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是,结合了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两者的优点,最大方便操作的同时又给予驾驶员自由度,让驾驶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合适的挡位和换挡时机,从而大大提高了驾驶乐趣。

●为什么要造手自一体变速箱?

自动档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想要更舒适更简单的换挡模式,而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现自动档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让开车变的更简单了,但同时剥夺了人们的驾驶乐趣。于是乎,人们发明了手自一体变速器,既满足了人们想要的舒适方便,又满足了人们想要的驾驶乐趣。

●手自一体变速箱怎么用?

手自一体变速箱是属于自动变速箱的"高配版",所以在操作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上大体跟自动档车型一样,唯一区别是可以选择手动操作。目前配备手动换挡模式的车型中,主要的操作形式有以下几种:

1.集成式

所谓集成式,就是在变速箱换挡杆部分集成了手动模式。如图上所示,在变速箱D挡附近有M挡(或S挡)、“+”、“-”符号标识。开车过程中,如果车主想要用手动模式,只需将变速杆从D挡切换至“M”或“S”挡位,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升降挡操作。

与之类似的还有另一种手一体变速箱,它是通过换挡杆上的按键来完成升降档操作。如图所示,驾驶员将档位挂入“S”档时(也有的可以直接在D挡操作),即进入手动模式,此时驾驶员就可通过按下“+”或“-”来进行升降挡操作。

2.拨片式

拨片换挡一般常见于那些想重点体现车辆运动特质的车型上出现。使用方法是,先将挡杆置于手动模式(很多车型可以在行车中随时操作换挡拨片)。然后在发动机转速适合时利用拨片换挡自由切换理想档位。其特点是,效率更高、换挡过程更直接。一般情况都是左边降挡,右边升挡。

但是也有不一样的,比如保时捷很多换挡拨片就与上面所示的换挡拨片不同,它是两侧都可以进行加减档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又更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

●什么时候加减档?

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手动升挡操作和手动变速箱是一个道理,即在需要的转速,来决定升挡时机。如果无视发动机转速胡乱升降挡(或者一直不升档挡),绝大部分品牌的车型会出于保护变速箱而采取不予执行或强制加、减挡操作。

●什么时候用到手动换挡模式?

1.想要驾驶乐趣时

前面我们提到,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动挡剥夺了人们的驾驶乐趣。所以,如果想体验手动挡车型那种随心所欲的操控感受,那就要用到手动换挡模式。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必须已经掌握了手动模式的相关驾驶技巧。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家用车的手自一体模式实在谈不上乐趣,无论换挡手感的模拟还是升降挡的实行都不够高效,使用起来难言乐趣。

2.车辆没有低速档

低速档是一种安全挡位,主要是用于车辆长时间上坡/下坡。下坡时,挂入低速档,可以利用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控制车速,确保车速缓慢行驶,从而保障行车安全。上坡时,挂入低速档,可以利用汽车的发动机的扭力,更快速爬坡。部分车型有手动模式挡无低速限制挡,长时间上坡/下坡就要用到手动模式。

3.跑多弯的山路

跑山路要跑得又快又好玩,手动模式无疑使最佳选择。因为大部分的自动变速箱在山路面前都没有很好的办法,经常弯中给油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不但没有乐趣还非常危险。切换到手动模式时,可以在弯道中主动降挡,保持转速快速出弯。当然,前提是你已经熟练掌握手动挡的驾驶技巧,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4.变速箱调教很懒

有的汽车变速箱调教很懒,在行车过程中不能很快响应驾驶员的意图。比如驾驶员在高速路上想超车时,大部分自动挡车型会选择自行降挡,但根据油门深度不一,有些会连降几挡位,有些只降一挡或干脆不降挡。高速超车如果碰到那种调教很“懒”的变速箱时,不妨切换到手动模式,通过驾驶员手动降挡让车辆借助低挡位的高扭矩瞬间提速,更快地完成超车动作。

总结:我们也知道大部分自动变速箱车主都忘了手自一体模式的纯正,而随着自动变速箱换挡逻辑设计的越发严密,手动模式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但同样的道理,市面上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普及率也很高,而且如今汽车的手动模式换挡执行效率和手感都在不断的提升。一台变速箱,两种驾驶心情,有条件有兴趣的时候其实可以开发手动模式的效能,这样自动变速箱汽车更能开得随心所欲。

双实线和单实线的区别


一般在行驶道路上我们都会看到有双实线和单实线,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双实线和单实线的区别有哪些。

双实线和单实线有什么区别

单实线或单虚线是指同向只有一股车道的;

双实线是指同向有二股车道以上的。

一、区分车道实线

一般划单实线的马路不是很宽,如果单边通行两辆车就很挤了。右侧再划一条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白色实线,主要目的就是告戒车辆不准越线超车;

而划双黄实线的马路一般比较宽敞。最起码是单边两车道再加一条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白色实线,马路宽,造成司机转弯或者过路口时区分车道难度加大。如果在这样的路段使用单黄线很可能会开错道,使用双黄线就很容易区分了。

双实线和单实线的区别有哪些

二、区分可左转弯区域

单黄线有的地方划了虚线,这表示此区域允许车辆左转弯或者调头,同样,对面行使过来的车辆在此区域也有左转弯和调头的权力;

但双黄线就不一样了,有的路段同一个地方,一边画虚线,一边划实线,这就表示划虚线边行使的车辆在此区域可以左转弯,而对向的车辆在此区域不准许左转弯。

车辆在双黄线掉头如何处罚

据介绍,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禁止车辆超车或轧线行驶,在黄色双虚线处可以掉头或左转弯。在双黄线处掉头,按照相关规定,处以100元罚款,扣3分。

哪些情况不可以掉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

机动车在有禁止掉头或者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以及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桥梁、急弯、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掉头。

机动车在没有禁止掉头或者没有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可以掉头,但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如果您因为身处的城市不同觉得有所差异也没关系,您只需要把握一些关键点,其一,严格按照有交通标识的指示掉头;其二,没有禁止掉头标示的情况下可在不干涉其他车辆正常通行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掉头;一般而言,做到上面两点基本很大程度上避免违规。

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的区别?哪个更好?


汽车刹车系统分为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相信很多驾驶员朋友对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并不怎么了解。本期,小编就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赶紧学习吧!

鼓式刹车

鼓式刹车算是最早应用在车辆上的刹车系统,制动鼓安装在车轮上并随车轮一起转动,里面安装有刹车片,在刹车时,刹车活塞会向外推动刹车片与制动鼓产生摩擦,达到制动的效果。

优点:鼓式刹车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大多都应用在低端轿车的后轮或者是大货车的刹车系统上。刹车力大,很多人以为鼓刹刹车效果不好,其实不全对。

缺点:鼓式刹力大,但是热衰减明显,散热差,由于制动工作机构是封闭在制动鼓内的,制动鼓在受热膨胀之后与刹车片的接触面会变小,连续刹车之后热量无法快速散掉,影响制动效率。所以,如果不是长时间制动的话,鼓式刹车还是有一定优势。

盘式刹车

盘式刹车是最常见的一种刹车系统,盘式刹车以静止的刹车碟片,夹住随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总泵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中建立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卡钳上之刹车分泵的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制动块去夹紧刹车盘,使得制动块与刹车盘发生磨擦,以降低车轮转速。

优点:盘式刹车散热性好,连续踩踏刹车时比较不会造成刹车衰退而使刹车失灵的现象,反应迅速,制动力平均,排水性好等,盘式刹车系统的反应快速,可做高频率的刹车动作,因而较为符合ABS系统的需求,并且盘式刹车没有鼓式刹车的自动刹紧作用,因此左右车轮的刹车力量比较平均,与鼓式刹车相比较下,盘式刹车的构造简单,且容易维修。

缺点:因为没有鼓式刹车的自动刹紧作用,使盘式刹车的刹车力较鼓式刹车为低。盘式刹车的来令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面积较鼓式刹车的小,使刹车的力量也比较小。手刹车装置不易安装,有些后轮使用盘式刹车的车型为此而加设一组鼓式刹车的手刹车机构(盘鼓式刹车)。盘式刹车磨损较大,致更换频率可能较高。

提示:以上就是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的区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