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车实用技巧

有句话叫“春困秋乏夏打盹”,眼下正是“春困”的季节。那么如何防止“春困”带来的驾车安全隐患?有老司机给出以下几点,切记啊!

一年四季当中哪个季节出事故最多,答案是春季。也许很多人要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怎么会春天事故多呢,可别忘了老祖宗还留下一句话叫“春困秋乏夏打盹”,眼下正是“春困”的季节。

但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最适合驾车出行旅游,可谓“春风拂面暖人心”。本人也是想着出游方便,在年前新购一辆长安CX20,这车底盘高,通过性好,也是一款适合郊游的车型,所以这个春天游玩不能少。那么如何防止“春困”带来的安全隐患?有老司机给出以下几点,切记啊!

一保二少三不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少开夜车,不要疲惫驾驶。睡眠不足是“春困”的主要原因。由于春夏交替使白天的时间变长而睡眠时间缩短,人体生理机能还没完全适应睡眠时间带来的反应,常会出现困乏现象。因此,春季最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防疲惫驾驶。晚上不宜通宵娱乐,不宜多“开夜车”。一般每行车3-4小时后应停车活动一下,如在驾车途中感到有倦意,必定要停车休息,确保行车安全。

勤开窗少用空调

在保证睡眠充足的前提下,行车时尽量少开空调,最好是打开车窗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可以提高驾车人的注重力。长时间开空调,很轻易造成车内氧气不足,导致脑缺氧而降低警觉程度。车主可以在驾驶室内放置一些含薄荷、百合花香味的香水,有助于提神。

少喝浓茶少抽烟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吸烟虽然能对神经系统有高兴作用,但带来的后果是使人的注重力和记忆力逐步衰退。开车途中咖啡或浓茶也尽量不要饮用,道理与吸烟的后果一样,咖啡和浓茶带来短暂高兴之后是连续对大脑的抑制。

饮食得当常备风油精

吃的过多,体内存积过多食物,会对人体产生催眠作用;空腹驾车轻易出现饥饿感,会让大脑过多想象食物,以上两者都会影响行车安全。车主在上路前适当吃些姜、胡萝卜、菜花、土豆等食物,有助于排除疲惫,保持大脑清醒。同时也可用风油精、清凉油等有必定提神效果的物品,来刺激皮肤和神经,排除疲倦感。

说了那么多都是人该注重的地方,那么关于车最该注重的是——换季保养!

换季保养对于车辆来说非常重要。春季,汽车保养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漆面、底盘、散热器、机油、蓄电池、轮胎、空调等方面,必定要做好汽车底盘的检查工作。清洗发动机水套,清除冷却器中的水垢,检测、调试节温器效能。最后一点要想游玩的一路畅通,心情愉悦,还得有辆能扛事的车。你的车够有用,够靓吗?我的CX20长的不矫揉造作,很有味道,多功能用车的称呼也不是简单说说。不多说了,我开始拟定这个春天的出游计划了,各位坛友们,后会有期。

驾考网扩展阅读

老司机养成:30条上路开车实用技巧


刚刚拿到驾照是不是还是很兴奋?在激动之余,想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你需要学的还很多。

1、上车第一件事,先将钥匙旋转到ACC状态,让电脑进行故障检测,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大约需要6~8秒。如果是一键启动的,首先按一下启动键,ACC灯亮后,再按下启动按钮,这时一键启动按钮成绿色状态,车辆进行自检。当车辆完成自检后,踩下刹车,再一次按下一键启动按钮,随后车辆启动。

2、系好安全带,不管你开车技术多好,也不管汽车安全系数多高。无论前排还是后排,最好都系上。

3、不要忘了放下手刹,这是新手很容易犯的。

4、最省油的行车速度:轿车的经济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左右。速度增加到每小时105公里时,油耗会增加15%,而每小时120公里时则会增加25%。当匀速行驶的时候最省油!

5、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安全系数:日间行车灯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有一辆车开过来了,是一种信号灯。

6、一定要谦让行人,最好提前100米减速至30km/h,然后接近时缓慢停车,这是基本礼节。当然在城市,集镇一类人流量大的地方,让过一波以后,就可以缓慢通过了,否则你永远也过不了了,哈哈!

7、 新手必须学会调整后视镜,但也不能盲目依赖后视镜。左右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车身占镜子1/4。车内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能看到自己的右耳。

此处要注意: (1)调整后视镜时,要选择水平路。(2)调整驾驶座位时,要重新调整后视镜。(3)后视镜是有视觉盲区的,不要迷信后视镜。

8、变道、转弯时,必须提前200米打转向灯!尤其在没有红绿灯或者连道路指示线都缺乏的路口,行人也是看车辆转向灯选择继续前进还是让行的,为了大家的安全,这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9、换挡时,一般要2000转左右,不然时间长了会产生积碳的。

10、每次加油不要全加满,原因嘛,油耗油,大家懂的。

11、给汽车贴太阳膜,要选浅色的!如果选深色膜,夜间行车,容易看不清左右后视镜。

12、高速上谨防大货车,高速上开大货车的,疲劳驾驶的占的比例不少,所以还是远离一点好。

13、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觉得偶尔违章没有多大关系,要知道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只是在于次数的不同,运气的好坏没有多少因素。

14、停车之后,在车内环顾一下四周,确定没有自行车、摩托车、行人经过再开门。

15、能不超车就不要超车,时时把前车司机当成菜鸟。超车四要素:预判、打灯、喇叭、减档。

16、关于夜间行车要注意的:(1)经常切换远近光,可以预知前面行人、车辆;(2)尾随同速度车辆,保持3秒的安全距离,既省心又放心,只需紧盯前车尾灯、刹车灯即可,白天跟车是危险的,夜间跟车是安全的;(3)尽量避免夜间赶路,一般晚上不如白天头脑清醒;(4)跟车时,必须使用近光灯,这一点,组队出行时非常重要,否则前车后视镜里一片光芒!;(5)晚上,需要把车内后视镜扳一下,调整到防炫状态,中高档轿车都是自动防炫,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后视镜有这个功能!

17、高速行车时,不要太靠近护栏。在高速公路上,小轿车多数时间在最左侧车道行驶,因为紧靠护栏,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8、行车时,注意每一块交通提示牌。每一处交通提示牌,都不会是多余的。

19、跑高速的时候事先查好路线。不要把车停在导流线上(这是违规的,一旦查处可对驾驶员处罚100元、记3分),也不要在高速路口倒车,错过高速路口就将错就错,到下一个路口再下高速。

20、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21、前面遇到沟沟坎坎,特别是大坑,一定要减速,减到30公里以下,最好20公里以下。刹车就是这个时候用的!要不可能会爆胎,或者轮廓要变形!

22、爬山一定要降档,4档不行就3档。

23、学下换轮胎吧,你会用得到的!至少要知道千斤顶要顶在那里。

24、安装行车记录仪,预防碰瓷。

25、高速路、下坡路,先刹车,后离合。

26、进隧道,看看交通提示牌,开灯,减速,不超车!

27、开车时,让速不让道。(1)车辆强行并道时,我们要稍微降低速度,让他进来,而不是被他“逼”到了另外一个车道上,在对方并道时,如果我们撞上他,是他的事故全责,同理, 如果我们被“逼”到另外一个车道,此时我们被撞了,是我们的全责!(2)遇到紧急情况,先急刹,莫考虑方向,若速度在可控范围,可以选择调整方向。(3)开车时,车道变换频率越小,安全系数越高,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超车,就安心的守住自己的车道吧。

28、车辆过水后,轻踩两次刹车,恢复刹车系统!车辆过水后,刹车盘、刹车钳上都有水,此时,刹车系统处于短暂失灵状态,必须轻踩2~3次刹车,能感觉到有刹车效果方可。

29、天气不好,能见度低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比如大雾天气,大雨天气。雾天开车记得使用雾灯。

30、过路口定要减速,左右张望一下,就算绿灯也要这样,就当路口没信号灯,不是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的。

最后再提醒一句,文明驾驶,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

停车入库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前进容易倒车难是很多驾驶员驾驶技术的真实反映。主要是由于后视盲区、估计不准、反向操纵、姿势变形等原因造成的。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停车入库的技巧和方法:

倒车前估算好行驶路线

姿势:两脚不动,臀部向左前方移一点,左手握住方向盘,利用单手打方向,右手掌则贴在旁边坐椅的椅背上,稍微用力抵住。这样一则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二则左手打方向时利用右手可以借力。上身稍微向右侧倾斜,同时将上身尽量右转,使视线正好通过坐椅中间去观察车后情况。这种姿势可以看到车后很大部分,使盲区减小,而且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车尾的行进方向。

倒车时多利用后视镜

唐师傅表示,扭头时驾驶员是不能完全看清楚车体两侧物体的,如车体右后侧的小猫小狗,而通过后视镜对此就可一览无余。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镜中的物体不如用眼睛实际观察来得的真实。尤其是在副驾驶侧那一边的后视镜,它是带有微小曲率的凸面镜,一方面可以让驾驶员看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另一方面会让驾驶员以为物体更远,不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在倒车时,可以将这侧的后视镜调低15度,以方便观察车辆后部地面的情况。在司机一侧的后视镜是平面镜,反映视野相对小但也有更真实的距离感。

注意车辆周边环境

倒车时不要一心只顾车尾,尤其是在左右都有车辆时,不时要兼顾一下自己车辆的前保险杠是否会撞上两侧车辆。在停车前经过停车位时也要提早留意停车位周边是否有障碍物,地形是否平坦,停车位里是否有小动物等。

在停车时如果两边都有障碍物,那么往左倒车时就尽量让车身靠左,往右倒时尽量让车身靠右。这样更有利于提早打方向盘回正位置,缩短倒车距离。在车停稳前就要回正方向盘,甚至可以反方向打一把方向盘,这样车辆出库时就可以省事不少。

方法:

1.倒车前首先看清车后的情况,估计好倒车的行进路线,确定车头是否会碰到障碍物,倒车时尽量不要踩油门,控制车速不要太快。

2.根据车尾行进方向的需要,用左手转动方向盘:如果车尾需要向右后方行进,则将方向盘向右转动;反之,则将方向盘向左转动。实际上这和汽车向前行驶时的转向操作是一致的,记住这点就不会打错方向而手忙脚乱了。

3.在倒车过程中不要一直看着车后,在确认车后安全的前提下,需要不时地观察左右后视镜,注意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并据此利用方向盘来修正车身后退时的位置。

4.如果觉得在倒车过程中,车头有可能会碰到障碍物,则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看看车的前方。特别是在方向盘转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汽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轮的转弯半径要大于后轮的转弯半径,在倒车时车头部向外甩的幅度也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车头避免碰擦。

倒车入库实用技巧有哪些


在拿到驾照准备上路的时候,倒车入库成了许多车主的难题,为什么明明在练习的时候练的听顺利的,一到实际情况却频频出现状况呢?在日常生活中倒车入库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呢?

方法一:

首先车身调正,保持与旁车1米左右的间距。

接下来开始倒库,用右后轮去找轮胎点,当轮胎过了库右上角的轮胎点后,马上将方向打满。

然后等车身位置调正后,将方向盘调正,然后继续倒车,直至车身完全入库,这样就大功告成啦!

方法二:

要记得保持自己的车与前车间距60厘米左右并调到平齐位置。

用车尾去找车库的中心点,然后保持约45度角的位置入库。当车尾快碰到马路牙子后,快速反打方向盘,将车头送入车位,最后微调即可。最后再给大家提几个注意点,一是慢,二要看,三不慌。这几点其实我们在驾校学习倒桩的时候教练肯定有讲过,但要真正做到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如果你真正做到了这几点,进行倒车入库的时候一定能做到得心应手,而不是手足无措、慌不择路了。

侧方停车有哪些实用技巧?


开车出门停车是免不了的,如今车是越来越多,车位是越来越少,一些热点地区的车位可谓是一位难求,好容易碰到一个车位合不合适也要试试。

在常见的车位中,侧方停车是大家公认难度最大的,因为相对来说侧方停车主要凭感觉,两侧的参照物并不明确,因此在车位紧张的地方面对这样的车位,很多新手经常尝试失败后无奈放弃。

网络中关于停车技巧的介绍不少,不过大多是将角度啊,距离啊作为参考,今天我们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以看得到的参照点,也希望对于新手朋友有所帮助。对于判断车位大小,这主要是凭感觉,我们也很难给出严谨的方法,不过这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可循,当驾驶员的视线与机器盖右前角所形成的直线在右前车辆的左后轮之后,相对来说就是比较保险的。同时转头看自己车辆的右后窗中露出的车辆面积不超过四分之一车身,基本上都是属于安全范围,当然下车观察也是非常提倡的。

第一步:确定起始位置

按照网络中的建议,此时与旁车相隔1.5米左右开始倒车最为保险,经过测试,这个距离操作起来的确很舒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停车条件,那么缩短距离是否可行呢,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模拟一些道路比较狭窄的环境,将车停在离旁车较近的位置,此时右侧车门将将可以打开,经过测量两车车相距在80厘米左右,如果算上后视镜,车距不足半米。当然再近一些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距离越近,把控方向,倒车距离的时机就要更精准才行。为了倒车时车头更顺利的摆入车位,车辆应当比右侧车辆停放更加靠后一些作为起始位置,至于停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大家可以参考用右后轮与右侧车辆尾部平行,或是右侧车辆B柱保持着本车右前窗中央位置即可。

第二步:右打满倒车入库

找到了合适的起始位置,我们就可以开始倒车了,此时将方向向右侧打满,(为了更好地保护转向系统,建议在打满后向相反方向回一点。并且尽量再缓慢移动中打轮,原地打轮对于车辆有一定损害,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并且开始缓慢倒车,当车头与旁车成45度角时将方向回正。往往作为驾驶员很难从车内视角中判断出是否达到45度,这里介绍一个小技巧,当你观察右侧后视镜的外侧与旁车B柱即将重叠,从左侧后视镜可以看见完整的后车,此时基本处于45度的车辆状态,方向可以回正了。

第三步:回正倒车

回正方向后一定不要着急反打,此时车尾还没有进入车位中,需要正直方向继续倒车,当左侧反光镜中观察左后车轮即将与后车左侧在一条直线上,或是右侧后视镜外侧与右前车的左后尾灯即将在一条线上时,车辆可以停止后退并且向左侧打满。

第四步:左打满倒车

再次缓慢倒车,此时车辆会慢慢进入车位,车头也逐渐回正,此时不要掉以轻心,仍然需要不断观察周围,防止与后车发生碰撞,同时避免右后侧车轮与路肩发生剐蹭。为了保险,我们可以给尾部留些余量,方向没必要刻意在倒车的过程中来回正,当车头有足够余量时,可以右打方向向前移动,对于没有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的车辆来说,前行比倒车更靠谱。随后我们用视野更高的SUV车型再次实验,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SUV车型同样可以顺利挺入车位,看来这个方法还是非常靠谱的。今天我们介绍的只是一种较为模糊的参考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车辆以及不同的驾驶人员,甚至不同的坐姿和角度都会对于停车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希望大家通过文章中提到的参考点作为参考,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车辆,培养“车感”,切勿将文中的参照物盲目照搬。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