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学不到的知识—如何调节内外后视镜

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车辆行驶在路上,后视镜特别是车辆的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虽然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驾驶员的“眼”,没它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那么小小的外后视镜你会用么?

●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 如何调节内后视镜?

相对来说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比较容易,首先保持合适的坐姿,然后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利用后视镜准确判断车距

驾车时,曾经觉得自己的距离感有点弱,有“距”可依的驾驶会更安全。(图中↓数据供参考:可根据个人身高和车身实际高低等情况作相应调整)告知身边的TA~!

扩展阅读

后视镜的正确调节方法


上路的之前,教练都会让我们先学会调整、观看后视镜;打方向盘;挂挡等一系列的基础动作!

调整后视镜

汽车上都装有三个后视镜,即左侧后视镜、右侧后视镜和中央后视镜。首先要把驾驶员座椅调整到最舒适的驾驶位置,然后才能调整后视镜。很多驾校为了应付考试,给学员说的后视镜调整方法并一定适用于真实的路面。今天小帮手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后视镜调整方法,后视镜调整好了,才能减少盲区,降低开车风险。

☆ 左侧后视镜的调整

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左侧后视镜的调整

☆ 右侧后视镜的调整

由于驾驶座位在左侧,所以司机对车身右侧的情况较难掌握,因此,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应大些,约占镜面面积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右侧后视镜的调整

☆ 中央后视镜的调整

左、右位置调整至镜面的左侧边缘,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一般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看不到自己,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调整要领是: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即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把自己右耳的影像放在镜面的左缘。

中央后视镜的调整

温馨提示:由于左右后视镜常年裸露在外,在镜面上很容易形成污垢。可以通过牙膏来进行清洁,把牙膏均匀的抹在镜面上,用清水洗净即可。清洗后效果非常明显,即使遇到雨水,也会结成球状而快速排除,不会沾在镜面成一片,让您的视野更加清楚。

驾校不教的知识--后视镜判断车距


后视镜作为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虽然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驾驶员的“眼”,没它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那么小小的外后视镜你会用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外后视镜的调节方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首先,调整好坐姿后,先把左、右边的外后视镜的角度调好。

左、右后视镜正确调节方法

驾驶员将座椅调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调整后的效果如上图所示。

车内后视镜的正确调节方法:

将后窗置于后视镜中央位置,并且保持地平线在后视镜中央。

调好后视镜的角度之后,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如何利用后视镜判断车距。

一、使用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1、后车占满外后视镜全屏

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此时两车的距离为3米,此时两车的距离已经很近,如果并线将非常危险。

2、后车占满外后视镜的1/2

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两车的距离为7米,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则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3、后车充满外后视镜的2/3

当后车充满外后视镜的2/3时,车距为5.5米,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4、后车充满外后视镜的1/3

后车充满后视镜1/3时,车距为10.5米,在日常行车时,这样的距离基本算是比较安全的,不过在高速公路或车速较快的环境下,并线还是要格外小心。

二、使用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1、后车前杠下沿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

两厢车在前:从内后视镜的展示效果来看,两厢车从视线上其实要比三厢车好一些,后窗角度偏执偏置,可以使其出现在后视镜中的视野有所提升。并且车窗面积相对于车身比例较大,因此观察后视镜当后车轮已经被盖住时,两车距离已经很近了,只有5米左右。

三厢车在前:由于三厢车型坐姿较低,相对来说视线与地面的夹角很小,外加三厢车后窗角度很斜。因此虽然后视镜的面积和SUV车型相似,但是真正映射出的视野并不算大,观察后车前杠重叠于本车后窗下沿时,辆车相距长达16米。(如下图所示)

2、后车机器盖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

两厢车在前:后窗较直,面积又很大,这导致后车格栅重叠住驾驶员视线时两车车距仅有2.5米左右,如果在中高速行驶时,可以轻点刹车提示后车保持车距。

三厢车在前:三厢车后窗横截面积小,并且一些车型尾部上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线,不过此时距离后车还有一段距离,可达8.5米,算是一个安全距离。(如下图所示)

3、后车挡风玻璃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

两厢车在前:这时两厢车需要注意,如果倒车入库时,后视镜中观察后车逐渐被视线埋没要非常小心了,因此两厢车后视镜内观察的景象相对直观,当后车格栅被埋没进视线后,两车仅有1米多的距离,并且当视线没过机器盖的一半时,两车相距就已经很近了。

三厢车在前:对于三厢车来说,倾斜的后窗多少会影响视觉上的判断,虽然同样是挡风玻璃下沿重叠视线,但是考虑到视线和三厢车突出的尾部,此时两车相距仅1.5米。(如下图所示)

可能有人会问,外后视镜判断车距为什么不受车型影响,而内后视镜却被车型的不同影响如此之大呢?

如上图所示,中间的三厢车型由于坐姿低,后窗倾斜的角度大,因此驾驶员的观察视线并不好,后视镜的视线角度与地平线夹角小,因此观察同样的标记物,实际距离最远。

上方的SUV车型由于车身高,相对来说视野要开阔一些,可以观察的范围也就等大更广,当标志物到达视线边缘时,要比三厢车型的实验距离偏近。

而两厢车由于车身小巧,车窗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占车身比例不小,因此相对来说视线更好,当标志物到达两厢车视线边缘时,距离其实已经很近了。

基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车外后视镜判断车距不用太过考虑车型因素,大家差别并不算大。然而车内后视镜判断车距就很难给出明确标准了,与车辆造型,车身形态等等都有关系,因此我们通过三种常见车型给大家作为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大家也要针对各自车型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标记点来准确的判断车距才最为保险。

总结:

外后视镜:

1、后面汽车占后视镜满屏时,车距大概是3米;

2、后面汽车占后视镜1/3时,车距为10.5米;

3、后面汽车占后视镜2/3时,车距为5.5米;

4、后面汽车占后视镜1/2时,车距为7米;

内后视镜:

1、后车前杠下沿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

两厢车在前,车距相隔5米左右;

三厢车在前,车距相隔16米左右;

2、后车机器盖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

两厢车在前,车距相隔2.5米左右;

三厢车在前,车距相隔8.5米左右;

3、后车前窗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

两厢车在前,车距相隔5厘米左右;

三厢车在前,车距相隔1.5米左右;

对于不同车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后视镜面积的不同,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后视镜面积较大的SUV及MPV车型来说,后车需距离足够近才会占满后视镜,而小车由于后视镜较小,因此无需离得很近就很容易被后车“填满”,所以实际操作中还要区别对待。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的车距并线才更加安全,应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一些。

温馨提醒:科学的使用和调节后视镜可以有效的提高视线,缩小视觉盲区。但是后视镜毕竟不是万能的,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产品,无论什么样的调节角度都不可完全避免盲区的存在,因此需要车主勤观察,必要时转头观察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同时后视镜作为驾驶员的第三只眼,在行车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后视镜形式,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

科目一知识普及:汽车上的内外部灯具


科目一考试内容有哪些?理论考试试题包括哪些?本期科目一知识讲座为各位介绍车灯的用途及位置。雨雾天该开什么灯?前方道路拥堵时应该开什么灯?对于车灯的使用及位置,各位都了解吗?通过接下来的讲解,希望能够让各位对车灯了若指掌。

一、内部灯具

1、顶灯:轿车及载货车一般仅设一只顶灯,除用作车室内照明外,还可兼起监视车门是否可靠关闭的作用。在监视车门状态下,只要还有车门未可靠关紧,顶灯就发亮。

2、阅读灯:装于乘员席前部或顶部,聚光时乘员看书不会给驾驶员产生眩目现象,照明范围较小,有的还有光轴方向调节机构。

3、行李厢灯:装于轿车或客车行李厢内,当开启行李厢盖时,灯自动发亮,照亮行李厢内空间。

4、门灯:光色为红色。装于轿车外张式车门内侧底部,开启车门时,门灯发亮,以告示后来行人、车辆注意避让。

5、踏步灯:装在大中型客车乘员门内的台阶上。夜间开启乘员门时,照亮踏板。

6、仪表照明灯:装在仪表板反面,用来照明仪表指针及刻度板,一般与示位灯、牌照灯并联。

7、工作灯:车辆维修时可以移动使用的一种随车低压照明工具,电源来自汽车发电机或蓄电池。

8、仪表板警指示灯:一般为红色、黄色,指示灯一般为绿色或蓝色。常见的有机油压力报警灯、水温过高报警灯、充电指示灯、转向指示灯、远光指示灯等。

二、外部灯具

1、前照灯:即大灯。装在汽车头部两侧,用来照明车前道路。有两灯制、四灯制之分。

2、雾灯:安装在汽车头部或尾部。在雾天、下雪、暴雨或尘埃弥漫等情况下,用来改善车前道路的照明情况。

3、牌照灯:装于汽车尾部牌照上方或左右两侧,确保行人在车后20m处看清牌照上的文字及数字。

4、倒车灯:光色为白色。安装在汽车尾部,当变速器挂倒档时,自动发亮,照明车后侧,同时警示后方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5、制动灯:即刹车灯。光色为红色,安装在汽车尾部。在踩下制动踏板时,发出较强红光,以示制动。

6、转向灯:主转向灯一般安装在汽车头、尾部的左右两侧,用来指示车辆行驶趋向。汽车车侧中间装有侧转向灯。转向时,灯光呈闪烁状。在紧急遇险状需其他车辆注意避让时,全部转向灯可通过危险报警灯开关接通同时闪烁。

7、示位灯:即示宽灯。安装在汽车前面、后面和侧面。夜间行驶接前照灯时,示位灯、仪表照明灯和牌照灯同时发亮,以标志车辆的形位等。

8、示廓灯:即角标灯。空载车高3m以上的车辆均应安装示廓灯,标示车辆轮廓。

9、驻车灯:装于车头和车尾两侧,要求从车前和车尾150m远处能确认灯光信号,要求车前处光色为白色,车尾处为红色。夜间驻车时,将驻车灯接通标志车辆形位。

10、警示灯:一般装于车顶部,用来标示车辆特殊类型。

注:光色一般采用白色、橙黄色和红色;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如消防车、警车、救护车、抢修车,则采用具有优先通过权的红色、黄色或蓝色闪光警示灯。

小编结束语:这在科目一考试中会出现相应的试题,希望各位不要在这一方面丢分。

倒车入库怎么正确调节后视镜


倒车入库是是科目二考试中必考的一项科目考试,在倒车入库考试中最重要的就是车上后视镜以及座椅的调节!

倒车入库后视镜的调整右后视镜尽量看到右后轮,因为在右倒库时,你完全要通过右后视镜确认入库时车身与边线的距离,特别是要确认右后轮是否会压到库角。左后视镜在保证能看到车身的情况下尽量看到远点。

根据多位教练及学友的交流,他们对于倒车入库左后视镜同样也是要求看到左后轮,经过反复验证,本人认为不是一个最佳的方式,我上面对于左后视镜的远点就是说是说倒车入库时边线你看到越长越好,因为在车身与边线距离的判断,车身与边线平行判断中,倒车入库左后视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倒车入库车身与边线平行及距离的确认,虽然在前面的叙述中提到倒车入库要同时看左右后视镜,但是长时的视觉停留还是在左后视镜,因为我们停车的参照点在左后视镜,这是要我们时刻牢记并且盯紧的。

科目三考试,离合、刹车、油门究竟该人如何踩?驾校都学不到!


在整个科目三驾照考试中,开车主要就是离合、刹车、油门的紧密配合。由于在驾考新规中,科目二中油门已经取消了,整个科目二考试中全靠半离合控制车速,所以很多朋友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在科目三练车过程中,习惯性的把左脚一直放在离合器上,在转弯或者减速时总是喜欢用离合去控制速度,其实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大家都知道,踩完离合就等于空挡,车速过快空档滑行会导致车不受控制,容易出车祸,另外,很有可能造成加空油,对发动机损害较大。那么在科目三考试中,我们因该如何去控制离合和刹车呢?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下我的经验。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第一:离合控制。在科目三中,离合器记住一个原则“快踩慢抬”。特别是在起步的时候,一定要缓慢抬起,不然很有可能导致熄火。除了起步,换挡,和停车这三个时候,左脚都只需要放在离合器旁边,不需要踩在离合器踏板上。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遇到急刹车时,是离合器和刹车同时踩。这样才会比较安全,并且不容易熄火。

第二:刹车。在科目三中,刹车记住一个原则“慢踩快抬”。刹车起到的是减速的作用,在转弯或者减速或者停车时,就需要踩刹车,停车时注意:正确的操作是当速度减到快要停下来时再踩离合踏板。平时其他操作都只需要踩刹车即可。

第三:油门。在科目三中,油门记住一个原则“慢踩慢抬”。油门也成为加速踏板,是我们科目三考试和刹车配合使用进行车速控制,在科三路考中加减档时一定要先松开油门在进行踩离合换挡。在通过路口,公交站台,学校等一定要松开油门,把脚放在刹车上以免紧急情况踩错。

以上《驾校学不到的知识—如何调节内外后视镜》内容由驾考网jkw86.com小编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驾驶汽车有所帮助,如想看更多关于“公交驾校学车指南”的内容请访问:公交驾校学车指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