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骗了,关于汽车的这些谣言都是假的!

这几年相关汽车的各种谣言满天飞,加上各种汽车媒体以讹传讹,真真假假迷惑了不少车主朋友,小编将几大谣言列出,并逐一反对,让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No.1:瓶装水放车里喝了可能会致癌?

“你车里有瓶装水吗?抓紧扔掉。”每到夏天,类似的健康提醒总要“火”一阵。此类传言大多是担忧暴晒后,车内放置的瓶装水会有致癌的增塑剂溶出。

正规厂商生产的瓶装水瓶体是由PET材质制造的,一般情况下温度低于120度时,PET材料是很稳固的,并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而且车内温度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温度,但小编推举瓶装水还是放后备箱的好。只要是未开瓶的瓶装水都可以放心饮用,不过开瓶的瓶装水不建议在车内大量存放,因为会菌群超标。

谣言No.2:马桶吸就能开车门

之前,一段名为“汽车门就这样被轻易打开了”的视频在网络和微信上疯传。视频中,一名中年男子先是将润滑剂涂抹在橡胶球上,然后将橡胶管一端塞进后备箱车门,挤压橡胶球,不到5秒钟,后备箱的门就打开了。随后,男子又手持马桶吸,将水抹在马桶吸边缘,然后将马桶吸贴在汽车门锁处。一吸一拔,再取下马桶吸,然后拉开车把手后,原本锁上的车门竟然也打开了,打开车门的整个过程不到两秒钟。看过视频,不少车主对车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业内人士:不必担忧“开锁特技”

现在许多汽车都采纳中控锁。想要打开中控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直接接触,而马桶吸隔着车门的铁皮无法接触到中控锁;其次是作用力的方向要正确,马桶吸的力主要是前后作用,而中控锁使用的是横栓设计,打开中控锁所需的方向是左右方向,所以根本不可能打开车锁。

谣言No.3:鸡蛋清砸玻璃很难看清视线

假如你开车的时候被人用鸡蛋扔到你前挡玻璃上,一定不要开雨刷清洗功能,鸡蛋遇水后会发白,可视率大大降低了,假如这时候停车了,有可能碰到歹徒的损害。

有团队做过实验,在鸡蛋打到玻璃上后迅速打开雨刮清洗,很快就可以清除蛋液了,假如像谣言中置之度外,待蛋液凝固后再用雨刮喷水清洗就真的清洗不了了。

谣言No.4:抠掉车牌中间圆点就能逃过电子眼

网上一些所谓的专家车主大牛说到,“这个小圆点点是用稀土金属做来镶上去的,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给电子眼对焦用的!全世界的牌照制作标准!都要镶那个东西是由日本sony公司提出来的!内部人士爆料说的,这小原片是稀土金属制成,在光的感应下会产生微弱的用于电子眼捕捉的微波信号 。怎么做呢?很简单,抠掉它以后妥善保留,待车检的时候用双面胶粘起,检完了再抠。嘿嘿!电子眼怎么拍也拍不清晰你的牌照号码了,是“0”还是“8”啊”。

对于上面的说法,小编说一句,这是最狗血最最无厘头的说法,完全是放屁。固定的拍照探头是无需对焦的,就只认位置。给它一个信号,就拍。因此曝光照片上的各车辆不会处在相片中某一固定的位置。电子眼抓拍还对焦个屁,不懂什么叫超焦距吧?超焦距是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从超焦距到无穷远这段距离内的物体,在相片上都清晰。

谣言No.5:狗尿会腐蚀轮胎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许多小区里面的车辆会用木板之类的东西挡住轮胎,因为他们觉得狗尿会有很强的腐蚀性,会使轮胎变得不耐用。

事实上,汪星人的尿并不是什么生化武器,主要成分还是水,所含物质也不会和酸性也不足以对轮胎造成腐蚀,顶多就是会有一点味道而已。

驾考网扩展阅读

关于汽车的那些谣言,新手必看!


“ 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信了。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无论传多少次也不会成真,因为事实就在那里,无论你信还是不信。下面小编小编就带你看看那些关于汽车的谣言有多离谱。疑问一 新车一定要拉高速磨合?

很多年前,国内汽车制造工艺比较落后,新车在磨合期内拉一拉告诉,利于零部件摩擦,被大量磨削下来的金属碎片,也会在高速环境下通过机油的快速流动被清走。

疑问二 狗尿会导致爆胎?

其实,狗尿所含的物质不能与橡胶发生反应。狗尿的最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有少量的尿酸和尿素。其PH值一般在5.4-8.4之间,完全不足以对橡胶产生腐蚀作用。

由于汽车轮毂表面均经过抗腐蚀处理,对强酸强碱都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所以我们完全不用为狗狗的圈地行为反应过度,定期检查您爱车的胎压才是预防爆胎的良策。

疑问三 颜色深的隔热膜更好?

早起的隔热膜的确实以染色工艺为主,靠颜色来隔热,颜色越深效果越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与颜色深浅没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隔热膜是多层复合结构,每一层的设计功能不同,通过涂布特殊材质的粒子,可以分别反射不同波段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有选择性的阻隔太阳光中的不同部分。

疑问四 自动挡停车一定要先挂N档再挂P档?

现在的变速箱都有两组齿轮,一组负责行车换挡,另一组负责停车锁止。

在停车时,只要车不移动,锁止齿轮是不工作的,行车齿轮更不会起作用。

而且如今部分汽车不挂P档就无法熄火,难道这些车的设计本来就会损伤变速箱吗?

疑问五 车皮厚才安全?

汽车的壳由车架和车皮两部分构成。车架是主承载力部件,包括自身车的重量和外力,它才是发生碰撞时的主要的支撑部件。车皮是用来挡风遮雨用的,它的承载力,也就是空气的阻力和压力罢了。钣金厚薄和车辆碰撞安全无关,只与低速碰撞时产生的损失有关,车辆的被动安全设计只与车架的结构设计、用料以及热处理工艺,才是决定车辆碰撞安全性的第一要素。

疑问六 涡轮增压动力更强、更省油?

同排量比较,1.4T或者1.6T小功率涡轮不会比1.4和1.6的自然吸气更省油,尤其是在市区行驶的实际油耗,往往会大于同功率自吸发动机。

同功率比较,一台2.0T的发动机对应的同功率自吸应该是2.5L。而涡轮增压的2.0与2.5L油耗基本相当,只是动力爆发区间有所差别,相比增压,自然吸气的平顺性和后期维护保养成本则由很大优势。

疑问七 汽车没有天窗更安全?

事实上配有天窗的车身并不因为少根横梁车身的强度、刚度就会下降,无论是金属车顶,还是全景天窗的车顶对车辆整体的被动安全性影响不大。汽车发生事故时,天窗玻璃会破碎小块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人员,这时便又多了一个逃生出口。

带天窗的汽车既然被合法的生产都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检验来保证车内人员安全的,因此安全性大可不必担心。

疑问八 防爆胎就不会爆胎?

防爆胎可以简单理解为加强了轮胎胎壁的厚度,在泄气时能够支撑起汽车的重量并能以相当的速度行驶,但是在发生爆胎的一瞬间,它好普通轮胎没有区别,瞬间所有负重都会集中在爆胎侧,汽车会短暂失控,这时候只要你抓紧方向盘松油门,防爆胎就会以非常有韧性和支撑性的胎壁给汽车一些支撑,使汽车能够恢复控制。所以,防爆胎也是会爆胎的!

汽车年检“猫腻”多,注意千万别再被坑啦!


转眼间差不多又到年底了,许多车主年检到期时间几乎都是这几个月,但年检的时候也是车主最烦心的时候。因为年检时经常会有好多方面不达标,尾气检测不达标、制动又不合格等等。那么私家车年检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有哪些?这其中又有什么猫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

灯光亮度

要说检测中比较坑爹的环节,就是灯光亮度检测。因为一般车主的灯光都达不到规定的亮度标准,但是在检测员的重新调试下,车灯就都“奇迹般”地全部通过了检测,但是这个过程是要收取复检费用的!其实调试灯光就是用螺丝拧几下而已,但检测站这一次复检收的钱可一点都不少。

尾气排放

汽车的尾气检测要先到专门的环保尾气检测线进行检测,然后再到车管所做安全检测,否则不发检验合格标志。在实际年检过程中,很多车主都反映尾气检测“太严格”了!检测不通过可以接受,可一次又一次的检验,加上一次又一次的缴费,其中猫腻相信大家都懂了。这时,检测线的工作人员对一些尾气排放可能有问题的老车的车主会进行暗示:只要给钱,可以包过。

汽车贴膜问题

不少车主都会选择给爱车贴防紫外线车膜,防紫外线固然好,但是如果影响到了玻璃透光率就不好了。因为交通规定中明确说明,汽车玻璃要保证驾驶员前方和侧方的视野透光率保持在70%以上,所以如果贴了这类贴膜,一般在年检时都会被撕掉。但是如果你懂“规矩”或者找代办公司,一般直接就可以通过。

制动性能

针对制动性能的判断可以有台试和路试两个依据。但目前机动车检测站场地有限,一般采用电脑检测,当工作人员上车操作,踩刹车时轻重不同对检测结果就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个检测环节是最容易被坑的,毕竟工作人员上车操作检测时,踩刹车的轻重都是会影响检测结果,而坐在一旁的你却无法轻易发现。

别再被坑了 这4种车险买了也白买


很多车友在买车的时候,为了防止各种意外,再加上推销人员的忽悠,会买很多很多的保险,美其名曰:有备无患!

中枪有木有啊~

面对这么多的保险,我们真的需要买吗?

至于此,小编会出一个系列回答~

Top1:最没用车险之自燃险

为什么说它最没用呢,分为两点

第一点:你选择投保自燃险等于重复投保,因为车只要在保质期内厂家是有责任负责汽车自燃事故的。

第二点:买这个保险不恰当的说就等于说天上掉馅饼砸你头上了~

Ps:但如果你自己瞎鼓捣(改装)发动机导致自燃,就算你买了也没用!

Top2:没什么卵用之玻璃单独破碎险

保险公司擅长文字游戏(接下来的推送中,蚂蚁君会根据实例具体讲给你们听),说的就是这个。

只有我们不把贵重物品放在表面,谁会去砸你家车的玻璃啊

对了~

你要把马路当你家,随便停可是说不定会有人砸你家车玻璃~不仅是车玻璃哟pu~pu~

ps:冰雹的特殊说明~冰雹情况下,一般来说,根据保险条款,若整辆车受损,只要投保了车损险及附加不计免赔即可获得相应赔付。若只单独玻璃受损(不含天窗)需购买玻璃单独破碎险才可获赔。

地下车库的蚂蚁君从来不担心冰雹~

Top3:没什么实际作用之涉水险

要注意投保的要求车辆在积水路面涉水行驶或被水淹后致使发动机损坏可给予赔偿。但是如果被水淹后车主还强行启动发动机而造成了损害,那么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所以,一般人都会二次发动的~到时候保险公司怎么都会找理由不予赔偿~

还有~只要在雨季易积水路段不要冒险通过,比什么都强

Top4:有用也没有用所以没用之划痕险

划痕险是指在保险期间内,保险车辆发生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表面油漆单独划伤,保险公司按实际损失负责赔偿。

简单来个算术题:

2000保额划痕险保费=400块,

5000保额=800块,

出险次数多=来年保险费*N

门口修车划痕≈200块~

你说划算不划算?

追尾都是后车的错?不要被骗啦!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追尾事故一定是后车的全责,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追尾可能会是前车的责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列举几种情况,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被忽悠啦!

压线行驶

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前车压线开车(不论虚线还是实线)或紧急并线过程中,与后车发生追尾事故,都由前车承担事故责任。

但是这种情况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是在行驶过程中前车压线的行为影响了后车正常行驶而发生追尾,如果前车在等红灯或者堵车停着一直没动,而后车这时追尾了前车,那么还是由后车负全责,因为前车并没有影响到后车正常驾驶。

开斗气车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开斗气车的,如果你前方的车有紧急刹车,紧急并线等故意挑衅的行为,追尾了你不用担心,因为是它在挑衅,后车是没有责任的。

这里小海要提醒大家,发生追尾事故后,后车需要拿出前车有开斗气车的证据(例如行车记录仪视频等),才可以认定责任,否则警察叔叔是不会听一面之词的。

前车掉头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前车掉头时,被直行车辆追尾或发生碰撞等事故时,肯定与后车无关的啊!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参考“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的规定,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转弯让直行”的原则,这种情况是由掉头车辆承担事故责任。

前车溜车/倒车

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前方车辆无故倒车或溜车造成事故的,责任全部要由前车承担。

发生此类事故时,警察叔叔一般会通过车轮痕迹对比鉴定判断究竟是后车追尾还是前车溜车/倒车造成的事故。当然,如果大家的车上装有行车记录仪的话,责任判定就一目了然了。

今天小编总结的几种“非典型”追尾事故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在遇到上述情况时不要“很傻很天真”地认为是自己的责任,也可能是前车的责任哦!

别再让你的车门,成为杀人的凶器!


不管我们是座家人朋友的车,还是座专车快车,下车时往往都会说:“我到地方了啊,拜拜!”DUANG!!!

其实在我们下车开车门的时候,如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摊上大事.......

所以当我们要开车门下车时,要务必收起在车上的愉快交谈与轻松氛围,提前观察好后方的道路状况。不然的话就很可能造成下面的这样的惨剧了.......

若不是本田司机反应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在公交车上的摄像头拍下的,公交车在正常行驶,路边停靠的车辆在突然开门撞翻了在旁边高速行驶的摩托车,结果公交司机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那么,在发生事故之后,开车门的人与撞车门的人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义务呢?

让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来解析:“开车门的人对周围环境有观察义务,看清楚前方或者后方有无行人或车辆会经过。对于驶来的越野车,也应有观察义务,在往前行驶中谨慎注意周边车辆,“开车门的人和撞车门的人都应尽观察义务,前者的义务大于后者的义务!”

这一场景就更加惨烈了,由于出租车停靠在路旁,司机只能从左边下车,但是开车门时没有注意周遭情况,摩托车撞倒车门后,司机被后方迎面而来的公交车当场碾压。

为了避免事故与悲剧的发生,我们下车时应谨记这几点:

1、车子停路边,停稳再开门。

2、司机先看内后视镜,确认后方有无行人、来车,再看外后视镜,确认侧面安全。

3、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开门时要先开一条小缝,查看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再开门下车。

4、驾驶员从右侧下车比较麻烦,只能从左侧开车门下车。所以,驾驶员只能规范自己的开车门行为,避免疏忽惹祸。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