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方法

我们在驾驶机动车的时候要注意时刻观察后视镜,要从后视镜观察路况。那么如何从后视镜判断车距?下面看看的小编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大视野外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看到后视镜上的虚线了吗,虚线左侧就是类似大视野功能』

『外后视镜的区别』

『内后视镜的区别』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聊完了后视镜的调节我们再来说说后视镜的使用,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但是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来服务于自己的驾驶行为,可能就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了。网络中有不少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比如车占后视镜的面积和距离的关系,至于方法是否准确,今天我们也亲身体验了一把。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因此下文将统一说外后视镜在各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情况。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3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10.5米和11.7米,与网络中描述的12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时这样的距离基本算是比较安全的距离,不过在高速公路或车速较快的环境下,并线还是要格外小心。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车距的窍门有一定的依据,不过不同车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后视镜面积的不同,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后视镜面积较大的SUV及MPV车型来说,后车需距离足够近才会占满后视镜,而小车由于后视镜较小,因此无需离得很近就很容易被后车“填满”,所以实际操作中还要区别对待。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的车距并线才更加安全,从实验来看,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一些。

加装大视野后视镜的变化

上文中提到了,如今为了缩小视觉盲区,不少朋友选择大视野后视镜。虽然盲区有所减小,但是大视野后视镜的工作原理会将镜面中反射的物体形态造成变化,同时对于距离的判断也会有所偏差,使用大视野后视镜的车辆是否还能遵循这套判断标准呢,带着疑问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注:为了进行试验我给马自达6改装了大视野外后视镜。

场景1:后车充满后视镜

通过实验,当后车充满前车后视镜时,此时前后车已经头尾相接,没有一点间距,可见大视野后视镜在提高视野的同时,对于距离的错觉也存在着。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此时不加装大视野外后视镜的时候,次状况两车相距应该在五米左右,但是使用大视野后视镜后,两车间距仅为2.4米,距离缩小了一半。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在未安装大视野后视镜的时候次状态巨后车有8米左右的距离,在大视野后视镜的使用状态下,间距只有3.2米,距离大幅缩短。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此时前后车相距仅为5.8米,与普通后视镜相比距离缩小了一半。

实验总结:

虽然大视野后视镜确实可以缩小盲区,增大视野,但是由于镜面成像上的不同,对于距离的判断会严重失真,因此选择大视野后视镜的车主在实际驾车过程中,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车辆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科学的使用和调节后视镜可以有效的提高视线,缩小视觉盲区。但是后视镜毕竟不是万能的,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产品,无论什么样的调节角度都不可完全避免盲区的存在,因此勤观察,必要时转头观察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同时后视镜作为驾驶员的第三只眼,在行车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后视镜形式,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文/汽车之家 郭骁)

注:每款车的后视镜大小可能不一样,但基本使用情况还是相似的,如果您还有更好的使用方法可以在文章后面告诉我们。

延伸阅读

如何通过车辆后视镜判断车距?


车辆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在驾校学习训练时教练就是教大家学会看后视镜,那大家在日常驾车生活中大家真的知道如何通过后视镜来判断车距吗?看小编为你详细解析。

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小编可是亲身体验了哦,下面就将体验结果展示给大大看看吧!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汽车教练】用外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详细。


●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 大视野外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看到后视镜上的虚线了吗,虚线左侧就是类似大视野功能』

『外后视镜的区别』

『内后视镜的区别』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 如何通过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聊完了后视镜的调节我们再来说说后视镜的使用,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但是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来服务于自己的驾驶行为,可能就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了。网络中有不少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比如车占后视镜的面积和距离的关系,至于方法是否准确,今天我们也亲身体验了一把。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因此下文将统一说外后视镜在各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情况。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3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10.5米和11.7米,与网络中描述的12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时这样的距离基本算是比较安全的距离,不过在高速公路或车速较快的环境下,并线还是要格外小心。

●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车距的窍门有一定的依据,不过不同车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后视镜面积的不同,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后视镜面积较大的SUV及MPV车型来说,后车需距离足够近才会占满后视镜,而小车由于后视镜较小,因此无需离得很近就很容易被后车“填满”,所以实际操作中还要区别对待。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的车距并线才更加安全,从实验来看,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一些。

● 加装大视野后视镜的变化

上文中提到了,如今为了缩小视觉盲区,不少朋友选择大视野后视镜。虽然盲区有所减小,但是大视野后视镜的工作原理会将镜面中反射的物体形态造成变化,同时对于距离的判断也会有所偏差,使用大视野后视镜的车辆是否还能遵循这套判断标准呢,带着疑问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注:为了进行试验我给马自达6改装了大视野外后视镜。

场景1:后车充满后视镜

通过实验,当后车充满前车后视镜时,此时前后车已经头尾相接,没有一点间距,可见大视野后视镜在提高视野的同时,对于距离的错觉也存在着。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此时不加装大视野外后视镜的时候,次状况两车相距应该在五米左右,但是使用大视野后视镜后,两车间距仅为2.4米,距离缩小了一半。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在未安装大视野后视镜的时候次状态巨后车有8米左右的距离,在大视野后视镜的使用状态下,间距只有3.2米,距离大幅缩短。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此时前后车相距仅为5.8米,与普通后视镜相比距离缩小了一半。

● 实验总结:

虽然大视野后视镜确实可以缩小盲区,增大视野,但是由于镜面成像上的不同,对于距离的判断会严重失真,因此选择大视野后视镜的车主在实际驾车过程中,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车辆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科学的使用和调节后视镜可以有效的提高视线,缩小视觉盲区。但是后视镜毕竟不是万能的,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产品,无论什么样的调节角度都不可完全避免盲区的存在,因此勤观察,必要时转头观察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同时后视镜作为驾驶员的第三只眼,在行车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后视镜形式,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

用车内后视镜判断车距!89%的人都不会!


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在日常驾驶中,后视镜尤其是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相对而言车内后视镜就容易被人忽视,其实使用内后视镜来判断车距很准确。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内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1、如何调节内后视镜?

相对来说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比较容易,首先保持合适的坐姿,然后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2、如何通过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三厢车后窗角度很斜,真正映射出的视野并不算大,观察后车前杠重叠视线时,辆车相距长达16米。

两厢车从视线上其实要比三厢车好一些,后窗角度偏执,可以使其出现在后视镜中的视野有所提升。并且车窗面积相对于车身比例较大,因此观察后视镜当后车轮已经被盖住时,两车距离已经很近了,只有5米左右。而SUV车型距离则节约两者之间在11米左右。

内后视镜因车型的不同,距离也有所不同,下图可直观看出差别:

车内后视镜判断车距与车辆造型,车身形态等都有关系,因此通过三种常见车型作参考,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针对各自车型的特点,测试一次即可知道准确距离,车内后视镜在这方面比外后视镜更加精准。学会并且习惯使用内后视镜在行车中对观察后车车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车距判断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的车子在公路的什么位置,车身离边线还有多远,离中心线多远。新手在判断车子位置时往往拿捏不准。驾驶车辆不同判断可能有些误差这要自己总结经验。

判断方法

利用车影占后视镜大小判断后车距离。

车影占后视镜全部——车距为3m

车影占后视镜2/3——车距为5m

车影占后视镜1/2——车距为9m

车影占后视镜1/3——车距为12m

2.利用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判断前车距离。

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车距为1m

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车距为2m

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车距为3m

3.判断车轮与目标物距离。左轮位置的判断,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右轮位置的判断,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4.判断车头与停止线距离。在车内通过车窗看到停止线与前门角五厘米处,则车与停止线对齐。

5.判断行驶与停车时距右侧路边距离。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当右喷水器和路面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厘米右方靠边停车,当右雨刮器结点和路边重合时,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达到离路边10厘米靠边停车的效果。

小贴士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道路交通情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驾驶员在观察、收集交通信息时,也要不断根据交通情况调整车距。

新手必看!学会了这些,你就能判断车距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