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八招绝学 让你成功告别马路杀手

公安部规定:闯红灯扣6分,新手上高速需有老手陪驾。新规目标直指同一群体:新手。如果你是新手,那么恭喜你,以后上路要更加小心,不要抱有侥 幸之心,被抓一次,“半本驾照”就没了;抓两次,必须得重新文化学习,按照目前驾校人满为患的情况,重新学习不是一两天可以搞定。公安部是出于好心,只有 重罚才会引起警惕,只有警惕才能规避事故。事实上,新手需要警惕的事情还有许多,远不止“闯红灯”和“找个陪驾”这么少,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以下均 为老司机经验之谈,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前车变道

错误应对:加速超越

正确做法:跟随变道

在高速或者普通道路,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前车突然变道。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喜出望外,因为跟车跟得太久,一直没找到机会超车,难得前车主动让出车道。新手司机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行动,踩下油门踏板,加速超车。老手司机则不是,第一反应会是,打灯跟随变线。

前车突然变道不会无缘无故,更多情况是,前方有紧急情况或障碍物,必须躲让。前车看得见,跟在后面的你不一定看得见,加速超车的后果是,直接撞上障碍物。所以,必须提高警惕,看见前车突然变道,别高兴太早,非但不能加速,还得带一脚刹车,然后打灯变道。

前车刹车

错误应对:只知道刹车

正确做法:刹车响笛看镜变道

任何道路,跟车必须保持安全距离,雨雾天气里,距离还得进一步加大。注意,追尾事故中,不管何种情形,均为后车全责,谁让后车跟得这么紧?高速路上,紧盯前车还不够,还得看到前面两到三辆车,发现刹车灯亮起,自己要刹车响笛看镜变道,这也给后车做好刹车准备。

许多连环大碰撞事故,往往头两三辆车刹住,后面车却刹不住。所以,高速路面急刹的同时,不要忘记往后面和两侧看一眼:后面紧跟的是满载货车,赶快闪,它十 有八九刹不住;感觉后车跟得太紧,刹不住,还是得闪;当然,得看有没有车的车道闪。遇见紧急情况,许多新手除了刹车,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这非常危险, 容易变成“三文治”,平时要多练,要做到“刹车和变道”一气呵成。

前车停车

错误应对:加速从旁边超越

正确做法:看清情况,再做决定

高速行使时,会遇见前车速度突然降至极低,甚至停下。大部分人下意识反应是,加速从旁边超越,新手和老手均是如此。这个习惯要不得,前车突然停车,同样有原因,可能前方有事故,也可能前方有成群小孩过马路;当然也有可能是前车的车主要停车办事,驾驶员会随时开门下车。

不管何种情况,后车都应该看清情况,再做决定:前方若有人过马路,那么就耐心停下来一起等待;如是前车停车办事,那也要降低速度,时刻观察前车左侧门,缓慢从左侧通过。加速行驶撞上前车,从而撞伤行人的交通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新手易犯此错误。

突遇障碍物

错误应对:不知方向盘该往哪打

正确应对:用最简洁动作完成规避

马路上时刻有突发事情发生,某些时候,不得不面对必须躲避障碍物的情形,障碍物可以是庞大的货车,也可以是前车丢下来的小小易拉罐,还可以是突然爆胎失控的轿车。面对此种情形,手忙脚乱,不知方向盘该往哪里打,这是许多新手和部分老手易犯的错误。

正确应对方法是,保持冷静,用最简洁动作完成规避,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事先对周围车辆动态有清晰把握,知道往哪个方向躲避是最安全。新手和老手的明显区别是,新手只掌握前车动态,老手除了前车,还掌握旁车和后车的位置和速度。

黄灯!黄灯!

错误应对:抢!

正确应对:停!

启用黄灯目的是告知车辆:该刹车了!但更多时候,黄灯功能被曲解为:该加速了,否则得等一段时

间。开车开久之后,老手看见黄灯会减速停车,不管黄灯时间有多长;刚刚拿牌的新手也会停,此时的他战战兢兢,生怕出错。闯黄灯通常为拿驾照2~4年的准新 手,他们刚好处于自信心无限膨胀的时候,自认为能抢在黄灯前通过。多数情况,黄灯亮起时,两边行人已“蠢蠢欲动”,心急的已经算好提前走,迈出脚步。两方 都“加速”的唯一后果是,撞在一起。

远光灯?近光灯!

错误应对:时刻开启远光

正确应对:有路灯都用近光

夜间行车,只要看灯具的使用情况,便能大致判别司机是新手还是老手。永远开启远光灯的,肯定是新手;忘记开启头灯的,也是新手;在没有任何路灯的国道上,只使用近光灯的,也还是新手。

从入驾校到拿到驾照,新手从未经历过夜间行车训练,大灯开关在哪,远光和近光如何切换,新手往往不甚了了。正确做法是,在城市有路灯道路上,使用近光灯;在没有路灯的国道上,用远光,会车时,切换成近光。

让,还是不让?

错误应对:不让!

正确应对:缓慢通过

行驶时,会经常遇到路人和自行车在路边等候,显然是要横穿马路,有时只有一个,有时则是一群。如果发生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正确做法是,停车,让他们优先通过。

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在没有斑马线的马路上,不必完全踩停,将速度降下来,然后观察行人动向,如无他人第一时间过马路的迹象,你可以缓慢通过;如有,则注意躲避。在乡镇路面行驶,须随时注意逆行的摩托车、小面包车,以及随时会横穿马路的行人和自行车。

离大车近,还是远?

错误应对:不放在心上

正确应对:离远一些

大型车包括货车、客车、泥土车以及满载汽油柴油的油罐车等。高速和普通道路上,遇见它们,第一时间应离远一些,它们通常行驶速度不快,可加速从旁边超越。没有超车机会,也得加大跟车距离,让后者切换到旁边车道上。超越大型车之后,必须继续加速,将之抛离。

高速上,被小型车追尾,通常只是车辆损伤;被大型车追尾,操作惨重得多。大型车由于自重大,刹车距离长,遇见紧急情况,往往刹不住,所以要远离大型车。

总结

多练习,学预判

日常驾驶所遇到的情形远比上述八种情况复杂,新手们要因地制宜,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提高驾驶技术并不复杂:一是平常多练练,找一块场地,想象 突遇到上述八种情形,动手练习相应的正确动作,不求练到纯熟,至少要知道该怎么做;二是学会预判,事故发生往往是一两秒之内,等发生事故后,再去挽救,往 往来不及,必须学会预判,不给任何车辆撞你的机会。要做到准确预判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从新手到老手,通常要交学费,许多人要做好交学费的准备, 但只要学会预判,掌握上述八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可以将车祸降至最低,甚至没有!

观察

遏制马路杀手须用重典

面对国内城市交通秩序的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公安部修订发布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该项规定加大了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新规从 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包括:闯红灯,扣6分,罚100元;酒驾,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行驶途中抽烟,扣1分,罚100元;有意遮挡号牌, 扣12分,顶额处罚;超速驾驶,扣6分。另外,以后领取驾照的难度也将加大,且新手拿到驾照一年内不准单独上高速,必须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的“师傅”陪 同。

据记者了解,目前只要是“电子警察”抓拍的交通违章的罚金为150元~200元不等,不会产生滞纳金,更不需要扣分。罚款不扣分并不能真正引起车主们的重 视和警惕。对此,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规表明,除了行政罚款,还给予扣分。扣分是直接关系到违章成本的问题,涉及到驾驶证会否被吊销的问题,车主 不得不重视。一年总会“收获”十来二十张交通违章罚单的记者,对违规加大处罚力度是衷心支持。

故意遮挡车牌、酒驾等违规行为,光靠电子摄像监控是不能完成的,必须抓现形。试问电子摄像头如何懂得鉴别是否酒驾呢?如何知道你是新手呢?即使是拍下了, 车牌被遮挡了也找不到事主给予应有的处罚。因此,只能依靠交警现场查处。但是警力有限,执行力度和范围受限成最大的问题。记者不禁感概,血的教训还少吗? 每当我们叹息生命在车祸中逝去,愤慨责骂肇事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吸取教训不再让悲剧发生。然后呢?结果呢?无论是否存在漏洞,无论施行难度有多大,实 践证明,马路杀手唯有重典才能使之收敛。若病入膏肓,则无药可救。或许,“重典历法”是步向文明交通的必经之路,此时推行正是时机。

延伸阅读

新手看了告别“马路杀手”,直接晋级老司机!


对于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来说,开车上路是一件很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十一快到了,很多拿到驾照的朋友迫不及待想来一场自驾游,所以今天小编带领大家看看新手上路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快速成为老司机。

1.千万别违章

哪怕给自己破例一次也不行,很多事故都是在心怀侥幸的瞬间发生的,而且出了事后,责任全该违章车扛着。

2.低速行驶别占着高速道不让行

很多新手喜欢占着高速车道跑,以为这样离人行道远,安全。其实不然,你挡了后面的车的道,后面的车老是超不过去,心里容易烦躁,一冲动就把盘子打过来了,特别容易发生插挂。

3.刹车用的越少越好

刹车用的久了,很容易出现刹不住车的现象。对刹车来说,尽量不用是最好的维护方式。开车开的好的人士,一般多用油门和档位来控制速度,老是爱频繁踩刹车的驾驶员,那就反省一下看看自己的驾驶习惯了。

4.别重视路驾而忽视学习理论

有的司机认为,只要会开车学不学理论不重要,其实不然,开车人人都可以学会,理论却是很多人都掌握不了的。理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车辆个部件功能的熟悉,二是对交通相关知识的了解。有的人开了一辈子的车,但是始终成不了好司机,原因就在这里。

5.充分认识后视镜的作用

很多帖子也提到过这一点,后视镜在行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你投向车前方的视线一样重要。它不但可以让你及时发现后车情况,以决定你的行动,还可以让你随时规避后车的风险。

6.永远不要指望行人让你

有的司机看到路中有人,就首先想到猛摁喇叭,车速度却半点不减,企图把人吓跑后通过。其实不然,路上或者街道上一般很嘈杂,很多行人的注意力都不怎么集中,你按喇叭和闪大灯都作用不大,最好的办法是按喇叭的同时减速,这时别往旁边打盘子,因为旁边的车道上也许还有其他车正等着你去撞呢。实在不行就刹住车,等人过去了再走,抢一秒永远比让三秒危险。

7.驻车时务必把手刹拉上

驻车时务必把手刹拉上,并且一定要挂档(下坡驻车挂倒档,上坡和平地时挂一档)。手刹只是辅助停车设备,且只作用于后轮,单纯地依靠手刹驻车是靠不住的,当司机不在的时候,就很容易溜车出事。

8.车内别挂太多装饰

尤其是家用车,车内往往很多装饰品。其实,这类东西越少越好,稍微点缀一下就可以了,太多会影响行车安全(尤其是后车窗,特别容易挡住自己的视线)。特别是矿泉水瓶子,要注意存放,不然滚到刹车踏板下,后果不堪设想。

9.驾驶员旁边的车窗千万别关

这里所说的关车窗,是指完全关闭。有的驾驶员喜欢在天气冷的时候和热天开空调的时候,把所有车窗关闭,这样就使自己完全陷入与世隔绝的地步,对外界(比如其他车辆的喇叭声和自己车辆的异常响声)感知能力下降,从而酿成事故。最好的办法是,把车窗稍微留点缝隙,以保证能听到外面的声响。

10.遇路口注意点刹车示警

在路口地方,往往也是事故高发的地段。很多车(特别是出租车)有冲黄灯的习惯。你如果不打算冲过去,那你就得轻轻点几下刹车(目的不是为了刹车),让刹车灯提醒你后面的车注意,本人要刹车了,你要冲黄灯就变道去,别来吻我的PP咯。

11.别没事老打大灯和按喇叭

这种举动是典型的扰民行为,大多发生在新手和文化不高的司机身上,这时候其他的司机很容易对你产生反感。夜间行车时,你一晃大灯,对方也就会用大灯还击你,结果就是大家都看不见路面,最后两败俱伤。

其他情况还有很多,不是说你手里有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开车了,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定对自己、他人负责。真正的驾驶技术,是驾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只有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揣摩。

新手上路:让你彻底告别停车压马路牙子!


相信很多车主都有将车开上路肩(俗称“马路牙子”)的经历。不管这种行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对轮胎而言都是没有好处的——马路牙子随时能将轮胎顶成“内伤”,从而埋下鼓包甚至爆胎的隐患。

绝大多数人都有压马路牙子的经历

如今,不少马路牙子的高度至少有12厘米,有些甚至达到20厘米,相当于轮胎直径的三分之一。但还是有很多车主无视这些马路牙子,不管高度如何,照样开车压上去。其实,只要车辆的速度稍微高一点,压上马路牙子后轮胎都会受到损伤,埋下爆胎隐患,但却没能让那些车主改变在用车过程中压马路牙子的坏习惯。

一般轿车上马路牙子必断几根帘子线

汽车轮胎并不是坦克履带,一个上马路牙子的动作,都可能会让轮胎提前退役。以60扁平比的轮胎为例,假如马路牙子高15厘米,车辆轮胎侧面与马路牙子的夹角小于45度,车速大于30km/h,在这种情况下将车开上马路牙子,轮胎至少要断裂3至4根帘子线(例子数据来自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什么是轮胎的扁平比?

扁平比也称“高宽比”,是指轮胎从轮圈至胎面的高度与其断面的最大宽度的百分比。轮胎扁平比数值与轮胎尺寸数据一起标注在胎侧。扁平比在45或以下的轮胎属于薄胎。

什么是帘子线?

帘子线(cord)简称帘线,是用作轮胎、运输带、传动带等橡胶制品的增强材料,即骨架材料,以用于轮胎为主。钢丝帘子线是近年应用轮胎当中最多的帘子线。

为什么轮胎压上马路牙子会弄断帘子线?这就要说说帘子线的制作材料了。帘子线位于胎体帘布层中,其制作材料主要有聚酰胺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钢丝等。这五种材料的性能表现如下:

目前乘用车轮胎基本上是子午线轮胎,帘子线与轮胎断面接近平行排列,与轮胎滚动方向垂直。当轮胎压上马路牙子时,轮胎会发生形变,轮胎表面橡胶及内部的帘子线受到挤压后会被拉伸。材料的抗拉伸能力则与其延伸率有关。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成本昂贵的聚酰胺纤维帘子线外,其余四种经济车型轮胎帘子线材料的延伸率都很低,抗拉伸能力相当有限。橡胶的延伸率要远远高于帘子线,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轮胎压上马路牙子后,轮胎橡胶很少有损伤,而帘子线却断了几根。

与厚胎相比,薄胎里面的帘子线更容易断。这是由于薄胎的延展范围小,薄胎帘子线的拉伸形变更容易超过其自身极限。

因此,薄胎的帘子线很容易就会被马路牙子弄断,使用薄胎的车主更加要注意自己的驾驶方式,避免薄胎受损。

切勿因为好看而在改装时轻率选择薄胎

目前在售的绝大多数SUV及越野车型,均配备扁平比在60以上的厚胎;低价车型同样以厚胎作为标准配置。在一般的日常使用中,车主其实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但切不要因为贪图外观而随意改装薄胎。确实要改的话,改装后也要更加关注薄胎的状态。

断帘子线是爆胎最大诱因

帘子线断裂的后果就是轮胎容易出现鼓包,意味着轮胎随时有爆胎的危险。可怕的是,很多时候鼓包并不会马上显现,而是潜伏在被挤成“内伤”的轮胎内,然后逐渐显现。假如车主继续使用有“内伤”的轮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成为爆胎的牺牲品。可见,断帘子线是爆胎的最大诱因。

时速160公里爆胎死亡率几乎100%

对于汽车行驶而言,除了特殊机械故障外,对安全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就是刹车装置和轮胎。如果不幸在高速行驶时爆胎,车速越快,死亡率越高;时速超过160公里爆胎,死亡率几乎100%!

开车尽量不压马路牙子及突起硬物

既然马路牙子容易破坏轮胎的帘子线,那么我们当然是要尽量避免将车开上马路牙子了。但是,如果我们遇上必须将车开上马路牙子的情况时,还是可以有技巧地操作,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轮胎的帘子线。

不少车主以为用胎侧快速开上马路牙子会更省力,殊不知这样做更容易弄断帘子线。上马路牙子时,必须注意轮胎角度及车速。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路况不同,有时候我们很难以上图所示的正确方法上马路牙子。这种时候,我们可以以下图的方法去应对:

我们在日常的汽车行驶中及停车中,应尽量保持轮胎处在平整的路面环境中,避免汽车以较快速度经过凸起或凹陷的障碍物(如马路牙子,凹坑或者井盖等),同样要注意避开路面上的硬物(如砖头、石块、铁板等)。假如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压到硬物,车主要及时检查轮胎状况,看看轮胎是否被硬物所伤;若轮胎出现裂纹或鼓包,则必须更换新轮胎。

告别马路杀手从基础做起 自动挡驾驶技巧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动挡车比手动挡车容易驾驶,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如同驾驶手动挡车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动挡车驾驶得得心应手,驾驶自动挡车依然有很多技巧,依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样需要通过勤学苦练才能慢慢掌握。要想不做“马路杀手”,还是得从基础入手。

熟悉挡位和驾驶模式

想要驾驶好自动挡车,首先要熟悉自动变速器的挡位。自动变速器一般包括P(停车挡)、N(空挡)、R(倒车挡)、D(前进挡)以及3、2、1、L(均为前进低挡)等挡位,根据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为防止不正确的操作或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坏,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挡杆上都会有一个锁止按钮,由P挡换至其他任何挡位或由其他任何挡位换至P挡或R挡,都需按下此钮。当然,也有些车型的自动变速器没有此按钮,只需踩下制动踏板就可以了。

此外,为适应不同路面及驾驶者的喜好,不少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还配有经济模式(Economy)、雪地模式(Snow)和运动模式(Sport)等供用户选择。经济模式就是变速器的换挡以经济性为大前提,尽量使发动机保持在经济转速下运转;雪地模式就是变速器直接用2挡起步,避免使用1挡起步因驱动力太大而打滑;运动模式以输出高扭力为前提,而且油门也比正常模式下灵敏很多。有些自动变速器还配有O/D开关,可以对超速挡进行强制锁止。比如,当变速器在超速挡,但需要迅速超车时,就可以关闭O/D挡开关,变速器就会强制锁住超速挡,跳入低一挡,从而达到降挡加速的目的。

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有很大分别,手动变速器其实没有什么软件可言,如果非要找出软件的话,可以说就在驾驶者的脑袋里,而硬件也就是离合器和那几套固定比例的齿轮组。但是自动挡车就不同了,它是有思想的,每款车设置的转挡程式不一样,虽然终归是由车速、负荷、油门深度这几个主要因素决定的,但是程式可以设置成对油门非常敏感容易降挡的,又或者可以设置成强调省油经常保持在高挡的。从这些预设程序的取向可以看出该款车辆的性格,虽然性格不一定会影响性能,只要能习惯并掌握多少油门可以让变速器Kick-down,等有需要的时候自然会踏到那个深度,但琢磨变速器的性格对行车舒适性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较Sporty的程式在踏下油门时可能会攀升到很高的转速才转挡。如果你中途担心为何转速那么高还未转挡,刻意收油来逼他转上高一挡位,虽然终归会转,但肯定没有定油让它自己转那么畅顺。相信开自动5挡的轿车,尤其是开欧洲车的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会非常丰富。

相反,大部分轿车用变速器的转挡模式设置的都是很早就转挡,而且越转越高,只要你轻踏油门,三四十公里的车速已经可以上到最高挡了。此时,即使再加点儿油,它都会尽量保持在最高挡,用扭力转换器替你工作,所以这时你会发现轻轻加油,转速会由1000多转升到2000多转(几乎近一倍),但速度是慢慢提升的。当然,如果你再踏深一点,变速器会跳低一挡,而此时转速可能还是两三千转,但加速力却强了,这其实就是最典型的轿车自动挡工作模式。要把这样的车开顺,最好就是踏油门的深度要小,尤其是最初两三个挡,因为多数是4前速自动变速器,各挡齿比相对间隔比较远,如果高转才转挡,必然有较强的突兀感,在低转下换挡,造成的影响比较少,这个影响包括舒适性和变速器的损耗。

扭力转换器就是CVT

上面已经说过,自动变速器的性格是预设的,每款都不相同,你只可以慢慢揣摩,却没有办法改变,除非你找专业的改装厂帮你改装,这其实也是它最困难和最有趣的地方。那么,自动变速器的硬件又如何呢?

其实自动变速器里面的扭力转换器本身就是一个无级变速器,所以我们其实可以将自动变速器看成是两个变速器一起在工作。那个行星齿轮组自然是一个变速装置,意义上和手挡的齿轮组差不多,但它毕竟是透过摩擦工作,少转一次挡,摩擦就少一点,寿命也就会长一点。这也说明为何大部分变速器的程式都偏向于尽早换高挡的模式,上了高挡后遇到负荷稍大的问题,可以叫扭力转换器帮帮忙,尽量保持变速器不换挡,所以开自动挡车在静止加速时会有转速与车速同步上升的现象。但到了高挡后,稍稍加油,转速可能只会微微上升,甚至不变,车速却依然会徐徐上升,这和CVT(无级变速器)的感觉十分相似,因为扭力转换器本身就是一个CVT。不过它的效率非常低,如果过分依赖它,耗油量必然增大,所以它有一个设计是用来将功赎罪的,就是扭力转换器中间负责将压力油转变方向从而改变扭力的定子,它和输出轴是以一个单向轴承连接的。

所谓单向轴承就好像普通自行车上的后轮,那个由链条带动的齿轮和车轴的连接轴承差不多,你用力踩,链条便会带动齿轮进而令车轮旋转;当你停止用力后,链条和齿轮都不动了,但车轮仍然会向前转,因为车轮与齿轮之间也有一个单向轴承。我们开自动挡车应该好好利用这个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要懂得收油。

女司机看过来 告别马路杀手的时候到了


现在,女性驾驶员越来越多。在男士眼中,许多女司机在驾驶习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除了马虎大意之外,女司机似乎和车子很难磨合好。其实,女新手只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驾驶习惯,就可以操控自如,与“马路杀手”说再见。接下来,小编就来教大家一些女性司机开车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一、忌穿高跟鞋,换双平底鞋开车

女性开车,穿高跟鞋是安全的大敌,当然穿厚底鞋和拖鞋也不适合开车。因为穿高跟鞋、厚底鞋或拖鞋开车,都会影响踩踏板的动作和力度,这些动作和力度都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状态。女性开车建议穿一些薄底、柔软的休闲鞋,穿着舒适,也不会影响对车辆的控制。

如果您对高跟鞋情有独钟,您最好在车上备上一双平底鞋,开车前就把高跟鞋换下,下了车再换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车后换下的高跟鞋千万不要随手放在驾驶座下或驾驶座旁,因为车子遇到下坡时,鞋子很容易滚到刹车踏板下面,卡住刹车踏板。一旦碰到紧急情况,刹车踩不下去,就会出大事。所以,最好把高跟鞋放在后排。

二、上车第一步系安全带

有些女性怕弄皱衣服,不愿系安全带,这是很危险的。任何时候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即救命带。

三、不要长时间戴着墨镜

有些女士为了紧跟潮流,喜欢戴着各种颜色的墨镜,不管有没有太阳,都一直戴着。这样对视力不好,毕竟戴着墨镜视线变暗,容易导致人看不清远处事务。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视觉信号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失真,容易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除了艳阳天戴墨镜,平常尽量少带。

四、记得调整座椅、后视镜

很多女性常会忽略一些开车前的小细节,其实,这些小细节都与行车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万万疏忽不得。首先,要视自己的身高及脚长来调整座椅高、低、前、后的距离,以达到一个完美舒适的程度,而不至于发生踩不到油门或刹车的窘况。一些女性喜欢把座位调得过近,或把一个坐垫放在驾驶座上以增加高度,身体几乎要接触到方向盘,这会使全身都变得很紧张,手臂和腿过分弯曲会影响操纵的灵活性,同时,视角也会变得短窄。

再者,别忘了调整中央后视镜及左右后视镜。一般而言,女性开车时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只会看前面的路况,而无法分心去“照顾”到这三面镜子。但中央后视镜可以让你知道后方的车况,保持行车安全距离;左右后视镜在超车、变换车道及停车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开车不认路提前做准备

“路痴”几乎成为女车主的典型特征,对于这点很多女性也颇有同感,特别是走立交桥,不是出不去,就是进不来;或者到路口了发现忘了提前并线;去过几次的地方,自己开车时还是找不到。找不到路还是小事,关键在于女性引发的交通事故中,多半是因为她们只顾开车,发现需要变线时已晚,又忙不迭猛打方向盘所致。

因此,女士出门前最好先琢磨路线,不打无准备之仗,也省得在路上急得打电话寻救兵。同时在行驶中注意路标提示,早做准备,切不可不顾左右而我行我素,交通法规中可没有“女士优先”。对于特别路痴的女性,不妨在车上备份行车地图、导航仪等指路装备;另一方面,女车主还特别需要记准城市单行线、禁止左转弯、禁止停车之类的交通管理规则及识别路标含义,以免被罚分、扣驾驶证。

提示:正确的驾驶习惯对女性司机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要技术熟练,同时也要有个良好的心态,遇到事情时,要冷静思考,做到安全驾驶。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