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行车时的各种车距!【行车技巧】

由于不能准确判断汽车与行人以及前后左右车之间的距离而发生的撞人、擦挂事件每天都在上演。那么,平时在开车的时候怎样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车子在公路的什么位置,离前后左右的行人和汽车到底有多远?下面小编就通过几个图片来解读说明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判断车前端与行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假设行人身高为1.8米。

1、当你刚好能看到车前行人的脚时,此时车前端与行人之间的距离为5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行人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2.2米。

3、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3米。

二、判断与前车的距离

以SVU车型为例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0.5米。 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时,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1.2米。 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大概为2米左右。

3、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与前车距离约为5米左右。

三、右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 后车占据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车身只有一半被看到。 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很近,应保持现有车道行驶,不得转向。

2、后车占据外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 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0米,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才能打灯后进行转向操作。

3、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3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 说明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5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四、左后视镜判断后车距

1、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 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2、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 这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3、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 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五、车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0米左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若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驾考网扩展阅读

行车技巧:如何才能熟练并线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并线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熟练并线呢?下面小编从并线的基本原则、并线的时机和并线的基本动作为大家进行分析。

车辆从正在行驶的车道驶入另一条车道称为并线,除了通常的变换车道并线外,还有很多情况下也经常要用到并线,比如从辅路驶向主路、从主路驶出、躲避障碍物等。那么并线有哪些技巧呢?

并线的基本原则

第一,不要强行并线。并线不能影响所要并入车道内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正常行驶的车没有义务和责任让并线车辆先通行,因此不要强行并线。

第二,连续并线也是不允许的,不但不安全,而且属于违反《道路交通法》的行为。

第三,不要频繁并线,那样反而不会快多少。

第四,提前并线—特别是在打算进入或者驶离主路前,一定要提前并线。如果离出口超过2条以上车道,则要一条一条并,不能等到临近出口前连续并线,这时候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并线的时机

若想顺利完成并线,并且不被后车反感,必须要把握好恰当的并线时机。并线前要通过目测和后视镜观察本车道和要并入车道的车辆行驶状况,包括该车道内的车辆行驶速度、行驶状况(是否正在加速或减速)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供你并线,另外还要观察本车道内前车的距离是否足够加速。最佳的并线时机是当要并入的车道内车辆保持匀速或减速行驶时,己车超过旁边车道内临近的后车至少2个车身距离的时候并入,并且与前车保持至少2个车身距离。

并线的基本动作

并线通常分为加速并线和减速并线,使用比较多的是加速并线,加速并线的动作通常包括打转向灯、加速、打方向快速并入、回正方向保持合理速度。动作的要领是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由于并线需要旁边车道的车辆配合,因此打转向灯的时候要保持加速直行3~5s,用以警示其他车辆。并线的时候打方向要快速,幅度不要过大,要沿斜向弧线的方向切入旁边车道。并入的过程要一直保持加速,整个过程需要随时观察前后左右的车辆动态情况。当车身切入旁边车道后立即回正方向盘,此时最好保证车身在车道中央并直线行驶。并入后不要减速,继续保持瞬间加速,同时观察前车速度和与前车的距离。如果车速度超过前车,则要缓慢收油门,直至与前车速度相当,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即可。减速并线的时候,如果旁边车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则迅速并线,如果没有,则需要让过旁边车道的车,然后并入。

高速公路上车辆如何并线?

高速公路并线与城市路况并线有很大差异,更加需要注意安全。由于并线的时候车速很快,因此并线前需要延长打转向灯的时间至5~10s,给周围车辆更长的准备时间。另外,并线的时候动作要更快,加速时可采用降挡的方式来获得足够的加速度。高速公路行车,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比如因修路而被迫变换车道或需要驶离高速公路)出现,原则上最好别并线。

坡路上车辆如何并线?

坡路行驶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使车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势能,进而对车辆起到一定的加速或减速作用,因此在坡路上并线要注意适当延长打转向灯时间,并适当延长并线时与旁边车道内后车的距离。如果无特殊情况,坡路行车最好别并线。

高速行车技巧经常忽略的行车保命细节


很多刚会开车的朋友觉得在高速路上开车最简单,而对平常大家说的一些驾驶细节问题不太重视,其实很多交通事故正是忽略这些细节而导致的。下面是一位网友总结的高速行车技巧,十有八九你可能不注重,但是绝对有用!

决不要轻易地在货车行驶比较多的紧急停车带停车,那里常常会有货车停车修理,抛弃的报废螺丝钉甚多,但是又不易被你觉察,这些螺丝钉轮胎一轧便会立起,扎入轮胎。进入服务区也是一样,不要在大车停放区停车,这一点你也不必定知道。

重载的货车一旦因情况减速,要重新从低速挡逐一上挂之外,恢复到原先的速度至少需要两三公里的距离才可以实现,并且货车操作的劳动强度比小车大得多,所以,出于本能,大货车司机一旦出现欲超车意向,基本鲜有改变办法的,这就需要你敏锐地观看前方所有货车彼此间的车速和距离,在它们实施具体操作前先行一步,推断出它们的下一步动向,你就将安全避让的主动权握在手里了。小车能瞬时提至高速而又不轻易觉察,所以,在高速路上需要紧急刹车时,你仅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而一般是无法根本防止你需要闪避的灾难,保证安全的核心取决于你事发前几秒的准确推断。

不要仅记着一些车的铁皮薄不禁撞,就是奔跑宝马也架不住前后大货车造成的“三明治”。大货车装载货物比较多,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大货车不想停住,而是它太想停而停不住。

只要有条件,必定在中道即行车道行驶,一来万一有事,左右都有回旋余地。二来要提防对方车道爆胎的大小车会冲过中间护栏形成迎面撞击,因为迎面撞击的力度是所有事故中强度最大的、后果最严峻的。

崎岖山路行车技巧


山路崎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的困难。司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只有做到安全行车,才是真正的学会了驾驶。今天,小编特地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山路技巧,供新手参考,也供平原地区一年以上驾车经历自驾车长途旅行者参考。

一:走切线

二:进弯慢、出弯快

三:上坡快、下坡慢

四:几挡上、几挡下

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发动机的动力能保证用什么挡位能上的坡,你就挂这个挡下坡。

五:特别注意客货运车辆。

如果满载的话,它制动所需距离会很长;长轴距车辆在过弯时因为“内轮差”的缘故,往往需要占线行驶,弯越急占线越多;专业司机一般做的“满”,回旋余地不多,一旦出现险情,他们的驾驶经验肯定是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你可能会更危险,等等因素,所以在山路上记住关注它们的这些“不便”。

六:提前制动、提前减速

反应快的人更应牢记这一点

七:安全篇

遵章守纪,保证自己(人、车)的安全,就是学雷锋,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谈得上顾及别人的安全。

八:小心“抬头坡”

在不熟悉的山路,在上完坡立即下坡的“抬头”路段一定小心,控制好速度。因为视线不良,要到达坡顶才能看到下面路况,是好是坏、是否转弯、是否有车来、是否有障碍?如果车速过快,将很危险

九:不怕慢、就怕站

山路行车不同于在高速上,性能最好的车和最差的车在平均时速上也相差无几。想想、在下坡的时候,满载的货车也许会超过你哦!欲速则不达,万一出事故,你也许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合理安排(进餐、方便、解乏、看风景、活动)时间,不要和时间赛跑。

十:跟车行进

找性能与你的车差不多同向行驶的本地车做领跑,会轻松很多。本地车的司机,对当地路况了解,知道什么地方该快什么地方该慢何处有危险那里有塌方。

另外,还要注意保持车距,不要让前车有误会。

教练会私藏的各种判断车距技巧


我们在学车的时候最会判断的距离就是靠边停车的距离!那么其实还有几个距离,不知道教练有木有教给大家!是前后车距离,停止线距离,还有左右前后车距的判断?下面看看小编的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一、超车变道时如何判断后车距离:

视镜中车影大小与其车距的关系如下:

1、车影占后视镜全部——车距为3m

2、车影占后视镜2/3——车距为5m

3、车影占后视镜1/2——车距为9m

4、车影占后视镜1/3——车距为12m

二、堵车跟车时如何判断前车距离:

跟车距离一般在2米左右较合适,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远会被其他车辆插入。

一般情况下,根据驾驶员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来判断:

1、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车距为1m

2、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车距为2m

3、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车距为3m

三、当路口红灯你是头车时如何判断停止线距离:

在车内通过车窗看到停止线与前门角五厘米处,则车子与停止线对齐。

四、如何判断左右前后车距:

1、左轮位置的判断

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比如通过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2、离中线60公分行驶

当我们正常行驶时,离中心线60公分是比较安全的。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前玻璃左下角和道路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

3、判断右轮的位置

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4、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

当右喷水器和路面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厘米。

5、右方靠边停车

当右雨刮器结点和路边重合时,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达到离路边10厘米靠边停车的效果。

可能被忽略的行车技巧


汽车走进普通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的今天,车祸业已成为意外身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人们总是被提醒请谨记安全第一,很多行车技巧却被默认为常识而忽略了,实际上很多人还并不知道这些能够降低意外发生的驾车技巧。

1、从你的镜子中,不应该看见大部分自己的车

这并不是一件需要很费力去做的事情但很多人都并没有做好。多数人知道两侧的后视镜有一个看不到的“盲点”,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高贵冷艳的雷达。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正确调整后视镜就可减少多数“盲点”。将后视镜往外转,一直到从镜子里完全看不见自己的车为止。这样,侧后视镜的视野与内后视镜不会有交叠,所有后方开来的车都会始终保持出现在你的三个后视镜中的一个的图像里。

2、注意看路及周围的车,比看指示路标更重要

在没有路标告知前方路况、转弯、路口情况的时候,人往往会更小心地注意周围的车。而路标原本就是为了提醒司机更为小心。如果为了专心看路标反而分了神不注意周围车辆,或者盲目跟从路标,都是非常危险的。

比如,看见绿灯就不再注意两侧,闭上眼睛往前冲;或者下雨天的时候,明明应该慢慢开,可是看见路标上的最高限速值,就一定要加速跑到最高允许的速度。这些都是盲目跟随路标而忽略了常识。

荷兰小城Drachten做了一个实验,取消了城内20个十字路口的所有指示灯和路标。结果表明,一个每年都要意外死亡2到4人的路口,在接下来的6年内都没有伤亡。另一个在过去4年内有过36起意外的路口,在接下来的2年内只有2起意外。当不再机械地跟从指示时,驾驶员们才会负起更多责任,关注周围的车辆。

这不表明要无视信号灯和路标,是表示不要依赖于它们。如果你在十字路口和一辆大货车撞上了,那你开过去的时候是红灯还是绿灯在天堂都不重要了。

简单说来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但是假设其他人都没有遵守这些规则,而通过观察周围车辆的情况,你安全地存活下来。

3、行车时听歌会降低你的反应

以色列的一个研究表明,开车时不听音乐的人们,在路途上出现状况时心跳会迅速升高;而无论听何种节奏的音乐,人们的心跳都保持不变。这说明,不听音乐的人们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于行车之上,能对路途中的状况作出及时反应。

另外,行车时听快节奏音乐(每分钟120-140拍,夜店音乐大部分是这个节奏)的人比听慢节奏音乐的人更容易闯红灯,而且听出车祸的机率是听慢节奏歌的人的两倍。

4、时刻打开头灯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亮一点显然都比暗一点更容易被发现。只要驾驶其他车辆的还是疲惫且容易分神的人形生物,让他们发现你就会大大减少你被撞的机率。研究表明,打开头灯会使你遇上车祸的几率减少32%。但是请切记,晚上会车时请一定关掉远光灯,只开近光灯。

当其他车辆看见你车灯的光时,他们就不太可能插到你的车前面去。这对行人和自行车同样适用。

在加拿大、瑞典和芬兰,所有的新车都被要求必须有能在白天打开车灯的自动开关。如果你的车比较旧,就努力一下手动开关吧。为了安全,是值得的。

5、如果不常用手刹,它会失灵的

手刹又叫紧急刹车,顾名思义,当你的刹车被敌方间谍弄坏以后,可以在紧急中使用手刹。与刹车的液体机械不同,手刹是利用钢缆把你的车停住。而钢缆的问题在于,它会生锈腐蚀,尤其如果长时间不用的话,会导致钢缆断裂。

6、爆胎的时候不要刹车

爆胎的时候踩刹车很容易翻车,尤其如果爆的是后胎。后车胎比前车胎更容易爆,因为前车胎磨损得快人们换得勤。

爆胎的时候需要做的是:轻踩油门。稳稳地慢慢地踩油门几秒,这样能够让你重新控制住你的车。尽量保持车走直线。一个爆掉的车胎就好像一个锚,如果你踩刹车,这个锚就会以你原本的车速拽着你的车。而如果你猛踩刹车就更糟了,就好像一只小船把它的锚全速抛进海底。

给汽车足够的速度来控制住它,然后脚轻轻离开油门,往爆胎的那个方向转弯(如果你转反了,就会被那个锚抓住)。最终爆掉的车胎会带你的车慢慢停下的。然后你就赶紧出来,把刚刚尿湿了的裤子扔了吧。

了解夜间行车技巧,避免潜在危险!


夜间行车,视线受阻,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危险,新手司机们尤其要注意了,赶紧来了解一下夜间行车技巧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冬天,夜长昼短让司机们不可避免夜间行车,不过,因为视距等原因影响,夜间行车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那么,司机在夜间行车时需要注意什么?有何夜间行车技巧可避免潜在的危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1、道路情况巧判断

其实在山路行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车灯投射在地面上的距离和远近来判断当前的路况。当本车灯光投射距离由远变近时,表示汽车驶近或驶入上坡道;当车灯光投射距离由近变远时,表示已在下坡道或由陡进入缓坡;当车灯光离开路面时,表示前面出现急弯或车辆已驶至坡顶;当车灯光由路中移向路侧时,表示前方出现一般性弯道;当车灯光从道路的一侧移到另一侧时,表示前方为连续转弯道;当对向车射出光线较短时,表明来车将接近坡道;当对向车射出的光线与路基脱离时,表示来车已接近坡顶;当前车尾灯灯光或亮或暗时,表明前车在远处;当前车尾灯灯光较为明亮时,表明前车在近处;当前车尾灯左右间距较大时,表明前车为大型车;当前车尾灯左右间距较小时,表明前车为小型车。知道了这些,晚上在复杂的山路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夜间行车技巧 有驾照的都看看!


夜里开车不比白天,夜间行车,视线不佳,视野变窄,盲区增大,夜间也是交通事故多发的地段。因此,每个驾驶员都必须掌握夜间驾驶技术。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夜间的行车技巧。

1、学会正确操作灯光

夜间行驶时,车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下,应使用近光灯,灯光可以照出30米以外。车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上,应使用远光灯,灯光可以照出100米以外。但也不能长时间使用远光灯,会车时,与对向车相距150米时,应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否则会“照瞎”迎面而来的车辆哦。

2、降低车速缓慢行驶

夜间行车时驾驶员很难判断周围的交通情况,因此在通过路口、居民区、村镇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尽量用比较缓慢的车速通过,这主要就是为了降低发生事故的几率,在缓慢通过的同时还要小心留意车辆周围的行人和其他车辆。

3、尽量避免超车

一定要超车时,要连续切换远光灯和近光灯来告知前车,而且一定要观察好被超车辆的右侧是否有障碍物。遇到大货车时能离多远离多远,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要和它抢。

4、避免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的危险性相信不必编辑多说,大家都明白。但要是在高速上跑长途的话,身边没人陪,眼前又是漫漫无边的路,驾驶者觉得没精神是必然的。这个时候建议车主朋友们可以听些活泼的歌曲来提神。

提示:夜间行车时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安全谨慎驾驶。

隧道行车注意事项 人人必备行车技巧


隧道行车视野不开阔,光线不好。对于驾驶员来说在隧道行车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那么如何降低隧道行车危险性。今天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隧道行车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各位驾驶员带来帮助。

一、警告标示,不可不看。在隧道前面都有宽、高等限制的交通标志,必须按警告标示行驶。警告标志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一定要相信,按照它的指示不会出现问题。通过涵洞时,要适当减速,注意车辆的装载高度是否在交通标志的允许范围内,必要时下车查看,确认无误后方可缓缓驶入。

二、无人管制,自己观察。通过无管制单行隧道,在接近隧道口时,要向隧道内和隧道的另一端入口作仔细观察。如隧道内已有车辆驶入,就要主动停车避让;如另一端入口也有车辆即将进入,应用远光灯示意,来车一旦驶入隧道,自己就应立即停行;如果对方车做出避让,自己就要抓紧时间率先通过。注意双方车辆不可抢行,否则会在隧道内“顶牛”。

三、有人管制,听从指挥。通过有管制单行隧道,如有指挥人员时,应严格听从其指挥;如是灯光控制的隧道,红灯亮时要立即停车,绿灯亮时才可通过。通过单行隧道时,要打开前照灯,一为照明,二为提示对方。通过双行隧道应靠道路右侧行驶,视情况开启灯光,注意交会车辆,保持车速,尽量避免超车。

隧道行车注意事项 人人必备行车技巧

四、进入隧道,一定减速。行至隧道入口前约50米左右,打开前照灯、示宽灯、尾灯,及时察看车速表,根据隧道口标志上规定的速度行车。从洞外进入隧道,人眼的适应时间大约为10秒左右,为弥补这一缺陷必须在进隧道前提前降低车速。如果车速过快,不能及时调整暗适应、明适应的生理过程,无法看清隧道内的前进方向,这样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隧道行驶,不可随意。很多车进入隧道,不一定能立即打开大灯,另外前方行车灯也不一定是打开的,容易发生危险。有些驾驶员未能及时开启远光灯、示宽灯,导致其他车辆、行人无法判断其车速;有些驾驶员由于不懂隧道的行驶方法,往往在隧道内随意急转方向、紧急制动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隧道行车,要时刻注意,而不可随意。

六、保持车距,勿看两壁。进入隧道后,将视线注点移到隧道的远处,不要看两侧隧道壁,注意保持行车间距。严禁在隧道内变更车道、超车和随意停车。双向行驶的隧道内,禁止使用远光灯。

七、超车停车,不可随意。有些驾驶员在行车中出现问题便会立即靠边停车检修,这种习惯在高速公路,特别是在隧道内行驶,应彻底改变,要不然很容易导致连锁撞车。首先,隧道不是停车场,如果把隧道当成停车场避雨、休息和修车,随时会有堵车、撞车、撞人的事故发生;如果车辆在隧道内出现故障,只要车辆还能继续行驶,应尽可能把车驶出隧道;当车辆无法驶出隧道时,车上人员必须迅速离开车辆,设法将车移到特别停车点,打开危险报警灯,在车后方150米以外设警告标志,并报警求助。

八、高速隧道,开灯行驶。高速公路的所有隧道内都设有照明设备,但人工光的色调效果毕竟不如日光,在隧道中当光线成为驾驶员惟一的信号来源时,行车时应该打开前灯增加照明度,打开尾灯使后续车辆驾驶员辨明前方有车。

九、没有参照,关注仪表。有些长隧道,前半部分路段为上坡,后半部分为下坡,由于这种纵坡结构,汽车驶出隧道的平均速度比驶入平均速度约高5~10km/h。由于人在隧道没有相关参照物,存在视觉误差,不容易感觉到坡度的存在,加上上下坡的势能存在,各种车辆的制动距离都会大打折扣,这也是远离车辆远离危险的道理。此外,夜间隧道行车,由于隧道内有照明灯,隧道内比外部明亮,驾驶员也不要因此提高行驶速度。在隧道内行车,不能凭直觉判断车速,一定要通过车速表确认行车速度。

十、驶出隧道,注意观察。驶出隧道前,通过车速表确认行车速度,不能凭直觉判断车速;到达出口时,握稳转向盘,以防隧道口处的横向风引起车辆偏离行驶路线;驶出隧道时,要注意观察隧道口处的交通情况,在出口处及时鸣喇叭,预防发生事故。因为山路隧道和整个山体的结构的原因,出隧道就不一样是笔直的路面,很有可能是弯路,不减速非常危险。特别是一些山区的隧道,出隧道时要更加小心,不少乡民喜欢在隧道口纳凉,有些人甚至拿着凉席铺在路边躺着休息,驾驶员要有心理准备,注意躲避。驶出隧道后,在亮适应过程中切勿盲目加速,以免因视力瞬时下降不适应环境而造成危险。

夜间行车技巧之夜间会车技巧


很多驾驶者,尤其是新手,都害怕夜间会车,他们往往在动力运用、换档的时候手忙脚乱,且易迷离方向,也常常会由于太过紧张而忘记变换远近光灯,甚至忘记要看清自己前面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掌握一些夜间会车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小编就结合一例为大家解说下夜间会车技巧。

●事例:俞先生驾着刚买的新车回家,准备送给妻子,在通过城乡结合处的小路时,却不幸与对面的面包车撞了个正着,原因只是两个人在会车时都没有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

从这则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灯光的使用对于夜间安全会车的重要性,夜间会车,有时会遇到短暂的视觉盲区。一般来说,自己的汽车在距离开远光灯的对面来车大约100~200米时,尚能看清楚前方的行人、自行车或其他障碍物。可当距离拉近到30~50米时,却反而难以看清前方的行人、自行车或其他障碍物。因此,夜间车辆交会,在距对面来车150米左右时,应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并降低车速,车辆尽量靠道路右侧直线行进。如果遇到对方来车使用远光灯行驶时,可连续变换远近光灯示意。

另外,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两车交会时,驾驶者不宜看对方来车灯光,否则会眼花;而在两车交会并行时,对方车尾会出现一个盲区,因此驾驶者在此时最好轻踩刹车减速,以免对方车后有人走出发生意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