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些段子只有汽车人才会懂?

说到汽车故障相信很多车友有一堆苦水要吐槽,不过要说吐槽最狠的应该是每天在和故障车在一起的汽车维修师傅们,最有发言权也最有深度。

1.高速公路上,帕萨特车主向途观车主求救:“大哥,后备箱还有机油吗,给我匀点?”途观车主:“后备箱里没有了,发动机上面有,要不我舀两勺给你?”——这时开过一辆奥迪,司机两眼放光看着勺子。

2.机修工阿彪。初中毕业那年,穷困潦倒的他甚至吃不起一碗麻辣烫,女友阿花在甩下“你也就这样了”一句话后,头也不回地钻进了别人的奥拓车。痛定思痛的他从此发奋图强,终于凭自身的努力考进了蓝翔大学。如今的阿彪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奥拓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就算宝马来了也照样会修。

3.近期,第四届汽车修理工技术竞赛在我市隆重举行,机修工张发财作为我公司唯一参赛的种子选手,被公司领导寄予厚望。比赛当天,在跟其他四百余名同行的同场竞技中,张师傅凭借他沉着冷静、精雕细琢、全神贯注、从容不迫的一贯风格,在首轮便因超时惨遭淘汰。

4.很多客户对汽车专业知识不熟悉,过来修车往往不能很准确的描述故障现象,增加了我们对故障诊断的难度。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的去引导客户,让他把故障准确的描述出来。陈小姐昨天过来反应行驶时车内偶尔有“啪啪啪”的异响,我便引导她:“是不是类似铁碰铁的声音?”她想了想说:“不对,是肉打肉。”

5.今天有三个人来应聘,我提问:一台车发动机发抖,经检查是火花塞有积碳,怎么办?A抢着答:清理火花塞积碳。B接着答:先用诊断仪检测,再清洗燃烧室和进气道,再做发动机油泥清洗,添加新的机油和保护剂,最后更换火花塞。只有C默不作声,我问道:你怎么不说?C答道:领导还没让我说,我不敢说。选谁?

6.“只会拆拆装装的,是一般修理工;会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诊断的,是合格修理工;能把故障排除在还没有发生之前的,才真正是牛逼的修理工。”机修工小赖拿出一瓶燃油宝,对客户说道。

7.汽车故障的诊断有很多方法,如:经验法,观察法,触摸法,替换法,测量法等。我认为,其中最好用的是替换法,怀疑哪个零件有故障,直接换一个同样的零件,即可验证,这对提高维修效率很有帮助。只是有一点,每次从别人车上拆过来试完后,还要给装回去,挺麻烦。

8.安全气囊是属于车上的被动安全装置,在事故发生后充气弹出,能有效减轻驾驶员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我曾经目睹过无数次惨烈的事故现场,最后得出结论:安全气囊非常重要,如果在事故发生时气囊及时弹了出来,那么,我们维修部每台车的产值将会增加三到四万元。

9.很恼火,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黑大众,说大众车最爱“烧机油”。身为资深的汽修专家,我觉得这种人云亦云,以偏概全的说法是极其不客观,不负责任的。大众车漏机油的几率也是很大的嘛!

10.很多车主开车时习惯用空挡滑行,觉得这样会省油些。其实这个做法并不可取,因为用空挡滑行除了会使刹车性能大大降低外,还可能会更加费油。我们做过实验,用诊断仪对发动机数据进行监测,发现当带档滑行时,喷油嘴不工作,而空挡滑行时喷油嘴还会持续喷油。所以,恳请大家及时纠正这些不好的习惯。

11.选车,买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必须考量再三,很多朋友由于不是很懂车,就在私信里问我,到底是选欧美车好,还是日系车好?其实,要我说吧,还是欧美车比较靠谱,以前我在日产上班,工资2000,现在修大众,工资高达8000。

12.在汽车修理中,认真和细心非常重要。一台车能不能修好,往往就取决于你是不是认真、仔细。我这个人就比较细心,很擅长观察每个细节。今天李老板来修车,副驾上坐的那个女的,跟上次来修车时不是同一个人。

13.俗话说:贼不走空。领导要求我们修车也不能走空。刚才陈小姐过来想给轮胎充点气,在我的建议下,她又消费了一个气门芯和两套刹车片。

14.车上的安全气囊真的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客户吴小姐开车时由于没系安全带,在车子发生碰撞后,她的胸腔被弹出来的安全气囊炸出内伤,现在连说话都费劲儿。而坐在副驾驶座的她老公因为系了安全带,只被震成轻微脑震荡,至于他老公的左手为何会受伤,目前,保险公司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15.刚才有个网友问我:“师哥,请问什么手机有全景拍照功能?”一般像这种跟汽车没关系的问题,我是直接无视不回答的,但是师哥平时是个热心肠的人,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告诉他:“苹果手机就有啊,你问这个做什么?”网友说:“没什么,我刚在4S店提了一台凌渡,想拍个照留念一下。”

精选阅读

不认识这些汽车术语,还好意思说懂车?


汽车尾部的TSI、TFSI、CGI等等标识,是不是常常一头雾水?不懂车或者略懂车的朋友估计头大。

由于汽车种类繁多,每款汽车的尾部的标识也不尽相同,有的代表排量、有的代表发动机排列形式、有点代表驱动系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汽车尾部标识所代表的含义。

涡轮增压发动机1TSI代表车型:途观

TSI是大众的一项发动机技术,不过TSI在国内外有着不一样的意思。国外的意思是双增压(涡轮和机械增压)+分层燃烧+喷射技术。而进入国内之后被阉割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仅保留了涡轮增压+燃油直喷。在大众的很多车型上,我们会看到不同颜色的TSI标志。有全红的、还有其中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是红色的,并不是它们使用的技术不一样,这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排量而已。TSI:1.4T发动机TSI:1.8T或2.0L发动机 TSI:2.0T发动机

2TFSI代表车型:奥迪A6L

TFSI是涡轮增压(T)+FSI发动机的结合,简称TFSI,一般奥迪系列会这么称呼,后面的FSI即燃油分层喷射发动机,不过由于国内油品的问题,国产奥迪TFSI并没有使用分层燃烧技术。

3TDI代表车型:奥迪Q7

为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就是在柴油机上加装了涡轮增压装置,使得进气压力大大增加,压缩比一般都到10以上,这样就可以在转速很低的情况下达到很大的扭矩,而且由于燃烧更加充分,排放物中的有害颗粒含量也大大降低。4CGI/CDI代表车型:奔驰C260

发动机CGI技术是汽油缸内直喷+分层燃烧+稀薄燃烧+涡轮增压技术,这也是一种奔驰公司开发的发动机技术,效果和大众的TSI类似,但实现方法不同,而CDI则为该技术的柴油版本。

自然吸气发动机1VVT/CVVT/VVT-i/MIVEC/VTEC/i-VTEC代表车型:本田雅阁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优点是省油,功升比大而缺点是中段转速扭矩不足。目前本田的VTEC、i-VTEC、;丰田的VVT-i;日产的CVVT;三菱的MIVEC;铃木的VVT;现代的VVT;起亚的CVVT;江淮的VVT;长城的VVT等也逐渐开始使用。总的说来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新能源动力1Hybrid代表车型:英菲尼迪Q50

Hybrid被称为混合动力汽车,简称HEV(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是指汽车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发动机和电动机)。通过控制系统使车辆在低速行驶时使用电动机提供动力,中速时两种动力同时工作,高速时使用发动机提供动力,同时给电池充电,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油耗。

2DM代表车型:比亚迪F3 DM

DM是指采用电动和混合动力双系统。DM双模技术是一种将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

驱动系统14WD(44)代表车型:长安CS75

4WD(4X4)代表该车的驱动方式为四轮驱动。相较于普通汽车的两轮驱动,四轮驱动能通过低比率的传动装置来帮助汽车克服在泥泞和雪地上打滑,并能提高发动机的应用效率,有效地发挥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

2AWD代表车型:沃尔沃XC60

AWD (全时四驱系统)已经变得和 4WD 几乎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 AWD 比 4WD 少了低比率的传动装置,不过 AWD 仍然提供在湿滑路面、恶劣天气以及轻微越野路面的牵引能力。

3Quattro代表车型:奥迪A8L

奥迪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是Torsen中央差速器,他比任何电子控制技术更快的调节前后轴力量的分配。EDL(电子差速锁)在必要时将多余的动力传送到车轮上,增强抓地性。

4XDrive代表车型:宝马X5

XDrive是指宝马的智能全驱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根据道路状况对前后轮的扭矩分配进行不间断调节,提升驾驶乐趣以及安全性能。

54MATIC代表车型:奔驰GL

4MATIC是奔驰自己开发研制的四驱设备,叫做全天候四轮驱动设备。全新4MATIC的系统是将前后轮动力分配的比率固定在一个数值,确保提供给驾驶者自信可靠的操控性。

以上这些标识多为常见的标识,而每个车型上的标识均有不同的含义,弄清这些标识对于大家在选车和用车都有一定的帮助。相信小伙伴看了这些标识,也涨了不少姿势,有一天在大街上看到这些标识,也可以向身边的妹纸露一手了。

涡轮增压真的省油吗?只有开过的人才知道!


最近几年,涡轮增压发动机大受追捧,为什么呢?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仅马力大,而且更省油。所以,很多人都信以为真,纷纷向涡轮增压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可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涡轮增压马力大不可否认,但它真的省油吗?今天,我们就从实际使用的角度说说这个事。

大家要知道,发动机在低转速运转时涡轮增压是不工作的。所以,开过涡轮增压车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低速时动力比较弱,让人感觉很不爽。这是因为由于爆震的存在,发动机的压缩比的上限相对固定,就是说如果压缩比过高,越容易导致气缸内混合气体燃烧不充分,且燃烧之后气温很高,造成“敲缸”现象。

而涡轮增压发动机正是利用短时间内将混合气体挤压到气缸内,所以为了推迟爆震的产生,只好降低压缩比。发动机的压缩比降低了,动力性自然则比自然吸气发动机要弱。

低速时动力较弱自然让人有踩油门的冲动,踩下油门后发动机转数、增压器转数、吸入空气量、尾气排放量等都相应增加了。那么排气门、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等温度也会升高很多。大家要知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热效率本来就不高,而这些零部件温度很高又消耗一些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于是否省油这个问题,也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状况下涡轮增压都费油。为此,有汽车方面的专家专门做了对比实验,以论证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区别。试验选取了4种不同自然吸气排量发动机(1.4NA、1.6NA、1.8NA、2.2NA)与1.4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表可以看出,增压发动机与等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被证实没有油耗优势。相反,平均油耗还高出8%-10%。但随着小型化因素的提高,增压发动机燃油消耗率逐渐低于自吸发动机。小型化系数从1.3开始,有一个增压发动机达到较低燃油消耗率大区域(图中绿色部分面积加大,表明增压发动机低油耗优势明显)。

由于发动机是搭载在车上行驶,因此衡量油耗多少时还必须和整车匹配。下图是1.4T发动机匹配整车之后,并计算出各区域燃油消耗占整个循环工况的比例,同时用等功率曲线标出了整车需求的行驶功率。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在最大扭矩相同时,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比自然吸气更省油,而较大排量的增压发动机则无明显优势。

所以,要评判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否省油,要结合不同的工况和自身的用车情况综合考量,是否省油并非是绝对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