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暴雨天气如何安全行车

进入雨季,暴雨陡增,路面湿滑,视线不清,给行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恶劣的天气状况下,驾车出行一定要倍加小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5个雨中行车诀窍和2个危险自救知识,留着!保命!

诀窍一:行车间距长一点

雨天行驶视线不好,行人和自行车行动也不便,行人身穿雨衣或撑伞,听觉和视觉受到影响,避让汽车不及时,此时应降低车速行驶,加大与前车、行人的纵向、横向距离,并要注意观察路人和自行车动态,遇紧急情况要冷静,观察判断要及时、准确,采取措施要提前。雨天车辆制动距离比良好天气要长20%—40%,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泥水溅污行人。

诀窍二:胎压高一点

较低胎压会使轮胎触地面积变大,刹车时力量减弱,致使滑行距离变长。

行车诀窍三:前风挡有雾,别用手去擦

雨天事故率是正常天气的五倍,别让自己驾驶分心,开启空调除雾模式为好。

雨刷对视线的影响决不可低估,要经常检查雨刷器胶条,以免胶条老化、破损影响刮水效果。雨天在道路条件允许需要超车时,应提前将雨刷器调到最高档,以防前车溅起的路面积水打到风挡玻璃上,造成瞬时视线盲区,发生危险。

诀窍四:遇积水,慢通过

如果是陌生路段,则必须提前探好水深再通过;如果是熟悉路段,积水不深应该匀速且低速通过;专家表示,汽车涉水深度最大不应超过三分之二的车轮。

诀窍五:行车被困,尽早弃车撤离

一旦行车途中汽车被水淹熄火,应及时弃车离开,因为有些低洼地水位会上升的很快,到水漫上玻璃就很难脱身了。jKW86.COm

同时切忌熄火后再次启动车辆,不然发动机大修在所难免了,因为水进入气缸后无法压缩。

诀窍六:夜间、阴天行车

夜雨、阴天行车,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夜晚行车视野较差,为了防止后面的车追尾,应该及时开启夜间行车灯;另外在阴天、雨雾较重、可视性较差的雨天,也应该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

危险自救知识一:车辆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转动,但是如果后轮侧滑,一定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转动,切不可打反方向。

危险自救知识二:积水过深,被困车内

正确自救:迅速解锁摇窗

解除安全锁,迅速完全摇下车窗,不要急于松开安全带。这几步是最重要的。

因为车辆落水后,即使是封闭的车内空间,水也会很快涌进车里。由于巨大的水压,车内的人难以打开车门逃生。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车门两侧水压相等时,才有可能打开车门。

如果不打开车窗,水流进车内的速度较慢,车内的人会很容易溺水。汽车沉入水中时,无论是手动的还是电动的车窗,只要车内还有空间,就无法打开。此时保持镇定,坐在车内放松,就能保持体力并能憋气很久。

等车内外的压力终于均等后,松开安全带,你会有充足的力气而且很轻松地打开车门,到时你一定能够游出来。千万别坐在车内拼命挣扎,那样一定会溺死。

破窗法:砸侧面玻璃四个角

车辆进水后,如何迅速打开车窗成了求生的关键。

第一选择当然是趁着有电(大多数车辆是电动窗)的情况下迅速摇下车窗,但是如果此时已经断电,而水还没有完全进入车内时,可以充分利用女士高跟鞋跟儿、灭火器、坐椅头枕立柱等坚硬物体砸开车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已经没入车内,由于水的阻力,即使是使用头枕下的尖锐钢头,也很难砸破车窗。前挡风玻璃难砸,要砸侧面玻璃的四个角,这四个角相对脆弱,容易破窗而出。

小常识:

水漫车顶很难开门!!

如果水面没过车顶,无论是电动车窗还是手动车窗都很难打开。入水的车窗大概承受了350磅(约160公斤)的压力,这时车内的常用物品是难以打开车窗的,此时逃生的几率也很小。

延伸阅读

遇上极端天气,如何安全行车?(二)


遇上大雨、暴雨这类极端天气,发生的交通事故率约是平常的五倍,司机应该提高警惕。那么,雨天该如何安全行车?雨天行车技巧又有哪些?

之前,为大家讲解了雾天安全行车技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天安全驾驶技巧吧!根据国际驾驶安全调查显示,雨天驾车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高出大约五倍。所以,司机在雨天行车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那么,在下雨天如何安全行驶,做到万无一失呢?

1.开灯

雨天阴暗,务必打开车灯。开灯不是为了看清前路,而是让前车能从反光镜看见你。雨天开灯事故率及交通死亡率能降低30%。车辆只要启动后,开灯不费电,不要考虑电瓶费电的问题。

2.检查雨刷

视线清晰是安全驾驶的首要保障。如果您的雨刷2年没换了,尽量去换一对新的。路边有洗车店,汽车美容店之类的都能换。别在乎那点钱,视线是安全的首要保障。大雨的情况下,雨刷刮不干净,事故的增加率成倍增长。

3.跟车走,走路中,减速慢行

马路一般是中间高两边低,为了雨天排水。因此,下雨时,路边一般会有积水。刹车的时候,一侧轮在水中,一侧在地面,摩擦力不均衡,会导致侧滑或甩尾。因此,在没有分道线的车道中,宁走路中不走路边。否则,就保持车距,尽量避免急刹车;尽量不靠近人行道,在市区交通的繁华地段,车流人流密集,再加上暴雨,视线会非常模糊。要注意的是,暴雨时要特别注意路边的行人。由于雨天打车的人较多,因此建议行车时尽量不要靠近人行道。

4.如果走在靠近人行道的通道上,则要减速慢行。

如果你碰到不熟悉的路段,且地面有积水,你就先停在路边,让后面的车先过。他过去后,你就按照他的路线再过。万一有坑或水深,你跟在后面总没错。否则,你万一陷到坑里,你是下也下不来,走也走不了。亏大发了。所以,碰到积水路面,让NB的先走!

暴雨天一般较黑暗,路上积水深浅也无从判断。目前在建地铁,部分道路有坑洼地段,晴天还能看清楚坑洼避开,一旦到了下雨天,坑洼地被雨水填充,一不小心车轮就会被这些陷阱伤到。因此在修路路段,切忌横穿猛拐。

不要二次打火:一旦车辆在水深淹没过车轮的地方熄火,就一定不要再打火了。10万以内的车,打一次火5000元钱就没了。10万以上的,打一次1万。因为发动机内进水熄火,一着车,就会被顶气门。换气门和发动机大修没什么区别了。

5.保持车距

如果行驶在内环路或者高架路上,要注意适当地增加跟车距离,避免追尾危险。由于雨天路面湿滑,这个时候如果车速过快或蛮横超车,稍动方向盘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

6.打滑

万一不幸真的在制动时遇上滑胎情况,就应该保持冷静,采用点刹的方法,即踏在制动踏板的右脚松开,然后再踏下,快速地重复数次,便能有效地将汽车停下。如果你的车辆装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上述情况下应该比较安全,但有时也会因控制不当而继续滑胎,这时最好转到一条较安全的行车道。其实这种制动器控制方法即使日常驾驶时都是很有效的。

如在转弯时遇上打滑现象,不应一下子踏下制动踏板,这样会令汽车急速打转,也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开加速踏板,轻轻踏下制动踏板,然后再将方向盘转向相反方向,待汽车重新受到控制时再慢慢加油前进。此方法能有效应付以上的危险。但记着,车子要是超过本身的行车线的话,就无法控制了,故切勿过分自信或太依赖汽车的性能,最好在平常多多注意汽车的状况,以免发生事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都认为换上更宽及更少排水花纹的轮胎会有较好的贴地效果,但在湿滑的路面上却恰恰相反,所以装有这种轮胎的车子在雨天驾驶时应加倍小心。

7.该跑就跑

命比车值钱,熄火后如果水位上涨到前机器盖,必须从车内逃生。如果淹没了前机盖,也就是水深达到1米多的时候,车辆尾部会因浮力翘起来,内外压差巨大,你是开不开车门的,全车也断电了,无法升降玻璃。此时你必须砸玻璃或者从天窗逃生。天窗都有手动开关,可以看说明书。切记一定不要坐在车里打电话浪费时间!车淹了有保险公司,人要是挂了啥也没了!

不少车主一到雨季时,就将胎压降低一些,这样能使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面积增大,进而增大附着力?这个看似有效的方法不仅不正确,甚至适得其反!仔细想想,每个轮胎所承受的车重一定,接地面积的增加,会降低每单位面积轮胎对地面的压力。如此一来排除轮胎与地面形成水膜的力量会减弱,而这层有润滑作用的水膜,会使轮胎更容易打滑。

8.是不是下大雨比下毛毛小雨更危险?

事实却刚好相反。因为在大雨天,车胎的排水胎纹能有效地发挥本身作用,减少水分停留在车胎内。另一方面,因大雨天视野模糊,很多驾驶员都自觉地减慢车速,使危险性大大降低。可是,当下着小雨时,一些驾驶员却忽略了安全的速度,这时水分同样留在车胎内而又不能有效地排出去,使车胎的附着性能降低,那些停留在轮胎内的水分会令路面上的油渍浮起,车胎便打滑了。

遇上极端天气,如何安全行车?(一)


清晨的大雾让早高峰的司机朋友苦恼不已:能见度低,开车不安全。那么,遇到大雾这样的极端天气,如何安全行车?雾天安全行车技巧都在这里!

大雾、大雨等极端天气给大家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今天,我们要带大家了解的就是:如果遇上大雾等极端天气,司机们该如何安全行车。

雾天安全行车技巧

雾天最大的特点是视线盲区!由于起雾的原因,使得驾驶的能见度降低。首先建议,出行前查查天气,若有大雾,最好取消行程。如果必须得出门,那就必须先了解这些雾天行车技巧了。

1.灯光

在大雾天气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最好打开车上的“双闪灯”。因为按照规定,“双闪灯”就是在车辆、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的灯光。就不要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灯线高挑,很容易遮住雾灯而就如驾驶者的视线中,造成其他驾驶者视线受阻,很危险。

2.调整车速

注意车速和可视距离的关系。就如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所以要放慢车速,随时根据雾的大小和能见度来调整车速,保证出现紧急情况好有时间进行处理,建议当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一般视距10米左右时,时速应控制在5公里以下。

恶劣天气高速公路如何安全行车


恶劣天气条件下如何安全通行高速公路,这里为广大司机朋友支招“四字经”:

“慢”

恶劣天气条件下,“慢”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法宝。受恶劣天气的影响,道路安全系数下降,驾驶员无法全面、有效地判断周围的交通环境,如果车速较快,等到发现危险时,往往因为来不及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而引发交通事故。一般而言,出现雾、霾等恶劣天气时,应根据道路能见度控制车速,以完全看清前方车辆时能采取安全制动为原则。出现雪、冰恶劣天气时,车辆时速应控制在30公里以内,经过临水、临涯、桥梁、涵洞等易结冰打滑路段时,时速应减至10公里以内。

“检”

在养成每天检查车辆的好习惯,确保水、油、电、气以及车辆制动、方向、轮胎、雨刮等设备符合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送修,应避免车辆“带病”、“带伤”上路。遇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应当提前在水、油等可能冻结的液体中加注防冻液。遇冰、雪天气时,还应当在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开车出门前,还应当提前向交管部门咨询路况、交通管制信息,详细掌握通行线路的交通状况,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防止车辆被滞留路面。

“稳”

恶劣天气行车,尤其是冰雪天气行车,要保持匀速行驶,尽量避免出现急刹车、急打方向、变更车道等情况。遇前方出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最合适的方式避险或者减轻危害程度。

“慎”

恶劣天气行车,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密切关注路面情况,不能有半点分神。要留意路面交通诱导标志、标语,服从交警指挥,按要求谨慎驾驶。要保持安全车距,尽量避免跟随大货车,尤其是在长上坡路段时。遇交通拥堵时,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依次停车,车内人员迅速转移到高速公路护栏外,不要占用右侧救援通道停车。车辆发生故障、事故时,应当在车辆后方500米外设置警示标志,并迅速报警。恶劣天气严重影响安全通行时,要就近驶离高速公路或者驶入服务区休息,待通行条件恢复时再上路。

暴雨天气行车安全指南: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18日,广西百色的凌云县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持续暴雨引发山洪,截至当天中午12时,灾害已导致8人死亡多人受伤。

夏季是暴雨的高发期,夏日的暴雨总是凶猛而又热烈。暴雨天行车该如何注意安全呢?

1、切勿抢道驾驶

下雨时,行人和自行车通常会为赶路而跟机动车抢道。遇到这种情况时,司机应减速慢行,耐心避让。

2、避开积水路段

在下雨天里,道路的积水往往掩盖路面上的坑洞,如果贸然驶过,不仅有水漫进排气管的危险,轮胎也可能被坑中的异物扎破。因此,应先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如果超过排气管高度就要绕道了;若水深只淹着小半个轮胎,可以挂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气通过。

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车辆熄火、发动机损坏。在驶过大水坑后,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直到制动器正常工作。

3、降低车速防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成了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润滑剂”。一般来说,轮胎在沥青路面的抓地力要比在水泥路面好些,而在铺地砖的路面上则最容易打滑。因为地面潮湿,轮胎在道路上附着力减小。

因此下雨天开车要适当降低车速,尽量使用二或三挡,时速最好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在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如遇到前轮侧滑,应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若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4、低速走出泥坑困境

如果不幸在乡间道路上陷入泥坑,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并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

如果车辆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泥地之间的附着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

5、保证良好的视野

下雨时,我们的视线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下暴雨时雨刮器不能有效地刮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令驾驶者眼前模糊不清。同时,因为气温降低,前后挡风玻璃都会有雾气,因此,这时要打开冷气和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雾气。所以平时保持雨刮器良好,洗涤液壶装满清洗液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雨刮器开始磨损,或在挡风玻璃上留下漏刮区,或橡胶开始与插件分离,则需要立即更换部件。如果暴雨时正好在高速路行驶,须开启紧急按钮,并靠最右侧车道行驶,保持好车距,减速前行。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