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看似十几项考点,其实就考学员3个能力

从考试流程上看,驾考科目三有十几项考点,从上车准备到最后的靠边停车,每一段都分的很细致,但是仔细研究一下每个考试项目的操作要点,大家就会发现,科目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考来考去其实考的就是学员的3点能力。

1、踏板、档位杆的配合

到了科目三,就不能再像科目二那样单纯依靠离合控制车速了,学员需要掌握离合、油门和刹车三个踏板,以及档位杆的灵活配合。

起步、加档时需要用到油门、离合和档位杆,注意油门和离合不能同时踩;停车、减档时需要用到刹车、离合和档位杆,刹车和离合可以同时踩。

换挡时,离合一定要踩到底,档位杆不能挂错位置;不用离合器的时候,脚放置在离合器的侧面,不要悬在离合器上方。

2、观察、预判的应变能力

科目三考试中,不管是变更车道、转弯还是通过各种路段,都是为了考察学员对路况的观察能力和对前方路面情况、车辆行驶路径的预判能力。

在考试途中,始终注意只要双手稳住方向盘、随时观察车辆四周的交通情况、听清语音播报的内容,随时调整车速和方向。只是科目三中不管是车速调整还是方向调整都是小幅度的,学员应该根据路况和当前车速灵活判断,做相应调整。

3、实际驾驶的心态

科目三考试和科目二考试的场地考有所不同,科目二想着反正是在固定的场地内,用缓慢的车速行驶,比起驾驶心态,更重要的是考试心态;而科目三车速上来了,又是在社会化考场,学员要对道路交通安全负责,那么调节好上路行驶时的心态就很关键了。

不过就算紧张、害怕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把考试当成平时的练习,把副驾驶座的考官当作教练,只要将注意力放在考试上,融入到实际驾驶的情境中,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嘻哈学车认为,以上三点就是科目三想要考察的主要内容,只是为了考核更全面,才分出了那么多的考试项目罢了。掌握了这3点,科目三一定能一次通过。

精选阅读

神经外科周博士:那些看似很远、其实很近的神经性


神经外科周博士

搜狐健康认证专家

擅长脑和脊髓肿瘤、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师从世界著名神经外科医生Juha Hernesniemi (芬兰)、Henry W.S. Schroeder(德国)和余新光(301医院)。因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周博士的搜狐健康自媒体首页:

面肌痉挛是病吗?

面肌痉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当出现面肌痉挛之后,很多患者及其周围的同事、朋友、亲人往往因为不了解面肌痉挛的原因,认为这是面部表情怪异,所以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然而面肌痉挛真的是一种养成的习惯吗,专家表示,面肌痉挛并不只是一种日常习惯那么简单,这种疾病的出现,背后隐藏着原因。

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抽搐多从眼周开始波及口周及表情肌,常伴头痛耳鸣,情绪紧张时加重。面肌痉挛影响患者面容,造成精神创伤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研究证实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根部受局部血管波动性压迫继而发生脱髓鞘变化并导致传入传出神经短路造成的。

目前尚无药物对面肌痉挛有明确疗效,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的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已知可以治愈特发性面肌痉挛的唯一方法。

主要原理是通过用垫开物将压迫血管推离面神经根部而达到解除刺激神经停止肌肉抽搐的治疗目的。

该手术属于微创伤外科治疗,只需在耳后做一四到五厘米的切口并打开一个大约手指甲大小的骨窗,操作简便快捷,并可以保存血管及神经的完整性,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

令人头疼的“头痛”――初诊三部曲

头痛是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引起头痛的原因非常多,自然所涉及的临床科室也非常多。除了医生外,病人本人也需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以便于对自己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判断,不至于“乱投医”。

医学上将“头痛”定义为头眉之上至枕下部之间区域的疼痛。当一个人出现了头痛,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头疼的具体部位。这是因为不同疾病所引起的头痛部位不同,其中占各类头痛绝大多数的是头面部病变,这又可分为颅内病变和颅外病变,而前者又明显多于后者。此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头痛,但这部分较为少见。了解了头痛的部位有助于医生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

需要了解的第二个知识就是“头痛的发作类型”。这里有五种类型:1.急性发作性――这多见于颅内急性炎症和出血、低颅压、颅脑外伤急性期、齿和副鼻窦急性炎症期等;2.亚急性――见于颅内转移瘤、脑脓肿和某些硬膜下血肿;3.反复阵发性――见于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性头痛、颅脑外伤慢性期和颈椎病;4.慢性进展性――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高压、副鼻窦慢性炎症等;5.慢性――见于神经功能性头痛和眼部疾病等。这五种类型但从字面上比较好理解,病人可以向医生描述自己的头痛类型,这有助于诊断的尽早确立。

实际上,医生在分辨头痛的原因时,主要是根据头痛的各种特征来进行初步诊断的,这主要包括头痛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起病快慢、伴随症状,以及有无诱发、加重和缓解的因素等。此外,有无家族史、颅脑外伤史以及颌面部手术史也非常重要。

第三步就是全面的体格检查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体格检查中除了全面的体格和神经系统检查外,医生还会对病人主诉的头痛部位进行检查,比如有无皮肤改变(颜色、外形和瘢痕)、触痛、压痛等。而辅助检查则包括脑CT、核磁共振等。

眩晕 眩晕 眩晕(重要的事说三遍)

“眩晕”是门诊出镜率最高的词汇,多数情况是“很平常”的反应,但也有一些则显得并不那么“平常”。“了解眩晕”是我们正确认识“眩晕”的重要开始。

什么是“眩晕”?

从理论上讲,眩晕是机体对空间定向发生错误的运动幻觉,是一种平衡感觉障碍。具体来说,就是平衡失调,自体和(或)环境旋转错觉,有时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

按照病因来将“眩晕”分类,则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自体和(或)环境旋转错觉,而后者却无。

我们先来谈谈前庭系统性眩晕。

医学上通常会先根据病变的部位,来对前庭系统性眩晕进行划分: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简单说,就是产生眩晕的原因是来自脑袋里的还是脑袋外的。常见的病因包括:外耳道耵聍、中耳炎、梅尼埃病、迷路炎、良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迷路动脉供血障碍;位听神经疾病――听神经瘤、听神经炎、听神经损伤或中毒、桥小脑角肿瘤累及前庭神经;中枢性疾病如脑干病变、小脑及大脑病变。

发病原因写了这么多,说明区分前庭周围性和中枢性是件很重要的事。怎么区分?我们用下面这个图表来说明。

上面提到了那么多疾病的名称,看似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1. 梅尼埃病】:典型的症状是“眩晕、耳聋、耳鸣――三主征”。神经系统体检仅表现有单侧感应性耳聋。CT、MRI均无异常表现。其发病原理主要是内耳迷路动脉血管痉挛,导致膜迷路水肿。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输一些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痉挛的药物后能得到明显的症状改善。

【2. 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是不是更熟悉一些,其实这两个名称均表达的是一种病。病人最常见的表述是――处于某一体位时突然出现短暂的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发作时可有迷走神经兴奋性反应,体检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其发病原因直至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其他部位感染或迷路损伤有关。

【3. 中耳炎性迷路炎】:常继发于中耳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震及听力障碍,同时伴有中耳感染表现,如发烧、头痛、耳痛等。慢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可破坏骨迷路,形成以外侧半规管最为常见的瘘管。检查除了中耳炎症表现外,并有眼球震颤及传导性听力障碍。

【4. 前庭神经元炎】: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急骤,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头部转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所以病人多喜欢静卧于健侧。症状一般在数月内自行缓解,很少复发。体检可发现――变温试验显示病侧前庭功能减退或缺失,听力无障碍。

【5. 桥小脑角肿瘤】:除眩晕外,常伴有耳鸣及同侧听力障碍,肿瘤较大时还可出现三叉神经、面神经、后组颅神经损害表现,肿瘤压迫脑干和小脑,还可出现锥体束征、共济失调和梗阻性脑积水。CT、MRI可明确诊断。

【6. 外伤性听神经损害】:多由外伤引起,常合并岩骨骨折。病人多出现持续性眩晕及听力减退,受伤后可见外耳道流血等颅底骨折表现。CT骨窗位可见岩骨骨折。

【7. 药物中毒性眩晕】:患者常表现有眩晕、行走不稳及双侧感应性耳聋。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均可引起位听神经中毒性损害。这些药物大多对前庭及耳蜗功能均有影响,且多为双侧。

【8. 迷路动脉缺血梗死】:伴发于全身动脉硬化或血管炎,亦可发生于桥小脑角手术后。患者表现有耳蜗和前庭病损的症状。病情的恢复和缺血的程度密切相关。

【9. 脑干血管性病变】:椎基底动脉缺血梗死表现有阵发性眩晕,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构音困难、水平或旋转眼震、生理反射减弱、交叉性瘫及共济失调等;小脑后下动脉缺血或梗死――主要影响延髓外侧血运,表现为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有突发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交叉性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同时可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等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损害表现,以及中枢性Horner综合征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的恢复情况与缺血程度密切相关。

【10. 脑干及四脑室肿瘤】:除眩晕外,还伴有恶心呕吐、复视、动眼障碍、面瘫、饮水呛咳、偏瘫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呈渐进性加重,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呼吸循环障碍。CT、MRI可明确诊断。

【11. 小脑病变】:如肿瘤、外伤、自发性出血、炎症以及脓肿等均可引起小脑性眩晕,同时伴有小脑体征,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12. 大脑病变】:主要表现为眩晕性癫痫。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短暂的意识丧失,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和前驱症状,发作时无肢体抽搐及强直。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缓解。脑电图可见棘波和阵发性慢波。颞叶病变引起的癫痫,称之为继发性眩晕性癫痫,多由肿瘤、血管畸形、炎症、外伤等引起。而病因不清者称为原发性眩晕性癫痫。CT、MRI可明确继发性癫痫的病因,PET可发现原发性癫痫的病变侧颞叶代谢减低,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13. 颈椎病变】:颈椎骨刺或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都可导致椎动脉受压或一侧椎动脉硬化狭窄。在某种情况下,可引起脑干和小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的表现,我们称之为“颈性眩晕”。其眩晕的发作与头颈转动有关。同时还可伴有视觉症状(闪光、视野缺损)、枕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TCD可观察椎动脉血流情况,颈椎X光片显示颈椎肥大或退行性改变,CT、MRI对诊断亦有重要价值。

上面嗦的这十三项疾病都是属于前庭系统性眩晕,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又有哪些情况呢?

【1. 眼源性眩晕】:如屈光不正、视网膜剥离、先天性视力障碍,或者其他疾病可导致眼球运动神经或肌肉麻痹,患者因复视、视物模糊、对物象的真伪难辨而出现眩晕症状。眼源性眩晕一般而言症状较轻,亦常被眼部其他症状所掩盖。患者常有视力或视野障碍、动眼障碍、复视、眼源性眼震等。眼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2. 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眩晕。患者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有利于鉴别。

说了那么多,怎么治才是关键。越重要的问题答案越简单。

1. 病因治疗。

2. 对症治疗:急性发作期可给予东莨菪碱、晕海宁等抗眩晕药物肌注治疗;发作后或慢性发作时可酌情给予镇静、止吐或血管扩张剂。针灸、中药对抗眩晕有一定疗效。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眩晕能治好吗?

只要有明确病因,且能治疗者,预后多良好。而对于病因不明者,经对症治疗,也多能缓解症状。

搜狐媒体平台

入驻搜狐媒体平台,成为搜狐媒体平台自媒体人,一键发布文章,三端展示,提升自己的媒体影响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刻入驻搜狐媒体平台。

加入名人堂请发送【名人堂】+【自媒体名称】+【入驻频道】至微信号【搜狐搜生活】

注意!3月1起,这几项政策会影响你学车!


关于驾考,各地出台了一轮又一轮的新政策。今日,小编汇总了一下相关政策,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3月1日起学车实行分时计费

天津驾培人员称3月1日后报名的学员全部录入计时培训系统,内容包括:驾校必须强制安装计时设备,理论考试增设网络教学,还有学时减少、培训里程增加,针对补考也有了指定培训学时。为了配合计时制度,部分地区还将教练培训名额限制在25人。

安装设备、增加里程等有可能增加驾校成本,从而使培训费用提升,最近已有多个地区的体检队伍排起了长龙,都想赶在标准更严之前考完科目。

2、报名驾考需先体检再进行网上信息预录

大部分地区之前学车报名可以提交手工签注的身体条件证明,浙江自3月1日开始则必须先体检才能进行网上信息预录。以往是先到驾校报名再进行体检,现在将体检提前,报名流程也更为繁琐。

3、3月25日起只能持居住证在上海学车

继去年各地取消暂住证后,办理居住证要6个月,想学车得等半年。部分驾校生源很多来自异地学员,此项新规一旦落实,招生人数减少,可是经营成本却不会减少,可能导致学费再次上调。

有学车打算的学员,务必了解清楚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驾校报名。不然等到报名越来越复杂、考试越来越难,再后悔就迟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