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胎压应该在车空载时,还是满载时呢?

轮胎胎压与车的负荷量有什么关系?究竟是在车坐满人还是在空驶的情况下测得的胎压才准确呢?想必不少人都曾产生过这个疑问,下面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空载与满载的胎压有区别吗?

答案是有区别。一般来说,前轮胎压等于或略小于后轮胎压,空载时胎压略小于满载时胎压。不过不同厂家的汽车,官方说法不一,大家可以在车辆用户手册或者驾驶室车门(B柱附近)、油箱盖、储物箱等标有轮胎型号的地方找到车辆的胎压推荐值(一般会有满载和空载的区分)。

胎压太低,轮胎容易过热,钢丝容易断,导致爆胎。胎压太高,刹车距离会超长,奔跑升温后轮胎压力增长容易超限爆胎。官方数据应该是综合考虑轮胎结构,滚动摩擦,胎温变化,胎压极限,刹车效果等因素,选择的最佳数据点。

车开起来后胎压会随温度增加而升高0.2至0.5左右,长时间夏季高速行车,或许更高,刹车距离和爆胎几率都会随之变化。通常胎压推荐值是指轮胎在冷却情况下测得的胎压。轮胎冷却情况的定义:停车后至少三小时后或轮胎行驶不超过2公里。如果只能在热胎时测量胎压,请将所测得的胎压数值减去大约0.3巴(=4psi)就是轮胎冷却充气压力。

总之,检测胎气压,空载与重载,热胎与冷胎都有差别。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数字,就最好空载和冷胎时检测。

精选阅读

乘坐别人开的汽车时,你应该怎么坐呢?


日常接待中,对客人,领导等的接待都涉及乘车座位安排,很多人没有专业的了解,特别是在正式的商业场合。

1、主人亲自驾驶

座位顺序应当依次是: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实际的操作是这样的: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乘坐,那就坐副驾驶位。如果正好满员,一群人都是同事关系,那么大胖子或者女士坐副驾驶位。

2、专职司机驾驶

座位顺序应当依次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

从礼仪角度来看,专职司机驾驶时后排三席的等级最高。但实际执行时还是看辈分或职位最高的乘员选择。因为满员时,舒适度最高的还是前排副驾驶席。

3、乘坐平级的车

对方开车,你就不能坐后排,以示相伴。否则,按照上面的逻辑,他很有可能会认为你把他当司机看待了。

从安全角度看,除非是领导与司机的关系,或者公司接待的关系。其他非特殊情况下,单人乘车时,乘员都最好坐在副驾驶位,这样既方便沟通,也更安全。

4、有领导乘坐时

副驾驶座一般也叫随员座,通常坐于此处者多为助理、译员、警卫等。领导自然后排就坐。

如果领导随员比较多,请参看上图。

私家车座位安排有什么原则?

原则一:后排是需要让给嘉宾、领导或“关系相对远的那方”乘坐。

原则二:必须尊重嘉宾本人对轿车座次的选择,嘉宾坐在哪里,则哪里即是上座。

原则三:如果坐在前排副驾位置,最好不要睡着,以显示尊重,长途行车也是为安全着想。如果超长途互换驾驶除外。

水温、油温、胎压夏季报警?车主应该了解这些


大暑来临,“热浪”大有大举进军之势,而在如此高温天气下,除了人要防暑降温,你的爱车也得预防“中暑”。高温天气中,汽车会通过仪表板的这几个警示灯来给车主提示,要是这几个“灯”亮千万要注意!

水温报警灯

当汽车仪表盘上的水温报警灯亮起,说明你的汽车“发烧”了。具体表现在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超出了标准值。监测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主要看水温表,留意水温表的指针上升至高温“H”记号位置时,那车主就得多加留意了。 在高温天行车,最容易遇到的就是水温高的问题。水温高俗称“开锅”,严重时发动机盖内甚至会突然冒出白色的水蒸气,车主这时都是“蒙蔽的”。

造成水温高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空调超负荷运作以及散热元件故障,包括水箱渗漏、缺少冷却液、冷却液变质、节温器故障、冷却液循环系统堵塞等等。遇到“开锅”的情况千万不能马上熄火,因为冷却系统的水泵都是由发动机驱动的,一旦熄火,发动机各部件都维持着高温状态,更有可能加速发动机的损坏。

正确做法应该是打开双闪,再把车缓慢地停在阴凉的地方,让发动机保持在怠速的情况,下车后我们还可以把空调开至暖风,调到最大风挡帮助散热。同时打开发动机舱盖帮助散热,等冷却液温度下降至正常值之后再熄火。切记千万不要向发动机缸体、缸盖浇冷水,很有可能造成缸体由于骤冷而炸裂。

停好车后,我们可以简单自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水温过高,检查冷却液是否过低,或者看一下车底是否有漏水。如果是冷却液不足引起的水温过高,我们可以添加冷却液,或添加自来水及矿泉水作应急之用,如果是其他情况,就需要把车开到维修店作更详细的检查。警告:高温状态下千万不要拧开水箱盖,否则可能会被烫伤!

机油压力故障灯

高温天气也容易导致汽车发动机声音沙哑、噪音更大。这是因为汽车水温高引起的机油温度过高,机油油压降低,黏度下降,这时候机油的抗氧化性变差,也会造成润滑不良。这种情况下,机油压力故障灯会亮起提醒你汽车出现了“不适”的状况。因此,在夏季开车时,可以考虑换用高黏度的机油(比如5W-40、10W-40),并注意检查油量油质,及时添加或更换。此外,还应该及时注意更换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保证机油畅通、散热良好。

胎压警示灯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60℃以上,汽车轮胎在高温中行驶容易造成胎压过高,行驶起来就能明显感觉到震动更多,车身更“跳”,像脚步轻浮了许多,舒适性也会有明显下降。此外,胎压过高还会导致轮胎与地面接触面降低,抓地力也会一并降低。如果长时间在高速上行驶,胎压过高容易引起轮胎爆破,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开车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温度和气压,保证轮胎气压标准。若发现气压过高应及调整,正常胎压(夏季2.3-----2.5) (冬季2.5----2.8)。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汽车轮胎温度过高,千万不能用冷水泼浇轮胎来“帮助”降温,这样会导致胎面和胎侧胶层各部分收缩不均而发生裂纹。此外,夏天开车也要及时清理胎体内的钉子、石块、玻璃、铁片等杂物,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杂物也会引起脱层甚至爆胎。警告:千万注意,轮胎温度过高时不要用凉水浇。

上述都是经验也是教训,希望大家能及时发现爱车可能出现的“疾病”,也希望大家夏季行车多注意这些,对于这样的“干活”你应该分享给你的朋友。要是这几个“灯”亮了就千万要注意。

胎压明明加够了,为什么轮胎还是有点瘪?


你平时有检测轮胎再出门的习惯吗?不少车主都有早上开车出门前检测胎压的好习惯。这时就有车主有些疑惑了,轮胎气压明明是前一天加够的,怎么这么快就有点瘪了,难道轮胎有问题了?

1,胎压明明已加够,为何有点瘪?

其实,轮胎有点瘪是属于正常情况的。那是由于现在使用的轮胎都是真空胎,正常胎压为2.2-2.6bai。只要在加气时达到车辆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气压后就可以了,无论是否有些瘪。不过,车主一定要注意,轮胎气压必须要保证刚刚好,不要过高或过低,否则是会加剧轮胎磨损的。

2,轮胎“inside”标识的作用是什么?

轮胎上的“inside”标识,既不是用来看轮胎品牌的,也不是用来看车辆型号、规格的,而是用来判断轮胎是否装反的。当你看到你的车子上轮胎的“inside”标识在外侧时,就表明轮胎装反了。如果轮胎装反了,既会影响行驶的舒适性,还会加剧轮胎磨损。

3,轮胎上的“黄点”是什么意思?

大部分汽车轮胎上有一个“黄点”,其实这个“黄点”是指轮胎的最轻点标记,也就表明整条轮胎上这一点是最轻的部位。因为气门嘴处是轮胎上最重的部位,为了能使轮胎上各点的重量相等,保持重量均衡。

气门嘴和“黄点”相重合,两点互补,就可以保持整条轮胎重量的均衡,能更好地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