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高手整理了一年的驾驶技巧,全是你需要的!

导读

行车安全的基础是技术和经验,好的驾驶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下面是开车高手辛劳一年整理的一些驾驶技巧,其中很多是应变技巧。好东西就要大家一起分享呢!

技巧一:如何推断前后左右的车距

在马路上开车,我们首先要推断的就是边线和中线的位置,以及前后车距。但是这对新手来说却很困难。下面就用几张图教会你。

车与中线和路边的距离:60公分最佳

当左雨刮器凸起的节点与地面物体重合时,左轮就在该位置上压过

当玻璃棉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

当右雨刮器结点和路边重合时,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达到离路边10厘米靠边停车的效果

前后车距的推断:防追尾

推断前车距离: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两车相距约一米;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时两车相距约两米;

后视镜推断后车距离:

1、后车影占后视镜全部时,车距约3米;

2、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二时,车距约5米;

3、后车影占后视镜二分之一时,车距约9米;

技巧二:开车时的技巧

1、上车先看车:上车前看下车的外况、轮胎、车底下有没有漏油漏水。若一个星期没开,开车前要检查一下机油、冷却水、刹车油。

2、一档起步:若二档起步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而且会导致离合器磨损,所以轿车无论排量多少,都应一档起步。

3、带档刹车:带挡刹车时发动机产生制动力,能操纵两个驱动轮同步,防止刹车时跑偏。非凡重要的是,空档时刹车助力器的辅助力会大大降低。所以当车快要停下时,再踩下离合,退到空档,以防熄火。

4、公交车站有危险:这里常有乘客下车后急急忙忙向马路对面跑。也有个别公交出站时不打转向灯。所以路过时要小心。

5、前车忽然让路有危险:前车忽然让路,千万别急着往前超车,很有可能前面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发生。

6、延时熄火:长时间行驶发动机会处于高温状态,若停车后马上熄火,将对发动机有损害。正确的做法是,让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运转二分钟左右再熄火。

技巧三:停车时的技巧

1、路边发车或停车要打转向灯:路边发车或临时停车时,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并且观看后视镜,确定没车、没行人时再靠停。 

2、车停明处:要选明亮、宽敞、无障碍、视距远的地方停,千万不要往阴暗的角落里藏。长时间停车最好进停车场。

3、高速公路停车:非凡情况下需要停车,要停在最右侧应急车道内,并开双闪灯,三角牌放在车后150到200米处,50米以内等于没放。

4、路边顺向停车技巧:路边顺向只有一个车位时,只能选择倒车入位。方法:向前开,让自己的车尾与前车尾对齐。两车相距1米,停车。原地往右打足方向盘,成45°角慢退。当自己车头与前车车尾成一直线时,迅速将方向盘向反方向打足,慢退,车就基本能停好了。

5、车里别放什么东西:车内物品收藏好,从车外能窥见的部位不能有他人感爱好的东西。放了一个空皮包,可能被砸碎风档玻璃!

技巧四:省油的技巧

1、保持最佳车速:最省油的行车状态是匀速直线行驶,最省油的车速小排量车是时速60-80公里,中排量车是80-100公里。

2、不要狠刹车:假如前面需要停车,应该提前收油,带档滑行减速,而不是冲到跟前狠刹车。刹车实际消耗的是宝贵的汽油,刹的越狠,白费的越多。

3、满胎压::确保轮胎气压正常。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耗油量。汽车轮胎的压力要严格按各车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夏季为防止路面高热,非凡是跑长途时轮胎发热,轮胎内气体膨胀,压力增加许多,可略减一点气压,减10%。

4、半箱油::减轻车身重量,就是降低耗油量。不要装了满满一箱油在市内跑近道,这就是“油耗油”!考虑到汽油泵装在油箱里,靠汽油散热降温,所以假如不出远门,保持半箱油最好。同时,车内一定精简,少一分重量,省一分油。

技巧五:外出防范技巧

1、慎重加油:只到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加油。

2、行车防抢:行驶中遭遇有意碰撞事故,不要下车,马上报警。假如对方采取过激行为,应迅速驾车离开现场,继续报警。此外,常有不法之徒乘机向车内示意或敲打车窗,当驾驶员以为是车辆出现了问题下车检查时,不法之徒趁机将车内的财物盗走。

3、停车防盗:停车时,要将车内所有物品,包括后背箱中物品,当着保安的面,全部取出。许多宾馆的保安监守自盗。

技巧六:雨天驾驶技巧

1、雨中制动要提前:泥水路面的制动距离最大的能达到正常路面的3倍!雨天还是慢点悠,提早刹车。

2、不要降低胎压:常有人在雨季将胎压降低,希望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滑。其实这恰恰适得其反!增加接触面积就降低轮胎单位面积对地面的压力,使排开轮胎与地面之间水膜的力量减弱,使轮胎更轻易打滑。因此,降低胎压不能防滑,增加胎压反而防滑。

3、打雷不下车:即使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车内反而安全。但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收音机的天线一定要收起来。

4、过泥泞地段:一是防滑,二是防陷,按前车的车辙走。进入泥泞地段之前先换低速档,中途不可换挡,否则会瞬间失去动力而停车。万一陷入泥泞,千万别踩油门,否则驱动车轮只会使车愈陷愈深。若没有其他垫车轮的东西,可将打滑轮胎的气放到快要扁了,增加抓地的摩擦力。然后挂2档,半离合,加油,慢慢起步。

这些技巧收藏着,以后总会有用的!

驾考网编辑推荐

老司机整理了10年的安全驾车经验(建议收藏)


这是一篇来自网友真实经历的帖子。内容虽长,但这些乘车、驾车的经验,值得每个人认真一读。

我同学,也是我邻居,刚当爸爸不久,出车祸走了,父亲瘫痪了,老婆带孩子改嫁了,家不像家了,这个事对我触动特别深,自从镇上通了公路,平均每个月都要撞死一个人,每次看到事故,我都告戒自己:活着,才是硬道理。

我有位师傅,跟他学安全驾驶,他有15年驾龄,但他没有教我特技驾驶,也没有教我应急处理,就送了我两句话:

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把交通规则研究透,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

我贪生怕死,师傅给我的建议,我绝对服从,先研究理论,再上车实践,每个月去请师傅吃一次饭,邀请他坐我的车,给我纠正一些陋习……

我自驾8万公里,走过隧道、沙漠、高原、戈壁滩、盘山公路、雪地、草原、冰面、北京、上海,全年基本无事故。在路上,目睹了多起车祸,可悲又可叹。很多人死于无知,是对交通规则的无知!

我把在路上所见所闻以及我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写出来,希望你看完能有所思考,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1、白色车,安全系数更高

黑色车发生事故的概率要远高于白色车。特别是傍晚的时候,远处跑来一辆黑色轿车,总感觉像穿了隐形衣。

2、安全带必须系,无论前排还是后排

福建有个青年,带着父母、老婆孩子外出旅行,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追尾,四死一伤,五人均未系安全带,追尾时,司机直接飞出车外,当场死亡!

据统计:30%的事故伤亡,与不系安全带有关。

我上车,第一件事先系安全带,不管谁坐我的车,我都提醒大家系上安全带,无论前排还是后排,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不会系安全带,如果带他们出门,我会先帮他们系上,我再上车。

如果带儿子出门,我会先安装儿童座椅。

切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带孩子出门,必须安装儿童座椅,车祸是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安全座椅可以提升儿童车祸时的生还率,儿童,不能坐在副驾驶!

3、日间行车灯,可以提升行车安全系数

在欧洲,所有新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

我以前并不知道什么是日间行车灯,后来,经常跑高速,每当后面出现某些品牌的车辆时,我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它们,因为它们开着灯,在后视镜里很显眼,每当此时,我都提前准备让超。

日间行车灯,可以让前方车辆第一时间感知到你,而且不刺眼。任何车辆都可以安装。

4、发动引擎前

先将钥匙旋转到ACC状态,让电脑进行故障检测,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大约需要6~8秒。

我媳妇开车时,每次我都提醒她,她问我,咋这么复杂?我告诉她,ACC状态是行车电脑进行系统参数调整,如果每次都是直接点火,久而久之,会使行车电脑参数紊乱,车子爬坡无力、积碳严重、油耗变大,即便发动机大修,也很难排除故障。

5、10%的交通事故与后视镜盲区有关

左右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车身占镜子1/4。车内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能看到自己的右耳。

我开车时,习惯用右眼扫描车内后视镜,全程对后面车辆信息掌握的一清二楚,是该让还是闪,我都会提前做出判断的。

有次,从临沂机场接人回家,走京沪高速,前面发生了事故,堵车了,我很远就提前刹车了,停下车后,我在后视镜里看到有辆大货车猛闪灯,我意识到他可能刹不住车了,我急忙挂上档钻到了应急车道里,大货车拖着长长的刹车线停到了我原来的位置,多亏我逃跑了,否则就被挤成了相片。

6、变道、转弯时提前200米打转向灯

灯光、喇叭是行车语言,你的行车意图是什么,一定要告诉别人,告诉的越早,你越安全。

打转向灯,是一种潜意识,即便在我们村里开车,转弯时,我也提前打转向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生命不尊重,命运就不尊重我们。

7、太阳膜

很多人喜欢帖深色膜,但是深色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夜间行车,看不清左右后视镜。

在阿拉善沙漠公路上,前面大货车轮胎甩起了一块石子,恰好击中了我的挡风玻璃,玻璃碎了,不过没击穿,多亏贴了太阳膜,否则我就挂了,因为石头砸中我正前方。

在陕西潼关,看到了一起车祸,一辆奔驰车被大货车上掉下来的三角铁给击中了挡风玻璃,因为太阳膜的缘故,三角铁卡在了玻璃上,没有完全击穿!

8、座椅头枕高度,要高于后脑勺

被时速100的车辆追尾,倘若没有头枕保护,可以瞬间把驾乘人员脖子扭断!

中高档轿车,座椅比较高,基本无需调整,除非是身高1米8以上的驾乘人员。低端轿车,座位比较浅,头高出座位很多,此时就需要调整头枕。

同样的道理,不仅要调整驾驶座的头枕,副驾驶、后排座椅都要调整到最佳状态,因为那里可能坐着是我们的父母、朋友……

9、预防爆胎三要素

选用大品牌轮胎、定期保养轮胎、安装胎压检测仪。

虽然爆胎的几率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但是一旦爆胎,就GAME OVER了。

什么时候,需要做平衡与定位呢?

当你松开方向盘,车辆跑偏时,需要去做四轮定位。当方向盘发抖时,需要去做四轮平衡。

否则会有吃胎现象,久而久之,就爆胎了,如果自己没有判断经验,可以每1万公里去做一次,这是保养轮胎的最好方式,而且工作人员会提前告诉你是否需要更换新轮胎。

10、停车倒车

关于停车,我有几点经验:停车时,车头朝外,出去时,不需要倒车。上车前,观察四周,其一、查看车辆周围有无异常。其二、规划出库路线。倒车时,多进少退,相比倒车而言,前进的安全系数肯定要高。

11、特殊路段,多按喇叭

我喜欢按喇叭,因为我吃过亏,2011年秋天,带着父母去山区游玩,在盘山公路上,转弯时,我忘记了按喇叭,结果与一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多亏双方无大碍,切记:山路转弯,必须按喇叭。

要有预警意识,前面有视觉盲区时,要假设会突然有人冲出,应该提前按喇叭预警,在经过特殊路段时,不仅仅要按喇叭,而且随时处于“备刹车”状态,所谓的“备刹车”是指:把脚放到刹车上,随时准备急刹。

12、珍惜生命,远离大车

远离大车,是指:既不尾随货车,也不被货车尾随。因为无论我们追尾货车还是被货车追尾,我们都是以卵击石。

还有,在行驶过程中,一定不要和货车并行,有辆奇瑞QQ,在转弯时与大货车并行,大货车发生了侧翻,小QQ被压到了身下,真的压成了相片。不管跟什么车辆并行,都会增加安全隐患。

所以,对于大车,要么让,要么超。

13、超车四要素

预判、打灯、喇叭、减档。

关于超车,我遭遇过两次危险。

第一次:在汶川213国道,超车时,对面驶来一辆大货车,我无处躲藏了,旁边的牧马人让速给我,我躲过一劫。汶川的公路弯道比较多,我有些卤莽了,从那以后,我反复告戒自己:没有绝对把握,绝不超车。

第二次:在连霍高速,我超一辆大货车,我先打转向灯,然后加速,正准备超过大货车时,它也突然超车,我只能紧急刹车。这个事给我很深的警示,错误在于我,首先,我应该先判断大货车前面交通状况,从而推测大货车是否有超车需求。

在超车过程中,我会闪灯、按喇叭提醒大货车。这两次事件,给我敲醒了警钟,现在,我对超车操作要求很苛刻:

观察后面车辆。如果后面有车辆正在超车,此时我们不能打转向灯,否则后面车辆判断不准我们的行车意图,容易发生意外。

当被超车辆前脸完整出现在右后视镜里时,打右转向灯,回到原来车道。隧道、桥梁、弯道,都是不允许超车的,切记!

14、安全距离

有次,我送媳妇回上海,在沿海高速上,前面发生了6车追尾,我是第7辆,我躲过去了,有幸运的成分,但是更主要的是我给自己预留了绝对安全的距离,我发现事故后,第一时间急刹车,等快停下时,我往右打了一下方向盘,切到了另外一个车道,后面又是急刹车的声音,那天是正月十五,下小雨,真是万幸,急刹车时,车子是什么状态呢?后面的枕头、水果,都飞到仪表盘上来了。

我遇到最惨的一次事故,是在连霍高速洛阳段,一辆车子直接飞到了桥下,原因是他从应急车道超车失败,撞到了护栏上,车身旋转以后,翻过了护栏,吓的我浑身发抖。

在高速上,经常遇到在应急车道换备胎的,99%的都存在违章行为,有的不摆放三角架,即便摆放也达不到150米的安全距离。按照规定,车内人员必须到护栏外等候,但是多数都在围观,其实,有些时候,上帝是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了。

15、高速行车时,不要太靠近护栏

在高速公路上,小轿车多数时间在最左侧车道行驶,因为紧靠护栏,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车道最左侧,积累了很多螺丝、钉子之类的轮胎杀手。

距离护栏太近,稍微马虎一下,可能就蹭到了护栏,这种事故太多了!

16、行车时,注意每一块交通提示牌

每一处交通提示牌,都不会是多余的。

能提前预警,如前方施工、事故多发地、前方急转……

能预防违章。

17、高速公路上

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错过了出口,在超车道上倒车,长达3分钟,后面有辆白色小轿车在躲避时,先撞到了左边护栏,又撞到了右边护栏,车毁人亡,黑色轿车逃逸,虽然没有发生刮蹭,但是黑色轿车要负刑事责任,上海警方已经发出了通缉令。

不要组队跑高速。

有个婚车队伍,第一辆车追尾了大货车,后面的婚车连续追尾,根本原因就是安全距离不够,纵然清一色豪车,照样面目全非!

有些车友搞自驾游,也喜欢在高速上组队跑,很拉风,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是连环追尾。

18、安装行车记录仪

遇到碰瓷的,可以作为证据。

遇到交通事故,便于划分责任。

拍摄沿途风景,例如穿越沙漠时,行车记录仪能把全程拍摄下来,特别震撼。

19、车速过快过慢,都很危险

人们往往有个误区:越慢越安全,其实未必。在路上行驶,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越少,自己越安全。当车速过快时,你需要挨着超别人,当车速过慢时,别人轮流超你,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无论什么情况,开车时都不能打电话,人在打电话时,注意力比酒后驾驶还差。

20、切记,莫飚车

时速150,相当于射箭的速度,一旦发生事故,万物皆箭头。

时速160,发生事故,生还率几乎为零,不管什么车。

21、最后几点注意

安全气囊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安全气囊是炸弹。

进隧道,减速开灯。

长途旅行,必须携带拖车绳,既方便自己,又方便别人。

行车时,一定要锁车门。

尽量避免开夜车。

吃了感冒药别开车。

不可疲劳驾驶,适当给自己提神。

在秦岭高速上,看到一条标语:每一条交通规则,都是用血写成的。现实生活中,违章又无处不在,为什么呢?

侥幸心理。

平时不系安全带,偶尔酒后驾驶,平时闯闯红灯,晚上出来飚飚车,从来没出过事故,安全意识越来越淡薄,总感觉车技好无所谓,其实,靠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据统计:驾龄5~6年属于事故高发期。

不懂规则。

我媳妇拿驾照比我早,而实际上,她对交通规则了解甚少,例如,经过隧道时不开灯、夜间会车时不变光……她没有违章的本意,却已经违章了,给自己埋下了安全隐患。

珍爱生命,安全驾驶。

驾驶证满一年需要年审?90%的学员都不知道......


很多学员考到驾照之后,对自己千辛万苦取得的驾驶证并不了解。还有超过90%的学员会听信传言,比如驾驶证过了实习期还要年审、实习期扣分超过6分要延长......

其实,关于C1、C2的驾驶证,你真正需要知道的,都在小编为您整理的注意事项中了。

一、实习期

刚拿到驾驶证的新手司机都有一个实习期,从你获得驾驶证当日算起,实习期为一年,具体时间段在驾驶证副页上标注了。

实习期期间,你可以正常驾车上路,只要注意4点:

1、必须悬挂实习标志,否则要被罚款200元。

2、不能单独上高速,必须有驾龄超过三年的老司机陪同,否则也是罚款200元。

3、不能驾驶营运车,不管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都不可以!否则罚款200元。

4、不能记满十二分,一旦记满12分,则注销驾照,你要重新报名学车。

实习期圆满结束后,自动转为”正式司机“,不需要办任何手续。

二、换证

虽然实习期结束不用换证,但是实习期后,有两个时间点,驾驶人要按照规定到指定单位,更换驾驶证。

在驾驶证有效期满的前三个月内,请驾驶人及时更换。

若过期一年内未换证,还可以按正常流程办理;若过期超过一年,不到三年未换证,需重考科目一,通过后方可换证;若过期超过三年未换证,驾照就被注销了,你就要重新报名学车了。

三、记满12分咋办?

虽然过了实习期,记满12分不至于直接注销驾驶证,但是既要罚款,还要学习道路安全知识,并重考科目一,和这些麻烦事儿比起来,遵纪守法更简单。

因为朋友的车祸,他整理了十年的驾车经验,看完绝对受益


我同学,也是我邻居,刚当爸爸不久,出车祸走了,父亲瘫痪了,老婆带孩子改嫁了,家不像家了,这个事对我触动特别深,自从镇上通了公路,平均每个月都要撞死一个人,每次看到事故,我都告戒自己:活着,才是硬道理。

我有位师傅,跟他学安全驾驶,他有15年驾龄,但他没有教我特技驾驶,也没有教我应急处理,就送了我两句话 :

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

把交通规则研究透、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

我贪生怕死,师傅给我的建议,我绝对服从,先研究理论,再上车实践,每个月去请师傅吃一次饭,邀请他坐我的车,给我纠正一些陋习……

我自驾8万公里,走过隧道、沙漠、高原、戈壁滩、盘山公路、雪地、草原、冰面、北京、上海,全年基本无事故,在路上,目睹了多起车祸,可悲又可叹,很多人死于无知,是对交通规则的无知!

以下是正文:

1白色车,安全系数最高

澳大利亚研究者新近发布调查报告,黑色汽车在白天与黑夜的事故率均高居榜首。在白天,黑色汽车比白色汽车事故率高 12%,在黎明前和黄昏后则高47%。

特别是傍晚的时候,远处跑来一辆黑色轿车,总感觉像穿了隐形衣,我还是比较喜欢白色车,总是很显眼。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白色汽车油耗低,原因是车身反射能量,节约空调油耗,不过这个说法未得到权威证实。当时,我买白色捷达,除了安全因素考虑外,还有一个原因:白色车便宜。

2安全带必须系,无论前排还是后排

福建有个青年,带着父母、老婆孩子外出旅行,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追尾,四死一伤,五人均未系安全带,司机平时安全意识就不高,还使用了安全带卡扣,追尾时,司机直接飞出车外,当场死亡!

据统计:30%的事故伤亡,与不系安全带有关。

我上车,第一件事先系安全带,不管谁坐我的车,我都提醒大家系上安全带,无论前排还是后排,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不会系安全带,如果带他们出门,我会先帮他们系上,我再上车。

如果带儿子出门,我会先安装儿童座椅,切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带孩子出门,必须安装儿童座椅,车祸是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

如今,如果开车不系安全带,我倒是觉得不习惯,不自在!

3日间行车灯,可以提升行车安全系数

在欧洲,所有新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

我以前,并不知道什么是日间行车灯,后来,经常跑高速,每当后面出现奔驰时,我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它们,因为它们开着灯,在后视镜里很显眼,每当此时,我都提前准备让超。

后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叫:日间行车灯,可以让前方车辆第一时间感知到你,而且不刺眼,让人不反感,可以大大提升黑色车的安全系数。

有人会问,如果白天开着大灯,是不是一样的效果?

肯定不一样,开大灯刺眼,反而增加了危险系数,其实,任何车辆都可以安装日间行车灯,在淘宝上可以买来自己装,很简单,很方便,也很帅!

4发动引擎前

先将钥匙旋转到 ACC 状态,让电脑进行故障检测,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大约需要 6~8 秒。

我媳妇开车时,插上钥匙接着点火,每次我都提醒她,要先把钥匙旋转到 ACC状态,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她问我,咋这么复杂?我告诉她,ACC 状态是行车电脑进行系统参数调整,如果每次都是直接点火,久而久之,会使行车电脑参数紊乱,车子爬坡无力、积碳严重、油耗变大,即便发动机大修,也很难排除故障。

我有个习惯,很喜欢研究说明书,新车买来后,我挨着说明书把车子研究了一遍,在说明书里,对于点火步骤有明确说明,要求钥匙必须在 ACC 状态停留 6 秒。

平时上车时,我先把钥匙插上,旋转一下到达 ACC 状态,然后系安全带,等安全带系好时,故障灯已经熄灭,摸一下档位,踩离合,点火,这些都是在驾校里学的,这些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今天。

510%的交通事故与后视镜盲区有关

新手必须学会调整后视镜,有 10%的交通事故与后视镜盲区有关! 左右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车身占镜子 1/4。 车内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能看到自己的右耳。

有几点说明:(1)调整后视镜时,要选择水平路。(2)调整驾驶座位时,要重新调整后视镜。(3)后视镜是有视觉盲区的,不要迷信后视镜。

开车时,要做到“前怕狼后怕虎”,即要观察前面车辆行驶情况,又要掌握身后车流信息,提早做出预警判断。

我开车时,喜欢用右眼扫描车内后视镜,全程对后面车辆信息掌握的一清二楚,是该让还是闪,我都会提前做出判断的,有次,从临沂机场接人回家,走京沪高速,前面发生了事故,堵车了,我很远就提前刹车了,停下车后,我在后视镜里看到有辆大货车猛闪灯,我意识到他可能刹不住车了,我急忙挂上档钻到了应急车道里,大货车拖着长长的刹车线停到了我原来的位置,多亏我逃跑了,否则就被挤成了相片。

学会观察后视镜,学会分析后面车辆的行车意图。后视镜的盲区在什么位置呢?

我仔细观察过,对方车辆的前轮与我们车辆的后轮相平时,我们在后视镜里看不到它,也就是我们正在被超车时,此时回头观察,车辆位于后门玻璃处。所以,无论变道,还是调头,都应该快速回一下头,观察一下左边有没有车辆。

很多出租车的左右后视镜上贴有一个小圆镜,这叫盲点镜,有两个作用:(1)扫除盲点。(2)倒车时,可以看到后面两个轮胎的位置。

6变道、转弯时提前200米打转向灯

灯光、喇叭是行车语言,你的行车意图是什么,一定要告诉别人,告诉的越早,你越安全。

假如,你变道时,没有打转向灯的习惯,前后车辆不会提前为你的变道做准备,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可能前面车辆也突然变道了,可能后面车辆突然加速了,这些都是你的潜在危险。

为什么要提前 200 米呢?原因:

处于盲区的车辆,会发现你的行车意图,他们要么让超,要么加速;

让前后车辆做好让超准备。

打转向灯,是一种潜意识,即便在我们村里开车,转弯时,我也提前打转向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对自己生命不尊重,命运就不尊重我们。

7太阳膜要选浅色的

我家小捷达,贴了深色膜,优点很明显:隔热效果好、隐私空间好。 时间长了,我发现深色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夜间行车,看不清左右后视镜,必须开着前面两个窗户。

傍晚时,车内后视镜一片模糊,因为后挡风玻璃也是深色膜。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要么贴浅色膜,要么装窗帘,不过前挡风玻璃,我一定会贴膜的,原因有二:

在阿拉善沙漠公路上,前面大货车轮胎甩起了一块石子,恰好击中了我的挡风玻璃,玻璃碎了,不过没击穿,多亏贴了太阳膜,否则我就挂了,因为石头砸中我正前方。更换玻璃时,我专门去雷朋专卖店贴的正品膜。

在陕西潼关,看到了一起车祸,一辆奔驰车被大货车上掉下来的三角铁给击中了挡风玻璃,因为太阳膜的缘故,三角铁卡在了玻璃上,没有完全击穿!

8座椅头枕高度,要高于后脑勺

头枕,主要作用是在被追尾时,保护颈椎,被时速100的车辆追尾,倘若没有头枕保护,可以瞬间把驾乘人员脖子扭断!

中高档轿车,座椅比较高,基本无需调整,除非是身高1米8以上的驾乘人员。

低端轿车,座位比较浅,头高出座位很多,此时就需要调整头枕,我身高1米76,开捷达时,需要把头枕调到最高,才刚刚符合安全标准。

同样的道理,不仅要调整驾驶座的头枕,副驾驶、后排座椅都要调整到最佳状态,因为那里可能坐着是我们的父母、朋友……

9预防爆胎三要素

选用大品牌轮胎、定期保养轮胎、安装胎压检测仪。

虽然爆胎的几率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但是一旦爆胎,就 GAME OVER 了,所以在轮胎上,我是绝对重视,毕竟我是长途旅行,容不得半点马虎。

什么时候,需要做平衡与定位呢?

当你松开方向盘,车辆跑偏时,需要去做四轮定位。 当方向盘发抖时,需要去做四轮平衡。

否则会有吃胎现象,久而久之,就爆胎了,如果自己没有判断经验,可以每1万公里去做一次,这是保养轮胎的最好方式,而且工作人员会提前告诉你是否需要更换新轮胎。

10停车倒车

停车时,车头朝外,上车前,观察四周,倒车时,多进少退。 关于停车,我有几点经验:

停车时,车头朝外,出去时,不需要倒车。

上车前,观察四周,其一、查看车辆周围有无异常。其二、规划出库路线。

倒车时,多进少退,相比倒车而言,前进的安全系数肯定要高。

11在不禁止鸣笛的路段,尽量多按喇叭

我喜欢按喇叭,因为我吃过亏, 2011 年秋天,带着父母去九仙山游玩,在盘山公路上,转弯时,我忘记了按喇叭,结果与一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多亏双方无大碍,切记:山路转弯,必须按喇叭。

要有预警意识,前面有视觉盲区时,要假设会突然有人冲出,应该提前按喇叭预警,告诉对方有车来了,在经过特殊路段时,不仅仅要按喇叭,而且随时处于“备刹车”状态,所谓的“备刹车”是指:把脚放到刹车上,随时准备急刹。

喇叭是行车语言,在超车时,一定要按喇叭。

我师傅在教我开车的时候,他也反复嘱咐过我,多按喇叭没害处,我有个车友,她不喜欢按喇叭,她认为太烦人,容易惹来骂声,我告诉她:出门在外,咱宁愿被骂,也别撞到人。

打个比喻:店小二提着滚烫的开水在人群中穿梭,一种是老远就高喊:开水开水,让让,小心烫;一种是闷不出声。哪种更容易烫到人?

12珍惜生命,远离大车

远离大车,是指:既不尾随货车,也不被货车尾随。因为无论我们追尾货车还是被货车追尾,我们都是以卵击石。

货车在前:遮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一旦货车急刹,我们很容易钻到货车下面。

货车在后:货车刹车距离长,一旦前面有紧急情况,我们急刹,货车就把我们追尾了,瞬间把我们压缩成了相片!

还有一点,在行驶过程中,一定不要和货车并行,有辆奇瑞 QQ,在转弯时与大货车并行,大货车发生了侧反,小 QQ 被压到了身下,真的压成了相片。不管跟什么车辆并行,都会增加安全隐患。

所以,对于大车,要么让,要么超。

13超车四要素

预判、打灯、喇叭、减档。 关于超车,我遭遇过两次危险。

第一次:在汶川 213 国道,超车时,对面驶来一辆大货车,我无处躲藏了,旁边的牧马人让速给我,我躲过一劫。汶川的公路弯道比较多,我有些卤莽了,从那以后,我反复告戒自己:没有绝对把握,绝不超车。

第二次:在连霍高速,我超一辆大货车,我先打转向灯,然后加速,正准备超过大货车时,它也突然超车,我只能紧急刹车。这个事给我很深的警示,错误在于我,首先,我应该先判断大货车前面交通状况,从而推测大货车是否有超车需求。

其次,在超车过程中,我应该闪灯、按喇叭提醒大货车。 这两次事件,给我敲醒了警钟,如今,我对超车操作要求很苛刻:

观察后面车辆。如果后面有车辆正在超车,此时我们不能打转向灯,否则后面车辆判断不准我们的行车意图,容易发生意外。同理,当我正在超车时,如果前面车辆突然打转向灯,我会惊慌失措的。

必须打转向灯。前面已经介绍过,要提前 200 米打转向灯。

提前减档加速。

闪灯、按喇叭,提醒前方车辆让超,千万不要以为你打了转向灯别人就看到你了!

当被超车辆前脸完整出现在右后视镜里时,打右转向灯,回到原来车道。隧道、桥梁、弯道,都是不允许超车的,切记!

在高速上,还有一种超车行为很危险,就是连续变道,从第 1 车道,直接转到第3 车道,纵然你打了转向灯,也是违章的,如果有连续变道需求,正确操作是这样的:第 1 车道,打转向灯,到达第 2 车道,关闭转向灯,继续前行一段,打转向灯,到达第 3 车道。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高速入口处,有人性子急,总想直接杀到快车道,结果被后面车辆给追尾了,你是事故全责。

上高速的时候,在匝道里,我就会加速到 60,进入行车道时,我会加速到 100,当加速到 120 时,我再转向超车道,欲速则不达!

14安全距离

有次,我送媳妇回上海,在沿海高速上,前面发生了 6 车追尾,我是第 7 辆,我躲过去了,有幸运的成分,但是更主要的是我给自己预留了绝对安全的距离,我发现事故后,第一时间急刹车,等快停下时,我往右打了一下方向盘,切到了另外一个车道,后面又是急刹车的声音,那天是正月十五,下小雨,真是万幸,急刹车时,车子是什么状态呢?后面的枕头、水果,都飞到仪表盘上来了,事后,我安慰媳妇,别紧张,她告诉我:我绝对相信你。

我遇到最惨的一次事故,是在连霍高速洛阳段,一辆车子直接飞到了桥下,原因是他从应急车道超车失败,撞到了护栏上,车身旋转以后,翻过了护栏,吓的我浑身发抖。

在高速上,经常遇到在应急车道换备胎的,99%的都存在违章行为,有的不摆放 三角架,即便摆放也达不到150米的安全距离,按照规定,车内人员必须到护栏外等候,但是多数都在围观,其实,有些时候,上帝是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了。

特别是在京沪高速上,因为大车太多,小车超车多数会选择应急车道,如果你摆放的三角架距离太近,不等反应过来,已经把你撞飞了。

15高速行车时,不要太靠近护栏

在高速公路上,小轿车多数时间在最左侧车道行驶,因为紧靠护栏,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车道最左侧,积累了很多螺丝、钉子之类的轮胎杀手。

距离护栏太近,稍微马虎一下,可能就蹭到了护栏,这种事故太多了!

16行车时,注意每一块交通提示牌

每一处交通提示牌,都不会是多余的,关于交通提示牌,我有三点感悟:

能学到很多知识,举个例子:走京昆高速时,途径绵阳,有个旅游提示牌写着:李白故乡,我明白了,原来李白是绵阳人!

能提前预警,如前方施工、事故多发地、前方急转……

能预防违章。

17长途出行,线路规划不可少

驾驶员对路线把握不准,在超车道停车看路牌,被大客车追尾惨剧很多……

细分计划: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在哪里加油……如果把线路完全交给导航,我觉得内心没有安全感。

行车时,预知 2 公里的线路变化,这一点,导航很关键,通过导航可以了解下一个服务区的距离,下一个出口的距离,从而不断自我提醒,导航是用来看的,而不是听的。

完美的线路策划,可以规避很多交通事故,这远比娴熟车技更重要!

18高速公路上

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错过了出口,在超车道上倒车,长达 3 分钟,后面有辆白色小轿车在躲避时,先撞到了左边护栏,又撞到 了右边护栏,车毁人亡,黑色轿车逃逸,虽然没有发生刮蹭,但是黑色轿车要负刑事责任,上海警方已经发出了通缉令。

不要组队跑高速。

有个婚车队伍,第一辆车追尾了大货车,后面的婚车连续追尾,根本原因就是安 全距离不够,纵然清一色豪车,照样面目全非!

有些车友搞自驾游,也喜欢在高速上组队跑,很拉风,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是连环追尾。

19安装行车记录仪

遇到碰瓷的,可以作为证据。

遇到交通事故,便于划分责任。

拍摄沿途风景,例如穿越沙漠时,行车记录仪能把全程拍摄下来,特别震撼。

20车速过快过慢,都很危险

人们往往有个误区:越慢越安全,其实未必。在路上行驶,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越少,自己越安全。当车速过快时,你需要挨着超别人,当车速过慢时,别人轮流超你,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无论什么情况,开车时都不能打电话,人在打电话时,注意力比酒后驾驶还差。

21切记,莫飚车

时速 150,相当于射箭的速度,一旦发生事故,万物皆箭头。

时速 160,发生事故,生还率几乎为零,不管什么车。

安全座椅可以提升儿童车祸时的生还率,儿童,不能坐在副驾驶!

安全气囊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安全气囊是炸弹。

最后几点注意:

进隧道,减速开灯。

长途旅行,必须携带拖车绳,既方便自己,又方便别人。

行车时,一定要锁车门。

尽量避免开夜车。

吃了感冒药别开车。

不可疲劳驾驶,适当给自己提神。

在秦岭高速上,看到一条标语:每一条交通规则,都是用血写成的。现实生活中,违章又无处不在,为什么呢?

侥幸心理,平时不系安全带,偶尔酒后驾驶,平时闯闯红灯,晚上出来飚飚车,从来没出过事故,安全意识越来越淡薄,总感觉车技好无所谓,其实,靠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据统计:驾龄 5~6 年属于事故高发期。

环境因素,我在都江堰生活过 3 个月,在那里,闯红灯属于普遍现象,后来我去西宁,发现没有闯红灯的,感觉特别不适应。

不懂规则,我媳妇拿驾照比我早,而实际上,她对交通规则了解甚少,例如,经过隧道时不开灯、夜间会车时不变光……她没有违章的本意,却已经违章了,给自己埋下了安全隐患。

珍爱生命,安全驾驶。

开车达人整理的开车技巧


1、上车先看车

上车前绕车转一圈,看车的外况、轮胎、车底下有没有漏油漏水。一个星期还得揭开盖子检查一次机油、冷却水、刹车油。

2、点火步骤

拉紧手刹(防备滑动),离合器踩到底,空档,不踩油门(加速踏板),转动钥匙到Ⅱ档后停6秒钟,让汽车电子系统上电自检,启动润滑系统,然后继续转动钥匙到Ⅲ档点火。点火成功后,挂一档、松手刹、慢抬离合、加油、出发。

3、开车先热车

电喷车几乎不用热车。这里热车是指启动润滑系统。停车超过3小时,发动机点着火后,怠速10秒以上,转速表下降到1000左右,再发车。北方严寒天气适当延长怠速热车时间。

4、一档起步

轿车变速器设计偏重于速度。如果勉强用二档起步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而且会导致离合器早期磨损,所以轿车无论排量多少,都应一档起步。

5、平稳换档

换档要做到两点:一是车速达到了所换档位的车速范围;二是抬离合器时,抬到“联动点”处暂停(不是慢,而是停!),同时稍加油,感到车有向前的力量了,再轻抬离合器。这样操作,平稳、顺畅、不抖动。

6、踩准脚刹

为了保证紧急关头踩准脚刹,一定要固定右脚跟的位置。以脚跟为园心,脚掌向前踩脚刹,向右踩油门。平时只要路面略微有情况,右脚掌立刻放到脚刹踏板上,进入准备状态,确保万无一失!

7、带档刹车

加油时发动机产生牵引力,带挡刹车时发动机产生制动力,并且能控制两个驱动轮同步,防止刹车时跑偏。特别重要的是,空档时刹车助力器的辅助力会大大降低。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要带档踩刹车,当车快要停下时,再踩下离合,退到空档,以防憋灭火。

8、刹车先看后视镜

刹车前要看一下后车距离,如果太近,并且自己与前车还有一定的距离,就稍微松一点刹车,避免后车追尾。

9、时刻掌握脚刹状况

上路提速前轻点一下脚刹,行驶时间长了轻点一下脚刹,下坡前轻点一下脚刹,接近路口、道口前轻点一下脚刹。做到时时掌握脚刹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用减档和手刹减速停车。

10、公交车站有危险

公交车靠边进站后,经常有乘客下车后急急忙忙向马路对面跑。个别公交出站时不打转向灯,突然上路。

11、前车突然让路有危险

正常行驶中,前车突然让路,千万不要往前超车,前面可能发生紧急情况。

12、不要靠近路边停着的汽车

停在路边的汽车随时可能打开车门,在行驶时要与路边的任何汽车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如果避让不开,鸣笛提示后减速通过。

13、向路的中间靠

在双向混行车道行驶时,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一点,往路的中间靠,因为对面的车彼此能看到,而路边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

14、超车减档提速

行驶中超车,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拖延。看准空位子,迅速提高车速超车。如果车的负载较重,要减一个档位后加油,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实现超车。超车肯定费油、费车,徒增危险,能不超最好不超。

15、不能超车的5个地方

在非高速公路上行驶时:

①弯道不能超车,

②坡路不能超车,

③过桥不能超车,

④前方有路口、道口不能超车,

⑤对面200米以内来车不能超车。

16、不要跟车的4个地方

①不要跟在外地车后面,突然停车问路,

②不要跟在长客车后面,突然停车捡人,

③不要跟在出租车后面,突然招手急停,

④不要跟在大货车后面,突然警察叫停。

17、过路口一定要减速观察

过所有的路口都要提前减速,是绿灯也要减速!防备横向路面来车闯红灯高速强行通过路口,如果你正走到路口中央,如何躲避?大家都看过央视播出的交通监控录像了吧?越是夜间越危险!

18、路口左转绕大弯

汽车在路口左转弯时,很多驾驶员有抄近走的习惯,把车直接开过去,占了左边的车道。如果左边车道有车急行,就有危险!

19、过弯道规则

进弯道前先减速,弯道过半后再加速,又快又稳。如果入弯过快,然后又踩刹车,很容易甩尾或侧翻。

20、谨慎鸣笛

突然鸣笛,可能使过路行人惊慌失措,乱跑乱撞。特别是有小孩过马路的时候。应该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待。

21、看不见就鸣笛

行驶中只要视线受阻,看不见前方路况,比如在道路的拐弯处有高楼高墙,有建筑围栏遮挡,或在山路急转弯处,必须减速、鸣笛。必要时还要打远光,提示对方避让。要防备那里突然跑出人或汽车!

22、高速紧急,只踩刹车

高速行驶时转向极其灵敏,略动一点就产生很大转向。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用习惯手法打方向盘,相当危险!所以,高速行驶中突发紧急情况,宁肯只踩脚刹减速,不要乱打方向盘再增加危险。

23、高速公路的积水

大雨后高速公路上常有积水,如果躲不开,通过时用力握紧方向盘,保持匀速直线行驶。千万不要有转向和刹车的动作!

24、下坡带档

下大岭、下大坡时,不能长时间使用脚刹减速,因为刹车片会发热、损坏、失效。应该事先选挂低速档3档或2档,限制速度下坡。

25、延时熄火

汽车长时间高速行驶发动机处于高温状态,这时停车后立即熄火,将对发动机有伤害。正确的熄火方法是,让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运转二分钟左右再熄火。

26、方向盘锁死

“方向盘锁死”现象是一种保护功能。在停车熄火拔出钥匙后再转动方向盘,则方向盘被锁住,具有简单的防盗功能。解除的方法是插入点火钥匙,扭动钥匙点火的同时转动方向盘,则自然解锁。

27、拉高速

发动机是按照较高转速设计出来的,如果长时间低速工作,会造成燃烧不充分,加速积碳,进一步造成燃烧不充分。行车时不妨常常拉拉高速,让高温烧掉积炭。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