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车若是车感好,考试省事儿拿证早,车感怎么培养呢?

1、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学车想要学的快,开车的准备千万不能少。从练车的时候,各位学员就要养成系好安全带、调整座椅和后视镜等习惯。

2、离合器操作要稳

不管是科二,还是科三,离合器的控制要遵循“狠踩缓抬”的原则。

除了科目二项目行驶过程中因为要通过离合控制车速,所以踩离合需要慢一点,幅度小一点。科目二停车和科目三行驶过程中,离合一定要一踩到底,否则就会出现挂档不入、熄火甚至是空挡滑行的失误操作。

3、换档不要手忙脚乱

想要驾驶顺畅,挂档操作必须要熟练,尤其是下面这些操作不能有:低头看档、越级挂档、车未停稳挂倒档、行驶中在空档停留过久等。

想要做到熟练挂档,上车前就要足够熟悉挡位位置,挂档时离合踩到底,右手握住档位杆顶部轻轻推动就可以了。

4、找准参照物

车感好的学员能够快速感应车身位置,预判车轮行驶轨迹,可不是凭空想象的!想确认车身是否正直?车辆正处于考试区域的哪个位置?这些都需要学员找到正确的参照物。

就像到点打方向,每个人看的点都是有区别的,需要学员有意识地去自行调节。

总的来说,培养好的车感,首先需要规范操作步骤,其次就是在规范步骤的基础上量化操作细节。

小编推荐

学车,到底啥叫车感?咋培养车感呢?


学车时,经常听说多练就有车感了;拿了驾照,没车感,开车也费劲。

可到底啥叫车感呢?车感怎样培养呢?

好啦,如果不清楚这些,跟着恋车君一探究竟吧!

?啥叫车感?

车感,说白了,就是能能好好开车,教练教一遍,就能快速上手。关于车感,掌握了必要的技巧,也是可以滴!

通过“前进、倒车、拐弯”三方面,看看需要啥车感?

一、需要啥车感?

1、前进车感

前进大部分司机最怕两点:追尾和窄路会车。

掌握前进的车感,归纳起来就是三点:

a、知道自己车辆的刹车距离;

b、知道自己刹车踩多深,车辆速度降多少,知道自己油门踩多深,车辆速度提升多少(脚感);

c、知道自己车的宽度。

2、倒车车感

倒车车感即方向盘、后视镜和车屁股之间的博弈。懂得倒车的人,不是会看点,而是更清楚要打多大的方向盘,在后视镜中车屁股到底挪动了多少,如何去修正。

3、弯道车感

为啥拐弯不好?就是车头和方向盘没配合好。

拐弯的车感,就是解决方向盘动多少,车头动多少的问题!

二、咋培养车感?

1、调整座椅后视镜

座位要调整到看得到引擎盖顶端。如果身高低于160,最好垫一个坐垫。

左右后视镜要求能看到左右后门把手,因为后门把手后延就是后轮位置所在。

2、离合器的使用

离合器使用的关键就三点:

(1)踩下要狠:一定要把离合器踩到底,否则就会挂不上档;

(2)抬起要缓:抬离合器一定要慢;

(3)抖动要稳:车身抖动时,需要左脚停顿稳住离合器1秒钟,然后右脚轻轻加油门,车便可慢慢平稳,不再抖动向前行驶。

3、变速杆与换挡

首先加档必须逐级加档,不可越级,一档起步最好别加油门,抬完离合迅速再踩下换两档。而减速降档却是可以越级降档。

换挡口诀

(1)先右再左:加档,踩油门加速;减档,先踩刹车减速。加速减速后,车身抖动时迅速左脚踩离合。

(2)马上动手:左脚踩离合同时右手迅速换挡,注视前方,别低头看档位。

(3)左抬右下跷跷板:离合器缓缓抬,到半联动位置后,右脚油门慢慢跟,油门别踩太大,此时一上一下,犹如踩跷跷板。

4、判断车的位置

(1)车的左轮纵向位置:车左轮就在左脚离合器的位置,也就是方向盘正中偏左十公分左右位置,不超过方向盘边沿。

(2)离开左车轮30公分位置:将玻璃与A柱子结合焦点处,与路面远处相结合,此时正好离开左车轮30公分。

(3)右车轮纵向位置:右轮位置,有人说引擎盖右凹槽线处,有人说车头正中间,也可找一个参照物,不同人看点不同。

(4)离开右车轮30公分处:右车头三分之一处,并非右凹槽线处,而是凹槽线偏左一些。

(5)前轮横向位置:左反光镜位置后一点。

(6)后轮横向位置:后轮位置大致在反光镜中后门把手后沿处。

5、摆正车身

找参照物,比如横向水平线,纵向水平线。横向水平线平行车头,或平行方向盘,车身肯定正;反光镜里纵向水平线,与车门把手,车身平行,车身必正。

怎么培养车感?培养车感的小窍门


在驾校练车的时候,教练总会跟我们说要多培养车感,有了车感就能驾驶自如了。相信很多人跟小编一样迷糊,车感是什么?如何培养车感呢?

车感是驾驶人对驾驶车辆的速度感,车距感,操控感等一系列对车子性能和自身驾驶技术的了解。可以说,一个人的驾驶技能提升必然是伴随着车感提升的。那么新手如何培养车感呢?

新手培养车感,首先要熟悉车,对车要有基本了解,特别是有关驾驶的几个重要部件必须非常熟悉,运用自如。而且要对车的整体结构,尤其是车身宽度、长度有个整体概念。如果缺乏这个整体概念,那开车是很恐怖的,建议新手可以通过"压地上标志"的办法来掌握车身感觉。

第二、培养车感从学车第一天就要开始,并且要坚持,培养车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的。新手学车建议先学理论后上车,先从理论上把基本操作方法记准了,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这样在循环练习总结中就能不断的培养正确的车感,找到车感后,你会发现学车进度就是突飞猛进,旁人望尘莫及了。

第三、开车要舒服,舒服了身体才能融合到车体,才能更好的感受车的一举一动,比如坐椅调整到什么位置算是合适,一般要求学员坐到座位上,伸直腰后背刚好轻靠在靠背上,手握方向盘时双臂能微弯曲,腿部也能微弯,并能轻松自如地踩踏板,这个位置基本就可以。然后学员要学会看后视镜,比如在行驶中如果自己要变线了,就需要通过后视镜观察一下后车的情况,然后打转向,进行变线,这样形成习惯,习惯了就自然了。

最后,闹市区行车促感觉。之前的感觉都是车辆独自的感觉,但是实际开车是在马路上开车,不可避免的有其他的车辆和行人,所以车感还需要融入马路的环境之中才是完整意义的车感。市内道路上行驶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行人多、自行车多,而新手开车时,经常是只注意车辆前方的动态,没有留意后车及侧方车辆,因此,很容易与周边车辆发生擦碰。这也就是车感的不足表现了。这样新手们不断练习,不断习惯,习惯将注意力放在整个车的前后左右,而不仅仅是前方,通过十字路口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路面较窄及车辆转弯时要注意车辆转弯内角与摩托车、单车、行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提示: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有关如何培养车感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车感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所以新手朋友不要太着急,多掌握驾驶技巧,车感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如何判断车距/培养车感?


■ 很多时候开车,我们都会有这样的顾虑等红灯时有没有压到人行道?

■ 堵车缓慢行驶时与前车距离会不会太远或太近?

■ 想要超车变道时与后车的位置够不够远?

■ 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就没有安全?

所以学会判断车距,对于车主来说大有裨益。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新手甚至是老司机都拿捏不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车距如何判断这件事。

一、通过左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后车在左后视镜中的成像大小可以作为距离判断的依据

1、后车充满后视镜—车距为1米,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两车距离相当接近,此时做任何的并线超车换道都非常危险!

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车距为3米 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行车距离还是太近,不宜做任何的并线超车换道。

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车距为5米 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是相对安全的。

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车距为10米

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在高速路行驶的境况下,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也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测我们得知:起码要等到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

二、通过前车尾部判断与前车距离

跟车距离一般在2米左右较合适,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远会被其他车辆插入。 一般情况下,根据驾驶员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来判断:

1、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车距为 1米

这时候驾驶员必须很小心的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随时注意前车是否有刹车等动作,容易追尾。

2、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车距为 2m,车市堵车缓慢形势下最合适的跟车距离。

3、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车距为 3m ,这时可以稍微跟的近点,城市堵车慢速行驶的情况下,与前车跟的太远容易被其他车辆插入

三、判断左轮位置的方法

1、压线的情况

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比如在下图中我们看到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左轮压住了中线如下图所示:

2、离中线60公分的情况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棉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正常行驶时,离中心线60公分是比较安全的。

车身离中线60公分如下图所示:

四、判断右轮的位置

1、右轮压线的情况

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右轮已经压线如下图所示:

2、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

当视线通过右喷水器和路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公分。

离路边还有60公分如下图所示:

如何判断车距,我们再来总结回顾一下:

后车在左后视镜中的面积小于1/3的时候,与后车的距离大概为10米,这个时候变道是相对安全的。

当你能看到前车保险杠的下沿时,与前车距离为2米,是在缓慢行驶时比较合适的跟车距离。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棉板和左侧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离左侧的中线是60公分的安全距离。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右喷水器与路边重合时,与路边保持了60公分的安全距离。

汽车后视镜调整的学问:

一部车有三个后视镜,每个车主一天看它们不下百来回,但问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调整爱车的后视镜?你说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吗?也许每个人开车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怎么调后视镜,还是有一定规矩的。

1、左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2、右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3、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 ,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在镜面的左缘。

到底什么叫车感?怎么培养车感?


学车时,经常听说多练就有车感了;拿了驾照,没车感,开车也费劲。

可到底啥叫车感呢?车感怎样培养呢?

好啦,如果不清楚这些,一探究竟吧!

?啥叫车感?

车感,说白了,就是能能好好开车,教练教一遍,就能快速上手。关于车感,掌握了必要的技巧,也是可以滴!

通过“前进、倒车、拐弯”三方面,看看需要啥车感?

一、需要啥车感?1、前进车感

前进大部分司机最怕两点:追尾和窄路会车。

掌握前进的车感,归纳起来就是三点:

a、知道自己车辆的刹车距离;

b、知道自己刹车踩多深,车辆速度降多少,知道自己油门踩多深,车辆速度提升多少(脚感);

c、知道自己车的宽度。

2、倒车车感

倒车车感即方向盘、后视镜和车屁股之间的博弈。懂得倒车的人,不是会看点,而是更清楚要打多大的方向盘,在后视镜中车屁股到底挪动了多少,如何去修正。

3、弯道车感

为啥拐弯不好?就是车头和方向盘没配合好。

拐弯的车感,就是解决方向盘动多少,车头动多少的问题!

二、咋培养车感?1调整座椅后视镜

座位要调整到看得到引擎盖顶端。如果身高低于160,最好垫一个坐垫。

左右后视镜要求能看到左右后门把手,因为后门把手后延就是后轮位置所在。

2离合器的使用

离合器使用的关键就三点:

(1)踩下要狠:一定要把离合器踩到底,否则就会挂不上档;

(2)抬起要缓:抬离合器一定要慢;

(3)抖动要稳:车身抖动时,需要左脚停顿稳住离合器1秒钟,然后右脚轻轻加油门,车便可慢慢平稳,不再抖动向前行驶。

3变速杆与换挡

首先加档必须逐级加档,不可越级,一档起步最好别加油门,抬完离合迅速再踩下换两档。而减速降档却是可以越级降档。

换挡口诀

(1)先右再左:加档,踩油门加速;减档,先踩刹车减速。加速减速后,车身抖动时迅速左脚踩离合。

(2)马上动手:左脚踩离合同时右手迅速换挡,注视前方,别低头看档位。

(3)左抬右下跷跷板:离合器缓缓抬,到半联动位置后,右脚油门慢慢跟,油门别踩太大,此时一上一下,犹如踩跷跷板。

4判断车的位置

(1)车的左轮纵向位置:车左轮就在左脚离合器的位置,也就是方向盘正中偏左十公分左右位置,不超过方向盘边沿。

(2)离开左车轮30公分位置:将玻璃与A柱子结合焦点处,与路面远处相结合,此时正好离开左车轮30公分。

(3)右车轮纵向位置:右轮位置,有人说引擎盖右凹槽线处,有人说车头正中间,也可找一个参照物,不同人看点不同。

(4)离开右车轮30公分处:右车头三分之一处,并非右凹槽线处,而是凹槽线偏左一些。

(5)前轮横向位置:左反光镜位置后一点。

(6)后轮横向位置:后轮位置大致在反光镜中后门把手后沿处。

5摆正车身

找参照物,比如横向水平线,纵向水平线。横向水平线平行车头,或平行方向盘,车身肯定正;反光镜里纵向水平线,与车门把手,车身平行,车身必正。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