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开车该如何准确判断车距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0.3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

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右侧靠边停车

如何保证右侧靠边停车时,既不会过近蹭到路肩,而又不会距离过远。这也是很难掌握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辆与路边距离,以免压到路肩,也防止过近擦伤轮毂。

在车内同样也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如何正确掌握车辆与周围距离还需要您亲身体会一下,我们并不能将所有车型一一讲解,这也是因为车辆尺寸大小、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还需要自己再做一些调整。如果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您还可以再他人的帮助下在中控台上贴个注视点位。

驾考网编辑推荐

新手该如何判断车距


新手车主用车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谨慎型的新手甚至会在车内放置“新手实习”标志贴很长一段时间,新手车主总是搞不定自己的车子,不能随心随欲的开车,大多时候新手车主都成为了“追尾事故”的主力军,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才能争取判断车距。

超车变道时

当新手车主想要超车变道的时候,最好是根据视镜中车影的大小来判断,这里有小诀窍,当车主看到后方车影已经占据了后视镜的全部的时候,那你们之间的车距就是3米,如果是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话,那大概就是五米左右的距离,二分之一的话就是9米。

首车怎样判断停止线距离

当新手车主在看到红绿灯时判断停止线方法的距离也很简单,如果车主透过车窗看到了停止线与前门角度5厘米的地方,那么车主的车子就与停止线对齐了。

跟车时判断前车距离

在行车时与前车较为合适的一个距离是2米左右,因为太近容易追尾,太远又容易被插车,那么这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方法是根据本车前边轮廓线看到前车的后保险杠和轮胎的位置来做判断,一般的话,如果车主能看到前车后保险杠的上沿,那么车距就是1米左右,看到下沿是2米,看到轮胎下沿的话就是三米。

新手车主判断车距的方法非常简单,相信车主用到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技巧,很快就能够掌握并运用自如。

新手开车怎么判断车距


保持车距是安全行车的前提,那新手开车怎么判断车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新手开车判断车距技巧。

新手开车怎么判断车距

一:判断前车距离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约一米;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人的脚膝盖)时约两米;

3、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约三米;

4、左后视镜下缘看到的相对地面的横线就是自己车头位置。

二:判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假设前方有一个身高1.7至1.8米左右的人,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臀部在70厘米左右。

1、当你看到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3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1米。

3、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3米。

三:判断车辆位置(车轮位置、前后位置)

1、判断路边在挡风玻璃中的位置(左轮在挡风玻璃左柱往右10-15cm位置;右轮在挡风玻璃中心线往左5-10cm位置);离路边距离可以从后视镜看到。

2、判断右轮位置(车头中部或右雨刮器):在车头盖板右边三分一处的相对地面。

四:右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影占后视镜全部时,车距约3米;

2、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二时,车距约5米;

3、后车影占后视镜二分之一时,车距约9米;

4、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一时,车距约12米;

5、左后视镜看到后轮盖罩中间(后门手握柄、车身横线或后视镜底线反射)相对地面就是车尾位置。

6、通过车内后视镜透视过后窗挡风玻璃下沿判断后车距离: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若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新手开车如何判断前后车距


新手开车上路,最难的就是对于前后车距的判断问题,很多新手都会出现由于对于车距没有把握好,导致出现追尾的事故的发生。

新手开车判断前后车距的方法

1、车影占后视镜的全部,车距为3米。

2、车影占后视镜的2/3,车距为5米。

3、车影占后视镜的1/2,车距为9米。

4、车影占后视镜的1/3,车距为12米。

5、前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的上沿,车距为1米。

6、前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的下沿,车距为2米。

7、前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的下沿,车距为3米。

8、前方停止线和左前门角5CM处对正,刚好不越线。

9、前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方行人小腿中部,正面距人约2.5米。

10、前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方行人膝盖上,正面距人约1米。

11、前挡风玻璃左下角,看到行人臂部,侧面距人约0.3米。

12、前挡风玻璃右下角,看到行人臂部,侧面距人约0.5米。

13、前挡风玻璃左下角,看到行人膝盖下,侧面距人约0.7米。

新手开车前后车距注意事项

倒车时,左侧中窗下沿看到他车车轮中心时,左侧面距左车约0.8米。

倒车时,右侧中窗竖后中间看到他车车轮中心时,右侧面距左车约1米。

倒车时,后视镜看到后轮胎上保险杠后端与停车线对齐时,本车后部距离停车线约0.2米。

新手开车上路对于前后车距的把握必须要十分准确的,这样子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判断不准确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新手必看:如何正确判断车距?


如何判断车距?大部分新手在刚开始驾驶汽车的时候都会遇到判断车距的困难。下面小编将详细讲述一下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

判断后车距离,确定是否能够变线。

判断隔壁车道的车子位于我们驾驶车辆侧后方多远,我们一般是通过两侧外后视镜进行观察的。在使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车辆座椅以及后视镜角度。调节的方法可参看以下这篇文章:汽车后视镜的正确调整方法

左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中国路上行驶的车辆都为左舵车,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对于车辆左侧的视野比较好掌握。而通过后视镜判断左侧车道后车的距离,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

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在安全区内,位于后视镜中央靠右的位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较大,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右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右侧车道的情况较难掌握,而且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比右侧的大,所以在判断后车距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后车占据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车身只有一半被看到。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很近,你的车应保持现有车道行驶,不应转向。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0米,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可以打灯后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3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5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4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24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虽然后视镜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后车距离,但是由于盲区的无法完全消除,我们在转向前除了要看外后视镜还得扭头去看看左右侧窗外是否有车,这样才能确保转向时的安全。关于车辆盲区,我们可以参看以下这篇文章。

判断前后车距离,确定是否保持安全间距。

跟车太近是造成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为前车,我们应该避免后车跟车太近,如后车车速太高我们应该尽量让其先通过;作为后车,我们应该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紧急情况制动不及而发生事故。

通过目测判断前车距离:

与前车的距离是通过目测车辆前部遮挡前车后部的面积来确定的。车型不同,其前部视野不同,因而不同车型判断前车距离的标准也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文仅介绍判断车距的一般方法。我们测试使用的车型是一台本田锋范以及一台长城赛弗,赛弗作为前车。

前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5米。

前车的保险杠下缘能够被看到,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1.2米。我们的前车是一台SUV,底盘较高。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在后车内已看不到前车的保险杠上缘了。

前车的保险杠上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0.5米。我们的前车是SUV,底盘较高。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在后车内已看不到前车牌照的一小半了。

通过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通过后车在后视镜中影像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出后车离本车的距离。和通过目测测量前车距离一样,不同车型判断后车距离的标准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一般的方法。

后车进气格栅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3米。在慢速跟着时,此距离仍为安全距离;如车速较高则应加速或变道避免与后车距离过近。

后车前保险杠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8米。如车速较高,应加速或变线保持与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3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

法律规定的安全车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少于50米。

交管部门解释,当机动车时速为60公里时,行车间距应为60米以上;时速为8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80米以上,以此类推。

判断车前人的距离,避免被撞车党坑蒙拐骗。

通过判断车辆前部遮挡前面行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可以判断出行人与车辆前部的大概位置。清楚了前面行人的大概位置,对于在行人稠密的街道驾车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撞车党要坑你的钱也就没那么容易了。判断车前行人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看下图。

前面行人的脚刚好可以从车内看到,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为5.5米。(图中行人高度为1.8米)

前面行人的膝盖部位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2.2米。

前面行人的臀部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0.3米。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SUV车型由于车身较高,从车内只能看到行人的腰部了。为避免与行人发生擦碰,此时我们应该停车,让行人远离后再继续行驶。

总结:

经过一轮实测,我们得出了保持安全车距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向左变线时,车子位于左侧外后视镜中央或靠右位置时,转向是较为安全的。

向右变线时,车子占据后视镜1/3横向宽度或更少时,转向是较为安全的。

慢速跟车时,看到前车轮胎下缘接地处时,车距约为5米,保持这个距离跟车较为安全。当已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距离已较近,应立即停止前进。

和后车保持的安全车距应根据当前车辆行驶速度而定。当在内后视镜中刚好完整地看到后车时,前后车间距约为25米,此时的安全车速为25公里/小时。不同车速下的安全车距数值可参看第三页末尾关于安全行车距离的描述。

为保证车子不撞到车前的行人,我们应该确保时刻看到前面行人的大腿,这样的话就能让车子与行人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擦碰。

如何判断车距


一、以SVU车型为例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0.5米。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时,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1.2米

3、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与前车距离约为5米左右。

二、以轿车为例

1、当你刚好能看到车前行人的脚时,此时车前端与行人之间的距离为5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行人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2.2米。

3、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3米。

三、左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2、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这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3、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四、车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0米左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

2.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

3.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总结:以上只是经验之谈,更多的车距判断还需要各位车友自己在日常中总结。毕竟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坐姿不同。

新手必备怎么判断车距


判断车距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各种方法,那么今天小编仍旧不厌其烦的要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在行车过程中怎么判断车距!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0.3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

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右侧靠边停车

如何保证右侧靠边停车时,既不会过近蹭到路肩,而又不会距离过远。这也是很难掌握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辆与路边距离,以免压到路肩,也防止过近擦伤轮毂。

在车内同样也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如何正确掌握车辆与周围距离还需要您亲身体会一下,我们并不能将所有车型一一讲解,这也是因为车辆尺寸大小、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还需要自己再做一些调整。如果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您还可以再他人的帮助下在中控台上贴个注视点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