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行车备好“七种武器” 四招解决打火难

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不算太低,许多人开车外出用不着穿戴过厚的御寒装备,但备一套防寒服和一双手套也是必要的,万一在冰天雪地里需要更换轮胎,这些准备就如同救命衣了。今天小编的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冬季行车,车主一定要准备的七种武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旧报纸、胶带:雪花飞扬的时候是让人们纵情的时候,但给行车带来不小的麻烦。在下雪时将旧报纸用胶带固定贴在挡风玻璃外,可以免去因次日凌晨挡风玻璃结霜或结冰,无法很快上路的烦恼。

◆干布、掸子:用掸子掸去车上的积雪和尘土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但要注意不能用湿布去擦拭车窗,那样就会令车窗上结冰,越擦越花,所以冬季最好在车上备有一块干布。

◆墨镜:雪后的晴天到处是银装素裹,景色迷人,也很容易令人视神经疲劳,而配戴墨镜便能缓解视觉疲劳,同时也保护了眼睛。另外,在出现疲劳后,应停下车来适时休息,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雨刮片:在下雪结冰的日子里,开启和关闭雨刮前后,应注意擦去刮片上的残雪和冰水,同时要擦净风挡玻璃,防止雨刮片和风挡玻璃冻在一起,必要时夜间停车将雨刮片支起来,确保不会冻住。

◆备胎:一般情况轮胎入冬应能保持足够的气压,但仍应经常敲敲,检查一下气压是否正常,特别是对修补过的备胎更要注意,过低的气温会使一些质量差的补胎胶失效。

◆灭火器:冬季风大气候干燥,一些吸烟者随手遗弃星火未泯的烟头,加上干枝枯叶易于进入发动机舱,为了应对意外的出现,灭火器是必备用品,一定要看一下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

天冷打火太难,可试试这四种方法

进入冬季,气温较低,车辆容易出现启动困难等问题。如何解决呢?小编教你四招解决打火难的问题。

节气门的清洁方法:拆下进气门的固定螺丝,使用节气门清洁剂冲洗,过一会儿后,再用专用软布将其擦拭干净。

进气道的清洁方法:拆下节气门,将免拆进气系统清洗剂固定在前机盖上方,将清洗剂灌入,车辆怠速的情况下,转速维持在1500转左右,保持10-15分钟。喷油系统:喷油系统包括喷油嘴和汽油箱。

清洁方法:拆下进油管,接上喷油系统专用工具,加入免拆洗燃油清洁添加剂,调好压力,怠速下,转速维持在1200转左右,保持20分钟。清洗喷油系统,还需注意防火,因为拆下进油管时,会有汽油流出,切记注意明火。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支管、排气管、消声器和排气净化装置(三元催化)四个部分。

清洁方法:打开油箱盖,将三元催化清洗剂加入油箱中,怠速下,转速维持在2000-3000转之间,保持20分钟以上。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指燃烧室,在发动机钢桶盖顶部和活塞的上部。

清洁方法:打下燃烧室,加入专业清洁剂,加上后,上路开一会儿,车速维持在80-100公里间。

另外,如果主要在市区开,四大系统的保养最好每2万公里做一次。

延伸阅读

注意!七种危险行为会造成车辆擦碰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间城市交通事故最频繁的,除了追尾就是擦碰了。擦碰引发的事故,往往比较轻微没有什么伤亡,但是当事人为了分清责任不愿立即撤离现场,常常造成堵车,严重者造成大面积的城市交通拥堵,让公众无端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可以说事故虽小,危害极大。什么原因导致车辆相互擦碰,怎样预防车辆擦碰事故,小编总结出容易造成擦碰的七种危险行为以提醒自己和他人:

1、互不相让,胆大的吓死胆小的。

有些人驾驶车辆,作风油滑强行并道,两军相遇勇者胜。殊不知擦碰以后,害人害己,没有赢家。

2、骑线行驶,随意越线驾驶的。

不按车道线行驶这种情况相当普遍,驾驶员把车道线当成摆设熟视无睹,走在中间车道线上优哉游哉,后面行车不知道前车意图,在拐弯处极易造成擦碰事故,这些人在驾校就没有得到良好的培训。

3、不懂规矩,辅道车不让主道车的。

主车道上正常行驶的车流,往往被一辆斜刺里冲出来连续切线的车辆所影响,导致主车道车流速度大大降低。这些人不懂得一个最基本的行车规矩,辅道车并道应该顾及主道车的车流,慢慢汇入主车道,不能连续切线并道。

4、转弯并道,转弯车不让直行车的。

有些驾驶员在左转弯或右转弯的过程中抢道,往往与主车道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擦碰事故,这也是一个基本驾驶规矩,弯道是不可以切线并道的。

5、不按规定闪灯,突然切线的。

造成擦碰的更多的一种原因,就是驾驶员切线的时候忘记按规定开转向灯,或者有意不开转向灯,同时切线比较突然,造成后面车辆判断失误导致擦碰事故发生。

6、虽然闪了灯,不看后视镜的。

也有一些驾驶员,虽然打了转向灯,但是还是出了事故,他们以为打了灯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观察后视镜就一边闪灯一边切线,没有给后面车辆判断的时间,极容易造成擦碰事故。

7、看了后视镜,进入视线盲区的。

据报道,我国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交通事故约占30%,后视镜存在驾驶员看不到并行车辆的一个盲区,对新手来说尤其危险。现在一些高级车的后视镜已经消除了这个问题,但是大部分车辆仍然存在这种现象。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驾驶员看后视镜的时候,稍稍往前俯身观察后视镜盲区有无车辆,并且要形成习惯。

综上所述,其实造成擦碰的原因还很多,大体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驾驶员缺乏文明礼让,二是驾驶员缺乏技术培训。加强文明礼让教育,是政府交管部门的责任,可以仿照香港电视台多播出交通公益广告,提升民众驾车文明素质。而加强技术素质培训,是驾校的责任,政府应该设立监管机构,提升驾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然,加强交通管制和提高交警的事故处理效率,则是提高城市道路顺畅能力、降低社会成本的有效措施。

七种不同路况下的转弯技巧


受地势、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求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依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挑选适当的挡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七种不同路况下的转弯技巧,可供车友们特殊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参考。

一、街道或出入大门的转弯驾驶员应特殊注重路旁堆积的杂物,在50——100米内减速、鸣号,用转向灯或手势表示行进方向。夜间用小灯光,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紧密注重汽车转弯内侧,防御靠路边并行又不明汽车行进方向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争道抢行;同时,还要注重前轮外侧和后轮内侧及汽车尾、货箱与障碍物碰撞、相擦。

二、狭窄道路上的转弯驾驶员应视道路情况在开始转弯前50——100米处鸣喇叭,减速慢行。当汽车行至弯道视线不便时,应把汽车迅速驶向道路右侧,以免阻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三、叉路口的转弯左转弯时,驾驶员要提前发出转向信号,转向时尽可能靠道路中心,为后车和右转弯的车提供方便;右转弯时,同样要先发出转向信号,转弯要缓慢,同时注重转向时内轮差的影响,防止右后轮驶出路外擦碰行人和障碍物。

四、浓雾、风沙天的转弯驾驶员在这种气候下驾车转弯,必定要心中有数,及早打开前小灯和防雾灯,勤按喇叭,以引起行人及其他车辆的注重,缓慢前进,并随时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

五、雨雪泥道上的转弯驾驶员应提前利用发动机牵引阻力作用来降低车速、缓慢前进,并尽量防止猛打方向和急刹车。转上坡弯时,如遇其他车辆因打滑上不去坡而造成弯道堵塞的情况,应将车提前靠右停稳,待前方车通过后再前进;遇转弯下坡路打滑时,要注重防止汽车滑溜而发生碰撞事故。

六、陡坡处的转弯临近弯道时,要减速、鸣号慢行,在陡坡处转弯预先换入低速挡,以求足够的爬坡动力,防止在转弯中换挡,以防意外。转向时机要挑选适当,应做到一次性转弯,防止因转向不当造成不能一次转过而需倒一次车后再转弯,增加了危险性。

七、傍山险路上的转弯因此种路况地势复杂,视距较短、行进前方情况不明,应操作车速、勤按喇叭,并随时挑选前方路基坚实、路面较宽的地点准备会车。如弯道前方发觉对方来车信号而车尚未见面时,应提前挑选适当地点主动礼让,使对方来车方便通过。总之,车辆在转弯前第一必须操作车速,并随时做好停车的准备,尽量防止使用紧急制动与弯路中会车。在转弯时,操作方向盘要与车速相配合,应适时转、及时回,转向角度要视实情而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七种驾驶习惯易增加油耗 新手尤其注意


从驾校出来的司机都应该知道,驾校是不会教你怎么节油的。对于私家车来说,有车生活确实方便了许多,但是也增加了不少生活负担。车只要发动着就要烧油,油是花你自己的钱买来的,能发挥每一滴油的最大效用是最理想的。因此,省油是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的事,因为这件事关系到你的钱包。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有省油的概念,但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犯下了平白无故地增加油耗的罪过,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日常驾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大家看看有没有你经常犯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宗罪:猛加油

很多人喜欢享受猛加油的推背感,殊不知这是以成倍增加油耗为代价的!而增加的这部分油耗并没有实际意义,并没有多跑,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着急的事尽量匀速行驶。在加速的时候要缓慢加油,跟车的时候别总靠刹车调整车速,要尽量用收油来调整。

第二宗罪:低档高速行驶

犯这个错误的主要是指开手动挡车型的司机,自动档车型也偶尔有,那就是不能经常把挡位放倒1、2或L挡上。对于开手挡车的人,特别是新手由于处理不好挡位和车速的关系,又不会观察发动机转速,因此经常会在低档位的时候深踩油门加速,有时候发动机转速甚至超过3500转。这样做浪费了无辜的汽油。

另外一些老司机为了加速超车时获得足够的扭矩,也会故意把档位降低,在发动机的咆哮声中加速超车,这样做的结果也是增加了无谓的油耗。

正确的做法是要用合适的档位配合相应的车速,一般情况下时速低于20公里/小时的时候挂1或2挡,20-50公里/小时的时候挂3挡,50-70公里/小时的时候挂4挡,70-80公里/小时的时候挂5挡,如果有6挡,那么80公里/小时以上时就可以挂入。当然根据发动机性能的不同要有相应调整,上面说的数据仅供参考。对于大多数车而言,当挂入相应档位加速并保持匀速后,发动机的转速在2000-2500转/分钟就比较合适。

第三宗罪:频繁并线

实践证明,直线匀速行驶的状态下是最省油的,当然车速要在80-90公里/小时的经济时速。要实现这个目的,当然不能频繁并现了!而我们在日常开车的时候时常会看到有些人在车流中钻来钻去,美其名曰游车河,这样做不但危险而且增加油耗。道理很简单,并线的时候必定要加速,加速情况下肯定会比匀速行驶油耗高。

第四宗罪:频繁刹车

刹车对于保证车辆安全固然很重要,但是刹车最大的弊端是增加油耗。车速是靠加油提起来的,如果不刹车会跑的更远,刹车了之后就浪费了之前烧掉的油,还得重新加油前进。在这不是让大家不踩刹车,而是要恰当地踩刹车。

很多有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时不时要踩一下刹车,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这样做不但影响了整个车流的速度,而且增加了油耗和车辆的磨损,百害而无一利!

第五宗罪:长时间怠速

或许有人认为怠速不费油,因为怠速时的转速很低,通常在800-1000转/分钟,消耗的汽油肯定没有正常行驶时多。要按单位时间消耗的汽油来说,怠速烧的油的确不多,但是有一点别忘了,怠速的时候车是静止的,烧掉的汽油一点也没起到实际作用。属于白白浪费掉,因此如果长时间停驶的话,不要保持怠速状态,最好熄火。

这么说不是倡导大家怠速的时候就熄火,这也是不对的,因为行进中的车停下来也是怠速状态,这时候怠速是为了更快速的再次行驶,比如在等红灯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熄火。

第六宗罪:改宽胎

有些人喜欢让自己的爱车看上去更酷更个性,于是在买了车之后首先是把窄胎换成了宽胎。换成宽胎后对车辆的稳定性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高速和过弯时的稳定性。但是换上了宽胎后,由于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接合面积,也就增加了滚动阻力。在低速的时候油耗增加表现不明显,长时间高速行驶就很明显了。

第七宗罪:超速行驶

超速行驶主要是指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前面也提到过,直线匀速行驶的状态下是最省油的,当然车速要在80-90公里/小时的经济时速。如果超过了经济时速,那么油耗就会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小排量的汽车。

因为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要额外增加喷油量来保持速度,同时高速行驶时风阻也会大大增加,综合在一起会大大增加油耗。我国的高速公路通常限速110-120公里/小时,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会超过这个速度,图一时的畅快,及增加不必要的油耗,又不安全,而且还容易被高速公路摄像头拍下来罚款。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最快不要超过120公里/小时,即便是有着急事也不要开的那么快,因为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开车上路一定要远离这七种车


在拥挤的城市中行车,各种各样的车都会碰到,但有些车我们一定要避而远之。当然,还有一些车也是不能长时间靠近或者跟随的,能省一事就省一事,让自己驾驶时多一些快乐少一点麻烦。

1、渣土车

将渣土车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这车实在是实打实的马路杀手,国内市区里很多致死事故,渣土车都是主角,渣土车也是少数几种在大白天、晚上都能在市区行驶的重型车辆。由于中国法规的松懈,国内渣土车的保护措施极其不到位,任何车辆追尾渣土车都是死路一条。更加恶劣的是,渣土车为了多拉快跑经常在市区闯红灯,加速过路口。很多渣土车不会按照要求加盖,导致渣土砖头在路上遗撒,极易引发后车事故。这类车超载也是家常便饭,刹不住压死行人、自行车都是常见报端,堪称国内最危险的车种。

2、水泥罐车

水泥罐车,在很多地方被称为田螺车,这种车型也是少数能够在国内城市里白天行驶的车辆。整体上说田螺车本身不守规矩的倒是不多,但是由于田螺车装载的水泥混凝土,导致车重很大,同时重心不稳,容易出现刹不住或侧倾翻车的情况。

面对两辆水泥罐车,就算是宝马也没用

可以说,行驶在这种车的前后左右都很危险。由于市区内经常出现这类车,所以见到这类车跟在后面,请让开,如果在这种车侧面,请减速拉开距离。

3.栅栏车、超载、超长、超宽平板车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栅栏车,没关系,其实在高速上只要看到这类卡车,远远躲开,留足车距,尽可能不要跟这类车就是。因为这类栅栏车性能差,尤其是刹车性能差,并且这种车天生就是为了各自超载而生,所以想刹住简直是神话。

与之类似的还有各种超宽、超长的卡车,见到这类车不要紧跟,能躲多远躲多远,真不是考验车技的时候。

4.滴水的卡车

除了上述的卡车,请远离一切边开边滴水的卡车,这类卡车100%的超载,滴水就是因为车上私自加装了水箱,用水淋的方式给刹车降温,极易出现刹车失灵、保胎等情况。所以无论冬夏,只要见到流水的卡车,赶紧闪,让卡车们自己对决去吧。

5.大巴

大巴车原本应该是路上最安全的车型,毕竟一车人呢,但在中国真是不一样,大巴也是马路上的常见杀手,无论是高速还是市区,中国大巴都开的很是随性,超速的更是不少见,真心觉得中国应该举行个大巴竞速赛神马的,让公交司机与大巴司机在场地上对决,感觉会不分伯仲呢。

6.农用自卸车

这东西本质上就是渣土车的缩小版,但更可怕的是这玩意保护性极差,完全没有什么保护可言,因为这车根本就没按汽车要求来。再说一个吓人的事实,开农用自卸的,驾照不用A本也不用B本,想想真是太TM可怕了。

7.电瓶车

这类车型的危险大家都懂,加速快,几乎没几辆电瓶是遵守交规的,闯红灯、路上画S的,逆行的。不是说他们是马路杀手,但电瓶是诱发伤亡的重要原因,大卡车碾压的有一大半都是这货,实际上行车记录仪主要就是用来记录这类事故。同样危险的还有四轮的老年代步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但不遵守任何规则,车速又慢,保护性又差,一旦事故就会很严重。

学车路上一定要远离这七种车


学车路上一定要远离这七种车!

1、渣土车

将渣土车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这车实在是实打实的马路杀手,国内市区里很多致死事故,渣土车都是主角,渣土车也是少数几种在大白天、晚上都能在市区行驶的重型车辆。

渣土车为了多拉快跑经常在市区闯红灯,加速过路口。很多渣土车不会按照要求加盖,导致渣土砖头在路上遗撒,极易引发后车事故。

这类车超载也是家常便饭,刹不住压死行人、自行车都是常见报端,堪称国内最危险的车种。

2、田螺车(水泥罐车)水泥罐车,在很多地方被称为田螺车,这种车型也是少数能够在国内城市里白天行驶的车辆。由于田螺车装载的水泥混凝土,导致车重很大,同时重心不稳,容易出现刹不住或侧倾翻车的情况。由于市区内经常出现这类车,所以见到这类车跟在后面,请让开,如果在这种车侧面,请减速拉开距离。3、栅栏车、超载、超长、超宽平板车

栅栏车性能差,尤其是刹车性能差,并且这种车天生就是为了各自超载而生,所以想刹住简直是神话。

与之类似的还有各种超宽、超长的卡车,见到这类车不要紧跟,能躲多远躲多远,真不是考验车技的时候。4、滴水的卡车除了上述的卡车,请远离一切边开边滴水的卡车,这类卡车100%的超载,滴水就是因为车上私自加装了水箱,用水淋的方式给刹车降温,极易出现刹车失灵、保胎等情况。所以无论冬夏,只要见到流水的卡车,赶紧闪,让卡车们自己对决去吧。5、大巴车大巴车原本应该是路上最安全的车型,毕竟一车人呢,但在中国真是不一样,大巴也是马路上的常见杀手,无论是高速还是市区,中国大巴都开的很是随性,超速的更是不少见,真心觉得中国应该举行个大巴竞速赛神马的,让公交司机与大巴司机在场地上对决,感觉会不分伯仲呢。6、电瓶车

这类车型的危险大家都懂,加速快,几乎没几辆电瓶是遵守交规的,闯红灯、路上画S的,逆行的。

不是说他们是马路杀手,但电瓶是诱发伤亡的重要原因,大卡车碾压的有一大半都是这货,实际上行车记录仪主要就是用来记录这类事故。同样危险的还有四轮的老年代步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但不遵守任何规则,车速又慢,保护性又差,一旦事故就会很严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