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车速与车距

一起事故往往会让人家破人亡,会使你痛苦一生,悔恨一生。由此可见,行车安全需警钟长鸣。在此,我从“老驾驶”的角度略谈几点安全驾车的体会。

首先,行驶时,起步要慢,加油要缓,行驶要正。尽量少变道,要养成勤看倒车镜的习惯,不要长时间骑线占道,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进入高速路前要先提速。变道时,要在150米之外,先打转向灯,再看倒车镜,然后大斜线变道。若要转弯,之前应先减速,因为在前轮不正的情况下制动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甚至侧翻。

其次,在弯道、坡路、道口、桥头或对方200米内有来车时不宜超车。超车时,不超则已,超则干脆,手动挡可减挡提速,被超车应减速礼让。

第三,在车距方面,跟车、停车均不宜近,车近则危险近,保持“4秒钟距离”最安全,即观察判断时间1秒,前后车动作反映时差1秒,处理过程2秒,且学会估算,如是车速每小时100公里,目测间距100米,如是车速每小时80公里,目测间距80米,以此类推。

第四,使用灯光方面,在狭窄小路上、多弯的山路上行驶时。灯光的使用也很重要,私自换成大功率灯泡,如果远光灯位置不正,会车时不变光也会酿成大事故。此外,开车应懂得正确掌握车速,要根据车况、路况、以及操作者的水平来综合考虑,保持可控速度是关键。遇湿滑路面,时速要比平时放慢20公里为妥。

精选阅读

如何快速掌握车与周边距离技巧


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司机在并线或者超车的时候犹豫不决,在窄路上,不是紧靠左侧就是紧靠右侧,一般这是新手司机对车身位置判断不准确的原因。那么如何正确掌握车与车、车与路边的距离呢?

一、如何判车车辆行驶在行车道中心位置

在行车中,我们如何来判断左右车轮行驶轨迹呢?其实在车内也能够找到车道中心位置。

通过观察左右外后视镜,可以观察到车辆距左右分道线距离,进行调整车辆位置。也可通过中控台或发动机盖上的标志物来查看左右车距。观察左侧分道线时,一般可以通过将左侧车灯边缘沿左侧分道线行驶,此时车辆已经在车道中心位置。也可通过查看中控台右侧位置,以中控台中心点略靠右侧位置,沿分道线行驶,也可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心位置。

二、并线观察后车距离

在行车时免不了需要左右并线超车,此时就需要观察后车距离,从而安全并线,以免发生意外的发生。

在并线时,需要观察后视镜,当车辆占满整个后视镜时,您与后车距离只有大约3-5米,此时不建议并线。后车占后视镜的1/2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7-10米。

当后车占后视镜的1/3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在10米以上距离。但也建议您发现距离足够并线时也不要令后车感到压力,最佳的方式是略微观察1-2秒钟左右,感觉后车并没有急于加速时再进行变道。

三、如何判断与前车距离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0.3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

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四、右侧靠边停车

如何保证右侧靠边停车时,既不会过近蹭到路肩,而又不会距离过远。这也是很难掌握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辆与路边距离,以免压到路肩,也防止过近擦伤轮毂。

在车内同样也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对于新手来说,如何正确掌握车身与周围的距离需要大家亲身体会一下,因为车辆尺寸大小、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需要自己做一些调整。

如何判断车距


一、以SVU车型为例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0.5米。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时,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1.2米

3、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与前车距离约为5米左右。

二、以轿车为例

1、当你刚好能看到车前行人的脚时,此时车前端与行人之间的距离为5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行人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2.2米。

3、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3米。

三、左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2、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这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3、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四、车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0米左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

2.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

3.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总结:以上只是经验之谈,更多的车距判断还需要各位车友自己在日常中总结。毕竟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坐姿不同。

驾校学不会的“车轮位置”,如何快速掌握车感判断车距?


●左轮位置

如何判断左轮轧线?

网络中常见的一种判断方法,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当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通过使用不同车辆验证后发现,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还不算严谨。由于每个车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所谓的结合点并不统一。

通过几次实验我们发现,当车道左侧分道线与车头结合点距离左侧A柱大约20cm左右时,左侧车轮应该已经或即将压线。

如何判断左轮距线60cm?

当然在日常驾驶中,轧线行驶肯定是不够安全的,因此尽量保持车道中央行驶是最好的办法。目前城市中的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车时左右预留60cm左右就比较合适。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 右轮位置

如何判断右轮压线?

因为驾驶员位置靠左,因此预判右侧车轮时的方法与左侧稍有不同。当右侧车道白线与机器盖中央位置重合时车辆就基本轧线了。

如何判断右轮距线60cm?

判断右侧车轮距右侧车道线60cm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车辆的参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证路面白线在机器盖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没有问题。

● 贴边停车

贴边停车其实道理和上面讲到的情况相同,只是车道线换为了车位线或是马路牙子。当然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牙子,以免发生对轮胎轮毂的刮蹭。必要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探头观察更保险。

● 判断宽度能否通过

看了上面的方法肯定有朋友会问,在没有车道线的狭窄路面上怎么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呢。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路面狭窄情况下应当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因此左侧距离把握肯定比右侧从容,所以车辆可以适当的贴左。

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将障碍物外侧边缘理解为上文提到的车道线,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线”内通过。当然不同于对比车道线,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也要考虑在内,并且一些判断上的误差也要预留。当然如果确实技术有限,取巧的办法是等待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在实际驾驶中,我们提供的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不同车型和不同的驾驶者对于标志物的判断都会有所差异。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驾驶习惯来摸索适合自己的“标志点”,能让日常驾驶更加游刃有余。

如何判断车距/培养车感?


■ 很多时候开车,我们都会有这样的顾虑等红灯时有没有压到人行道?

■ 堵车缓慢行驶时与前车距离会不会太远或太近?

■ 想要超车变道时与后车的位置够不够远?

■ 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就没有安全?

所以学会判断车距,对于车主来说大有裨益。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新手甚至是老司机都拿捏不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车距如何判断这件事。

一、通过左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后车在左后视镜中的成像大小可以作为距离判断的依据

1、后车充满后视镜—车距为1米,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两车距离相当接近,此时做任何的并线超车换道都非常危险!

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车距为3米 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行车距离还是太近,不宜做任何的并线超车换道。

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车距为5米 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是相对安全的。

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车距为10米

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在高速路行驶的境况下,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也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测我们得知:起码要等到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

二、通过前车尾部判断与前车距离

跟车距离一般在2米左右较合适,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远会被其他车辆插入。 一般情况下,根据驾驶员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来判断:

1、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车距为 1米

这时候驾驶员必须很小心的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随时注意前车是否有刹车等动作,容易追尾。

2、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车距为 2m,车市堵车缓慢形势下最合适的跟车距离。

3、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车距为 3m ,这时可以稍微跟的近点,城市堵车慢速行驶的情况下,与前车跟的太远容易被其他车辆插入

三、判断左轮位置的方法

1、压线的情况

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比如在下图中我们看到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左轮压住了中线如下图所示:

2、离中线60公分的情况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棉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正常行驶时,离中心线60公分是比较安全的。

车身离中线60公分如下图所示:

四、判断右轮的位置

1、右轮压线的情况

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右轮已经压线如下图所示:

2、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

当视线通过右喷水器和路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公分。

离路边还有60公分如下图所示:

如何判断车距,我们再来总结回顾一下:

后车在左后视镜中的面积小于1/3的时候,与后车的距离大概为10米,这个时候变道是相对安全的。

当你能看到前车保险杠的下沿时,与前车距离为2米,是在缓慢行驶时比较合适的跟车距离。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棉板和左侧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离左侧的中线是60公分的安全距离。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右喷水器与路边重合时,与路边保持了60公分的安全距离。

汽车后视镜调整的学问:

一部车有三个后视镜,每个车主一天看它们不下百来回,但问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调整爱车的后视镜?你说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吗?也许每个人开车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怎么调后视镜,还是有一定规矩的。

1、左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2、右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3、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 ,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在镜面的左缘。

新手该如何判断车距


新手车主用车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谨慎型的新手甚至会在车内放置“新手实习”标志贴很长一段时间,新手车主总是搞不定自己的车子,不能随心随欲的开车,大多时候新手车主都成为了“追尾事故”的主力军,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才能争取判断车距。

超车变道时

当新手车主想要超车变道的时候,最好是根据视镜中车影的大小来判断,这里有小诀窍,当车主看到后方车影已经占据了后视镜的全部的时候,那你们之间的车距就是3米,如果是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话,那大概就是五米左右的距离,二分之一的话就是9米。

首车怎样判断停止线距离

当新手车主在看到红绿灯时判断停止线方法的距离也很简单,如果车主透过车窗看到了停止线与前门角度5厘米的地方,那么车主的车子就与停止线对齐了。

跟车时判断前车距离

在行车时与前车较为合适的一个距离是2米左右,因为太近容易追尾,太远又容易被插车,那么这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方法是根据本车前边轮廓线看到前车的后保险杠和轮胎的位置来做判断,一般的话,如果车主能看到前车后保险杠的上沿,那么车距就是1米左右,看到下沿是2米,看到轮胎下沿的话就是三米。

新手车主判断车距的方法非常简单,相信车主用到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技巧,很快就能够掌握并运用自如。

新手学车如何控制车速


压离合,半联动,就可以控制车速到极慢了。而又可以避免熄火。

新手学车一般都是从练习前进后退开始,在练习当中,通过观察车速,找好踩离合的感觉(车速过慢的时候稍稍往后抬起,过快的话就往前踩一点,练习中最好不踩刹车,完全靠踩离合器控制汽车的起步和停止),注意控制好车速,一定要稳,不快不慢。

直行的车速控制好之后,只要记得,在打方向转弯时,脚要稍稍抬起,让车速变快一些,因为轮胎在转弯时阻力会变大,车速变慢;等方向回正后,离合要往下踩一些,因为回正后阻力变小,车子会跑得比较快。不是越慢越好,而是越稳越好。

控制车速是学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离合器控速和刹车控速,大家要怎么掌握离合器控速和刹车控速呢。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学车时怎么控制车速把。

一、车速控制常见问题

1.离合器踏板踩踏方式不正确,容易引起打滑;

2.依赖性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

3.鞋底过硬,无法感知离合器踏板的行程;

4.车速失控时,易紧张造成大踩大松或踩着刹车行驶。

二、车速控制技巧

1.离合器控制应快踩慢放,控制方式最好的效果为:用脚掌悬空控制,避免打滑或走位的现象;

2.了解脚刹和手刹的区别,正确的掌握刹车的控制方式:轻踩后逐渐加力至车停,切勿经常性急刹;

新手必看:如何正确判断车距?


如何判断车距?大部分新手在刚开始驾驶汽车的时候都会遇到判断车距的困难。下面小编将详细讲述一下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

判断后车距离,确定是否能够变线。

判断隔壁车道的车子位于我们驾驶车辆侧后方多远,我们一般是通过两侧外后视镜进行观察的。在使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车辆座椅以及后视镜角度。调节的方法可参看以下这篇文章:汽车后视镜的正确调整方法

左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中国路上行驶的车辆都为左舵车,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对于车辆左侧的视野比较好掌握。而通过后视镜判断左侧车道后车的距离,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

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在安全区内,位于后视镜中央靠右的位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较大,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右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右侧车道的情况较难掌握,而且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比右侧的大,所以在判断后车距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后车占据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车身只有一半被看到。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很近,你的车应保持现有车道行驶,不应转向。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0米,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可以打灯后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3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5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4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24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虽然后视镜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后车距离,但是由于盲区的无法完全消除,我们在转向前除了要看外后视镜还得扭头去看看左右侧窗外是否有车,这样才能确保转向时的安全。关于车辆盲区,我们可以参看以下这篇文章。

判断前后车距离,确定是否保持安全间距。

跟车太近是造成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为前车,我们应该避免后车跟车太近,如后车车速太高我们应该尽量让其先通过;作为后车,我们应该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紧急情况制动不及而发生事故。

通过目测判断前车距离:

与前车的距离是通过目测车辆前部遮挡前车后部的面积来确定的。车型不同,其前部视野不同,因而不同车型判断前车距离的标准也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文仅介绍判断车距的一般方法。我们测试使用的车型是一台本田锋范以及一台长城赛弗,赛弗作为前车。

前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5米。

前车的保险杠下缘能够被看到,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1.2米。我们的前车是一台SUV,底盘较高。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在后车内已看不到前车的保险杠上缘了。

前车的保险杠上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0.5米。我们的前车是SUV,底盘较高。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在后车内已看不到前车牌照的一小半了。

通过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通过后车在后视镜中影像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出后车离本车的距离。和通过目测测量前车距离一样,不同车型判断后车距离的标准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一般的方法。

后车进气格栅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3米。在慢速跟着时,此距离仍为安全距离;如车速较高则应加速或变道避免与后车距离过近。

后车前保险杠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8米。如车速较高,应加速或变线保持与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3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

法律规定的安全车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少于50米。

交管部门解释,当机动车时速为60公里时,行车间距应为60米以上;时速为8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80米以上,以此类推。

判断车前人的距离,避免被撞车党坑蒙拐骗。

通过判断车辆前部遮挡前面行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可以判断出行人与车辆前部的大概位置。清楚了前面行人的大概位置,对于在行人稠密的街道驾车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撞车党要坑你的钱也就没那么容易了。判断车前行人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看下图。

前面行人的脚刚好可以从车内看到,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为5.5米。(图中行人高度为1.8米)

前面行人的膝盖部位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2.2米。

前面行人的臀部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0.3米。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SUV车型由于车身较高,从车内只能看到行人的腰部了。为避免与行人发生擦碰,此时我们应该停车,让行人远离后再继续行驶。

总结:

经过一轮实测,我们得出了保持安全车距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向左变线时,车子位于左侧外后视镜中央或靠右位置时,转向是较为安全的。

向右变线时,车子占据后视镜1/3横向宽度或更少时,转向是较为安全的。

慢速跟车时,看到前车轮胎下缘接地处时,车距约为5米,保持这个距离跟车较为安全。当已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距离已较近,应立即停止前进。

和后车保持的安全车距应根据当前车辆行驶速度而定。当在内后视镜中刚好完整地看到后车时,前后车间距约为25米,此时的安全车速为25公里/小时。不同车速下的安全车距数值可参看第三页末尾关于安全行车距离的描述。

为保证车子不撞到车前的行人,我们应该确保时刻看到前面行人的大腿,这样的话就能让车子与行人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擦碰。

新手开车如何准确判断车距


新手开车如何准确判断车距?对于新手来说,开自己的车跟开驾校的车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驾校开车可以准确判断车距,可是开自己车就无法准确判断车距。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车感。那么今天的小编要给大家详细解说的就是新手开车如何准确判断车距。

新手开车如何准确判断车距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0.3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

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右侧靠边停车

如何保证右侧靠边停车时,既不会过近蹭到路肩,而又不会距离过远。这也是很难掌握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辆与路边距离,以免压到路肩,也防止过近擦伤轮毂。

在车内同样也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温馨提示:新手开车如何准确判断车距还是需要司机朋友自己亲身体会,我们的小编并不能将所有的车型给大家一一讲解。还有每个人的开车习惯,每个人的身高等各种因素的不一样,所以后视镜,座椅的调整不一样而会导致锁观察的点会不一样。如何你们还是不能理解小编的这篇新手开车如何判断车距,你们可以猛戳链接查看》》》》驾校不教的知识--后视镜判断车距,看看这篇文章能否让你们受益匪浅!

如何通过车辆后视镜判断车距?


车辆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在驾校学习训练时教练就是教大家学会看后视镜,那大家在日常驾车生活中大家真的知道如何通过后视镜来判断车距吗?看小编为你详细解析。

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小编可是亲身体验了哦,下面就将体验结果展示给大大看看吧!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如何调节后视镜 后视镜判断车距方法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调节后视镜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

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

1、如何判断车辆在车道位置

车主可以通过观察左右外后视镜,进行调整车辆位置。也可通过中控台或发动机盖上的标志物来查看左右车距。观察左侧分道线时,一般可以通过将左侧车灯边缘沿左侧分道线行驶,此时车辆已经在车道中心位置。也可通过查看中控台右侧位置,以中控台中心点略靠右侧位置,沿分道线行驶,也可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心位置。

2、如何判断与前车距离

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0.3米的距离。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3、并线观察后车距离

并线是在行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车主在并线时,需要观察后视镜,当车辆占满整个后视镜时,您与后车距离只有大约3-5米,此时不建议并线。后车占后视镜的1/2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7-10米。当后车占后视镜的1/3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在10米以上距离。但也建议您发现距离足够并线时也不要令后车感到压力,最佳的方式是略微观察1-2秒钟左右,感觉后车并没有急于加速时再进行变道。

4、右侧靠边停车

在靠边停车时,车主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温馨提示:因为车型、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这些数据会发生变化,所以车主在开车时可以稍微做一些调整,避免发生意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