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季热车,老司机也有失手的时候!

 热车  or不热车 

这是个一到 冬天 就被问起的问题

这是个连老司机都不清楚的问题

这是小编即将要为大家弄明白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

老司机常说的热车

和我们现在说的热车

其实是两回事儿

15年前

汽车发动机还处在“化油器”时代

没错,就是它

☟☟☟

这个“化油器”很矫情,若想要它好好工作

得到一定的温度

它才能很好地将燃油雾化

然后让燃油顺利抵达发动机

与里面的空气混合燃烧

若温度不够

化油器无法正常运行

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直接表现就是车子打不着,甚至熄火

老司机们因此养成了“热车”的习惯。

而现如今,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

现在汽车采用的是电喷或直喷系统

通过电脑精准控制喷油量

能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

在汽车启动后

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稳定转速

并且受外界的温度影响小

所以,即使在冬天

车子一发动就可以走了

且我国于2001年就已禁止销售化油器汽车

即2002年之后出厂的车都无需热车啦

毕竟汽车经过较长时间停放后

机油会流动不畅

刚启动时

变速箱和发动机未得到完整的润滑

因此在开车时,挂挡会有些生涩感

这属于正常现象

因为原地热车除了能使发动机变热乎外

没有一点好处!

原地热车将会导致费油、积碳、污染等 

很简单

上车打火、系安全带

调整坐姿及后视镜

整理发型、顺带补个妆什么的

最后看一眼周围环境:行了,开车走吧!

诚实的小编面对安全问题

 从!不!开!玩!笑!

小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现在的车子启动后大概30秒就可以开走了

启动后,随便动动身子,半分钟早过了

但谨记,不能一上来就暴力行驶

建议前1-2分钟尽量保持低速行驶

等汽车油温水温都正常了

就能尽情驰骋啦

小编带你了解的冬季“热车”大秘密

让你分分钟成为老司机!

驾考网扩展阅读

司机必看,全冬季热车知识整理!


冬季开车需要先热车,这是司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对于热车时间多长比较合适?自动挡车和手动挡车热车有何不同?很多司机却不了解。

天冷时,开车出行前,要先对车辆进行预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那原因什么大家清楚吗?热车时间多久合适?自动挡和手动挡车辆热车有何不同?这些相信你并不清楚,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为什么要热车?

车子经过长时间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又流回发动机下部之机油底壳内。

点火后,发动机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才会因机油泵浦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

原地怠速热车不可取

原地长时间怠速热车确实能够令发动机完全预热,但是这样做有不可小视的副作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发动机机件部分的磨损有超过90%的比例,是在冷车发动后3分钟内造成的。

因此,冬季特别是严寒的冬季,原地怠速热车很容易伤害发动机!

正确的热车方法

▼注意热车时间

冬天热车时间要根据气温、车辆和环境的不同而进行选择。

如果气温非常低,在零下5--10度之间,一般要热车3--5分钟左右,年数长的车辆时间还要加长。

如果是下雪天,热车时间要延长,因为落在发动机舱的积雪要全部融化了才行。

关于冬季热车,全国居然只有1%的人正确!


很多人知道要热车,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热车,怎么样去热车?今天百哥就告诉你们,如何去正确的热车。

为什么要热车?

车子经过长时间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又流回发动机下部之机油底壳内。

因此点火后,发动机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

才会因机油泵浦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

超九成的人用错了方法

原地怠速热车不可取,过度热车折寿!

大多数车主认为一大早或长时间不用车,发动车子以后,以怠速原地热车,等个三五分钟再上路对车最好。

做那1%的人

正确的热车方法应该是,在发动后30秒至一分钟后上路,保持在低车速。

发动机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一般保持2000转,否则发动机及变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损可是无法复原的。

待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大概需要3到5分钟时间),再恢复正常驾驶即可。

「区别对待手动挡和自动挡车型」

① 手动挡车型

建议先挂一档不踩油门,依靠此时发动机低转速缓慢行驶3~5分钟,控制车速在20-30km/h缓慢前行,当水温表指针上升到到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才可按序逐步加速升档。如果过程中遇到需要踩油门通过的路段,可浅踩油门,主要别让发动机转速超过2000转。

② 自动挡车型

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一般地,车况良好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这时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才可正常加速。

事实上,冬季热车可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排量、不同载重、不同气候环境而略有不同,并无统一模式可循,也不可生搬硬套。

结语

我们只要掌握一个重要原则——冬季热车应当是一个平稳升温、渐进加速的动态过程。百哥提醒你,不宜长时间原地怠速,初始起步后,一定要先低转速缓行,切记不可有过早深踩油门、急加速、急刹车等剧烈操控行为。

觉得本文不错的,请点ZAN↓↓↓↓

新手也有比老司机强的地方


作为老司机,在新手面前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自我感觉优良,喜欢指手画脚聊体会!殊不知自己身上的陋习比新手还多,而且多年的习性养成已经根深蒂固,想改都没那么轻易!不良的驾驶习性不仅对爱车造成损害,减缓爱车的使用寿命,也会增加用车成本。老司机们不妨自检一下,以下五大驾驶恶习,你有吗?

车没停稳就拉手刹

很多老司机都会犯这样的毛病,非常是出租车司机,每次停车几乎都是靠手刹刹停的,车还没停稳就早早的把手刹拉起,难道不知道手刹的学名叫驻车制动吗?顾名思义就是停车时才用到的制动!虽然停车拉手刹是个好习性,但这样做无疑是在毁车!

高挡低速行驶

为了达到节油的目的,一些开手动挡车型的老司机会一味地降低发动机工作转速,有的甚至不到1500转/分钟就强行升挡。对于大部分中小排量的手动挡车型,应该至少将升挡转速操作在2000转/分钟左右。发动机长期处于高挡低速运行状态可能导致积碳产生,从而出现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的不良后果。

单侧碾压减速带

很多老司机在通过减速带时,都喜欢只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一是显示自己车技了得,二是认为这样冲击小,对车子损害小。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长期受力不平均,这种单侧碾压减速带的习性很轻易损害了悬架系统。

过度热车

过度热车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很多老司机开了十几、甚至几十年车,当然习性也是几十年前的习性,开车前喜欢采取原地怠速热车的方式,事实上,原地怠速热车不仅效果有限,还白费汽油和时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原地热车30秒左右后,立刻上路行驶。但由于此时引擎及驱动系统都尚未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仍应将转速操作在约2000转/分钟之内,待水温达到正常后方可高转速运行。

停车车轮不回正

很多老司机的停车技术都非常了得,面对任何难度的车位都能“一把进”,但入位后习性大大咧咧的匆忙离车,并没有养成车身调直、车轮回正的习性。长期这样停车的话,极易导致转向机构、悬挂以及轮胎的损害!

虽然老司机有新手无法比拟的驾驶技术以及丰富的体会积存,但多年来养成的坏习性(臭毛病)却早已根深蒂固,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如新手!在此车妹提醒这些自认为是“老司机”的车友们,造车技术在不断进步,你们的驾驶技巧也应该与时俱进,就像按键手机被触屏手机所取代一样,新奇事物总要习性,不然早晚有一天要被“新手”们嘲笑!

冬季热车的注意事项


关于冬季热车这个话题已经谈论很久了,有些车主认为必须要原地热车10分钟才可以上路行驶,还有一些车主认为热车就是在浪费汽油,不需要有这个过程,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发动机冷车启动后必须要有一个热车的过程,但是需要车主掌握好一个时间。

刚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内部零件的润滑较差,如果立即挂挡行驶,会对发动机造成严重的磨损,尤其在冬季的磨损会更大。热车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最重要的是让各部件得到充分润滑。发动机机械部分的磨损,主要都是在冷车启动2分钟内造成的,正确热车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对于现在使用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而言,当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冷车启动后热车时间不宜过长,大概2分钟左右就可以上路行驶了。对于北京的冬季来说,冷车启动以后需要热车3至5分钟,待水温表稍有变化后再上路行驶,在水温未达到正常值以前,切记不要高转速、高车速行驶,应在低速行驶中使发动机水温慢慢达到正常值。

有很多车主对行驶中热车存在误解,认为发动机应当在原地预热升温,原地热车超过10分钟的车主非常多。其实长时间原地热车并不是很科学,原地怠速热车会浪费汽油和时间,最主要的是会产生积碳。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长,积碳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车辆的动力性,以及燃油消耗,所以说要避免原地怠速时间过长。

其实热车这个内容很简单,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车主都很难做到正确的热车。就是因为日常驾驶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操作,所以爱车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我们希望广大车友通过这些爱车的小常识,从此能够正确的去爱护车辆,避免一些错误的操作,在保护爱车的同时也为您节约了维修费用。

冬季热车怎样正确? 原地热车不可取


许多人知道要热车,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热车。其实,热车的主要原因在于:车子经过长时间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又流回发动机下部之机油底壳内。因此点火后,发动机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才会因机油泵浦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

1、着车就走害处大

不知您是否注重到:我们在启动车辆时通常可发觉,转速表指针会瞬时处在比正常怠速转速高一倍以上的位置(自动档车更为明显)。这是点火着车时,现代轿车上的电脑自动操纵模块(俗称ECU)在让喷油系统多喷一些燃油到汽缸内,来提升发动机的转速,以便在冷车状态下可迅速升温。至于冷车转速升高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每一款车所处的外部环境温度和ECU的设置,并不是每辆车都会是相同的转速值。

在车辆启动后,怠速时润滑油还没有供给到位,所以最轻易发生磨损。依据统计数据显示,发动机机件部分的磨损有超过90%的比例,是在冷车发动后三分钟内造成的。因此,冬季、非凡是严寒的冬季,原地怠速热车很轻易损害发动机,建议车主采用低转速缓慢行驶的方法热车。

2、原地怠速热车不可取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冬季着车后不能马上正常行车,那就先把车打着怠速,等发动机转速回落到正常水平,水温表指数也上来后,再行车不是更好?原地长时间怠速热车确实能够令发动机完全预热,但是这样做有不小的副作用。

正确的热车方法应该是,在发动一分钟后上路,但此时千万勿以高转速行驶,应维持在低车速,发动机转速以不超过3000转为限,一般维持2000转,否则发动机及变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损可是无法复原的。待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再恢复正常驾驶即可。

3、正确的热车方法

冬季启动后,水温会低于正常温度,要等到水温正常后才可以逐步加速。点火着车后在原地稍作等待(等待的时间取决于转速下降后相对稳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例如车辆刚着车时转速在2000转以上,约30秒~1分钟以后,看发动机转速表指针下降到约1200转(但此时还没降到正常怠速800~1000转),且已基本稳固无明显动摇,车身也没有明显的抖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挂档起步了。

4、冷车上路转速操纵在2000转以内

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一般地,车况优良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不少老手们正是借助此时的低速行走来热车,呵呵,这可是个小窍门)。此时自动变速箱不会升档,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才可正常加速。

值得提醒的是,假如经常让自动档车在冬季冷车时瞬时踩踏油门,急速上升到3000~4000转完成自动升档,这样无疑会对自动变速箱内的离合器片和制动片,包括里面的滑阀机构,都会造成一定的异常磨损,同样会缩短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小结:事实上,冬季热车可依据不同车型、不同排量、不同载重、不同气候环境而略有不同,并无统一模式可循,也不可生搬硬套。我们只要掌握一个重要原则——冬季热车应当是一个平稳升温、渐进加速的动态过程。不宜长时间原地怠速,初始起步后,一定要先低转速缓行,切记不可有过早深踩油门、急加速、急刹车等剧烈操控行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